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鎮佛堂煥發新動力

2020-12-23 中國金華網

(圖片由佛堂鎮政府提供)

11月23日,為期四天的2020義烏佛堂「十月十」民俗文化節(以下簡稱佛堂「十月十」)盛大開幕。佛堂「十月十」不僅是一個節日,展示了佛堂深厚的文化底蘊,承載了老百姓的鄉愁,更成為一個展示城市建設成果的重要窗口。

今年以來,佛堂鎮緊扣義烏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有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穩步前進,實現產業多點開花,城市綜合治理效能提升,全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傳統民俗活動釋放旅遊新動能

暖爐上的牛雜湯汩汩冒著熱氣,過油後表皮金黃的豆腐皮焦香誘人,剛滾上一層豆粉的麻餈香糯彈牙……開幕當天,在佛堂「十月十」物資交流會現場,濃濃的煙火氣衝散了當天的陰寒,吸引了佛堂周邊的老百姓前來趕集,現場人聲鼎沸。

「以前小時候最喜歡逛『十月十』交流會,那個時候大人會給我們買平時不捨得買的零食、再買一身新衣服,然後給家裡添置點生活用品。」23日,家住義烏城區的朱女士帶著一家老小來逛「十月十」,在她看來,雖然賣的東西不一樣了,但佛堂「十月十」還是記憶裡的感覺,逛起來興頭還是很足。

今年佛堂「十月十」除了現場的物資交流會外,還邀請了義烏部分非遺項目。用板把活字齊頭壓平、上墨、鋪上白紙印刷……王進是木活字印刷術第五代傳承人,在他的展位前,他向來參觀的人展示木活字印刷術的印刷過程,讓人感嘆這項古老技藝的考究。

本次展示的非遺項目還包括義烏剪紙、百子燈、捏麵人、陶缸、麥稈扇等手工技藝,高粱燒、清柴棍酒、義烏麻餈、義烏白糖、梨膏糖、麻花、豆腐皮、傳統魚乾、糖畫等美食類項目,讓人既飽眼福又飽口福。

文藝演出是佛堂「十月十」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開幕式非遺綜藝演出、文化禮堂精品展演、民謠等精彩文藝演出,舞龍、獅子搶球、抬閣蹺等本地民俗表演點燃了現場的氣氛,婺劇演員們粉墨登場,為戲迷們帶來了精彩的戲曲橋段。

除此之外,在古民居苑以及佛堂老街上的新華劇院裡,2020首屆佛堂「十月十」古民居苑收藏品展以及第四屆「今日看佛堂」全省攝影大賽正在同期展出中。

「這次我們組織了來自全國各地的210家藏品愛好者參展,展品包括古玩雜件、根雕木器、書畫、傳統手工藝品等。」 2020首屆佛堂「十月十」古民居苑收藏品展負責人葉旭華介紹,佛堂「十月十」已經升格為區域性的民俗文化節,展現了佛堂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舉辦這次收藏品展,既豐富了佛堂「十月十」活動內涵,又能通過這場活動,將擁有悠久歷史的佛堂介紹給更多的人。

在佛堂老街,「十月十」期間,還有「銅人秀」「雞毛換糖」等遊戲,全部遊客皆可參與。遊客還可以參觀老街上的民俗文化禮堂、供銷印象體驗館,在老物件裡感受過去的舊時光。

今年「十月十」,佛堂鎮針對「一江兩岸三橋」打造了最美的夜景。夜幕下,伏虎橋燈光亮起,流光溢彩,已經成為義烏的新晉網紅打卡點。另外,佛堂鎮還對東風河(大成路到建設路段)、清潤路夜景燈光進行了改造提升,古鎮顏值大大提升。

佛堂「十月十」民俗文化節作為佛堂古鎮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最早可以追溯至1932年。經過80餘年的積澱,已經從原來單一的商品交流會發展到如今集綜合商業、地方產業、傳統文化和民間才藝於一體的盛會,有效推動佛堂民俗文化旅遊「走出去」,帶動佛堂文旅發展。

「『十月十』已經從傳統的廟會升格為區域性的民俗文化節,不僅圓了佛堂老百姓的鄉愁,也同時對外展示了佛堂的發展變化,成為一個展示擁有深厚歷史內涵、濃鬱地方特色、強烈時代氣息的特有文化品牌。」 佛堂鎮黨委書記吳貴倫表示,近年來,「十月十」期間,佛堂古鎮人氣爆滿,日均流量30萬人次左右,極大地促進了佛堂的經濟社會和旅遊發展。

