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環島 | 不完全旅行指南(上)

2021-02-27 生薑小姐亂談

我想去臺灣很久了,到了這次寒假終於有機會花時間去感受一下臺灣腔,逛一逛夜市,吹一吹太平洋的海風。

這回我在臺灣待了11天11夜, 十多天時間,到離開的那天早晨,飛機剛剛起飛,我腦海裡就已經有了對臺灣二刷的念頭。所以,我是真的很喜歡待在臺灣的感覺啦(模仿臺灣腔中),因此也就有了認認真真寫下這篇臺灣環島不完全旅行指南的想法。希望大家看到這篇不太完美的指南之後,想去臺灣旅行的,能玩兒得更開心;暫時還沒打算要去的,能增加一點兒把臺灣放入旅行清單的底氣。

這篇指南我將以我去的五個城市:臺北、臺中、花蓮、墾丁、高雄 展開來講,每個城市下面分設衣、食、住、行四個最基本的部分,關於各城市間的交通、城市內部的好吃好玩好睡的,以及冬季去這些城市該如何穿衣的問題,都會仔細地說一說。

OK,廢話不多說,現在就開始咯。

行 前 準 備 篇

證件:

兩證一籤: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及有效期內的G籤籤注(現在籤發的都是卡式通行證,更方便了~)、入臺證。

臺灣自由行通行證及G籤辦理條件:

想要去臺灣自由行,說真的,比出國還難一些。光是G籤通行證就可以卡住不少人了,如果你屬於以下這些情況,那麼恭喜你,可以走正常程序去臺灣自由行。

a.戶口所在地在以下開放城市的:北京、上海、廈門、天津、重慶、廣州、成都、南京、杭州、濟南、西安、福州、深圳、瀋陽、鄭州、武漢、蘇州、寧波、青島、石家莊、長春、合肥、長沙、南寧、昆明、泉州、漳州、太原、貴陽、煙臺、哈爾濱、中山、大連、溫州、南昌、無錫、舟山、海口、呼和浩特、蘭州、銀川、常州、惠州、威海、龍巖、桂林、徐州。 直接去當地的出入境管理局帶上身份證等身份證明即可辦理,具體情況可以登錄當地的出入境官網查看。

b.戶口所在地非開放城市但在以上47個開放城市工作,持有暫住證以及近期內連續繳納社保滿一年的證明。

或者在以上47個開放城市讀書,持有學校開具的在讀證明以及有效期內的學生證。

滿足以上兩種情況的話,去工作或者讀書的城市的出入境管理局帶上相關資料就可以辦理啦。

c.不過如果你以上這些情況都不滿足的話,也不是沒有辦法去臺灣自由行,有一種叫做「醫美籤」的東西能派上用場,但是限制非常多,價錢也不划算,這邊就粗略講講,如果真的非常想去臺灣自由行的話,這也算是一種變通手段。想要通過醫美籤去臺灣自由行,去當地出入境把通行證和L籤辦好之後,需要辦理醫美健檢入臺證,價格在1500到3000RMB左右,去程需要從港澳轉機,到了臺灣也要及時去指定醫院報導蓋章。更多具體情況,建議大家某寶搜索「臺灣醫美」,向代辦入臺證的商家詳細諮詢。

入臺證辦理方法:

我的入臺證(出境走了自助通道也就沒蓋章了)

正好來說說入臺證的事兒,普通入臺證找某寶上的旅行社代辦最為方便,價格在一百多到200RMB左右,不同的人要提供的資料也不盡相同,對學生來講非常方便的一點是不需要財力證明,所以還在上大學的話,趁早辦最合算。具體情況大家某寶諮詢最為貼合穩當啦~

資金:

