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 麥當傑
編劇: 麥當雄
主演: 劉德華 / 梁家輝 / 孫佳君 / 吳辰君 / 郭靜純 / 更多...
類型: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香港
上映日期: 1997-12-23(中國香港)
片長: 125分鐘
又名: 情義之西西里島 / Island of Greed / Hak gam
豆瓣目前評分:7.7
摘自馬軍《臺灣,我不是來玩的》
這是一部港片,上映於1997年,出品人是麥當雄和向華強,導演是麥當傑。港片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拍黑社會,港人在香港把警匪題材的黑社會片拍絕了,這下又到臺灣拍政治題材的黑社會片,說實話,這部片子的劇情設置是非常有臺灣風格的,裡頭的每一個人物幾乎都能找得到現實原型,但是整個片子呈現出的視覺,不管是飛車槍戰還是最後的高速公路上汽車大戰直升飛機,都是很港式的風格,所以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很像是臺灣夜市裡賣的港式點心的味道。
其實在香港電影裡涉及臺灣政治的片子不少,1996年上映的《古惑仔之猛龍過江》裡,就有三聯幫幫主選「立法委員」的劇情,2000年上映的《古惑仔之勝者為王》也有關於臺灣政黨輪替的劇情,2010年上映的《彈道》更是取材於2004年大選阿扁中彈的情節。但是這部電影在臺灣上映的時候,《黑金》兩個字貌似還是惹了一些的麻煩,最後以《情義之西西里島》的名字上映,可見對當時的臺灣來說,黑金這兩個字還是有一定禁忌的。
「黑金」一詞其實指的是兩個東西,一個是「黑道」,一個是「金牛」。分別指的是在政治中,尤其是在選舉中使用黑社會力量和賄選力量達到勝選目的的行為。這種行為全世界都有,但是在臺灣轉型的過程中非常的普遍,國民黨因為「黑金」政治形象不佳,民進黨以清新的形象上臺,但是阿扁在任八年,照樣落得個貪汙A錢下臺入獄的下場,可見黑金在臺灣的影響,不是某個黨的事,而是整個政壇的事。
這部電影以海協會副會長唐樹備訪臺開始,這也交代了時間,1994年。1994年唐樹備的那次訪臺是中共高級官員第一次訪問臺灣,所以民進黨的人士對唐樹備是非常的「熱情」,一路上嗆聲抗議,投擲雞蛋,並且還跳上了唐樹備的車子,據說把雨刮器都給拔下來了。現在唐樹備任職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的名譽院長,去年還曾去過臺灣,不過時代早已轉變,即使是在民進黨大本營的南部地區,唐樹備先生也沒有遭受任何的抗議了。
當然,唐樹備在電影裡以「真人真事」的形式出現是在新聞上呈現的,主要是為了交代一個時間背景,但是電影裡頭很多人物很多事情還是都有原型的,梁家輝扮演的周朝先在電影裡是一個電玩賭博業的商人,也是一個很有勢力的黑社會老大,最後還當選了「立法委員」。周朝先的原型應該是周人參。在九十年代中期,周人參號稱是臺灣的電玩天王,曾經以賄賂的方式勾結警察保護自己的產業,結果1996年此案爆發,涉案警察一百多人,震撼了當時的臺灣社會。
劉德華扮演的那個調查局幹員的原型應該是侯寬仁,1996年主辦周人參電玩弊案的就是這個侯寬仁,他還偵辦過太極門養小鬼案等等著名的案件,是臺灣非常有名的掃黑人士,現在侯寬仁是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查緝黑金行動中心的檢察官。
當然,大家可能都知道的是,電影裡面那個長的很帥的喜歡跑步的法務部長的原型就是馬英九,馬英九在1993年被任命為法務部長,在任內馬英九最大的政績就是向選舉中的黑金宣戰,在馬英九三年任內,起訴賄選涉案人7500多人,力度很大,積攢了很好的名聲,據說當時馬英九的施政滿意度最高的時候能到88%,比他當「總統」的時候高好幾倍,被群眾譽為馬青天。有意思的是,後來馬英九在臺北市長任內特別費案被起訴,起訴他的那個檢察官,就是上一段講到的那個侯寬仁。