近年來,佛堂鎮緊緊圍繞「文旅興鎮」的發展戰略,通過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山水林田資源,通過「十月十」民俗文化節等活動,江景3D燈光秀、萬善閣、伏虎廊橋等亮點,走出了一條古鎮文化保護與開發利用並重的成功之路,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與經濟效益;同時,佛堂鎮圍繞「畫裡南江」山水休閒和「千年古鎮」文化慢旅2條精品線的打造,堅持黨建引領,成功創建一星級和美鄉村60個,三星級和美鄉村14個,一星級樣板村16個,實現成線成片成面效益,形成佛堂特色,全面深化佛堂省級旅遊度假區建設。

接下來,佛堂鎮將繼續整合雙林文化、古鎮文化資源,打造名山、名寺、名鎮、名江、名村「五名」工程,擦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省級旅遊度假區」金字招牌。

強化服務提升軟實力

日前,老陳因村中事務糾紛到佛堂鎮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以下簡稱矛調中心)尋求幫助。在矛調中心的接待處,工作人員詳實記錄了老陳所反映的問題,並根據內容將該問題派送給責任科室指定的工作人員。

「您有新事件了,請儘快處理!您可以點擊連結……」農辦工作人員朱仕俊很快就在手機上收到一條簡訊。他點開該連結,查看事件內容後馬上到矛調中心現場接訪。40分鐘後,他完成了事件處置並詳細填寫了答覆意見,處理結果提交後,矛調中心管理人員仔細審核了辦事流程及處理結果,並將處理結果通過預留的手機號碼發送給了老陳。

「沒想到事情處理起來這麼快,超出我的預期。而且我還能對結果進行評價,如果不滿意處理結果,他們將繼續派單,派人跟進處理這一事件。這項服務,真實貼合群眾需求,我安心多了。」老陳說。

老陳所說的就是矛調中心於10月正式啟用的「佛堂矛調中心管理平臺」。今年5月,佛堂鎮根據群眾需求,進一步整合力量、強化聯動,率先在義烏設立鎮級矛調中心,完善接待登記、引導分流、聯合調處、限時辦理、及時回訪的閉環工作流程,實現一個中心呼叫,多個部門協同辦理,全面實現矛盾糾紛調解一站式全鏈條解決。

佛堂鎮矛調中心投入運營以來,開展預約式、點單式、出診式服務,成功調解各類矛盾糾紛。截至10月30日,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262件,涉案金額7220萬元,直接處置1201件,解決率達97.2%,回訪核實率100%,值班領導日均接訪3件,有效提高了矛盾糾紛當場化解率。

在幫助群眾排憂解難時,矛調中心的工作量也急劇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處理效率。據該中心統計,該中心一周平均接待各類糾紛近百件,這些都需要工作人員手動登記、整理。

為進一步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今年10月,佛堂鎮以管理創新為導向,以精細化服務為目標,以信息技術為手段,開發上線「佛堂矛調中心管理平臺」。「該系統基於網際網路+整個多個平臺信息,將矛調處理數位化,形成了群眾點單—系統定單—指揮派單—後臺跟單—群眾評單的完整服務鏈條,讓辦事過程看得見,群眾辦事更簡潔,矛調處理更高效,還可以一鍵生成各類數據、分析研判報告,供相關部門評判。同時,辦事人員無需在手機上安裝App,只需點擊簡訊連結即可。」佛堂鎮矛調中心工作人員徐俊強介紹,後續,該平臺還將接入警情管理等埠,實現多功能的有機整合,發揮平臺的最大效用。

據了解,佛堂矛調中心觸網上線在義烏範圍內尚屬首創。作為義烏改革創新的前沿新區,近年來,佛堂創新打造「有事我來辦」服務品牌、構建「333」服務機制、開展「集中破難」行動,實現問題收集全覆蓋、需求響應無延時、難題破解無盲區,將基層治理成效轉化為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其中,通過「有事我來辦」全程代辦,籤字類項目平均節省時間60%以上,「333」機制收集處置問題2314件,辦結率達99.1%,班子帶隊常態化開展「集中破難」,累計解決疑難問題26個。