人民幣兌新臺幣匯率1:4.5左右,帶張銀聯卡到臺灣當地取最為划算。

城 市 篇

臺 北

 衣 

臺北車站前等紅燈的機車隊伍

有首歌叫《冬季到臺北來看雨》,就證明臺北冬天真的蠻容易下雨的,所以出門要記得帶傘。地處臺灣北部的臺北,冬季氣溫比南部城市自然低一些,有時出門穿一件加絨衛衣我都還覺得有一點涼,有時就也還好。臺灣冬天穿衣服真的挺難的,就算是臺北人民也都捉摸不透,有穿厚厚的羽絨服的,也有穿著單薄的。所以歸根結底,就是初秋和初冬的衣服都帶一點,以洋蔥式穿衣法為主,到了那邊之後,其實自然而然也就能找到適合自己體感的穿法。

建議攜帶:輕薄羽絨外套、加絨衛衣、牛仔褲、球鞋。

  

臺北很大,又商圈林立,夜市眾多,想要找到好吃的實在是一件簡單的事,這裡著重給大家推薦幾種我在臺北吃過覺得還不錯的臺灣特色食物,不用刻意去找名店,走在路上看到小攤或者店裡頭有賣就可以去吃吃看,味道雖然各有差別,但大部分都會好吃的啦。

- 50嵐等奶茶店 -

臺灣的50嵐就是大陸的一點點,如果平時愛喝一點點的話,到了臺灣,肯定要來50嵐「朝聖」一下,口味和大陸的一點點差別不大,按匯率計算,價錢會稍微便宜一些。另外,臺灣還有很多不同品牌的奶茶店,路過的話都可以買來喝喝看,也許就能找到你愛的那一家。像我在整個臺灣的旅途中,最愛喝的就是「茶の魔手」,不過後來在日本函館碰到一個臺灣女生,聊起奶茶才知道「茶の魔手」只在臺灣南部才有,所以這一家我會放到之後的墾丁部分來寫~

- 夜市滷肉飯 -

吃到空碗

在臺灣正式的第一餐算得上是這一碗滷肉飯和豬血湯了,攤子擺在寧夏夜市,有座位和桌子,可以坐著吃。價錢良心,小碗的滷肉飯只要25塊新臺幣一碗,小鳥胃的人吃一碗也就飽了,非常適合當窮遊食物。味道也非常贊,整碗飯香氣四溢,碼的滷肉不多,但非常之下飯,米香油香肉香混合著,不知不覺我就光碟了。

- 瓜仔肉飯 -

這一份瓜仔肉飯和冬瓜湯是我在一家不太知名的小攤子中無意吃到的,味道挺讓我難忘。瓜仔肉飯大體上和滷肉飯相差不大,但是加入了脆爽又入味的小青瓜丁,吃起來口感更豐富。冬瓜湯的口味也正正好,攤子上還有各種小菜賣,不少當地人路過會買一點打包回去。要是在臺北看到這樣的攤子,值得一試。

- 熱炒店 -

以前看《康熙來了》美食單元,我就對熱炒店很感興趣,這一回到臺北我就心心念念著要吃到,還請認識的臺灣朋友幫我推薦了好多家。不過這家是我陰差陽錯圖方便吃到的,口味竟出奇地好,點了三杯雞、客家小炒等等一些臺式快炒,外加一瓶臺啤,非常臺式的一頓晚餐。菜品下飯,調味很足,分量不太多;臺啤清爽,度數不高,讓胃很舒服的一餐。

- 芭樂汁 -

711裡買了盒芭樂汁嘗嘗鮮,芭樂也就是番石榴,這盒果汁清爽解膩,剛吃完飯或者渴了很適合喝。

 住 

坐在臺北車站大廳的的黑白格子上

這回在臺北住的地方雖然便宜,只要70塊RMB一晚,但整體環境不算太滿意,也就不推薦給大家了。不過地理位置非常好,樓下還有一個特別可愛的的安保老爺爺,逢人就誇,第二天就忘(hhhh)。衷心建議大家第一次來臺北住在臺北車站附近,去各種地方都很方便。在臺北車站大廳特色的黑白格子上,能看到很多席地而坐的人,不妨入鄉隨俗坐一坐,很舒服。

