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鮮活的生活畫卷——寫在王春平《佛堂古鎮民風民俗》首發之際

2021-01-12 浙山越水

義烏方志辦 劉俊義

《佛堂古鎮民風民俗》這本書,記得很早看到過,近幾年加以增補、修訂、完善,才形成這麼一部比較系統,比較全面,比較豐富的地情資料書。《佛堂古鎮民風民俗》,其實也可稱之為《佛堂風俗志》,業內人士比較看好。它涵蓋了佛堂古今的社會風情史,也是一部內容廣泛、編排科學的民俗百科全書。一句話,它就是當今的「詩經·國風」。

從地方志角度來說,它就是一部區域性的風俗志。首先,它結構編排上,完全按照志書「橫排門類、縱寫史實」的原則來確定篇目(章節目)。全書系統性強,分7個類目、28個分目(節),對全書進行科學分類。其次,該書敘述清晰,層次分明,內容翔實。再者許多資料沒有現存飯可吃,沒有文獻資料來源,大多來自於民間口傳心授,來自田間地頭調查所得。如婚嫁資料中,對採辦物品、規格、數量、交付等記錄略無遺漏,是可信可用的口傳資料。又如,商業習俗中,商店裡各層次人員的形成、待遇、職責,行商習俗中對牙郞(掮客)的生意經的描述,皆歷史久遠而明白清晰。這些風俗資料,都將是研究佛堂人文的不可多得的地情資料,為佛堂的文化寶庫又新添了一寶,同時因資料豐富,來源罕見,補充了縣市級方志資料粗線條、難比照的不足。

從文化傳統的傳承角度來說,它就是一座佛堂的文化遺產「博物館」。首先,因為它不以小而失之,不以偏而概之,事無巨細,應收盡收,均可看可用。如傳統娛樂習俗中,把頗具南鄉色彩的百子燈、鬥牛、迎鑾駕等7項事物記載無遺,一一精彩呈現,復活了佛堂古鎮的傳統活動。其次,因為它不以久遠而廢之,不以湮滅而棄之,重現了作為商埠文化重鎮的文化底蘊。這本書最重要、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把佛堂傳統文化特別是商埠文化、航運文化予以重點展示,濃墨重彩,不惜筆墨地書寫了佛堂曾經耀煌背後的歷史點滴,從一個個側面鮮活點睛,富有魅力,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因此有明顯的長處和優勢的。

其一,埠頭風俗方面,重點描述了水運交通這一佛堂最具特色、最具文化內涵的種種習俗。這一部分內容,分為「渡口」、「碼頭」、「竹筏」、「交通船」、「船舶製造」等5個條目,分別加以追述,不僅《義烏風俗》中少見,而且所涉及之物的由來和演變,無論存沒,皆詳備之,略無所遺。如「交通船」一條,為「客運」、「貨運」分記,其中「客運」,講到了抗戰前後佛堂與縣內外商業名鎮的水運交往,及其停航的時間和原因;「貨運」,則是佛堂水運的命脈,是佛堂商貿的載體,所以不僅記述了帆船的構造及往來運貨的船隻分類,而且也講述了「常山鳥」、「江山鳥」的來歷及梅城徽州大船的運輸狀況。雖文字不多,但因稀見而足夠了。

其二,商貿風俗方面,看起來各地都有記載,但從其文化的地域性和歷史多樣性來分析,可謂每方水土造就獨特的商俗,照見一地獨特的人文性格。在「坐商」條下,就有「學徒」、「半作」、「夥計」、「帳房」、「薪俸」、「借貸」、「賒欠」、「行業」、「街路」、「開新市」、「趕市口」、「回頭客」、「食祿肉」等14條,不僅顯示了百年商埠的人文積澱的濃厚,而且專記了由此形成的各種商業習俗的個性。

