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回天計劃」臨近收官,記者實探回龍觀、天通苑有多少舊貌換新...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回龍觀至上地騎行路。 李凱旋攝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李凱旋 李未來 北京報導

被稱為「北漂第一站」的回龍觀、天通苑變了一些模樣。一直以來,「回天」地區難以擺脫各項負面標籤,針對上學難、通勤難等問題,北京市有關部門在2018年推出了「回天計劃」,2020年,這項改造計劃即將收官。那麼,「回天計劃」具體是什麼,「回天」地區真的離「桃花源」更近一步了嗎?

「回天計劃」迎收官之年

回龍觀、天通苑一直以來被稱為是「北漂一族」來到北京的第一站。對於真正居住在回龍觀和天通苑區域的居民而言,社區真實地存在於生活之中。但其他大多數人對於「回天」地區的了解則是在於網絡上的評價。

長久以來,「回天」地區被貼上了「擁擠」「雜亂」「交通不便」「居住條件差」「教育資源少」等各種標籤,一時間難以擺脫。不可否認,「回天」地區人口眾多,如何協調居住、交通、教育、醫療各項資源使其平均化的確是一大難題。

2018年7月2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優化提升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至此,實施時長3年的「回天計劃」落地,而2020年同樣是該計劃的收官之年,成績單即將交出。

《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包括回龍觀鎮、霍營街道、東小口鎮等)位於中心城區以北,是中心城區沿中軸線向北部新城延伸發展的重要拓展區域,同時也是中心城區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載區域等。

文件提出,「回天」地區作為本市城市化進程中形成的大型居住區,近年來交通擁堵、公共服務配套不足等問題日趨嚴重,居民反映強烈。而「回天計劃」的制定目的則是優化提升「回天」地區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有效解決城市發展的痛點。

霍營街道養老中心。 李凱旋攝

同時,《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回天計劃」的重點任務為系統配置教育資源、健全分層級衛生服務網站、完善養老體系、加快完善交通路網、不斷拓展綠色空間等數項。據悉,到2020年,「回天計劃」將有效滿足地區新增入園入學需求,基本補齊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區域公共服務能力和品質明顯提升,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成為大型居住區治理示範。

名校落子 交通改善

從上述文件來看,「回天計劃」涉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若實施完畢,許多難題將藉此解決。從教育方面來看,此前,「回天」地區的教學資源較少,且名校稀缺,不少家長也因此焦慮。作為孩子的重要「起跑線」,「回天計劃」為兩地區引入了名校資源和大量學位。

近日,市發改委批覆了紫金新幹線學校二期建設工程項目建議書。據悉,該所學校在建成後,將與紫金新幹線學校一期合併使用,由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承辦,組成涵蓋小學、初中、高中的「人大附中昌平學校」。該學校將設置36個班級,提供1500個中學學位。

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昌平學校。 李凱旋攝

在此之前,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昌平學校也已經落地,其位於天通苑太平莊中街。《華夏時報》記者看到,該所學校位於天通苑社區內,學生上學格外便捷。針對教育資源,《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回天計劃」規劃實施的教育項目32個,涵蓋幼兒園、小學、九年一貫制學校、十二年一貫制學校、中學,項目正在推進中。

「孩子的困難」得到重視和解決之後,「大人的困難」如何解決同步提上日程。「西二旗地鐵站早高峰」「天通苑地鐵站早高峰」常上熱搜,乘客為了通勤在地鐵站入口排出「十八彎」的情況,入站時間格外長,且地鐵車廂內因乘客過多非常擁擠。

「主要是早上8點到8點半的時候地鐵站人比較多,但是天通苑站有兩個入站口,都採用了分流的設計。如果在早高峰的時間段乘坐,入站時間大概在8-10分鐘左右。但是8點半之後,客流就會減少很多,有的時候不需要排隊。」家住天通苑在國貿上班的程程(化名)向《華夏時報》記者描述了她每日的通勤情況。