 行 

- 桃園機場到臺北市中心交通 -

機場捷運或大巴都可以。我選了後者,坐了國光的巴士到臺北車站,車程一個多小時,大巴非常高級和舒適,價錢也比捷運便宜。

- 臺北市內交通 -

悠遊卡。全臺通用,隨處可見的便利店就可以買到及充值,捷運、公交、大巴、區間火車全部可以刷,在便利店也能拍卡支付。

- 景點類 -

臺北及周邊的景點多到數不過來,各種攻略上也都五花八門,簡要給各位推薦幾個我去過覺得還不錯的地方供參考。

a.迪化街

迪化老街是非常有年味的一條街,我去的時候整條街已經變成了年貨大街,有著各種賣臺灣特產的商店以及非常有人情味的菜市場。臺灣本地人也很喜歡去逛一逛,聽路過的臺灣人說過年前幾天這裡會非常擠,全臺北的人都過來買年貨了,熱鬧和喜氣是這條街的主題。迪化207博物館前還有兩隻胖成球的狗子,可愛到犯規。另外這邊往前走就是大稻埕,可以連起來逛。

b.象山

比起花錢去101上看夜景,不如爬上象山把101也裝進鏡頭。上象山的線路有兩條,一條的臺階抖但快,一條的臺階不抖但慢,根據體力可以自行選擇路線。走抖一點兒的上去,只要15分鐘就可以到達第一個觀景臺,累是挺累的,但很容易堅持。第一個觀景臺已經能看到很美的景色了,想更高一點,可以再往上爬一會,還會有在山頂的第二個觀景臺。不過因為急著下山吃熱炒,我就沒再上去 。

