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烏鎮戲劇節青賽首獎公布的時候,聽到結果的人都有點驚喜,又都覺得這是意料之中,這部探討校園霸凌的獲獎作品《花吃了那女孩》讓我們看到了現在的戲劇正在變得不一樣,給予了觀眾更多值得思考的空間。
也許我們在最初接觸到霸凌這個詞後的第一反應都是指責那些霸凌者。可是,真的只有他們嗎?校園霸凌不是每次都來自那些我們口中所謂的校園小惡霸,更多的時候它來自我們口耳相傳的謠言、碎嘴、輕蔑,來自我們對一樁樁欺凌事件的沉默甚至鼓勵。「平庸之惡不自知」這句話,放在這裡,最適合反思。
4位演員承擔劇中15個不同的角色,真實靈活的展現校園霸凌題材的作品,角色與角色之間的銜接到位自然,非常考驗演員的專業度。中國臺灣表演工坊劇目《花吃花》也改編自本劇,本劇還多次受邀於國內各大戲劇節展演。
這部話劇是少有的關於校園霸凌的話劇,從現實角度出發,演員和導演一起結合新聞事件,共同創作,從細節方面展現了很多霸凌事件帶來的身心傷害;也從起因結果出發,挖掘霸凌事件背後的原因。這部劇不僅僅是發現霸凌這一問題,更多在於教會我們如何去思考,去推動解決這個問題。【導演與演員介紹】
「偶然發現我對生命存在和溫暖的渴望
能在撕咬的過程中得到安慰。
殘忍、暴戾,
是我在這個世上最後的掙扎。」
董馨怡 飾演 李茜
【媒體短評】
烏鎮戲劇節組委會評語:
這是一部給觀眾帶來強烈壓迫感的戲劇作品,它的勇氣是罕見的,而我們作為觀眾,也要有同等的勇氣,才能正視這部戲以及它所揭示的校園霸凌現象。青年競演的舞臺上,誕生了一種殘酷的真實,然而社會新聞所透射的現實還要殘酷十倍,所以我們慶幸看到的不是對殘酷的搬演,而是體現了深切的關懷。四位年輕演員都承載著自己和同學乃至同齡人的故事,這是真正發自內心的作品,而演員們對於自己的老師(也就是這部戲的編劇導演製作人楊哲芬女士),有著令人感佩的百分百信賴,所以她們才放棄了自我保護的演員本能,把自己徹底交給了角色。
這部作品的誠意是彌足珍惜的,它的完整性是毋庸置疑的。我們同樣要致敬於它的敘事的流暢,結構的精準,舞臺呈現的冒險而不逾矩,角色轉換的生動而不油滑。
感謝全體主創,你們讓那些夭折的青春在舞臺上得以重生,得到撫慰。為此,我們將本屆戲劇節小鎮獎的最佳戲劇獎,授予《花吃了那女孩》劇組。「導演手法圓熟,演員表演真實,在半小時的演出裡狠狠地刺痛了觀眾。極盡殘忍的情節,但好在有燈光音效和必要的藝術修飾,攥緊了觀眾的心,同時並不會過於露骨。看完不禁讓人思考,對於那些身處校園暴力中的孩子,她們的光亮和希望在哪裡呢?」
· 出品單位 ·
喆·藝術工作室
· 運營單位 ·
403國際藝術中心
是一個以「跨界」為核心價值,以「國際化」為品牌標杆,以創新創製的「新青年」精神為核心精神的文化綜合體。
紅椅劇場、漫行書店、藝術空間、原型創業邦
四大文化創意板塊,在高度濃縮、立體交融的空間裡,為人們創造一個現代城市與生態、人與社會、藝術與工藝、時尚與傳統進行自由跨界的理想場域。
營業時間
周一 12:00 - 20:00
周二 - 周日10:00 - 20:00
地址
武漢市武昌區寶通寺路33號(百瑞景中央生活區)
合作洽談
TEL:156-2914-0609
社交帳號
Wechat WHArt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