改革先鋒已經成為佛堂的一張名片,佛堂也將服務做成了一個品牌,如今「有事我來辦」已經成為全鎮口號,「333」快速響應機制、三服務閉環機制在義烏全市推廣。

為民服務永不止步。為進一步提高老百姓的獲得感,佛堂鎮還將進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響佛堂「有事我來辦」、「333」快速響應機制城市管理閉環機製品牌,推進智慧城市、平安佛堂建設,創建「四個平臺」國家標準,實現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持續推動全省執法下沉改革,探索「黨建+單元」作戰體系在基層治理的實踐路徑等方面,打造服務一流的便捷城鎮,提高老百姓的滿意度。

產業升級推動城市提檔

城鎮的發展除了軟實力的提升,還需要硬體的提升,產業就是硬實力的動力所在。近年來,佛堂強化招商引資,培育了工藝品、紡織用品、食品藥品、金屬製品、文化體育用品五大支柱產業。今年1—9月,佛堂工業總產值達245億元,實現疫情防控下逆勢增長。

據了解,自去年以來,佛堂鎮立足該鎮工業發展實際,依託醫療領域龍頭企業優勢,以醫療器械產業為主體,重點打造鴻語醫療產業園,通過政府引導、企業合作、產業互動,推動園區醫療器械產業集聚和規模化發展。

鴻語醫療產業園位於義烏市佛堂工業區,園區總佔地面積61.6畝,建築面積10.4萬平方米。園區圍繞高端醫用敷料、醫用高分子材料及製品、中醫器械、醫用診察和監護器械等重點領域,引進浙江紅雨醫藥用品有限公司、義烏漢和塑料製品有限公司、義烏市百靈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義烏市浩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義烏貝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義烏市嘉德醫用包裝材料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已經成為浙中地區醫療器械高新技術的前沿集聚區域。

今年,佛堂鎮依託義烏萬畝千億平臺,招大引強,落地投資102億元的晶澳科技、投資206億元的東方日升等高新項目。10月,晶澳科技義烏項目投產儀式在晶澳義烏基地成功舉辦,標誌著義烏基地正式投產,佛堂鎮也藉此推進產業集聚,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

同時,佛堂圍繞工業功能區,推進存量提升,以小微產業園建設和工業用地分類管理為抓手,布局小微園11家,完成4741畝工業用地分類管理,實現「宗宗有規劃、畝畝有導向、企企有提升」。

在產業發展闊步向前時,佛堂鎮也在著力引進高端人才和產業發展急需人才,為產業持續崛起注入不竭動力。穩步推進雙江湖科教園區的建設正在為佛堂強化人才「造血」功能。

今年10月,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與中國計量大學義烏研究生院正式開學。雙江湖科教園區實現了城市與大學間的功能共享理念,打造高包容度、高生長性的第三代「產、學、研、生」共融的「義烏模式」科教園區。除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外,園區目前吸引了復旦大學「一院三基地」、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義烏創新園等一批院校雲集於此。其帶來的產學研資源將推進人才資源集聚,有力助推佛堂的產業升級。