c.西門町

西門町的一家抓娃娃店使用了小黃雞的表情包,上面的字是簡體。

西門町應該是一個90後都很熟悉的地名了。這裡好吃好玩好穿好買的各路大集合,偶爾還有明星籤唱會舉辦,店鋪都不高端,但氛圍很年輕,整個西門町範圍很廣,可以逛很久。

非常感謝大家看到這裡,篇幅的關係,到這邊上篇就暫時完結了,臺中和花蓮的部分會放到指南的中篇,墾丁和高雄會放在下篇,大家有空來看哦,我會及時更新。

相關焦點

  • 臺灣旅行,除了環島就沒有別的玩法了?請看這份豪華版交通指南
    五一到了,端午也不遠了,我寫了一份加肥加長型的臺灣玩耍路線指南,信息量超大,絕對不是那些普通裝環島攻略可以比擬的,請笑納。PS. 本篇指南不含詳細的目的地景點介紹,想看景點詳情請翻之前寫的文章。路線設計臺灣不大,但四面環海,中部群山,周圍還有幾個離島,玩起來需要各種交通方式混搭。
  • 電影旅行指南 跟著臺灣電影去環島
    相信喜歡臺灣電影的影迷們即使是第一次來臺灣,在偌大的臺北市逛上一天半天也不會迷路。因為臺北稍微有名點的地方都曾在電影中出現過。
  • 還不肯放棄騎行環島臺灣的蠢想法嗎?告訴你怎麼玩更爽!
    談到臺灣旅行,時至今日竟然還會有可愛的小夥伴萌萌噠說:「要是能騎單車環島臺灣就好辣!」
  • 【臺灣環島騎行攻略】真正意義上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我特別喜歡臺灣,也有很多臺灣的朋友,感覺特別的親切,想想不去環島怎能說了解臺灣,所以遍就去了。行程:1.19開始臺北環島騎行,沿西部濱海快速公路逆時針環島後在東海岸線上也因為左腿膝蓋附近肌肉拉傷未能圓滿。共計1600裡。沒有經驗沒有plan,只有美麗的寶島和樸實的臺灣人民。
  • 臺灣 小黃人帶你環島旅行,我想就這樣牽著你的手不放開
    就像每一部臺灣電影裡展現的那樣,這裡有阿里山有太平洋,有機車有海風,有阿嬤有阿公,有誠品有夜市,有鳳梨酥有綿綿冰,有大雞排有珍珠奶茶,有釋迦有百香果「哎喲跑偏了」。如果你喜歡自然風光與文藝氣息的結合,喜歡美學的生活方式和淡然的生活節奏,那你一定會愛上這裡。
  • 單車電影單車環島:臺灣年輕人的成人禮
    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部電影除創下2006年臺灣電影最多戲院播放、最長放映日期等多項紀錄外,竟在全臺灣掀起一股單車環島熱潮,如今已然成為寶島上的一道亮麗風景。作為一種新的生活風尚和主張,在臺灣隨時隨處都能看到騎行者的身影,這些來自寶島內外的騎行者們不斷挑戰自我,用心感受著路上的風景與濃厚人情。
  • 12天1100公裡,臺灣環島騎行,接招嗎? 跟著書友去旅行
    (確定你女票還認得出你嗎?) 其實,想要像《破風》一樣帥氣地騎行,還能享受到沿途的風土人情,一點都不難,避開西藏、新疆、青海、東南亞就行,去臺灣!當然你也可以帶上女票一起,畢竟這麼浪漫的機會實在不多。日月潭、陽明山、墾丁白沙灘,蘇花公路都在腳下一一踩過,還有專業的攝影師隨時抓拍你的騎行英姿。攝影師的技術,那是槓槓的,你看人家都是這麼拍照的。
  • 臺灣環島騎行記
    寫在出發前的話:已經忘了最開始為什麼想去臺灣環島了,也許是因為電影《練習曲》,也許是在別的影片裡看到的臺灣風光以及人文。總之,臺灣環島在很多年前,就已經成了夢想之一。我們從臺灣年輕人用的社交工具,一直聊到臺灣回歸大陸的話題,讓我了解收穫很多東西,這些東西是在書本上和電視上看不到的,有些政治敏感話題也不適合此刻用文字記錄下來,總而言之,我對之前的理念還是有了一些改變,如果說我們現在無力去改變國家命運,那就做好我們自己就好了。
  • 你知道不?他們的成人禮是單車環島
    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部電影除創下2006年臺灣電影最多戲院播放、最長放映日期等多項紀錄外,竟在全臺灣掀起一股單車環島熱潮,如今已然成為寶島上的一道亮麗風景。 作為一種新的生活風尚和主張,在臺灣隨時隨處都能看到騎行者的身影,這些來自寶島內外的騎行者們不斷挑戰自我,用心感受著路上的風景與濃厚人情。
  • 有點靠譜的臺灣系慢遊不完全指南
