(圖片由佛堂鎮政府提供)
11月23日,為期四天的2020義烏佛堂「十月十」民俗文化節(以下簡稱佛堂「十月十」)盛大開幕。佛堂「十月十」不僅是一個節日,展示了佛堂深厚的文化底蘊,承載了老百姓的鄉愁,更成為一個展示城市建設成果的重要窗口。
今年以來,佛堂鎮緊扣義烏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有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穩步前進,實現產業多點開花,城市綜合治理效能提升,全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傳統民俗活動釋放旅遊新動能
暖爐上的牛雜湯汩汩冒著熱氣,過油後表皮金黃的豆腐皮焦香誘人,剛滾上一層豆粉的麻餈香糯彈牙……開幕當天,在佛堂「十月十」物資交流會現場,濃濃的煙火氣衝散了當天的陰寒,吸引了佛堂周邊的老百姓前來趕集,現場人聲鼎沸。
「以前小時候最喜歡逛『十月十』交流會,那個時候大人會給我們買平時不捨得買的零食、再買一身新衣服,然後給家裡添置點生活用品。」23日,家住義烏城區的朱女士帶著一家老小來逛「十月十」,在她看來,雖然賣的東西不一樣了,但佛堂「十月十」還是記憶裡的感覺,逛起來興頭還是很足。
今年佛堂「十月十」除了現場的物資交流會外,還邀請了義烏部分非遺項目。用板把活字齊頭壓平、上墨、鋪上白紙印刷……王進是木活字印刷術第五代傳承人,在他的展位前,他向來參觀的人展示木活字印刷術的印刷過程,讓人感嘆這項古老技藝的考究。
本次展示的非遺項目還包括義烏剪紙、百子燈、捏麵人、陶缸、麥稈扇等手工技藝,高粱燒、清柴棍酒、義烏麻餈、義烏白糖、梨膏糖、麻花、豆腐皮、傳統魚乾、糖畫等美食類項目,讓人既飽眼福又飽口福。
文藝演出是佛堂「十月十」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開幕式非遺綜藝演出、文化禮堂精品展演、民謠等精彩文藝演出,舞龍、獅子搶球、抬閣蹺等本地民俗表演點燃了現場的氣氛,婺劇演員們粉墨登場,為戲迷們帶來了精彩的戲曲橋段。
除此之外,在古民居苑以及佛堂老街上的新華劇院裡,2020首屆佛堂「十月十」古民居苑收藏品展以及第四屆「今日看佛堂」全省攝影大賽正在同期展出中。
「這次我們組織了來自全國各地的210家藏品愛好者參展,展品包括古玩雜件、根雕木器、書畫、傳統手工藝品等。」 2020首屆佛堂「十月十」古民居苑收藏品展負責人葉旭華介紹,佛堂「十月十」已經升格為區域性的民俗文化節,展現了佛堂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舉辦這次收藏品展,既豐富了佛堂「十月十」活動內涵,又能通過這場活動,將擁有悠久歷史的佛堂介紹給更多的人。
在佛堂老街,「十月十」期間,還有「銅人秀」「雞毛換糖」等遊戲,全部遊客皆可參與。遊客還可以參觀老街上的民俗文化禮堂、供銷印象體驗館,在老物件裡感受過去的舊時光。
今年「十月十」,佛堂鎮針對「一江兩岸三橋」打造了最美的夜景。夜幕下,伏虎橋燈光亮起,流光溢彩,已經成為義烏的新晉網紅打卡點。另外,佛堂鎮還對東風河(大成路到建設路段)、清潤路夜景燈光進行了改造提升,古鎮顏值大大提升。
佛堂「十月十」民俗文化節作為佛堂古鎮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最早可以追溯至1932年。經過80餘年的積澱,已經從原來單一的商品交流會發展到如今集綜合商業、地方產業、傳統文化和民間才藝於一體的盛會,有效推動佛堂民俗文化旅遊「走出去」,帶動佛堂文旅發展。
「『十月十』已經從傳統的廟會升格為區域性的民俗文化節,不僅圓了佛堂老百姓的鄉愁,也同時對外展示了佛堂的發展變化,成為一個展示擁有深厚歷史內涵、濃鬱地方特色、強烈時代氣息的特有文化品牌。」 佛堂鎮黨委書記吳貴倫表示,近年來,「十月十」期間,佛堂古鎮人氣爆滿,日均流量30萬人次左右,極大地促進了佛堂的經濟社會和旅遊發展。
