莓茶、油茶、獼猴桃多點開花,科技特派員助力永順脫貧

2020-12-23 農民日報

5月7日,大山深處的湖南省永順縣哈家村,科技特派員左松雲拿著剪子,邊講解邊操作示範,手把手指導貧困村民宋紅星進行柑橘整枝。

哈家村黨支部書記彭楚勇告訴記者,全村原有柑橘品種落後、產量低、品質差,賣不上價,自科技特派員左松雲駐村服務後,對症引進「鄉村貢柚」新品種,幫助村民提質改造柑橘產業,目前已完成柑橘品改250畝,讓柑橘產業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永順縣獼猴桃生產基地

近年來,永順縣大力推行科技扶貧行動,強化科技特派員精準高效幫扶,全覆蓋、全方位、全鏈條服務縣域脫貧產業發展,為縣域脫貧攻堅注入強大「芯動能」。去年10月,在全國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周年會議上,永順縣委組織部作為組織實施單位得到通報表揚。

在永順縣,人才助力、技術支撐,讓老百姓通過產業增收致富、脫貧摘帽的夢想正逐步實現。

高效用才 精準科技服務

「五一」假期剛剛結束,永順縣科技特派員潘峰駕車來到高坪鄉場坪村,操作無人機噴灑藥物,對聯點片區獼猴桃果林進行潰瘍病統防統治。

作為高級農藝師,潘峰是獼猴桃病害防治專家,負責服務全縣各大獼猴桃生產基地。今年以來,面對疫情下的生產困難,他採取分戶上門、線上指導等方式,搶抓農時,及時跟進獼猴桃疫病防治,確保果農穩定保產。

針對縣域技術人才匱乏,加之地域廣闊,科技服務經常捉襟見肘的困境,永順縣將科技扶貧列入脫貧攻堅「十五項工程」,成立由組織部牽頭,科工信、扶貧、農業、畜牧等10個職能部門為成員單位的科技扶貧作戰組,在摸清脫貧一線科技需求的基礎上,擇優從農業、林業、畜牧、農機、衛計等部門遴選專業技術人員作為科技特派員。同時,根據產業發展需要,從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中聘請技術人員擔任科技特派員。

獼猴桃是永順縣主打產業。由科技副縣長、省派科技特派員彭俊彩領銜的科技團隊,指導永順縣建成萬畝獼猴桃生態示範園4個、冷藏庫105餘座,並成立獼猴桃研究所,引進新品種15個。累計舉辦防治潰瘍病、科學施肥等獼猴桃實用技術培訓3800多次,培訓農民25.6萬人(次),帶動獼猴桃產業提質升級。

為讓有限的科技人才發揮最大的人才效益,該縣堅持技術專長與科技需求相契合,統籌使用省派13名、州派15名和縣派190名科技特派員,設立縣級科技扶貧專家服務總團及8個片區分團、23個鄉鎮科技服務工作站,覆蓋190個貧困村、32個重點產業區域,點對點為獼猴桃、優質稻、油茶等主要產業提供技術支持。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影響,永順縣科技扶貧作戰組根據春耕需求,及時發起「抓防疫、促春耕」決勝脫貧攻堅科技服務行動,組織190名科技特派員及農技人才在落實防疫要求的基礎上,通過分組下鄉、配送物資、線上指導等方式,為農戶送去春耕「及時雨」。

柔性引才 助推產業升級

2020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茶學家劉仲華與永順縣人民政府就「永順莓茶」發展籤約,掛牌劉仲華院士「永順莓茶」研發推廣工作中心,通過校地合作、院士助力,為「永順莓茶」發展「加速」。

「鄧院長的到來就是一場『及時雨』,讓松柏『優質稻+產業項目』發展提速提質。」松柏米業公司負責人王立斌介紹,去年經縣委組織部、縣總工會牽頭,「松柏大米」研發團隊工作室暨鄧華鳳勞模創新工作室在松柏米業公司正式掛牌,今年春耕以來,依託水稻專家優勢,該公司大力實施「稻田+農業」優勢項目,提升優質水稻特色產業產值。