    嗨, 上周小拍發了暑期旅拍檔,臺灣貌似是小夥伴們最感興趣的旅拍地吖,還有很多小夥伴來找我要攻略(難道大家都知道我去過很多次了嗎😏  )。我們的指南,不求大盤點,只求精精選!請君好好享用吧~      臺灣有亞洲最美味的食物,這是因為它混合了中國、日本和原住民的傳統。永康街位於臺北市中心大安區,靠近臺灣師範大學,永康街可是臺北最活躍,品種最豐富的小吃街喲。給大家介紹兩個臺灣最具特色但又不太為人知的小吃。
  • Rock 臺灣機車環島遊記 (三)
    (歷時12年打造,臺灣影史最大製作,最高票房)跟著導航騎了很久,孤身一人騎在深山老林裡的路上,一路上都是折枝碎葉,滑坡的石子泥巴,雖然是白天,前後無人的爛路依然散發著恐懼,仿佛讓我感受到了百年前這裡打仗時的艱險
  • 邦我遊丨臺灣環島騎行第八天
    看不清楚可以問度娘啊,她會告訴你為什麼叫黃金瀑布😁這裡插幾句:從我29號到臺灣,30號跨上機車環島開始,每天晚上摩託幫一篇連載。居高臨下到達酒店,打開地圖,一點點小遺憾就是這個軟體第一次使用,在臺中和臺南市那一小段不小心斷開了,忘記重新打開,所以丟失了一點點!其實我們是從那裡騎過去的,應該連上的!
  • 帶著一顆環島的心,向臺灣出發吧
    「小晴天」的前世與今生,生活需要做減法。一路上,張導都在向我們介紹眼睛看不見的臺灣,他告訴我,遍布全臺灣的7-11超市是所有未成年人的避風港。學生在入校時,老師會告訴大家如果在校外遇到了危險,如果來不及躲回學校或者躲回家裡,是可以向7-11求助的,裡面的店員會幫忙報警,並會提供食物和水讓小孩子食用,過幾天家長再來結帳都不成問題。
  • 臺灣環島 | 第一天——關於青春的荷爾蒙
    寫在開頭之前的話 距離環島結束,已經五天有餘。而我遲遲不肯動筆。原因有幾個,一個是身體真的累只想好好休息,一個是想補落下的課,沒有時間,還有一個是不知道從何開始,從哪結束。但是我又怕自己再不寫就要失去那些感動和回憶,於是我在今晚重新拾起我的心情,先草草地開個頭。這一天是十一月五日。
  • 臺灣環島老電影《練習曲》
  • 浮遊臺灣 「單車騎士」的環島日誌
    (吳魯/圖)「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再也不會做了」。13天,1060公裡,臺灣環島一圈。
  • 15天台灣環島旅行全記錄—東線自然風光
    在這裡有草原,有斷崖,有望不盡的大海和天空。晚上不願離去,索性就在龍磐草原上住下了,竟然幸運的看見了星空,看見了日出,還看見了梅花鹿。第十天打算沿著花東縱谷一路北上到達花蓮。花東縱谷是受板塊擠壓而形成的地形景觀,也被稱為臺灣的後花園,180公裡長的縱谷內到處都是果園、茶園、稻田、牧場風景,所以很多臺灣人會選擇來這裡旅行。
  • 臺灣 蓋章環島,打開灣灣的另一種方式
    人口的密度就這樣剛好我是座小小島心滿意足的小島我愛的人愛我就好」——田馥甄在臺灣環島,除了看看風景、品嘗美食、逛逛書店以外,收集印章也是環島途中一定要做的事情。機場 | 機場的旅遊局歡迎前臺可以憑證件去領取青年旅遊卡,並可以蓋上你來到臺灣的第一個章。遊客服務中心 | 無論什麼地方,凡遇帶有i標誌的遊客中心必定要進去蓋章,這是印章收集愛好者的共識,也有詳細的旅行手冊可以索取。
  • 機車男女畫臺灣,半個月時間和媳婦「摩旅環島」走透透
    關於心中的臺灣情節,我也說不清道不明。也許是臺妹的一個微笑,又或者是太平洋吹來的海風。在去臺灣之前,我在優酷上看過一個日本人在臺灣摩託環島的視頻,他幾乎每隔幾年就會到臺灣環島一次。而在沒有去臺灣之前,我已經和他一起神遊了N次「環島旅行」。於是後來我打定主意,一定要去臺灣騎摩託車環一次島。
  • 臺灣寶島騎車看——單車環島紀行
    22日去捷安特租了平把公路車,23日勇敢的過濁水溪(西螺大橋)到西螺,來回112公裡,接著挑戰臺灣大道全程10段,翻越大肚山去臺中港,也去了大坑(上不了新社),去大肚溪口的中火,去大甲鎮瀾宮。28日換租了電動輔助自行車,比較大膽的挑戰爬坡路段,分別走了中清路、向上路及臺灣大道等爬越大肚山直達臺灣海峽,上了新社臺地,過大安溪去日南,去鹿港/王功漁港等等。連續17天的長途騎車鍛鍊,慢慢建立了一些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