其實這個片子裡頭還有一個人是有原型的,就是那個號稱會分身的「宋妙天」大師,他的原型就是在臺灣火熱一時的宋七力大師。我大概是初中的時候知道宋七力的,那時候聽哈狗幫的一首歌,歌名忘記了,但是歌詞還記得一句:「我不是宋七力,不會四處分身,只有在這裡可以看到我的本尊。」但是當時只知道有這麼個名字,卻不知道這個人是幹嘛的,直到看了這部電影才清楚了一點點。宋七力號稱自己能夠分身,並因此成為了新興宗教界的一個領袖型人物,信徒眾多,最著名的信徒就是臺灣政治人物謝長廷,謝長廷的老婆遊芳枝還幫忙宋七力寫書宣傳。1996年臺灣著名主持人,時任臺北市議員的璩美鳳揭發宋七力,說宋七力涉嫌藉助宗教活動詐騙斂財,並指責謝長廷收受了宋七力的政治獻金,「宋七力事件」爆發。後來經過臺灣的法院審理,認為遊芳枝宣傳宋七力並不涉嫌牟利,所以無罪,宋七力的行為屬於宗教行為,法院管不了,所以無罪。至於說分身之術,有人說是騙局,也有人信以為真,心甘情願的把錢送給宋七力,法院也管不了。
電影裡還有一個場景,就是選舉中不同陣營的計程車(計程車)鬥毆的場面。這個場景也是有原型的,即全民計程車暴動事件。臺灣的計程車司機因為常年在街上逛,接觸的人三教九流各式各樣,所以對時政局勢都有自己的看法,這一點貌似兩岸的司機都一樣。計程車司機平時都以電臺聯繫,臺灣的地下電臺有很多,所以很容易形成不同的小圈子和政治認同,再加上管理原因導致計程車競爭激烈,不同車隊之間的司機經常爆發衝突。1995年大豐車隊的一輛車和全民車隊的一輛車碰撞,最後引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鬥毆。除撞車外,鬥毆擴大的原因中就有不同政治傾向的原因,所以這部電影就把這個情節拿過來,安在了周朝先的頭上。
片子裡還有一個情節是真實存在的,這也是為什麼周朝先拼了命也要選上「立委」的原因,那就是「一清專案」。「一清專案」是當時還在戒嚴時期的臺灣政府發起的一次嚴打,主要針對的是黑幫,後續還有「二清」和「三清」。這次嚴打的操盤手就是國民黨的榮譽主席吳伯雄。上一篇講《被出賣的臺灣》的時候有講到江南案,在美國打死江南的那個人叫陳啟禮,就是當時竹聯幫的老大,在一清專案的時候就被捕了。當然,當時被捕的黑道還有很多,大多數都被關進了臺灣的綠島監獄,我曾經去過綠島,現在島上還有監獄,也有很多監獄的遺址。這些在一清專案中入獄的黑道分子在獄中還成立了很多的幫派,集中力量介入選舉,戲中諸多黑道分子泡溫泉的那場戲,反映的就是這個事。
哦,對了,這部電影裡還出了兩首好歌,一首是《世界第一等》,一首是《孤星淚》,都是伍佰寫的,劉德華唱的。
我的原意是通過《黑金》這部電影給大家講講臺灣選舉中發生的那些事兒,但是為了怕說不清楚,所以還是得從臺灣政體的變遷開始說起。
其實說到臺灣的政體,得從中華民國在南京開會開始說,因為現在臺灣的政體是當年從大陸完整搬過來的中華民國政體和經過幾十年本土化改革的結合。說來也挺有意思的,1945年臺灣光復之後,臺灣最大行政長官是陳儀,正式的官名叫做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主官,但是陳儀幹了兩年,期間還整出一個二二八來,所以就被撤換了。接下來臺灣最大的長官叫做省主席,一共兩任,魏道明和陳誠,但是1949年12月中華民國行政院搬來了臺北,臺灣最大的長官變成了行政院長,當時是閻錫山。後來過了一年,蔣介石又來到了臺灣,臺灣最大的行政長官就變成「中國民國總統」了。
現在大家知道,臺灣延續了孫中山的設想,使用了五院制,即除了「總統府」之外設五個院,即管行政的「行政院」,管立法的「立法院」,管司法的「司法院」,管公務員的「考試院」以及管彈劾審計監察的「監察院」。後三個院的新聞不多,大家關注的新聞大多是「總統府」、「行政院」和「立法院」的消息,「立法院」就相當於國會,是主要的政黨政治運作的平臺。但是實際按照孫中山的構想以及最早南京政府的實踐來說,最高的權利機關是國民大會,簡稱國大。也就是先選出國大代表,然後再由國大代表選舉出總統副總統。看過《建國大業》的都知道,電影裡選舉出蔣介石為中華民國總統的那個會議就是1948年召開的第一屆國民大會。大家都知道,既然叫做國民大會,就得有一定的國民代表性,也就是說每個省都得有代表才是,所以當這個國大轉移到臺灣之後,問題就出現了——沒有辦法換屆,所以就得一直運作下去。第一屆的國民大會一直運作到了1991年,這些國大代表被戲稱為「萬年國代」,後期的時候都是掛著吊瓶尿袋被人推著輪椅抬著擔架去國大投票,場面滑稽的實在是沒法看。