佛堂正在積蓄能量,積極轉型「日用時尚消費品、信息網絡經濟、先進裝備製造、醫藥健康」四大戰略產業,促進產業重質提效,完成由鎮到城,由大到強的蛻變。 

相關焦點

  • 千年古鎮佛堂新添一處夜遊打卡地
    說起義烏的夜景,想到的便是佛堂古鎮。初冬時節,古鎮的夜晚好不熱鬧,街燈漸次亮起。一路串聯起石板路、粉牆黛瓦、幽深小巷、木雕門窗,以及萬家燈火……在即將迎來的2020年佛堂鎮最重大節日之一的「十月十民俗文化節」來臨之際,備受全市人民關注的伏虎橋泛光照明終於亮燈了!
  • 古村古鎮行:行走佛堂古鎮
    對於古村古鎮,我總有一份情結,因著它的古、也因這它的舊,還有古舊遺留的許多故事,在歷經許多年的風雨後,在時光的縫隙裡生存,悵然間千年已逝,一份生存的孤獨,悠然地呈現在現代人的眼光中,義烏的佛堂古鎮,是一座千年古鎮,它與桐鄉烏鎮、湖州南潯、蘭溪遊埠同時名列浙江四大古鎮,同時還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更是義烏第一強鎮。
  • 浙江四大古鎮之一,義烏的佛堂古鎮,素有「小蘭溪」美譽
    佛堂鎮歷史悠久,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佛堂古鎮被稱為「小蘭溪」,由於水路交通便利,佛堂在明清時期是周邊縣市的農副產品集散地,被命名為溫江、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民國時期,佛堂鎮商業經濟繁榮,被稱為「浙東四大鎮」之一。
  • 古瓶釀新酒「活態」古鎮青春煥發
    在傳承歷史和文化記憶的過程中,柯橋區梳理好存在與發展、傳統與現代、變化與永恆的關係,最大限度地留住時間的腳步,「古瓶釀新酒」,讓「活態」古鎮青春煥發,也讓水鄉記憶與風光擦亮柯橋的文化名牌。打造景觀3.0,讓千年古鎮迎來新生如何做好古鎮的保護挖掘和傳承,讓其煥發新的生機?「古鎮保護利用經歷了從『文化觀光型旅遊』到『休閒度假型旅遊』,再到『生活體驗型古鎮景觀』的升級,見人、見物、見生活,讓文物、遺產、文字都活起來。」
  • 《佛堂古鎮民風民俗》序:一部佛堂民間生活的百科全書
    《佛堂古鎮民風民俗》就是這樣一本記錄佛堂人的生產生活等真實世界的著作。首先,結構有序。《佛堂古鎮民風民俗》有共有九章,除第一章是敘述佛堂古鎮的形成外,其他都是民俗內容,包括生產習俗、生活習俗、禮儀習俗、娛樂習俗等, 涉及了民俗的所有方面,從而完成了一個記錄地方民俗文化的完整結構和內容敘事,讓人一目了然地感受佛堂鎮從古老的過去走來的綿綿不斷的文化,感受所創造文化的多樣性以及與農耕生產生活及傳統的商貿活動的有機血肉聯繫。
  • 一部風俗百科全書:《佛堂古鎮民風民俗》新書分享會
    一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佛堂古鎮民風民俗》新書分享會舉行說起民風民俗,地方故老或地方精英會如數家珍,不僅細節翔實,而且還有許多美麗而動人的故事。翔實記錄佛堂古鎮這一美麗動人故事的《佛堂古鎮民風民俗》一書,於佛堂「十月十」民俗節前由中國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
  • 一幅鮮活的生活畫卷——寫在王春平《佛堂古鎮民風民俗》首發之際
    義烏方志辦 劉俊義《佛堂古鎮民風民俗》這本書,記得很早看到過,近幾年加以增補、修訂、完善,才形成這麼一部比較系統,比較全面,比較豐富的地情資料書。《佛堂古鎮民風民俗》,其實也可稱之為《佛堂風俗志》,業內人士比較看好。
  • 是什麼讓千年古鎮煥發新顏?
    從黃山下來,便步入了古徽州的千年古韻裡,南屏、呈坎、西遞、唐模、屯溪,隨便一個,都能讓人沉迷在江南水鄉的意境之中。在黃山市屯溪區,老屯溪人有句代代相傳的俗語「明清個屯溪,唐宋個黎陽」,它告訴了人們黎陽在黃山人心中的分量。黎陽比屯溪老街歷史還早,可以說是今日屯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漢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
  • 700歲真如古鎮煥發新活力
    一棵名為「幸福之樹」的銀杏樹,今天上午成了網紅高陵市集的一大景點:前來參加滬上古鎮真如誕生700周年主題活動的人們,把一塊塊鑲著紅色緞帶的桃符,懸掛到銀杏樹上,祝福古鎮「平安、馬到功成、鵬程萬裡……」金羅店、銀南翔
  • 金華義烏市佛堂文鼎祥和苑—「官方網站」—「歡迎您!」
    義烏佛堂文鼎祥和苑 VIP熱-線:4OO-763-I6I8轉28394 佛堂新樓盤蟠龍花園旁即將開盤 均價1.6-1.7 面積90-95-135-145 戶型非常好
  • 狄青絲綢之路時修建的古鎮,黃河千年古鎮演繹神奇故事!
