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大牌正在被替代 但新消費品牌是不是偽概念?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新消費品牌是不是偽概念?

最近,你會看到一些從沒有發生過的現象。

平時放統一冰紅茶的廣告牌,被一個叫做「元氣森林」的氣泡水廣告替代;辦公室的速溶咖啡格子裡裝的不再是雀巢,而是一個個名為」三頓半「的小杯子;原來你以為要上市的都是海底撈這些沉澱了十幾年的品牌,沒想到剛剛成立4年的化妝品牌完美日記也要IPO了。

去年阿芙精油和河狸家的創始人「雕爺」才說過,「每一種消費品,看來都值得重新做一遍了。」今年,這些新消費品牌就開始讓行業變天了。

火箭般的增速,也讓我們覺得新消費品牌即將誕生下一個價值百億的新機會,期待在接下來5年內會誕生屬於中國的寶潔和歐萊雅。

然而我們發現,並不是所有人都對新消費的未來充滿信心,也一些疑慮出現在營銷人的心頭——新消費是不是一個造出來的偽概念?它和常規的網生品牌有什麼區別?這些擅長投放及自我營銷的新品牌,又會不會對傳統廣告營銷行業產生威脅?

事實上,新消費確實正在革新傳統營銷的方式,但同時也在孕育出誕生新一代的營銷與廣告公司。對於深諳傳統營銷理論的廣告人和營銷人來說,了解新消費,也是在掌握營銷的未來,畢竟誰都不想錯過這個價值百億的機會。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一起解構新消費品牌是什麼,以及它為廣告營銷行業帶來了什麼樣的機會。

一、我們正處在新消費的浪潮上

這些品牌之所以被定義為新消費品牌,主要是因為它們踩中了三個機會:新渠道、新人群、新供給。而這三個點也是「新消費浪潮」與早期的網際網路創業品牌,以及前兩年的消費升級浪潮的本質區別。

網際網路創業改變的是渠道、消費升級革新的是產品和服務,而新消費浪潮是一次自上而下的需求爆發。

1、新渠道,讓品牌做營銷的需求更旺盛

這裡的新渠道,主要說的是這兩年出現並逐漸成為主流社交平臺的抖音、快手、淘寶直播、小紅書、B站等,我們可以簡稱為「小快直抖B」。

俗話說「抖音5分鐘,人間2小時」,對於消費者來說,這些平臺的出現,帶來了消磨時間的快樂;而對於品牌而言,這些吸引了消費者注意力的平臺,不僅加速了品牌獲客的效率,還大大降低了做營銷的門檻。

準備一個種草視頻/圖文,下方再插一個即看即買的購物車連結,這引流效果可比一個TVC要立竿見影得多,有效地達成了品效合一。

與此同時,十幾萬的投放費用,也比動輒百萬的TVC Campaign要實惠得多,這讓資金比較緊張的小品牌也有了做大範圍營銷的資本,改變了原本只有頭部大品牌掌握營銷話語權的遊戲規則。

更有意思的是,如今在這些新渠道中,新品牌反而比成熟品牌玩得開,通過清奇的腦洞與創意,收穫更多的關注,更容易實現彎道超車。

例如在抖音平臺中,完美日記就通過美妝博主試色、測評、反差對比的方式,開闢了一個新的天地。

這種直接把美妝的「美」效果放大玩法,也給許多新銳國貨美妝品牌帶來了靈感,colorkey、紅地球、花西子等品牌相繼都幹勁十足的加入了血洗平臺流量的大軍中,讓消費者每天都能刷到一波又一波的內容投放。

眼見新品牌玩得風生水起,如今成熟品牌也開始研究起這些新渠道打法。與此同時,新品牌也正在不斷挖掘新的流量紅利,探索更好的營銷方式。

畢竟中國流量格局一直都在變化,今天是短視頻,明天就有可能是直播,哪裡冒出了新渠道,哪裡就是新的流量營銷機會。

2、新人群,渴望更多選擇的出現

新人群,指的是剛開始進入30歲,購買力旺盛的90後,以及越來越擁有話語權的95、00後等「後浪」們。他們正渴望出現更多的產品和品牌,來滿足自己和上一代人完全不同的需求。