同時,記者也在近日進行了體驗。記者在工作日於早上8時20分到達5號線天通苑站南入口。彼時,南入口需要排隊進入。隨後,記者步行至北入口入站,無需排隊。在經過了安檢等各項環節後,從入站口到坐上地鐵大概需要6分鐘。

「一般是在大屯路東站和惠新西街南口站有很多乘客下車,然後車廂就會空出來一大部分,也是有座位的。」程程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不可否認,軌道交通的建設需要同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在短時間內難以解決交通的全部難題。

「回天計劃」則從另一方面對「回天」地區的交通進行了整改。2019年5月份,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路開通。據悉,該專用路是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道,東起回龍觀,西至海澱後廠路,全程6.5公裡。

《華夏時報》記者親自體驗時看到,自行車專用路採用了潮汐車道的設計,並設置了自行車助力裝置。早上9時,不少人騎著各種單車進入專用道,開啟了一天的工作。從回龍觀騎行至上地軟體園,僅需要26分鐘。而這條道路的設計則有效緩解了地鐵13號線的擁擠,整個工程惠及約1.16萬「通勤族」。

「回天計劃」的腳步仍未停止,《華夏時報》記者從市發改委處了解到,其將在2020年推動76個項目。此外,在76個項目中,交通基礎設施領域最多,達到22項,包括林萃路斷點疏通等。

擺脫「髒亂差」標籤

如果在網絡上搜索關於「回天地區」的相關信息,常會發現「在回龍觀、天通苑居住體驗很差」的評論。然而目前情況到底如何?除去教育、交通兩方面後,醫療、商業、居住品質同樣也是人們關注的重點。

中西醫結合醫院現狀。 李凱旋攝

醫療方面,《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除了已經在天通苑落地的清華長庚醫院之外,2020年相關部門將會對中西醫結合醫院住院樓、瑞旗家園社區衛生服務分中心等項目進行改造升級,提升日均接診能力。

龍德廣場商圈。 李凱旋攝

而在商業方面,以天通苑為例,龍德廣場、華聯購物中心正在形成成熟商圈,滿足人們的娛樂購物需求。居住品質方面,「回天」地區布局了東小口森林公園、太平郊野公園、養老中心等多個項目,在綠化上作出了不小的提升。

「之前的時候,社區情況確實不好,天橋上和馬路邊都是擺攤的,也有很多人搭建違建房售賣食物。但是這兩年天通苑確實進行了很多改進,清理違規建築,社區街道乾淨了很多。而且針對地下室租房和群租房也進行了相關治理。」居住在天通苑社區15年的尹先生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華夏時報》記者在調查天通苑社區後發現,時值盛夏,社區的公園內有不少居民在休憩運動,街道也常見遮天的大樹。樓下成片的葵花和月季雖然因近期的幾場大雨瀕臨凋謝,但是仍能看到星星點點的彩色。同時,在年輕人心目中「喜聞樂見」的便利店也幾乎是隔百米就有一個。至于格外關聯民生的快遞事業,《華夏時報》記者看到,綠色的豐巢快遞櫃和菜鳥驛站則是隨處可見。

同時,不得不提,疫情爆發初期,由於「回天」地區外來人口較多,人們對於該區域的防控情況格外擔憂。「我們是第一時間實行了封閉管理,然後迅速對測溫設備和出入證等進行了準備,實行雙證出入,每家每戶去核實人員情況。」天通苑社區居委會一工作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的確,作為人員數量如此之大的區域,「回天」地區在疫情期間防控嚴格,減少了外界對於「回天」地區的擔憂。

就目前的實際情況而言,「回天」地區的各項問題有了明顯的改善,居民的居住品質得到了不少提高,但其距離真正目標同樣還有一段路程要走,這項民生工程在持續推進。近日,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公開表示,下一步,相關部門將繼續合力推進「回天」地區三年行動計劃既定目標和各項任務有序落實,確保對社會承諾如期兌現,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責任編輯:張蓓 主編:張豫寧

