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天計劃,治理樣板

2021-01-12 燕鳴

老話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過去一段時間,對於居住在回龍觀、天通苑地區的人來說,也是如此。這兩個北京乃至全國最大的社區居住著近百萬人口,出行非常困難。為解決交通難題,兩年前北京制定了「回天地區」三年行動計劃,居民們形象地稱為「回天計劃」,其核心是圍繞交通及其它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事項實施一系列惠民工程,徹底改變「回天地區」的生活環境。

現在,「回天計劃」實施進入尾聲,一系列工程完工投入使用,這兩個社區發生了巨大變化,其中最大變化當屬林萃路通車。當三年前「回天計劃」公布時,「回天人」就說:「回天計劃行不行,就看林萃路通不通。」一個月前,盼了十多年的林萃路終於通車,居民們奔走相告。林萃路全線開通,對周邊路網分流效果明顯,尤其是幫助京藏高速減負。在回龍觀社區網論壇上,網友發帖感慨,立即引來不少「觀裡人」點讚:東部分流明顯,疏堵效果顯現。還有很多人感嘆,「回天計劃」真的很切實際,解決了出行的最大難題,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必須點讚。

事實上,「回天計劃」惠民工程不僅只是林萃路開工,還有很多交通項目正在穩步推進,如「一縱一橫」北清路、安立路快速化改造緊張施工,京都兒童醫院等3處地下停車場開工建設,回龍觀公交保養場站正式開工等。不僅是大工程,細節方面也有變化,如一些路口更換了全新信號燈,增設了安全島,以保障行人與自行車安全,還增加了7000多個停車位,違規停車亂象基本杜絕,通過一系列工程的實施,困擾「回天」居民多年的交通問題已得到明顯改善。

「回天計劃」還包括一條自行車專用道。這是全市第一條自行車專用道,建成後要可直達中關村軟體園,現在已經建成使用,受到了廣泛歡迎。據統計,這條自行車專用道一年間總騎行量超過140萬輛次,很多車主出行已改成自行車,由此可見這條專用道的重要性及受歡迎程度,而騎行走自行車專用道,不僅緩解了道路擁堵,更成為了回龍觀居民出行的新時尚。

改善居民生活環境,交通不僅要便利,教育、醫療等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條件都要跟上。為此,「回天計劃」實施的項目還包括增建一批學校及醫院,如增加了一大批幼兒園,清華附小天通苑校區、人大附中昌平學校、霍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西醫結合醫院住院樓等已經或即將投入使用。還建有一批休閒娛樂的公園,如回龍觀體育文化公園北區、東小口城市休閒公園、霍營公園、賀新公園等37個民生項目已經或即將完工,令生活環境大為改觀。

「回天計劃」惠民工程還有很多,如提升物業管理水平,增設充電樁、老舊小區改造等等。可以說,惠民工程非常多,非常齊全,只要與居民生活有關的事項,在「回天計劃」中都有體現。而隨著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完工,回龍觀、天通苑地區環境迎來大變樣,居民滿意度、幸福感、獲得感持續增強。更為重要的是,「回天計劃」的成功實施為北京推動城市精細化治理提供了樣板,北京城市管理已躍上新的臺階。