例如,上一代人沒有朋友圈,可如今這些社交平臺就像是一個人的名片,在裡面展示自我是基礎的社交禮儀,於是他們需要藉助一些外在的產品或品牌,來傳達自己的精神、審美或主張。這一需求,給一批在外包裝與產品理念中做革新的新品牌有了誕生的機會。

以速溶咖啡為例,在一眾扁平的塑料包裝中,小杯子的立體包裝讓「三頓半」殺出重圍,並且它在喝法和場景上也做了創新,咖啡不再局限於常規的商務場景,旅行、爬山一樣可以喝,把咖啡文化與產品做融合,通過好看+有趣,入侵了大家的朋友圈。

再比如做潮玩的泡泡瑪特,則藉助盲盒的形式,塑造出未知感,滿足年輕人的好奇心,加上娃娃的高顏值,俘獲新人群的審美。這種精神消費也帶來了成癮性,引爆社交網絡。

所以說,每一代人都需要的是屬於自己時代的消費品。不僅是滿足需求,更是想證明這一代人的獨特存在價值。

同樣喜歡喝碳酸飲料,但明顯這一代人會更關注健康,於是氣泡水成了一個新的選擇,而主打0糖、0脂、0卡的無糖飲料概念的元氣森林,成了新人群眼中的「可口可樂」。

另外,90、00後與70、80後經歷的時代也不同,他們是伴隨著中國的飛速發展而成長起來的一群人,比前幾代人都有著更強的文化自信,對中國品牌有更高的信任度和接受度也更高。

在這一點上,比起屬於上一代人的那些品牌,這批新人群願意給懂他們、又符合他們購買力的新品牌更多機會,來填補自己尚待滿足的社交、情感、精神、單身等需求。

3、新供給,技術與產能需要被看見

新供給,指的是中國成熟的供應鏈體系。

一直以來,我國也被稱為世界工廠,全球10大代工廠,有一半都在中國。而近幾年,不僅是供應鏈能力越來越成熟,我們的代工技術也越來越發達,要論完備和精密程度已經是其它國家難以超越的了,這些新興的技術和產能正渴望被更多人看見和發現。

這樣的造成的結果就是,如今我們想要生產一款優質產品的生產壁壘已經不再那麼高了。尤其是美妝和個護行業,我們不僅擁有成熟品牌的供應鏈資源,在技術上已經可以實現和成熟的大品牌達到相同的效果。

女子刀法研究所的合作夥伴「增長黑盒」曾報導過,完美日記就關注了各個大牌的代工廠,還招募了不少的駐廠代表,好似買手一樣,駐紮在各種貨源地。只要這些成熟品牌一有什麼新的產品或者是包材,迅速就能獲得數據,并迭代自己品牌的產品。

不僅是品牌和供應鏈的合作越來越高效,用戶與供應鏈之間的距離也被縮短了。

以往用戶的需求要到達供應鏈,要經過消費者調研公司、產品設計部門、公司決策部門等層層關卡,如今,通過社群、用戶數據等渠道,供應鏈廠商能夠很清晰的知道消費者想要什麼,從而生產製造。消費者和供應鏈不再是脫節的兩個世界。

如今,還有一些代工廠直接自建品牌了。如近期國內玻尿酸大廠山東福瑞達,推出了首個新美妝品牌UMT,瞄準Z 時代美妝進階消費群體。

供應鏈對市場的聲音不僅更清晰了,它們的選擇也在變得越來越多,可以提供產品線、生產技術,也能誕生品牌。

從上遊新興的渠道給品牌的機會、到中遊消費者旺盛的消費需求,再到下遊供應鏈的機會,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催生了這一場名為「新消費」的品牌創業浪潮。

二、伴隨而生的新消費品牌模式正在向我們襲來

那麼,只要是踩中了這兩年新渠道、新人群、新供給的品牌,都屬於新消費品牌嗎?

