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安福10月19日消息(記者鄧玉玲 劉麗強 馮愛珠 劉敏)10月18日,天下著濛濛細雨,而在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楓田鎮雙園村的高產油茶基地,卻是一番熱鬧場面,數十名農民披戴雨具正在採摘油茶籽。人們排成一排,從山腳順坡而上,將一顆顆飽滿結實茶籽從樹上「清掃」乾淨,然後裝車運走。「我們這個基地有300畝,全是新品種油茶,平均每畝可產油30至60公斤。」基地負責人王小兵說。
安福縣楓田鎮雙園村村民在採摘油茶籽(央廣網發 通訊員劉麗強 攝)
當雙園村民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該縣金田鄉東溪村村民也正在「奮戰」油茶山。與雙園村不同的是,該村是清一色的老茶樹。村民們攀上人字梯,靠近油茶樹,不一會兒就把背上的大布袋裝得沉甸甸的。「這些老茶樹經過低改,產量大幅增加。」東溪村黨支部書記劉忠美說,「今年我們村預計茶籽總產量可達18萬斤,平均每戶可摘1000斤。」
安福縣楓田鎮雙園村村民在採摘油茶籽(央廣發 通訊員劉麗強 攝)
霜降前後幾天是採摘油茶籽的合適時間,俗稱摘「霜降籽」。連日來,安福縣油茶產業重點鄉鎮吹響採摘油茶籽的集結號,共投入4000餘名勞力上山採摘油茶籽。該縣林業局提供的數據顯示,該縣油茶種植的農戶已達2.2萬戶,全縣油茶林13萬畝,其中改造低產油茶林1.7萬畝,僅油茶加工銷售,全縣油茶加工總產值就達9600餘萬元。
安福縣嚴田鎮易家村村民在採摘油茶籽(央廣網發 通訊員劉麗強 攝)
油茶是長效產業,費時費力,但安福縣農民熱衷種油茶,種植面積持續增長,動力從何而來?安福縣林業局局長王陶元介紹,早在2009年,安福縣就被列入國家油茶產業發展試點縣,縣裡每年從油茶產業發展專項扶持基金中拿出300萬元用來獎補重點鄉鎮、農戶。近年來,該縣把油茶產業列為脫貧攻堅重點產業,採取「公司(林場、農場)+基地+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對有實力、懂技術、善經營的油茶經濟實體予以重點扶持,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該縣還對油茶低改實施項目化管理,每個項目實行合同制,保險部門開通了「油茶險」,解除油茶種植戶的後顧之憂。
安福縣嚴田鎮易家村村民在採摘油茶籽(央廣網發 通訊員劉麗強 攝)
「科技興油」戰略的實施,助推了安福油茶產業創新升級。該縣與省內外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油茶生產技術合作關係,中國林科院亞林中心、省林科院的專家與該縣的油茶專業戶「常來常往」。被稱為「油技隊」的縣油茶科技服務小分隊常年深入油茶主產鄉鎮、林場,宣傳高產油茶、低產油茶林補助標準、立項條件、申報程序,並上門幫助農戶開展油茶造林作業設計,現場傳授油茶豐產栽培、油茶整形修剪和油茶林引蜂受粉技術低產林改造技術,讓油茶產業插上了「科技翅膀」。
安福縣嚴田鎮易家村村民在採摘油茶籽(央廣網發 通訊員劉麗強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