其三,除此以外,還有大量散見於各章節、與商俗息息相關的習俗記錄。如佛堂的商神崇拜,頗具規模和廣泛。在「宗教習俗」條中,就有眾多關帝廟的記載,如今能說得出來的就有下關關王廟、湖山關王廟、田心關王廟等,這說明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佛堂商貿雲集的盛況以及商業崇拜的直白。再說,佛堂人生意往來,迎賓送客,總少不了茶樓酒肆,觥籌交錯,進而形成了佛堂「武敬」這一習俗,這種奇特的敬酒方式,在古鎮稱為「對敬」。由商業繁盛相沿成習的還有城內出現的會社。如水龍會,因店肆林立,防範火災而設;如同鄉會,舊時外省人主要是安徽人,在古鎮經商日久,而抱團集夥成立的互助組織;又如佛堂商會,在民國時更是義烏全境獨樹一幟,書中不僅詳備商會的成立及職能,還記述了商會承擔的某些政府職能和社會公益職能,如修公路、辦廟會、通報商情、協調糾紛等;因此佛堂商會在民國時期是功不可沒的。

從地方志服務社會的角度來分析,建立佛堂民俗館的條件已經具備,這既是保存佛堂特有文化的關建,也是保留這一方土地鄉風鄉俗的關鍵。①這個民俗館只屬於佛堂,是佛堂歷史存在的印痕。②佛堂民俗館重點在三個文化層次,一是商埠文化習俗,二是水運文化習俗,三是宗教文化習俗。③這個民俗館應附帶現場演藝和交流互動場所,打造成義烏唯一的風俗展覽、交流、研習的平臺。