作為湖南省首批柔性引才試點縣,永順縣立足縣域特色產業發展需要,強化效益意識和柔性引才理念,加大專家人才引用力度,實施人才服務產業的「一站一室一辦」平臺建設,先後成立了姚茂君「永順莓茶」研發專家工作室、左孝榮勞模創新工作室、王軍勞模創新工作室、李雙勞模創新工作室、魏大雲勞模創新工作室等由權威專家或省級、國家級勞模領銜的工作室7個,帶動產業升級、農民致富。

「專家工作室聚焦補鏈、強鏈、延鏈的全產業鏈,依託專家人才技術專長和引領作用,推動基地建設標準化、形象口碑品牌化、分級定價規範化、產品營銷信息化、科研創新精深化。」永順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縣科技扶貧作戰組組長李延堃說。

用心護才 盤活人才動能

2019年10月18日,永順縣首次科技扶貧專家惠農競賽活動成功舉辦,省、州、縣三級13個科技扶貧專家團隊同臺競技,通過個人陳述、現場答辯、專家點評三個環節,讓科技特派員在同臺競技交流中切磋技藝,既有力有效提升科技服務能力,又掀起全縣科技扶貧服務新熱潮。這是永順縣完善服務管理、激發人才能量的一個縮影。

該縣出臺支持和鼓勵縣選派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政策,倡導各類科技人才創新創業,領辦創辦企業或以技術入股、管理入股等方式獲取報酬,形成利益共同體30餘個。

整合資金1250餘萬元,保障科技扶貧工作落實落地。為每個扶貧村預算3000元科技惠農工程培訓經費,按3000元/人/年的標準安排科技特派員工作經費,實行技術培訓補貼激勵政策,讓科技特派員「傳經送寶」更有幹勁。

同時,通過建立青年人才黨支部、科技特派員結對帶徒、「長徵帶」教育扶貧工程等舉措,培育一批留得住、有潛力、用得上的本土人才,打造「永不走」的科技服務隊伍。

截至目前,全縣共形成了9大農業扶貧產業,共發展各類農業產業基地112.9萬畝,帶動5.2萬戶20.5萬貧困人口增收致富。在9大農業扶貧產業中,油茶和獼猴桃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效應,助力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全縣共發展油茶42萬畝,其中新造油茶18萬畝,低產林改造24萬畝,年均產茶油5000噸,實現產值6億元,帶動貧困戶1.8萬戶7.4萬人增收脫貧;發展獼猴桃11萬畝,帶動貧困戶0.8萬戶3.5萬人增收脫貧。