也不全是。並不所有在這幾年出現的新創業品牌,都可以被稱為新消費品牌。

它們還需要具備另外兩個特性:1、是網際網路原生的品牌 ;2、中國品牌。

新消費品牌,本質上是繼上一次消費升級後,基於中國網際網路發展而出現的新一代創業品牌們。

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有一些成熟品牌現在也在用類似的新消費品牌模式,打造自己的子品牌。如今年農夫山泉根據新人群愛喝咖啡又想和碳酸飲料的需求,推出了碳酸咖啡「炭仌」,並把抖音、小紅書等渠道作為了主要營銷陣地。

也許未來新消費品牌會變成一種品牌的模式,在這一階段,是那些順勢而起的新消費品牌正在圈地跑馬;而未來,或許是那些成熟品牌所參透了新消費品牌模式,重新拿回了話語權。

總之,新消費品牌正在為商業帶來越來越多的想像力。

三、新消費品牌也加催生新型的廣告營銷公司

同樣,新消費品牌也無法脫離廣告營銷公司的幫助,但是他們需要的是新型的廣告營銷公司。

我們發現海外已經出現了一些新型的廣告&諮詢公司,如管理品牌資產的工具平臺Brandfolder、Bynder等;協助僱傭自由職業者幫品牌進行推廣的平臺99Designs、DesignCrowd等;還有一些數據管理、裂變營銷、KOL及聯盟營銷機構等。

在國內,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公司正在做轉型,例如一些廣告公司,也開始做起了直播間的創意策劃,幫助這些新消費品牌在網際網路的語境中,不只是賣貨,更是做品牌;還有電商代理公司,開啟了KOC的業務,強化線上營銷的力量;CRM公司做起了社群數據的管理,與供應鏈之間互為支撐等等。

而新消費品牌創始人,大概率也來自廣告營銷人,設計師以及一部分來自寶潔這些大公司原來做大品牌出身的創始人,還有少部分是以前在網際網路行業做O2O和新媒體的創始人。

新消費品牌的創業浪潮,無論是對於行業,還是營銷圈的每個人,都是一次機會。

相較於以往很多消費品都是被海外品牌壟斷的情況,如今,中國市場具有更大的想像空間。從之前爆火的美妝,到這兩年興起的食品飲料、小家電等,都在出現增速兇猛的新消費品牌。這也不禁令我們好奇,會不會誕生屬於下一代的寶潔和聯合利華?

當年的巨頭品牌們養活了4A,在這樣的新消費品成長路上,會不會也孵化出屬於新網際網路時代的廣告營銷公司?新的廣告營銷公司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女子刀法研究所」將持續記錄這一代新消費品牌創業浪潮的發展,我們共同期待新消費的未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女子刀法研究所(ID:BusinessofWomenClub),作者:女子刀法行研團隊,原文標題:《新消費品牌是不是偽概念?》,頭圖來自:百度