    青城是古絲綢之路上的水旱碼頭和貿易中心,唐、宋、元、明時期邊塞軍事重鎮,素有「黃河千年古鎮」之稱,2006年被甘肅省建設廳、甘肅省文物局命名為「甘肅歷史文化名鎮」,2007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 千年古鎮玉祁煥發新姿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玉祁,這座千年古鎮正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轉型創新 助推經濟健康增長  近年來,玉祁街道從實際出發,想大事、創大業、邁大步,由以往「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工作中突出了「轉型、後勁、創新」三個關鍵詞,不斷增強工業經濟的整體實力和競爭能力。
  • 千年西塘古鎮,中國江南六大古鎮之一,方文山發起西塘漢服文化周
    隨著古鎮文化的興起,各大古鎮成為人們趨之若鶩的旅遊目的地。今天要和大家聊的古鎮就是西塘,在西塘不需要著急,節奏就是逛著吃著散著步就行了。西塘古鎮西塘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小鎮,有濃厚的吳越文化底蘊,有吳儂軟語的溫柔和親切,如一個嬌媚的女子,面帶笑容,在那等待著。
  • 王宅聯盟 | 全域旅遊煥發區域新動力
    王宅聯盟 | 全域旅遊煥發區域新動力 2020-12-07 2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保護與更新」 讓千年古鎮社區更宜居
    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黨委書記張斌說道,楓涇鎮以「保護和更新」為總的發展原則,以「古鎮更新、產業更新、社區更新、鄉村更新」為內涵,用微更新讓古鎮及社區更加宜居。 「有能力建N個新城,絕無本事再造一個千年古鎮」  「我們有能力去建N個新城,但絕無本事再造一個千年古鎮。」 張斌坦言,「古鎮是楓涇的第一名片,要保護好、傳承好。
  • 距杭州1.5小時車程 隱藏一個被時間忘卻千年古鎮 一座民宿成經典
    每一個中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美麗江南倩影她似乎成為了每個人心目中夢想之處她真的會讓人上癮而且,延續了千年之久時至今日她在那擺著而就在我們嚮往的江南,便隱藏著一座千年古鎮——壽昌鎮!壽昌古鎮正在脫變化蝶『給我一年,還壽昌百年』這是千年古鎮壽昌在小城鎮整治中喊出的口號,同時彰顯豪情和決心的聲音;在這座千年古鎮中,有著許多文化底蘊深厚的元素包括中山路步行街、壽昌西湖、西湖水街、狀元廊橋、南門廣場
  • 古鎮煥發年輕活力「水晶晶南潯?水晶晶女孩」全國首發
    發布活動中,張紹剛、阿朵、汪蘇瀧、酈波、江映蓉、龐博一眾明星驚喜現身,傾情助力南潯古鎮「水晶晶女孩」選拔招募,為南潯徵找「民間探潯官」打Call,推動南潯塑造全新城市品牌形象,煥發古鎮年輕活力。對於「水晶晶女孩」的參選,張紹剛現場與央視《詩詞大會》「男神」導師酈波、新民族音樂人阿朵展開對話交流,探討有著深厚文化積澱的南潯古鎮與新時代碰撞的火花。阿朵表示,希望「水晶晶女孩」有著蘊藏傳統文化內涵的古典美,並且可以大膽表達現代女性的個人風採。與此同時,超人氣實力唱作人汪蘇瀧現場以歌傳遞愛與夢想,為「水晶晶女孩」送上參選鼓勵。
  • 廣西藏著千年古鎮,這裡保存著最完好的明清建築,讓人嚮往不已!
    在廣西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世外桃源,有人形容它為「一本千年的詩集,被人遺忘在圖書館僻靜的書架上,當人們不經意走過,翻開這美麗的篇章,古樸而優雅的格調立即徵服了人的心!」它就是黃姚古鎮。黃姚古鎮是我國最美十大古鎮之一,雖然沒有麗江、鳳凰等古鎮出名,但是黃姚古鎮的美景也絲毫不輸,還多了一份清新秀麗。走在黃姚古鎮的青石板路上,跨過斑駁的拱橋,看到百年如一日的古井,時光留下的印記是如此的清晰,讓人感到歲月是如此的美好。
  • 緊扣「兩個樣板」 打造「五美」環境 佛堂、蘇溪成功創建省級美麗...
    記者從義烏市美麗城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日前,浙江省城鄉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正式發文,公布全省新時代美麗城鎮建設工作2020年度樣板城鎮結果,義烏市佛堂鎮與蘇溪鎮名列其中,雙雙成功創建省級美麗城鎮樣板。
  • 佛堂渡磬寺(散文)
    落日餘暉直接打在母親河邊的黃牆黛瓦上,禪境空明,煙香飄渺,在歷史的驛馬風塵裡靜靜地聆聽法器擊打後的餘音,古鎮的夜向深處走去。這是一個多雨的季節,瓢潑的雨水從四面八方匯聚於這條亙古的河床裡,發威的洪水肆意地卷滾而過,高地上站滿了避險的人群,失望的眼神裡夾雜著未日來臨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