原標題:科技拔窮根 人才帶民富——湖南省永順縣科技扶貧工作側記

作者:雷芬 劉仕基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龍成

監製:王澎;編輯:陳晨

相關焦點

  • 近二十九萬科技特派員奔赴脫貧攻堅一線 把產業和技術留在農村...
    科技扶貧是國家扶貧開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12月23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請有關專家介紹科技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有關情況。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表示,科技部統籌推進「點片面」科技扶貧工作,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科技扶貧大格局,積極動員全社會科技力量助力脫貧攻堅。「點」上全力推進定點扶貧。
  • 走基層謀開局 永順為脫貧攻堅再加力
    新湖南客戶端2月23日訊( 通訊員 孟春絨 吳順忠)今天一大早,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委書記石治平帶領縣委、人大、政府、政協四大家主要領導及相關單位負責人,深入深度貧困村靈溪鎮吉鋒村,通過實地看項目、入戶察實情及交流座談,共同商討新一年的精準扶貧工作,為脫貧攻堅的「戰車」再加力。
  • 四川傑心生物科技集團啟航助力油茶產業集群發展
    繽紛五彩繪秋田,遍山油茶果飄香。9月8日,四川傑心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入駐樂山高新區發布會在樂山高新區舉行,活動同期舉辦首屆四川油茶產業發展(樂山)峰會。本次活動的主辦方四川傑心集團董事長林心女士致辭,介紹了傑心集團戰略、產品研發和營銷模式。樂山市政府副秘書長王定軍致辭、北京樂山企業商會副秘書長張灩女士代表商會監事長王華民作致辭。
  • 河南省啟動科技特派員服務麥播專項活動
    本次專項活動時間為9月30日至10月下旬,要求廣大科技特派員特別是小麥產業領域的科技特派員,在麥播期間深入農業生產第一線助力脫貧攻堅,及時解決好群眾在麥播期間遇到的技術難題,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智力支撐。
  • 福建惠安科技特派員制度助力高質量發展紀實:「鹽鹼地」上拓出...
    「從2010年開始,由福建省農科院專家組成的科技特派員服務團隊長期紮根在村裡,探索土壤改良技術,建起一個佔地200多畝的現代農業園,種植西紅柿、火龍果、檸檬等作物,請當地貧困戶來務工。」惠安縣家興家庭農場負責人鄭培忠回憶道,剛開始弄這個農業園的時候,大夥心裡也打鼓存疑,「鹽鹼地上種菜,能鼓搗出個什麼東西?」   窮則變,變則通。
  • ...故事」科技助力 脫貧成績喜人︱省農科院園藝所科技特派員張麗
    我叫張麗,是省農科院園藝所的一名科技人員。  2015年大學畢業,我離開陝西老家,來到了貴州省農科院園藝所從事蔬菜研究工作。從乾燥的北方來到溫潤的西南,地理環境的差異、風格多樣的民族文化吸引了我,也讓我忐忑。
  • 科技創新專班精準發力以科技創新助力全市脫貧攻堅
    科技創新專班精準發力以科技創新助力全市脫貧攻堅今年以來,科技創新專班緊緊圍繞「三創四建」活動安排,紮實推進農業領域科技創新,不斷提升縣域科技創新能力,為全市脫貧攻堅提供有力支撐。一是組織實施一批農業科技計劃項目。
  • (環境)為生態扶貧插上科技「翅膀」——訪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題:為生態扶貧插上科技「翅膀」——訪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劉世榮新華社記者胡璐國家林草局日前宣布,我國全面完成了生態扶貧各項目標任務,助力20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脫貧生態實現雙贏,離不開林草科技的支撐。
  • 為生態扶貧插上科技「翅膀」——訪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劉世榮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胡璐)國家林草局日前宣布,我國全面完成了生態扶貧各項目標任務,助力20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脫貧生態實現雙贏,離不開林草科技的支撐。截至目前,中國林科院在貧困地區共推廣林草新技術75項,舉辦培訓班65期,培訓鄉土專家和林農3144人,直接帶動11000多人脫貧。「植樹造林講究『適地適樹』,脫貧致富更需要有『良種+良法』。」他說,經過多年實踐,林草科技扶貧探索實施了多種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相互協調的途徑和模式。
  • 張家界莓茶 高質量發展,雙院士 打call,引領天門郡莓茶五業興旺
    "科技協同創新、莓茶五業興旺"雙院士支撐"張家界莓茶"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張家界舉行。論壇中天門郡莓茶進行了新品發布,天門郡莓茶是湖南乾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莓茶品牌,公司在永定區政府"一縣一特"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建設"十三五"規劃指引下,負責莓茶深加工新產品研發、成果轉化與大健康產品工業化生產。