相關焦點

  • 回天計劃,治理樣板
    過去一段時間,對於居住在回龍觀、天通苑地區的人來說,也是如此。這兩個北京乃至全國最大的社區居住著近百萬人口,出行非常困難。為解決交通難題,兩年前北京制定了「回天地區」三年行動計劃,居民們形象地稱為「回天計劃」,其核心是圍繞交通及其它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事項實施一系列惠民工程,徹底改變「回天地區」的生活環境。
  • 「回天計劃」增強百姓生活獲得感
    自2018年發布實施《優化提升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三年行動(2018-2020年)計劃》(簡稱「回天計劃」)以來,回天地區在教育、醫療、交通、文體、市政基礎設施、社會管理等多個民生重點領域項目實施並投入使用,居民生活發生明顯變化。
  • 回天三年行動計劃今年收官 重點實施76個項目!
    今年是回天三年行動計劃收官之年,北京市發改委發布消息,為了進一步加快補齊回天地區民生短板,再次增補回龍觀人民法庭、龍域體育公園、天通裡下沉廣場和公園綠地微提升等9個回應民生關切、利用騰退和閒置空間的民生項目,2020年回天地區將重點實施76個項目。
  • 昌平交通支隊回龍觀大隊成立,重點管護「回天」地區
    為了加強「回天」地區交通管理工作,經市有關部門批准,昌平交通支隊回龍觀大隊近日掛牌成立。回龍觀大隊暫設4個警區,警力達138人,重點承擔回龍觀、天通苑及周邊毗鄰區域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覆蓋面積189平方公裡。
  • 人大附中入駐回天地區 計劃設36個班1500個學位
    (原標題:人大附中入駐回天地區 計劃設36個班1500個學位)
  • 林萃路通了,回天計劃真行!還有37項民生工程年內投用
    不僅僅是林萃路,「回天地區」三年行動計劃實施兩年以來,清華附小昌平學校天通苑校區建成開學,霍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成開業,回龍觀體育文化公園北區、東小口城市休閒公園正式開園……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仍有一批重點項目如期建成運行。今年年底前,還將有人大附中昌平學校、中西醫結合醫院住院樓以及霍營公園、賀新公園等37個民生項目投用。
  • 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魔術大會巡演活動 走進「回天」地區
    11月21日-22日,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魔術大會「回天有術」系列活動在回龍觀騰訊眾創空間精彩上演。「回天有術」作為今年魔術大會的新增板塊,將魔術大會與「回天地區」三年行動計劃相結合,以魔術劇目+親子閱讀+文創體驗」的互動模式,吸引廣大居民參與到活動中來,用精品魔術活動和表演進一步豐富公共服務,提升回天魅力,彰顯回天活力,讓居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 一聲哨響解決回天地區「大城市」病,群眾認可度和滿意度超過9成!
    導讀回龍觀、天通苑地區,是首都城市化進程中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超大社區,同時也因 「大城市病」集中,成為城市治理的痛點和難點。回天計劃實施一年來,各部門和昌平區積極推動建立了多元參與的社區治理格局,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補短板、惠民生效果已經顯現,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 講述回龍觀百姓生活的電影要來了
    講述回龍觀、天通苑地區百姓生活的電影《家園》目前正在緊張籌備中,該片日前在京舉行劇本討論會,數位電影方面的專家對劇本展開詳細討論,>主體,展現「回天」地區的民生變化,反映「回天」地區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歸屬感。
  • 「回天地區」兩個重點地下停車場項目開工復工!