近年來,佛堂鎮緊緊圍繞「文旅興鎮」的發展戰略,通過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山水林田資源,通過「十月十」民俗文化節等活動,江景3D燈光秀、萬善閣、伏虎廊橋等亮點,走出了一條古鎮文化保護與開發利用並重的成功之路,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與經濟效益;同時,佛堂鎮圍繞「畫裡南江」山水休閒和「千年古鎮」文化慢旅2條精品線的打造,堅持黨建引領,成功創建一星級和美鄉村60個,三星級和美鄉村14個,一星級樣板村16個,實現成線成片成面效益,形成佛堂特色,全面深化佛堂省級旅遊度假區建設。
接下來,佛堂鎮將繼續整合雙林文化、古鎮文化資源,打造名山、名寺、名鎮、名江、名村「五名」工程,擦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省級旅遊度假區」金字招牌。
強化服務提升軟實力
日前,老陳因村中事務糾紛到佛堂鎮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以下簡稱矛調中心)尋求幫助。在矛調中心的接待處,工作人員詳實記錄了老陳所反映的問題,並根據內容將該問題派送給責任科室指定的工作人員。
「您有新事件了,請儘快處理!您可以點擊連結……」農辦工作人員朱仕俊很快就在手機上收到一條簡訊。他點開該連結,查看事件內容後馬上到矛調中心現場接訪。40分鐘後,他完成了事件處置並詳細填寫了答覆意見,處理結果提交後,矛調中心管理人員仔細審核了辦事流程及處理結果,並將處理結果通過預留的手機號碼發送給了老陳。
「沒想到事情處理起來這麼快,超出我的預期。而且我還能對結果進行評價,如果不滿意處理結果,他們將繼續派單,派人跟進處理這一事件。這項服務,真實貼合群眾需求,我安心多了。」老陳說。
老陳所說的就是矛調中心於10月正式啟用的「佛堂矛調中心管理平臺」。今年5月,佛堂鎮根據群眾需求,進一步整合力量、強化聯動,率先在義烏設立鎮級矛調中心,完善接待登記、引導分流、聯合調處、限時辦理、及時回訪的閉環工作流程,實現一個中心呼叫,多個部門協同辦理,全面實現矛盾糾紛調解一站式全鏈條解決。
佛堂鎮矛調中心投入運營以來,開展預約式、點單式、出診式服務,成功調解各類矛盾糾紛。截至10月30日,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262件,涉案金額7220萬元,直接處置1201件,解決率達97.2%,回訪核實率100%,值班領導日均接訪3件,有效提高了矛盾糾紛當場化解率。
在幫助群眾排憂解難時,矛調中心的工作量也急劇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處理效率。據該中心統計,該中心一周平均接待各類糾紛近百件,這些都需要工作人員手動登記、整理。
為進一步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今年10月,佛堂鎮以管理創新為導向,以精細化服務為目標,以信息技術為手段,開發上線「佛堂矛調中心管理平臺」。「該系統基於網際網路+整個多個平臺信息,將矛調處理數位化,形成了群眾點單—系統定單—指揮派單—後臺跟單—群眾評單的完整服務鏈條,讓辦事過程看得見,群眾辦事更簡潔,矛調處理更高效,還可以一鍵生成各類數據、分析研判報告,供相關部門評判。同時,辦事人員無需在手機上安裝App,只需點擊簡訊連結即可。」佛堂鎮矛調中心工作人員徐俊強介紹,後續,該平臺還將接入警情管理等埠,實現多功能的有機整合,發揮平臺的最大效用。
據了解,佛堂矛調中心觸網上線在義烏範圍內尚屬首創。作為義烏改革創新的前沿新區,近年來,佛堂創新打造「有事我來辦」服務品牌、構建「333」服務機制、開展「集中破難」行動,實現問題收集全覆蓋、需求響應無延時、難題破解無盲區,將基層治理成效轉化為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其中,通過「有事我來辦」全程代辦,籤字類項目平均節省時間60%以上,「333」機制收集處置問題2314件,辦結率達99.1%,班子帶隊常態化開展「集中破難」,累計解決疑難問題26個。