編輯:徐慶豐

相關焦點

  • 一部風俗百科全書:《佛堂古鎮民風民俗》新書分享會
    一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佛堂古鎮民風民俗》新書分享會舉行說起民風民俗,地方故老或地方精英會如數家珍,不僅細節翔實,而且還有許多美麗而動人的故事。翔實記錄佛堂古鎮這一美麗動人故事的《佛堂古鎮民風民俗》一書,於佛堂「十月十」民俗節前由中國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
  • 《佛堂古鎮民風民俗》序:一部佛堂民間生活的百科全書
    《佛堂古鎮民風民俗》就是這樣一本記錄佛堂人的生產生活等真實世界的著作。首先,結構有序。《佛堂古鎮民風民俗》有共有九章,除第一章是敘述佛堂古鎮的形成外,其他都是民俗內容,包括生產習俗、生活習俗、禮儀習俗、娛樂習俗等, 涉及了民俗的所有方面,從而完成了一個記錄地方民俗文化的完整結構和內容敘事,讓人一目了然地感受佛堂鎮從古老的過去走來的綿綿不斷的文化,感受所創造文化的多樣性以及與農耕生產生活及傳統的商貿活動的有機血肉聯繫。
  • 浙江四大古鎮之一,義烏的佛堂古鎮,素有「小蘭溪」美譽
    佛堂鎮歷史悠久,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佛堂古鎮被稱為「小蘭溪」,由於水路交通便利,佛堂在明清時期是周邊縣市的農副產品集散地,被命名為溫江、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民國時期,佛堂鎮商業經濟繁榮,被稱為「浙東四大鎮」之一。
  • 千年古鎮佛堂煥發新動力
    「以前小時候最喜歡逛『十月十』交流會,那個時候大人會給我們買平時不捨得買的零食、再買一身新衣服,然後給家裡添置點生活用品。」23日,家住義烏城區的朱女士帶著一家老小來逛「十月十」,在她看來,雖然賣的東西不一樣了,但佛堂「十月十」還是記憶裡的感覺,逛起來興頭還是很足。今年佛堂「十月十」除了現場的物資交流會外,還邀請了義烏部分非遺項目。
  • 千年古鎮佛堂新添一處夜遊打卡地
    說起義烏的夜景,想到的便是佛堂古鎮。初冬時節,古鎮的夜晚好不熱鬧,街燈漸次亮起。一路串聯起石板路、粉牆黛瓦、幽深小巷、木雕門窗,以及萬家燈火……在即將迎來的2020年佛堂鎮最重大節日之一的「十月十民俗文化節」來臨之際,備受全市人民關注的伏虎橋泛光照明終於亮燈了!
  • 2020佛堂「十月十」,義烏的朋友一起去趕興頭
    又到一年十月十,再續古鎮廟會情記憶裡的巧什物件熱鬧的非遺綜藝演出以及逐漸淡化的風趣民俗等都將一一重現重拾佛堂老底子記憶你還在等什麼本次文化節為期4天,即11月22日—11月25日(農曆十月初八至十月十一
  • 古村古鎮行:行走佛堂古鎮
    對於古村古鎮,我總有一份情結,因著它的古、也因這它的舊,還有古舊遺留的許多故事,在歷經許多年的風雨後,在時光的縫隙裡生存,悵然間千年已逝,一份生存的孤獨,悠然地呈現在現代人的眼光中,義烏的佛堂古鎮,是一座千年古鎮,它與桐鄉烏鎮、湖州南潯、蘭溪遊埠同時名列浙江四大古鎮,同時還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更是義烏第一強鎮。
  • 水墨寄情 留住那些記憶中的小幸福——綿陽畫家鮮小雲與他的民俗...
    2021年1月1日開始,鮮小雲民俗風情畫展在三臺縣潼川古城梁時民美術館舉行,70餘幅美術作品分疫情見聞、老街記憶、市井生活、民族風情、西北民風等幾大板塊,對人們身邊的生活記憶、市井圖像、老街古巷等民俗風情進行藝術呈現。
  • 生活就是一幅漫長的畫卷,裡面的每一筆都是一個奇蹟!
    如果有人問我「生活」是什麼?我可能會說生活就是一幅漫長的畫卷,裡面的每一筆都是一個奇蹟!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生活,無論是醫生、教師還是詩人,每個人都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對待生活。這樣,對生活的態度變成了過好生活的關鍵。
  • 義烏佛堂建「微型服務站」 延伸社會治理觸角
    近日,佛堂鎮建立首個「微型服務站」,該驛站集行政執法、市場監管、綜治中心、派出所等社會治理功能,遊客接待、鄉賢會客、便民服務等服務民生功能以及數字賦能的智慧治理功能於一體,將社會治理的觸角進一步向重要街區延伸,打造老街成為展示佛堂古鎮風貌、治理有序、民風淳樸的重要窗口。
  • 遊覽上海老街,這是一條老城廂民俗民風的長廊,得到新的升華
