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 |《花吃了那女孩》

2021-02-09 蹤點戲劇社

《花吃了那女孩》之後,幾乎所有人都陷入了巨大的震動中,久久無法平靜。

有很多的話想要說,卻不知從何說起。

我坐在前方觀眾區,有時會擋到視野,可很多時候我甚至不敢偏頭去直視舞臺上發生的一切,不敢和臺上的一雙雙眼睛對視,甚至不願聽。那感覺,就像是在審視自己的內心,在剖析過去,而人很難直面自己。

在校園霸凌發生之後,所有人都想問:這到底是為什麼?是因為年輕和衝動嗎?是因為家庭的殘缺,想把自己的痛苦轉嫁於他人嗎?是因為害怕自己的不同而被集體孤立嗎?還是,僅僅是因為人性的惡呢?哪怕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哪怕人人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也無法得出答案。站在法律和道德上作出審判是很容易的事情,可我們依然不知道怎麼去拯救這些孩子們,怎麼去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甚至無法知道怎麼去給予最微薄的安慰。

演後談的時候導演說:「讓我覺得最可怕的是,在我們現在正在進行這樣的談話的時候,我們無法知道遠處的黑暗中正在發生什麼。」

最令我感動的是今晚的一個女孩。她穿著高中校服來看演出,她說:「其實我們學校校服的顏色和你們的有點像,但是我們學校還有另外一套校服,在袖子上是有反光條的。因為我們學校在一個很黑的巷子裡,有了這個反光條在有車的時候就會看到我們。我希望你們的衣服也能加上這個,這樣會覺得,哪怕身處黑暗中,也能被看到。」

 

話劇對於我而言,是一種講述和表達的載體。它與音樂、文學、繪畫不同的是它更為直觀,去講述一個故事,去表達一種情緒或是呈現一種現象。在今晚之後,我突然感受到了「信念感」到底是什麼。導演選擇了這樣的主題,演員選擇了這樣的角色,去講述這樣的故事,是懷著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就像是一道光,它照向了一個人,就能點亮一個靈魂,哪怕身處於黑暗中,但依然要為了那些被點亮的瞬間。對於演員而言或許無法感同身受,但這樣的故事需要被講述,需要被傾聽,需要被知曉,因此需要用一個人去承載另一個人的重量,這源於熱愛,也源於共情。

 

