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過去一段時間,對於居住在回龍觀、天通苑地區的人來說,也是如此。這兩個北京乃至全國最大的社區居住著近百萬人口,出行非常困難。為解決交通難題,兩年前北京制定了「回天地區」三年行動計劃,居民們形象地稱為「回天計劃」,其核心是圍繞交通及其它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事項實施一系列惠民工程,徹底改變「回天地區」的生活環境。
現在,「回天計劃」實施進入尾聲,一系列工程完工投入使用,這兩個社區發生了巨大變化,其中最大變化當屬林萃路通車。當三年前「回天計劃」公布時,「回天人」就說:「回天計劃行不行,就看林萃路通不通。」一個月前,盼了十多年的林萃路終於通車,居民們奔走相告。林萃路全線開通,對周邊路網分流效果明顯,尤其是幫助京藏高速減負。在回龍觀社區網論壇上,網友發帖感慨,立即引來不少「觀裡人」點讚:東部分流明顯,疏堵效果顯現。還有很多人感嘆,「回天計劃」真的很切實際,解決了出行的最大難題,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必須點讚。
事實上,「回天計劃」惠民工程不僅只是林萃路開工,還有很多交通項目正在穩步推進,如「一縱一橫」北清路、安立路快速化改造緊張施工,京都兒童醫院等3處地下停車場開工建設,回龍觀公交保養場站正式開工等。不僅是大工程,細節方面也有變化,如一些路口更換了全新信號燈,增設了安全島,以保障行人與自行車安全,還增加了7000多個停車位,違規停車亂象基本杜絕,通過一系列工程的實施,困擾「回天」居民多年的交通問題已得到明顯改善。
「回天計劃」還包括一條自行車專用道。這是全市第一條自行車專用道,建成後要可直達中關村軟體園,現在已經建成使用,受到了廣泛歡迎。據統計,這條自行車專用道一年間總騎行量超過140萬輛次,很多車主出行已改成自行車,由此可見這條專用道的重要性及受歡迎程度,而騎行走自行車專用道,不僅緩解了道路擁堵,更成為了回龍觀居民出行的新時尚。
改善居民生活環境,交通不僅要便利,教育、醫療等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條件都要跟上。為此,「回天計劃」實施的項目還包括增建一批學校及醫院,如增加了一大批幼兒園,清華附小天通苑校區、人大附中昌平學校、霍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西醫結合醫院住院樓等已經或即將投入使用。還建有一批休閒娛樂的公園,如回龍觀體育文化公園北區、東小口城市休閒公園、霍營公園、賀新公園等37個民生項目已經或即將完工,令生活環境大為改觀。
「回天計劃」惠民工程還有很多,如提升物業管理水平,增設充電樁、老舊小區改造等等。可以說,惠民工程非常多,非常齊全,只要與居民生活有關的事項,在「回天計劃」中都有體現。而隨著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完工,回龍觀、天通苑地區環境迎來大變樣,居民滿意度、幸福感、獲得感持續增強。更為重要的是,「回天計劃」的成功實施為北京推動城市精細化治理提供了樣板,北京城市管理已躍上新的臺階。
文/李慶濤
圖文來源於網絡,歡迎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