相關焦點

  • 戀愛中的精神出軌是不是偽概念?
    問題是:戀愛中的精神出軌到底是不是一個偽概念? 當代的愛情話語裡,無外乎這樣三個概念:愛情、戀愛關係和婚姻。因為這種二重性,使戀愛關係成為了介於愛情與婚姻之間的一個被拉扯的概念。 首先要明確,出軌在婚姻制度下是一個實在的真概念。婚姻是家庭的基礎,因此它才會區別於愛情、友誼,成為立法的對象。而家庭,既是社會經濟單位,也是人口生產單位,家庭按其本質來講,必須要實現財產和血緣的傳遞。
  • 國產替代概念獲驗證?中興通訊AH股大漲,還有哪些國產替代在路上?
    消息面上,6月17日,中興通訊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具備晶片設計和開發能力,7nm晶片規模量產,已在全球5G規模部署中實現商用,5nm晶片正在技術導入。新導入的5nm晶片技術將使中興通訊在半導體領域達到最新標準,這意味著該公司或許將不再依賴美國公司或供應商。
  • LVK品牌 |新消費時代脫穎而出的「黑馬」
    受眾在經歷了市場的不斷變化更迭,消費結構不斷變化升級的背景下,其對產品的需求也更為寬泛和逐步個性化,只有更為重視客戶體驗的品牌才能在眾多品牌的洗禮下屹立不倒。LVK更重視客戶的實際訴求,研發更為優質的產品。
  • 新品牌就位,中國消費產業劇本正重寫
    )排在全球前10大消費品牌也是在這五年內,出現了大量銷售額一飛沖天的新晉網紅品牌。本報告的目的並非對這些細分賽道進行系統的總結和呈現,而是致力於找出那些正在影響不同垂直細分市場重構進程的帶有趨勢性的底層邏輯和共性特徵,希望對中國消費市場的創業者、投資者、參與者和觀察者有所助益。
  • 新國貨品牌和新一代消費者:正在彼此走近
    隨著2020年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秋季上海服裝展)落下帷幕,再度參展的輕奢時尚服飾配搭品牌LIVIN MOMENTO領慕品牌再一次獲得了市場的認同,得到眾多時尚界知名人士的認可和助力。「時尚消費是一個複雜的行為決策過程。
  • 可替代的消費、產品和我們
    買本雜誌,書報亭阿姨問你是不是還想來張XXX的海報。買個粉底,櫃姐附加問你需不需要和XXX人形立牌合照。——這是明星效應?不是的,這不是。這款粉底五大明星一人一色,這本雜誌三個明星三種封面,這是熱點經濟,這是粉絲經濟,或者說,這是可替代經濟。
  • 品牌新基建一一引領品牌消費新趨勢
    通過設身處地的思考與專業視角的把控,滿足著特定消費群體的需求。如清華同方一樣,眾多企業都在轉向關注人的需求。不過,如今的消費者對於品牌的消費需求較當初被動接受已大為不同,這些需求變化也反向影響著企業的決策與實踐方向。「商品已經圍繞人轉起來」「變化很大」,肖非這樣形容當今消費群體在品牌消費時呈現出的新特徵。
  • 對話長江文藝出版社副社長黎波 暢銷書是個偽概念
    黎波:暢銷書本來就是一個偽概念,是特定時間、特定條件下的產物。   在任何時代,閱讀都是件苦差事,在古代,閱讀人口從沒超過5%。當年之所以出現暢銷書,因為年輕人急於接受新鮮事物,又沒有其他的替代品。一般來說,報紙能告訴你出事了,雜誌可以告訴你出了什麼事,可為什麼出這件事、怎麼解決等,只能看書。   北青藝評:今天有替代物了嗎?它真能替代讀書嗎?
  • 電影《一個購物狂的自白》:不惜代價追求品牌的你正在操縱偽精緻
    影片富有戲劇性的反應出一種現象,即為了精緻而超前消費,為一時的快樂消費,而後果認知卻不足,導致不良後果。可是誰也不是麗貝卡,不一定有運氣讓自己火一把然後順利的辦拍賣會賺錢快速還債。偽精緻為什麼會「偽」?是你真的不精緻麼?
  • 哪些香水品牌正在被消費者「熱搜」?這份報告告訴你
    可見,中國新一代消費者對香水的消費已逐漸養成習慣。 日前,百度發布了《2019年百度香水行業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百度覆蓋了月均196萬的香水行業人群,香水相關內容的月均搜索指數達645萬,信息流內容月均分發量1089萬,月均閱讀指數達618萬。香水行業人群已經在百度平臺養成看一看+搜一搜的信息獲取習慣。
  • 快時尚品牌遭遇瓶頸期,國潮如何扛起消費大旗?
    快時尚品牌們在今年的新動作和新舉措可以說相當的多,押注線上平臺、擴展品牌、增加品類、個性化服務、線上線下數位化運營。然而,這些策略能讓曾經風頭無二的快時尚品牌逃離衰退擺脫困境,找到新的破局之路嗎?
  • 燕麥奶消費端火熱 OATLY受到熱捧