改革先鋒已經成為佛堂的一張名片,佛堂也將服務做成了一個品牌,如今「有事我來辦」已經成為全鎮口號,「333」快速響應機制、三服務閉環機制在義烏全市推廣。
為民服務永不止步。為進一步提高老百姓的獲得感,佛堂鎮還將進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響佛堂「有事我來辦」、「333」快速響應機制城市管理閉環機製品牌,推進智慧城市、平安佛堂建設,創建「四個平臺」國家標準,實現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持續推動全省執法下沉改革,探索「黨建+單元」作戰體系在基層治理的實踐路徑等方面,打造服務一流的便捷城鎮,提高老百姓的滿意度。
產業升級推動城市提檔
城鎮的發展除了軟實力的提升,還需要硬體的提升,產業就是硬實力的動力所在。近年來,佛堂強化招商引資,培育了工藝品、紡織用品、食品藥品、金屬製品、文化體育用品五大支柱產業。今年1—9月,佛堂工業總產值達245億元,實現疫情防控下逆勢增長。
據了解,自去年以來,佛堂鎮立足該鎮工業發展實際,依託醫療領域龍頭企業優勢,以醫療器械產業為主體,重點打造鴻語醫療產業園,通過政府引導、企業合作、產業互動,推動園區醫療器械產業集聚和規模化發展。
鴻語醫療產業園位於義烏市佛堂工業區,園區總佔地面積61.6畝,建築面積10.4萬平方米。園區圍繞高端醫用敷料、醫用高分子材料及製品、中醫器械、醫用診察和監護器械等重點領域,引進浙江紅雨醫藥用品有限公司、義烏漢和塑料製品有限公司、義烏市百靈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義烏市浩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義烏貝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義烏市嘉德醫用包裝材料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已經成為浙中地區醫療器械高新技術的前沿集聚區域。
今年,佛堂鎮依託義烏萬畝千億平臺,招大引強,落地投資102億元的晶澳科技、投資206億元的東方日升等高新項目。10月,晶澳科技義烏項目投產儀式在晶澳義烏基地成功舉辦,標誌著義烏基地正式投產,佛堂鎮也藉此推進產業集聚,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
同時,佛堂圍繞工業功能區,推進存量提升,以小微產業園建設和工業用地分類管理為抓手,布局小微園11家,完成4741畝工業用地分類管理,實現「宗宗有規劃、畝畝有導向、企企有提升」。
在產業發展闊步向前時,佛堂鎮也在著力引進高端人才和產業發展急需人才,為產業持續崛起注入不竭動力。穩步推進雙江湖科教園區的建設正在為佛堂強化人才「造血」功能。
今年10月,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與中國計量大學義烏研究生院正式開學。雙江湖科教園區實現了城市與大學間的功能共享理念,打造高包容度、高生長性的第三代「產、學、研、生」共融的「義烏模式」科教園區。除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外,園區目前吸引了復旦大學「一院三基地」、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義烏創新園等一批院校雲集於此。其帶來的產學研資源將推進人才資源集聚,有力助推佛堂的產業升級。
佛堂正在積蓄能量,積極轉型「日用時尚消費品、信息網絡經濟、先進裝備製造、醫藥健康」四大戰略產業,促進產業重質提效,完成由鎮到城,由大到強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