致那些被點亮的瞬間和成為光的人。

相關焦點

  • 花,吃了那女孩
    2017年,在烏鎮戲劇節青年競演單元,一部30分鐘的短劇《花吃了那女孩》贏得了青年競演的最高獎——最佳戲劇獎。
  • 開票 | 《花吃了那女孩》,從烏鎮開出的花
    三年後,楊哲芬攜《花吃了那女孩》,帶著「四朵小花」第三次來到烏鎮戲劇節,經不懈努力,榮獲青年竟演單元的「小鎮獎」最佳戲劇獎,真正成為了從烏鎮開出的花。黃磊 與《花吃了那女孩》導演 楊哲芬來自武漢傳媒學院的作品《花吃了那女孩》榮獲分量最重 「最佳戲劇獎」成為全國本科高校中第一個獲得此獎項的團隊,並得到20萬獎金,各大媒體紛紛刊登報導。
  • 回顧經典:《花吃了那女孩》
    像花吃了那女孩花心,像是Ricky的標籤,她是周旋於前任與現任中的一條魚。愛卻伴隨爭吵,不專一和不信任。分手像是必然,我們提前看到結局。愛情如果是糖果,你口中的那顆糖果將是什麼滋味?後臺回覆:花吃了那女孩免費觀影世間人類那麼多,想你開心的還是我
  • 花吃了那女孩
    本著「好看的花,一定要擁有美麗的硬照」這一原則,我們就地變成攝影棚。咔咔就是一頓拍。米真真衝出來就問:「這個下面能喝到奶茶嗎?」Sorry,這個真的不能,但不妨礙手捧奶茶杯的欣喜。提問,一個奶茶杯裡能插多少花?不數不知道,仔仔細細端詳了一下,十幾朵不同品種的同色系鮮花能把本就不大的杯口插悶了。
  • HiCampus《封面故事》之「花吃了那女孩」
    花吃了那女孩
  • 【花吃了那女孩】 之心理測試
    說經過這個測試的情侶,不會分手…你和她將是最完美的酸鹼中和,永遠在一起…   這是 (花吃了那女孩) 為所有女孩們量身訂做的獨一無二"愛情ph值"心理測驗,請依照以下問題指示,直覺做答,找出你是劇中哪一種PH值情人,並且看看自己跟劇中哪個角色酸鹼最中和、在一起最速配喔 ~            (花吃了那女孩) 劇中人物愛情PH值速配組合:   Part
  • 花,吃了這女孩
    《花吃了這女孩》
  • 第五屆烏鎮戲劇節 | 《花吃了那女孩》榮獲「最佳戲劇」獎
    《花吃了那女孩  楊哲芬老師導演作品--《花吃了那女孩評委會對《花吃了那女孩評委會對《花吃了那女孩《花吃了那女孩
  • 投稿| 《孤女》《花吃了那女孩》和《真心半解》的影評
    來自豆瓣ID:法外之徒一、孤女                         一名女子生命中的四段日子:一個鄉村小女孩
  • 福利送票丨《花吃了那女孩》:少年的你,由我們來守護
    2017年10月,由楊哲芬導演和自己的學生一起,帶著講述校園暴力、原生家庭話題的作品《花吃了那女孩》榮獲第五屆烏鎮戲劇節青年競演首獎「最佳戲劇獎」。2018年10月第六屆烏鎮戲劇節,《花吃》在秀水廊劇園與其他5部優秀話劇作品一起作為特邀劇目二次演出。開票1分鐘內,《花吃》的5場演出門票全部告罄。
  • 403 + 紅椅劇場 | 《花吃了那女孩》:少年的你,由我們來守護
    2017年10月,烏鎮戲劇節青賽首獎公布的時候,聽到結果的人都有點驚喜,又都覺得這是意料之中,這部探討校園霸凌的獲獎作品《花吃了那女孩
  • 深秋小屋 影視 兩個女孩在一起到底快不快樂?電影《花吃了那女孩》演繹四段拉拉之戀
    電影 《花吃了那女孩》由四段感情故事「在一起很快樂」、「不在一起很快樂」、「不在一起不快樂」、「在一起也不快樂」獨立交錯的演繹拉拉愛情的味道
  • 從《花吃了那女孩》到《刺》,從校園霸凌到職場暴力
    2017年,一部關於校園霸凌的話劇《花吃了那女孩》,在烏鎮戲劇節上從300餘部作品中脫穎而出,摘得最高獎項「小鎮獎——最佳戲劇獎」。之後,這部作品擴充為《花罅》《花吃花》,相繼在北京上海等地上演,引起了大家的強烈共鳴。 劇中來自不同家庭的六位花樣少女,各自承受著家人、校園、同學之間的影響與傷害。
  • 莎士比亞臺北愛情故事,在這部「花吃了那扮成男孩的女孩」
    那如果把莎士比亞的古典歐洲戲劇舞臺搬到現代臺灣都市,會如何呢?在莎士比亞那個時代,舞臺上的全體角色,不分男女,都由男性演員扮演。那如果把所有角色都讓女性來飾演,會如何呢?譬如白娘子與許仙,女版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又何嘗不可?
  • 為你打call,我校作品《花吃了那女孩》獲烏鎮戲劇節青年競演小鎮獎——最佳戲劇獎
    三年後,楊哲芬老師攜《花吃了那女孩》,帶著「四朵小花」第三次來到烏鎮戲劇節,經過不懈努力,榮獲了青年竟演單元的「小鎮獎」最佳戲劇獎,真正成為了從烏鎮開出的花。29日,我校電影與電視學院喆·藝術工作室作品《花吃了那女孩》在烏鎮戲劇節中成最大贏家,獲得最大獎項:「小鎮獎」——青年竟選單元的最佳戲劇獎,成為本科高校中第一個獲得此獎項的團隊,並得到20萬獎金。
  • 深秋小屋語音節目正式開播第二期:聽《花吃了那女孩》編劇&拉拉出版人聊臺灣拉拉現狀
    本期語音節目的嘉賓是來自臺灣集合出版社社長小玉和著名拉拉作家、《花吃了那女孩》編劇AD,跟隨dongdong來聽聽兩位聊臺灣拉拉的現狀和有趣的事情
  • 小戲骨放開那三國不一樣的劇評
    小戲骨放開那三國播出已經半月有餘了,播放量也已經突破2000萬了。粉絲們也是對三國大為讚嘆,很多粉絲也都留下了精彩的長篇劇評。讓身為為吧主的我很慚愧啊!我姑且獻上我的微薄劇評聊表謙意,你們已經把該說的都說了,那我就從另一個方面來分析一下三國吧!很多人在看完正片之後又看了花絮,卻認為正片刪減太多了,遠遠沒有花絮精彩,特別是最後的結局部分。我則認為正片不僅不是刪的太多,而是沒有刪乾淨,給了你們很多腦補的機會,比如開頭完全可以刪除暮年貂蟬拿玉佩講故事的劇情,這樣劇情就沒問題了吧。
  • 聚焦校園霸凌的《花吃了那女孩》,60分鐘版本上海見
    年少時親眼目睹的兩起校園暴力這些年不斷在自己的腦海中閃現,當看到這樣的主題,打算做一部跟校園暴力相關的戲的念頭便立馬冒出,當時她甚至都沒有想這個題材會不會太敏感進不了青年競演,得獎更是沒想過,「這就是我想要做的東西,不去想結果如何,就好好做好我們自己該做的,那時候我跟孩子們也說過這個事情。」
  • 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 / 我被那女孩吃了一年的早餐
    關於給自己暗戀的人買早餐的故事:一名高三的男生為高二的學妹買了一年的早餐,結果卻全部被女生的一個閨蜜吃了。於是有了兩篇熱門帖子:《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和《我被那女孩吃了一年的早餐》。《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早餐》我的閨蜜A是一個很可愛的女生,在高中時期就非常受歡迎。
  • 《傲骨賢妻 第七季》相比劇評 更像是自省
    誰能想到我寫個劇評都能這麼拖延呢 遊戲上頭(指吃雞&掃雷同之前李狗嗨的劇評,相比日劇,TGF是一部更現實一些的作品,能給我更多職業上的啟發。對於律師這個職業,或許我還是不那麼想從事,大概還是源於對於能力的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