為了反對「萬年國代」,臺灣的大學生在中正紀念堂還掀起了著名的野百合運動。最後1990年大法官會議決定,強制國大、立法院和其他一些的無限期留任的代表必須退休。隨即在臺灣又舉辦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國大代表的選舉,配合當時的李登輝進行了「憲法」的修改,並允許了「總統」的直選,為1996年選舉奠定了法制基礎,最後,2005年舉辦了最後一次的國民大會選舉,選舉出的國大代表投票,宣布廢除了國民大會,被稱為任務型國大。值得一提的是,最後一次國大,也就是任務型國大的議長叫做葉菊蘭,他就是我們之前講到的自焚的鄭南榕的遺孀。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就曾經講到,自從日本撤離之後,臺灣一直都存在著地方的選舉,各縣市的縣市長以及議員都是民選的,只是涉及到最高級別的官員的選舉才不開放直選,「總統」「副總統」一直都是萬年國代投票選舉,臺灣省長和福建省長也一直是官派,北高兩市也因為是直轄市,直轄之前市長是民選,直轄之後的市長都是官派,一直到1994年北高市長才重新選舉,臺灣省長也是當年選的,而「總統」要等到兩年以後的1996年才開始選,而選舉中也出現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接下來我就撿幾個有意思的跟大家分享下。
1994年的臺北市長選舉是非常熱鬧的選舉,因為臺北直轄之後市長一直都是官派的,在還沒有「總統」直選的當時,首善之區的臺北市長選舉是當時最高規格的一次選舉,所以在臺灣當時特別受到重視,大陸的網站上可以看到1994年臺北市長選舉的一次競選的辯論,大家可以看看。
此次選舉,一共有三個人參加,民進黨推出當時的政治明星陳水扁,國民黨推出尋求連任的市長黃大洲,而新黨則推出了自己的政治明星趙少康。說到國民黨,大家肯定很熟悉了,民進黨也不陌生,是由當時的一些反對國民黨的黨外人士在1986年成立的臺灣政黨,現在是臺灣兩黨政治中很重要的一股政治力量。而新黨,則是從國民黨分離出來的,在蔣經國死後,李登輝即位,由於李登輝在國民黨內推行本土化的政策,導致很多人尤其是外省人對李登輝不滿,隨即在黨內成立「新國民黨連線」來衝擊黨中央,結果被排擠的很厲害,於是這些人在1993年成立新黨,最初想在內政部註冊「新國民黨」的名稱,結果內政部不準,於是才改稱新黨,曾經是臺灣第三大黨,紅極一時,在都市尤其是臺北市有一定的影響力,現在依舊是臺北市議會的第三大黨。
大家如果看過那場辯論就知道,主要是陳水扁和趙少康在進行爭奪。由於民進黨歷來的街頭運動經常爆發出暴力事件和「臺獨」的政治傾向,所以趙少康在選舉的過程中一直以「保衛中華民國」為口號來攻擊陳水扁,把民進黨和希特勒、義和團對比。而陳水扁則非常的聰明,他打出了「走出悲情、迎向希望」的口號,想擺脫掉民進黨過於悲情的形象,因為作為都會區的臺北市不太吃這一套。辯論會非常的好看,陳趙二人互相攻擊,唯一的共識就是批判國民黨的市長黃大洲政績太爛,至於黃大洲,是國民黨傳統的那種官員,口才僅限於念稿子,辯論實在是不行,在辯論上被打得亂七八糟。最後,陳水扁獲得44%選票,趙少康30%,黃大洲26%,陳水扁當選,藍營因為分裂,沒能選上。
當年的省長選舉,國民黨提名的宋楚瑜以56%的高票擊敗民進黨的陳定南和新黨的朱高正,獲得勝利,成為臺灣省長。這一點說來有意思,中華民國當時還有兩個省長,一個是臺灣省長,管著除了臺北高雄兩大直轄市的臺灣本島的其他地方。一個是福建省長,管著澎湖金門和馬祖,政府設在金門。因為臺灣省長管轄的地方和「總統」管轄的地方基本上差不多(「總統」比省長多管澎湖金門馬祖和臺北高雄)後來李登輝宣布精省,就是把省政府精簡掉了,還保留著機構,但是不運作不上班了,省長都直接官派了。這也惹惱了宋楚瑜,為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埋下了伏筆。
1996年的「總統」直選是中華民國歷史上第一次的總統直選,所以備受矚目。當時由於國民黨繼續提名已經執政八年的李登輝搭檔連戰參選,所以當時的國民黨兩個副主席宣布脫黨,林洋港和郝柏村在新黨的支持下進行參選,而民進黨則推出了彭明敏和謝長廷進行選舉。最後,李登輝連任。