    可是現在,我們第一時間就能想到幾個植物奶品牌。近年來,隨著「植物基」食品消費群體規模不斷擴大,燕麥奶受到了消費者的熱捧,根據ECdataway數據威的數據,瑞典知名燕麥奶品牌Oatly今年1-4月在天貓、淘寶上的銷量分別獲得了115.4%和2305.7%的增長。消費端的火熱,給了各大品牌和資本進入燕麥奶市場的動力和底氣。
  • 如何復刻下個10億品牌?新消費品牌增長的五步模型
    海外四五年前就起來了這波DTC品牌,當時我就在想中國會不會同樣有新一代消費品牌崛起?為此我還寫過一篇中美新消費品牌增長對比報告。 非常幸運的是,2018年我離開了上一份工作,我就開始做刀姐公眾號,寫很多新消費品牌,我發現周圍有很多朋友都開始進入新消費品牌賽道創業。
  • 新國潮和消費升級呼喚本土國際品牌
    中國新聞周刊評論員/閆肖鋒  發於2020.11.16總第972期《中國新聞周刊》  近年來,消費領域掀起一股推崇中國品牌的風潮即所謂「新國潮」。其實,新國潮只是面子,新消費才是裡子。其背後是以新中產為主推動的消費升級和民族自豪感。新國潮和消費升級呼喚本土國際品牌。  目前,內循環戰略啟動的是14億人口的消費力,背後的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勢必深刻改變中國製造的模式和格局。未來可期的是,在吃住行各領域,人們不但追求物質享受,還追求精神滿足。尤其是新中產群體的崛起和擴大,必將推動一批新的本土品牌崛起,並走出國門。
  • 海昌攜手阿里健康「健康大牌日」,引領顏值消費新趨勢
    在顏值經濟增長佔比越來越高的今天,顏值對於消費者來說是雙向需求,既要商品的顏值高,也要商品能夠增加自己的顏值,阿里健康去年發布的《2019線上彩瞳消費洞察報告》數據顯示,彩瞳片的線上消費呈上漲趨勢,從消費人群來看,90後、95後是線上彩瞳消費主力軍,且增速明顯高於其他代際的消費人群。消費者在選購彩瞳片時對具有高保溼性和舒適性的矽水凝膠材質彩瞳的需求更是持續快速增長。
  • 李倩:打造新消費品牌的幾個醒腦大實話
    編者按:本文來源創業邦專欄浪潮新消費。今天,大家都在講新消費品牌,極其想從這個大勢中,驗證或者獲取一些與自己相關的價值。但品牌本身所蘊含的時間維度和心智建立,遠不是一朝一夕,一兩場戰鬥就可以達成。
  • 爆款收割機聚划算打造深夜消費場景,助攻品牌抓取全新增長點
    其後也為飛利浦、林氏木業、瑪氏偉嘉等行業頭部品牌拉動日銷增長6-18倍,成交訂單中夜間新客佔比60%以上,有效盤活品牌新老用戶。活動中,飛利浦包夜專場吸引超過91%的新客進入店鋪,林氏木業獲得70%新客流量,並且年輕消費人群佔比高達六成。蘇泊爾包夜專場當晚,通過網紅品牌跨界合作、PGC聯合直播、抖音小紅書種草等多渠道配合,45萬新客來到蘇泊爾旗艦店。
  • 借力小紅書,「完美日記」領銜新消費品牌上市潮
    在人群迭代的大背景下,近幾年湧現出許多新品牌。而在完美日記上市背後,我們可以看到,今年迎來了新品牌的上市潮,泡泡瑪特即將敲響開市之鑼,內外、喜茶等品牌都有上市計劃。與此同時,通過內容平臺獲得快速成長和品牌認知積累的新興品牌,如飲品品牌元氣森林、設計師運動服品牌MAIA ACTIVE、國產護膚品牌穀雨、休閒零食品牌自嗨鍋等新興品牌,也正在加速受到資本方的關注。
  • 今天背什麼|大牌包VS小眾包,「平價替代」到底有多爽!
    上一期的<今天背什麼>街訪下來,Chase發現小姐姐們背的包包幾乎都是一線品牌的包包,剛剛過去的雙十二,不知道大家的錢包都還好嗎!作為熾熱的小眾包包愛好者的Chase上個周和朋友一起去看展逛買手店入手了一隻迷你的珍珠包!馬上年末了,姐妹們少不了聚餐和part,要想每個場合都有美美的新包背,得好好為錢包考慮考慮!
  • 海底撈也推單人套餐,「一人食」究竟是餐飲新金礦還是偽需求?
    有人說「一人食餐廳」是下一風口,也有人說它屬於「偽需求」,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一人食餐廳到底是不是下一個餐飲「寶藏」! 的確,現在的年輕人追求高品質,熱衷消費、看淡儲蓄、及時行樂,「精緻窮」等概念更是層出不窮,就算一個人也不會「隨便對付」,而是要去餐廳吃大餐、享受好的服務,自己吃飯花100塊錢以上也習以為常……而這些恰恰就是「一人食」生根發芽的土壤,所以很多餐飲人認為,「一人食」餐廳將成為潛力巨大的消費金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