    光界路向西,房中路垂直交叉的安仁街是城市內部典型的小巷,很少有人知道胡同深處有一座藝媛花園漆黑的拱形大門,門雖然呈現出古貌,雖然有,但是那些精緻的雕刻和高貴的文雅可以讓人回味以前大家庭的景色,誰會認為400多年前藝媛的正門在狹窄的裡面向東開呢,往南走幾步就是防空洞,水路上以前認為從上海移動是一件非常方便的事情,狹窄而漫長的安仁街是古城居民安靜安靜的生活
  • 七彩雲南,猶如一幅濃墨重彩的畫卷,巍峨俊秀的雪山映入眼帘
    七彩雲南,猶如一幅濃墨重彩的畫卷,巍峨俊秀的雪山映入眼帘雲南是我一直嚮往的地方,七彩雲南,一直是令人神往的存在,每每提起,都令人魂牽夢繞,那白雲朵朵的天空,那巍峨俊秀的雪山,那澄澈透明的湖泊,那悠閒緩慢的日子......
  • 客家人的大遷移,造就了這座美麗的川西客家古鎮,成都洛帶古鎮
    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都是清朝前朝「湖廣填四川」的大移民潮從一東福建遷移而來的客家人的後裔。學術界統稱為「東山客家」。古鎮內傳說眾多,古蹟遍地。據考證,客家人的先民原居中國中原一帶,因社會變動及戰爭等原因,曾有5次大規模的南遷,於中國南方逐漸形成客家民系,成為漢民族8大民系中重要的一支。至清末民初,奠定了客家人分布的基本範圍。
  • 京黃故裡慶豐收 石牌古鎮展新顏
    千年古鎮,裝飾一新,繽紛靚麗的燈光投影、美輪美奐的紙傘秋韻、獨具魅力的傳統戲曲……老街古道人頭攢動、摩肩擦踵,高舉手機拍攝的手聯袂成林,驚嘆之聲不絕於耳。據統計,此次夜遊會共吸引3萬餘名居民遊客前往享受視聽盛宴,共有10萬餘名網友通過觀看直播和直播回放的方式感受石牌古鎮的文化魅力。
  • 非遺「車么妹」鬧龍鳳古鎮 傳統民俗活動「吸睛」
      傳統民俗活動「車么妹」在古鎮上演四川新聞網遂寧2月19日訊(記者 趙權軍攝影報導)農曆正月初四,巴蜀民間傳統民俗活動、國家非遺項目「車么妹」在龍鳳古鎮上演,吸引了來自成都、重慶、北京等地的遊客駐足觀看,同時也為景區在節日期間增加一道文娛活動亮點。
  • 江蘇連雲港:雲湧大港,宛如一幅壯觀畫卷!
    2020年6月28日,江蘇連雲港,當日傍晚,連雲港港出現雲海景觀,星羅棋布的港口船隻、塔吊、貨櫃及堆場貨物掩映其間,宛如一幅美麗壯觀的畫卷。江蘇連雲港,當日傍晚,連雲港港出現雲海景觀,星羅棋布的港口船隻、塔吊、貨櫃及堆場貨物掩映其間,宛如一幅美麗壯觀的畫卷。
  • 《無地自容》:用平凡的生活譜寫出了一幅不凡的人生畫卷
    如今的院線電影越來越多樣化,影院裡也越來越熱鬧,當然好的影視作品自然更不會缺席,近期就有一部小成本國產電影《無地自容》在影院上映,影片關注都市小人物,用平凡的生活譜寫出了一幅不凡壯美的人生畫卷。《無地自容》是由張春光執導,劉其元、吳曉晨、宋沐心等人主演的作品,講述了中年「北漂」包米,盤下一間飯館,不料生意慘澹,幾位同學校友前來幫襯,卻意外發現所有人都在面臨著中年危機,迫於家庭生活,迫於壓力工作,憶往昔曾經年少輕狂的學生時代,歲月過往疤痕與正青春氣盛交織在一起,感嘆時間的飛逝,感慨世界時代的變遷,曾在大城市打拼的人依舊還要繼續努力生活著,生命不止,生生不息,暫時低谷的生活總會更好的
  • 牆上一幅照片引人注目
    全劇以大學生謝永強與農村女青年王小蒙的愛情生活為主線,塑造了一群鮮活的富有新時代氣息的農村青年形象,通過幾對年輕人的愛情生活、創業故事,多角度地向我們展現了一幅當代農村青年的愛情生活畫卷,輕鬆中帶著喜慶與幽默、曲折中滿含希望和力量01
  • 新場古鎮:上海原住民生活的真實畫卷
    原標題:新場古鎮:上海原住民生活的真實畫卷  中國經濟網上海5月26日訊(記者 魏金金)5月25日,2015年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基地高層經營管理人員第五、六期研修班一行來到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的新場鎮民間技藝文化創意基地進行參觀考察。
  • 相比大研古城來講,束河古鎮更加清靜悠閒,又更加多了些生活氣息
    由大研古城向北走,沿中濟海東岸大道走約四公裡,可看見兩岸聚集一堂的村落,這是束河古鎮,也叫「泉鄉」,來麗江的話,一定要來感受一下大研古城的靜謐之美。束河古鎮比大研古城更加幽靜悠閒,比白砂古鎮更具生活氣息,束河古鎮有著江南小城婉約而美麗的氣質,以及西南高原特有的民族特色與氛圍,是雲南眾多名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