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夜以繼日》,時長近兩個小時,因為此片為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的提名電影,為了不錯過影片中的細節而導致自己看不懂,所以基本上這兩個小時我都全神貫注的在觀看影片。從敘事到拍攝手法上來說,可以看出導演濱口龍介的功底十分深厚,如此狗血的劇情竟也能拍出文藝的氣息(這不是吐槽,是真心讚美導演的能力)。
影片講述了居住在大阪的朝子與麥在一次影展相遇,並火速相戀。但朝子的閨蜜春代卻並不看好這段感情,她覺得文靜端莊的朝子和性格飄忽不定的麥並不合適。但是朝子並不在意,因為她已經離不開麥了。就在朝子在這段愛情中越陷越深之時,麥消失不見了。
兩年後搬到東京的朝子在一次拿回咖啡壺時的遇到一個與麥有著一模一樣面孔的亮平。朝子看著這張和麥一樣的臉,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想要接近。但畢竟亮平與麥是兩個不同的人,麥浪漫且有魅力,如紅酒一般讓人沉醉。而亮平樸實善良,如溫水一般溫潤細膩。無法忘記麥的朝子開始有意疏遠亮平,而亮平卻對朝子一直抱有好感。
在「3·11」地震發生的當天,朝子和麥在人群中相遇,朝子快步走向亮平並擁住了他,她接受了亮平的愛。
五年後,當亮平借調職的機會向朝子求婚,她也答應了的時候。就在生活慢慢步入正軌之時,麥以模特明星身份重新出現在朝子面前。朝子的心亂了,她知道自己最愛的人還是麥。在一次與閨蜜約會時,她們偶然知道了麥也在這個公園拍外景,朝子不顧閨蜜的阻攔,向著麥的保姆車走去,但此時的車子已經開走了。朝子追在後面向車子揮手,向麥告別。
然而,在朋友們為亮平和朝子的歡送會上,麥突然出現了。麥坐在朝子身邊,問他願不願意和他走,朝子好不猶豫的牽起了麥的手,在一眾朋友的驚訝的表情下離開了餐廳。
亮平衝出餐廳,敲打著朝子所在的計程車車窗,他極力的挽留著朝子,但朝子不為所動。之後麥開車帶著朝子來到仙臺附近的海邊,朝子問麥:「下高速了嗎」,麥給了她一個和亮平完全不同的答案,這時的朝子才意識到,她真正愛的是亮平。她和麥說自己要回去了,並獨自一人乘車趕回了她和亮平的新家。然而此時傷透心的亮平根本不再信任她了。
這部影片在初看之時,只覺得它就是講述了一個女人在兩個男人之間的搖擺不定的故事。我當時很不明白就這樣的情節為什麼可以進入坎城金棕櫚獎項的提名。是我沒看仔細嗎?懷著這樣的疑問,我將整部影片由重新看了一遍,並做了筆記。在第二次的觀影中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東西。
麥與亮平分別對應著朝子對愛情的夢境和現實。朝子和麥在一起的時候,屏幕的景象大多都處在偏暗的環境之中。夜店、黃昏的路、晚上路邊的小聚、地下停車場還有天微亮的清晨,這些場景就如同在夢中一樣,有些黑、有些看不清。
但與亮平在一起的時候大多都是偏亮的場景,像是兩人同居時的早餐時光、與閨蜜和亮平一起在咖啡廳靠窗的位子、朋友聚會在餐廳的大堂位置,燈光也幾乎是偏暖偏亮的。
這些場景像是對應著真實與現實。還有就是有幾次麥出現在朝子面前時,總會配上一首鬼魅奇特的配樂,聽起來有種奇幻的感覺,但是亮平出現時則沒有。除此之外,還有一處非常值得注意。朝子在偶遇麥的影展上,一直專注的看著一對雙胞胎女孩的照片。而和亮平一起看的影展,她同樣也是專注於這張照片。我個人覺得導演既然讓這張照片出現兩次,應該有他的意圖。
可以大膽猜測一下,其實朝子已經把自己分成一個在夢境之中、一個在現實之中。夢境之中的她一直對買有著深深渴望可以得到麥的愛,所以即使是與麥有著相同樣貌的亮平並不能真正走進她的心。但是一次地震讓她突然讓她夢醒了。人在遇到危險時是需要依靠的,而此時的朝子接受了與麥相似的亮平,不是因為愛,是因為她接受了現實。而後在與亮平的相處之中,亮平的善解人意與幽默在一點點影響著朝子,一個從來不會開玩笑的朝子竟然在亮平家鄉的聚會上逗笑了一桌的人,其中也包括亮平。亮平對朝子的付出也是可以看的到的,不善處理商務事宜的亮平願意為了朝子有更好的生活而努力打拼,最終圓滿完成了一個項目。即使在兩年前就知道朝子只是因為自己和另一個男人很像才和他在一起的,他依然覺得這是一種幸運。如果沒有麥之後的出現,兩個人應該是可以這樣一直平靜的生活下去。
然而麥的出現又將朝子拉回了她心心念念的夢境。但是,當朝子問出曾經問過亮平那句:「下高速了嗎?」,麥給出了一個很任性的回答:「肚子餓了,人也困了,想看海,就下來了。」而當時的亮平的回答是:「是的,沒事,你睡吧。」從這一刻開始,朝子應該是又回歸現實了。也許她是想到了亮平對她的體貼與照顧,想到了那些兩個人真實在一起生活的平靜日子,這些都將她拽回了現實,原來她真正愛的是現實中的亮平啊。但其實現在後悔也沒有什麼用了,雖然朝子最後選擇了現實,但是收到背叛的亮平不可能原諒她了。
導演雖然用藝術手法處理這個在夢境與現實中選擇的女人的故事,但是依然掩蓋不了故事中背叛的內容。朝子對夢境十分痴迷,不惜背叛現實也要得到這個夢境,但又在得到夢境之後要回歸現實,這樣在兩個男人之間的反覆橫跳對於觀眾來說是無法理解的。我想之所以能進入金棕櫚獎項的競選,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導演確實拍的不錯。電影的節奏從緩慢到激烈又恢復緩慢,這樣兩種節奏的穿插是的整部電影在觀感上面是舒服的,但奈何故事主線實在不是能夠輕易接受的劇情,所以使得這部電影的評價出現了兩極分化。不過,如果對導演的拍攝手法喜歡的話,倒是值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