2000年「大選」一共有五組人馬進行選舉,民進黨的陳水扁呂秀蓮、國民黨的連戰蕭萬長,無黨籍的宋楚瑜,新黨的李敖以及從民進黨脫黨參選的許信良。原本宋楚瑜是國民黨的人,臺灣省長,但是由於李登輝懼怕葉爾欽效應,怕宋楚瑜跟自己搶功,於是就主張廢掉了省一級的行政機構,省長自然就撤了,而且安排宋楚瑜向時任行政院長的連戰提交辭呈,引發連宋二人的心結,於是宋楚瑜辭職之後以無黨籍的身份參選,藍營再次分裂。
這次選舉,連戰攜國民黨黨機器參選,陳水扁攜民進黨黨機器參選,而宋楚瑜則攜省長時期的高支持率參選,三個人競爭非常激烈,以至於選舉當天三方全都做好了勝選的準備。這次選舉中由於藍營是分裂參選,所以出現了很多關於「棄保」的傳聞,即集中選票,放棄一人支持另一人。但是一直因為連宋的民調相差不多,大家也不知道該棄誰保誰。這時爆發了四件影響選舉的事兒,一是在臺灣很有影響力的科學家李遠哲公開挺扁,被稱為是阿扁當選的臨門一腳;二是興票案爆發,國民黨立委指責宋楚瑜借兒子的戶頭進行政治黑金的操縱,打擊了宋楚瑜;三是所謂「假民調」,當時臺北市長馬英九違反了選前一天不能提民調的選罷法規定,說自己看過內部民調,認為是連扁對決,宋楚瑜已經出局,導致部分藍營民眾棄宋保連,這也後來成為了馬宋心結的很大一個原因;四是一句強硬表態也為陳水扁增加了不少選票。最後阿扁以39.3%獲勝,宋楚瑜獲36.8%落選,連戰僅獲得23.1%的選票。這次選舉之後,阿扁當上了少數「總統」,臺灣朝小野大,長期在野的黨執政,長期執政的黨在野,大家都不太適應自己的新身份,臺灣開始空轉,競爭力逐漸衰退,從四小龍之首逐漸滑到最後一名。國民黨的民眾圍攻了黨中央,要求李登輝下臺,馬英九作為市長講話要求民眾冷靜,被李登輝視為逼宮,馬李心結埋下。此舉又被民眾看為是護李,被扔了一身雞蛋。宋楚瑜在落選晚會面對支持者「組黨」的呼聲,不久後成立了親民黨。
對於85後的我來說,2004年大選應該是第一次直接感覺到的大選,之前的都沒怎麼直接關注過,都是靠之後的文獻和記錄才逐漸的了解。2004年的大選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接近的一次選舉,民進黨的陳水扁呂秀蓮僅僅贏了國民黨的連戰宋楚瑜2.28‰,後來被民進黨稱是二二八冤魂保佑了阿扁的勝利。但大家都知道的就是那兩顆子彈的故事了。
投票前一天,即2004年的3月19日,陳水扁和呂秀蓮在自己的大本營臺南市掃街拜票的時候遭到槍擊,一顆子彈打進了呂秀蓮的膝蓋,而另一顆子彈則打進了陳水扁的衣服,並在阿扁的肚子上蹭出了一條線,彈頭落在了阿扁的夾克裡。這件事當即就引發了很大的爭論,民進黨指責國民黨陣營玩兒黑的,而國民黨則說當時自己一方的民調領先,沒必要玩兒黑的,很可能是民進黨的苦肉計。當然也有人認為此事是地下賭盤為了影響選舉而採取的行動。著名的華裔神探李昌鈺也從美國回來調查此事,後來也沒發現什麼蹊蹺的事兒,十天之後,警方在臺南海邊發現一個叫做陳義雄的死屍,並認定這個陳義雄就是兇手,跳海畏罪自殺,就此結案。
2008年香港拍了一個叫做《彈道》的電影反應的就是這個事情,由任達華出演,大家有興趣則可以看看。
這次選舉還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事兒,就是所謂的灌票。在臺灣,每次選舉都是當天下午結束,然後直接就開票的,晚上就能知道結果。每個電視臺為了爭取收視率,就在每個開票點設置記者,隨時統計數據,實時播報。所以有的電視臺為了體現自己比別的電視臺消息迅速,就故意的進行灌票,比如現在甲組開出了100票,電視臺故意灌水說是120票,反正甲過一會兒也能開出120票。結果這次選舉有的電視臺灌爆了,以至於發生了我聽講座聽到的一個故事,很多人在看電視認為連宋穩贏的情況下出門吃了個飯,回來發現阿扁反超了,而且連宋的票不升反降,他們看的應該就是那些給連宋灌票灌多了的電視臺,再加上此次選舉廢票很多,雙方差距很小,導致很多民眾,尤其是藍營民眾認為阿扁做票。後來經驗票法院裁定阿扁當選,臺灣的媒體聲譽因為此事大幅下挫。
04年之後的各次選舉,大家可能都很了解了,在此,我也就不再贅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