  • 江西安福:喜摘「霜降籽」 油茶產業為脫貧攻堅「加油」
    連日來,安福縣油茶產業重點鄉鎮吹響採摘油茶籽的集結號,共投入4000餘名勞力上山採摘油茶籽。該縣林業局提供的數據顯示,該縣油茶種植的農戶已達2.2萬戶,全縣油茶林13萬畝,其中改造低產油茶林1.7萬畝,僅油茶加工銷售,全縣油茶加工總產值就達9600餘萬元。
  • 科技部:統籌推進「點片面」科技扶貧工作——科技扶貧實踐已經證明...
    12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科技部、科技部農村科技司、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廳、中國工程院院士相關負責人介紹科技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有關情況。科技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科技部牢牢把握精準扶貧、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深入實施科技扶貧「百千萬」工程,著力補齊貧困地區科技和人才兩大短板,創新部際協調、東西部科技扶貧協作、部省市縣科技管理部門四級聯動三項機制,充分展示貴在精準、重在產業、根在創新、要在合唱、恆在堅持五大特色,走出了一條創新驅動精準脫貧之路。在具體工作中,統籌推進「點片面」科技扶貧工作,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科技扶貧大格局。
  • 科技特派員韋鑫:撲下身子抓產業 把科技傳授給千家萬戶
    韋鑫是義龍新區龍廣鎮的一名科技特派員,他充分發揮自己專業所長,撲下身子抓產業,把科學技術傳授給千家萬戶、送到群眾心坎上,助推農業產業發展。龍廣鎮耕地面積6萬多畝,是農業大鎮。作為龍廣鎮煙辦主任的韋鑫,從事農業工作20多年,具有豐富的經驗,成為科技特派員後,他以壩區農業發展為依託,以高效作物種植和科技服務為抓手,手把手做給農民看,傳授農業新技術、新知識,幫助群眾增收致富。在田間地頭,隨處可見韋鑫忙碌的身影。近日,記者在七星五臺壩區看到,韋鑫正在為聖女果基地負責人講解如何防治病蟲害。
  • ...奮戰脫貧合力攻堅|貴州省農科院農業科技信息研究所科技特派員...
    我叫吳小波,現任省農科院農業科技信息研究所黨委書記。2018年2月,接到組織的通知,和我院宣教處的張磊選派到石阡縣國榮鄉脫貧攻堅指揮部前線工作隊開展幫扶工作。前線工作隊隊長由我院副院長何慶才擔任,我為聯絡員,來自省工信廳的羅應剛、楊國富,銅仁林科所的杜文勇,石阡縣委辦的毛友彪和張磊為隊員。
  • 科技引領撐起蔡倫封地產業發展一片天,周崇紅(洋縣)
    龍亭鎮地處漢中盆地東緣,屬漢中歷史文化名鎮之一,是世界造紙術發明家蔡倫的封地和葬地,科技創新文化源遠流長。今年40多歲的張山1996年漢中市農校畢業後就被分配到龍亭鎮政府工作,2018年任龍亭鎮科技副鎮長。
  • 紅心獼猴桃,撐起水城縣脫貧攻堅一片天
    ——來自水城縣農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報導(一)近年來,水城縣委縣政府緊扣中央、省委和市委關於「三農」工作的系列部署,緊盯全面決勝脫貧攻堅,把發展農業定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攻目標。水城農投集團旗下擁有覆蓋諸多農業產業領域的公司:水城縣茶葉發展有限公司、水城縣宏興綠色農業投資有限公司、水城縣貢蜜蜂業有限責任公司、水城縣農林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貴州省康群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城縣羲源礦產開發有限公司、水城縣星成長商貿有限公司—全縣中小學營養餐配送業務,水城縣錦鴻源農業有限公司—產品包裝紙箱生產及銷售業務等產業集群企業。
  • 張家界觀測點獲獎/「莓茶之鄉」永定區/全市首個未成年人「一站式...
    ➤張家界觀測點喜摘「最佳營銷創新案例獎」12月15日,筆者從第九屆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旅遊可持續發展中國觀測點年會獲悉,張家界觀測點被授予「最佳營銷創新案例獎」。世界旅遊組織旅遊可持續發展觀測點是世界旅遊組織選擇全球典型旅遊目的地進行旅遊影響監測,通過監測活動指導旅遊目的地科學發展、提高旅遊目的地的示範性地位、推動旅遊目的地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截至目前,全球共有觀測點(站)30個,在中國有9個觀測點(站)。
  • 讓科技星火點燃鄉村振興燎原之勢
    無人機對油菜基地進行植保是非一體化作業 彩雲網評特約網評員 丁鐵 「統籌推進『點片面』科技扶貧工作,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科技扶貧大格局,積極動員全社會科技力量助力脫貧攻堅。」
  • 推進農業產業融合 助力農民增收
    本報訊(梁耕輔)筆者從永順縣農業部門獲悉,截至目前,永順縣芙蓉鎮、高坪鄉、松柏鎮、石堤鎮已成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黃金走廊」,建成三產融合示範區42萬畝,培育龍頭企業16家、創建農民專業合作示範社235個,培育養殖大戶438戶,家庭農牧場240家,鄉村「農家樂」15家,輻射周邊12個鄉鎮130個村11.7萬人,打響了沃康山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