文/李慶濤

圖文來源於網絡,歡迎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回天計劃」增強百姓生活獲得感
    曾幾何時,「交通擁堵嚴重,職住嚴重不平衡,缺乏配套設施」制約了回天地區的發展,但從「回天計劃」實施以來,被譽為「睡城」的回天,發生著巨大改變,以落實行動計劃為抓手,以結構調整和完善功能為導向,以補齊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短板為重點,以提升大型社區治理能力為基礎,「回天計劃」落地決心大、力度大,正把「回天」建成與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相匹配的、充滿活力的美好幸福新家園,增強了百姓生活獲得感。
  • 從「回天乏力」到「回天有術」——北京破解超大型社區治理難題...
    上學難、就醫苦、出行煩、治安亂……20多年間,「回天地區」從當初房地產業的樣板工程逐漸淪為「價值窪地」。雖幾經修補、整治,終因規劃先天不足,喟嘆「回天乏術」。居民們紛紛抱怨,更有人頻頻遷離。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2018年8月,北京市出臺《優化提升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三年行動計劃》。
  • 自「回天地區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已新建130個網點服務居民
    近日,記者從「拓展品質商業空間,引領新興消費升級」回天地區治理論壇獲悉,自「回天地區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該地區已新建規範提升生活服務業便民服務網點130餘個,不斷提升商業服務品質。資料圖 劉平 攝治理論壇中,十餘位政府部門、高校智庫、商務諮詢、企業家代表,圍繞更好滿足回天地區居民多元化、品質化消費需要提出意見建議,探討回天地區商業發展戰略及公共消費空間品質的提升路徑
  • 林萃路通了,回天計劃真行!還有37項民生工程年內投用
    記者 閻彤攝過去「觀裡人」常說:「回天計劃行不行,就看林萃路通不通。」今年6月底,盼了十多年的林萃路全線通車,老百姓感慨:「回天計劃很實際,惠民項目接地氣!」不僅僅是林萃路,「回天地區」三年行動計劃實施兩年以來,清華附小昌平學校天通苑校區建成開學,霍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成開業,回龍觀體育文化公園北區、東小口城市休閒公園正式開園……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仍有一批重點項目如期建成運行。今年年底前,還將有人大附中昌平學校、中西醫結合醫院住院樓以及霍營公園、賀新公園等37個民生項目投用。
  • 三年「回天計劃」臨近收官,記者實探回龍觀、天通苑有多少舊貌換新...
    一直以來,「回天」地區難以擺脫各項負面標籤,針對上學難、通勤難等問題,北京市有關部門在2018年推出了「回天計劃」,2020年,這項改造計劃即將收官。那麼,「回天計劃」具體是什麼,「回天」地區真的離「桃花源」更近一步了嗎?「回天計劃」迎收官之年回龍觀、天通苑一直以來被稱為是「北漂一族」來到北京的第一站。
  • 解憂湖項目加快建設 打造生態修復治理「賈汪樣板」亮點工程
    解憂湖項目加快建設 打造生態修復治理「賈汪樣板」亮點工程 2020-05-14 0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龍巖市新羅區:打造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樣板
    老舊小區支部「管」起來 回遷小區先建黨支部新羅:打造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樣板東南網12月1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杰 通訊員 溫連光)基礎薄弱小區黨組織牽頭、黨員和小區群眾積極參與「管」起來,針對痛點、難點發力,提升治理水平;回遷小區黨支部建在回遷前,發揮核心引領作用
  • 回天三年行動計劃今年收官 重點實施76個項目!
    今年是回天三年行動計劃收官之年,北京市發改委發布消息,為了進一步加快補齊回天地區民生短板,再次增補回龍觀人民法庭、龍域體育公園、天通裡下沉廣場和公園綠地微提升等9個回應民生關切、利用騰退和閒置空間的民生項目,2020年回天地區將重點實施76個項目。
  • 「回天地區」下一步怎麼走?這個會上提出明確要求
    4月22日上午,昌平區召開「回天地區」專項治理工作推進會。昌平區委書記於長輝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市委要求,搶抓機遇、接續奮鬥,努力把「回天地區」打造成為城市修補更新的典範、大型社區治理的樣本、充滿活力的幸福美好家園。
  • 打造社會治理的「昌南樣板」「昌南經驗」!熊運浪書記赴縣委政法委...
    打造社會治理的「昌南樣板」「昌南經驗」!最關鍵的是化解矛盾糾紛要加強社會治理、強化源頭治理。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推進綜治中心實體化建設,健全治安巡邏防控體系,探索基層社會治理「五治融合」,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 北投集團:打造黑臭水體治理「心圩江樣板」
    北投集團:打造黑臭水體治理「心圩江樣板」 2020-12-11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城陽街道:爭做青島社區治理的品牌擔當和創新樣板
    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對於推進我國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青島市在推動城鄉社區治理方面統籌謀劃、銳意創新、典型引領,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到社區,更好為社區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打造了一批「青島品牌」和「青島樣板」,不斷開創城鄉社區治理新局面,為青島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注入新動力。
  • 一聲哨響解決回天地區「大城市」病,群眾認可度和滿意度超過9成!
    導讀回龍觀、天通苑地區,是首都城市化進程中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超大社區,同時也因 「大城市病」集中,成為城市治理的痛點和難點。回天計劃實施一年來,各部門和昌平區積極推動建立了多元參與的社區治理格局,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補短板、惠民生效果已經顯現,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 回天三年行動計劃發布2年多,居民最關心的是→
    其餘回天居民討論度較高的話題還包括群租房治理、物業管理和社區配套類問題。同期,居民通過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訴求2萬餘條。和社區網反映的意見大致相同,居民對社區疫情防控管理、物業管理、異味噪音等環境汙染、群租房和市場經營管理等問題較為關注。其中社區疫情防控管理問題近7500條,佔總量的36%。疫情影響著生活,也改變了生活。
  • 繪就市域社會治理的川味樣板【2020年四川政法工作巡禮】
    各級黨委充分發揮在市域社會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將市域社會治理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部署同落實、列入黨委政府年度工作要點強力推進,並列入「十四五」規劃建議,全省上下迅速形成齊抓共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工作格局。為確保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沿著正確方向推進,全省堅持一盤棋統籌考慮,強化組織推動,注重分類指導,實現全責匹配和資源整合統一,切實將治理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
  • 人大附中入駐回天地區 計劃設36個班1500個學位
    (原標題:人大附中入駐回天地區 計劃設36個班1500個學位)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 濟寧這樣做
    濟寧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秦伯璞) 12月23日下午,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濟寧引領區」新聞發布會。市委組織部、市文化和旅遊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同志參加發布會,介紹濟寧市打造「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工作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地區疫情防控,要求深化「回天有我」,守護好健康平安幸福家園!
    昨天上午,市委書記蔡奇以「四不兩直」方式到昌平區回天地區檢查調研疫情防控工作。他強調,「回天有我」是黨建引領、多方參與、居民共治的基層治理典範,要在疫情防控中豐富深化,築牢社區防控防線,守護好健康平安幸福家園。察看社區返京人員線上登記情況。
  • 蔡奇:深化「回天有我」 築牢社區防線 守護好健康平安幸福家園
    昨天上午,市委書記蔡奇以「四不兩直」方式到昌平區回天地區檢查調研疫情防控工作。他強調,「回天有我」是黨建引領、多方參與、居民共治的基層治理典範,要在疫情防控中豐富深化,築牢社區防控防線,守護好健康平安幸福家園。 龍澤園街道龍澤苑社區門口,蔡奇遇到寒風中值守的工作人員正對進出的居民和車輛進行問詢測溫、信息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