    隨著復工號角的吹響,昌平區城市管理委員會堅持防控疫情和重點項目建設兩手抓,精準施策,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推動「回天地區」兩個重點地下停車場項目開工復工。3月9日,在回龍觀京都兒童醫院南側地下停車場建設項目施工現場,建築工人們正在有序作業。
  • 電影《家園》講述「回天」民生變化
    來源:北京日報北京日報訊(記者 袁雲兒)講述回龍觀、天通苑地區百姓生活的電影《家園》目前正在緊張籌備中,該片日前在京舉行劇本討論會,數位電影方面的專家對劇本展開詳細討論,為影片創作出謀劃策。該劇本以「回天」地區的文化建設為背景,以三組不同階層、不同年齡的人物在「回天」地區發生的關於夢想、生活和愛的故事為主體,展現「回天」地區的民生變化,反映「回天」地區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歸屬感。該片由北京電影家協會組織創作,編劇黃丹和陳秋萍擔任創作顧問。
  • 推動回天地區成為「旺城」 北京城建龍樾華府改善生活
    推動回天地區成為「旺城」 北京城建龍樾華府改善生活 2020-03-10 16:07:25|來源:樂居買房
  • 回天三年行動計劃發布2年多,居民最關心的是→
    上半年,居民共通過回龍觀社區網、天通苑社區網反映意見700餘條,其中,對疫情相關信息和新聞的討論近200條、疫情防控問題類80餘條,佔據了居民最多的關注。其餘回天居民討論度較高的話題還包括群租房治理、物業管理和社區配套類問題。同期,居民通過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訴求2萬餘條。
  • 京城回天地區:「睡城」醒來變「旺城」
    政府產業基金「四兩撥千斤」促區域高質量發展  京城回天地區:「睡城」醒來變「旺城」  在北京人的印象中,夾在中心城區、昌平區之間的回龍觀、天通苑地區(下稱回天地區)是一個「睡城」:從2000年這裡建成第一批經濟適用房開始,由於忽略了前瞻性職住平衡規劃
  • 講述「回天」百姓生活的電影《家園》,舉行劇本討論會
    講述回龍觀、天通苑地區百姓生活的電影《家園》目前正在緊張籌備中,該片日前在京舉行劇本討論會,數位電影方面的專家對劇本展開詳細討論,為影片創作出謀劃策。該劇本以「回天」地區的文化建設為背景,以三組不同階層、不同年齡的人物在「回天」地區發生的關於夢想、生活和愛的故事為主體,展現「回天」地區的民生變化,反映「回天」地區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歸屬感。
  • 「回天」地區的這兩家發熱門診大樓啟用
    近日,昌平區回天地區的兩家三級醫院發熱門診大樓正式啟用,將承擔公共衛生和重大活動醫療衛生保障任務,提升該地區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位於天通苑的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新建發熱門診樓坐落在院區北側,建築面積2800平方米,橘色的三層樓在院內非常顯眼,患者從北門進入便可直接到發熱門診樓就診。
  • 從「有學上」到「有好學校上」 32個優質教育項目正落地回天
    在家門口上清華附小、人大附中這樣的名校,曾是過去不少回天地區家長夢寐以求的。隨著回天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一批名校落地回天,讓回天的小孩不僅有學上,還有好學校上。清華附小昌平學校副校長王君說,不久前,天通苑體育館剛剛建成開放,其中像遊泳館這樣的設施將向學校免費開放。按照初步計劃,未來學生每周至少將有半天時間在此學習遊泳。一門體育課折射出名校落地回天不是簡單建設「硬體」,還要配上「一體化辦學」的「軟體」。
  • 自「回天地區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已新建130個網點服務居民
    近日,記者從「拓展品質商業空間,引領新興消費升級」回天地區治理論壇獲悉,自「回天地區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該地區已新建規範提升生活服務業便民服務網點130餘個,不斷提升商業服務品質。昌平區委副書記謝文徵表示,回天地區商業具有較強活力、潛力、實力,希望各商業主體聚焦市民所需,謀劃功能,布局業態,更加注重便利化、智能化和多元化,積極發展網際網路+文化和場景,構建消費新生態體系,眾手共治、點亮回天,讓回天地區的商業更豐富,讓百姓的生活更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