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是蘇聯乃至全世界僅次於航空母艦的最大型軍艦,也是目前全球唯一排水量超過兩萬噸及使用核動力的非航母水面艦艇。
基洛夫級的大小已經接近二戰時代的戰列艦,所以也被西方稱為戰列巡洋艦,排水量和武器火力類似戰列艦但是任務和角色跟巡洋艦相同,蘇聯方面統一稱之為 "重型核子飛彈巡洋艦"。在美國海軍曾操作過的艦隻中,唯一與之噸位及功能相近的,是長灘號核動力飛彈巡洋艦,不過早已退役多年的該艦滿載排水量只有一萬七千多噸,且設計和建造的年代要早得多。
基洛夫級大約有1600個船艙。其中140個單人或雙人間的軍官和士官住艙,30個軍士和水兵住。全艦有220個門廊,49條走廊,總長度近20千米。艦上設有15間淋浴室,兩間浴室,一間桑拿浴室,以及一座小型遊泳池,另外還設有圖書室和健身娛樂中心,雙層的醫療中心,包括門診部,藥房,X光室,手術室,看護隔離病房和牙科診所,可謂功能齊全。
基洛夫級還安裝了四臺蒸汽輪機作為反應堆出現故障時的備份動力。該艦動力系統所提供的電力和熱能可以供應一座10-15萬人口的城市使用,其艦體設計也用在了蘇聯核能指揮艦SSV-33「烏拉爾」號的船體上。
基洛夫有驚人的武裝和大量電子設備。巨大的雷達組件安裝在前桅杆,北約稱為「頂對」(Top Pair)。主武器是20枚P-700花崗巖(廠號3M45)反艦飛彈,可以打擊大型水面艦。防空方面有12門8聯裝S-300F堡壘/SA-N-6雷鳴防空飛彈共96枚(四號艦換成了更先進的S-300FM堡壘-M/SA-N-20石像鬼飛彈);還有2門20聯裝9K33M黃蜂-M/SA-N-4壁虎飛彈共40枚。
偵測器和副武器各有不同;首艦在艦首裝了一門雙聯裝RPK-3風雪/SS-N-14火石反潛飛彈筒備彈14發。後繼艦則換成4具9K331道爾/SA-N-9拳套防空飛彈系統備彈192發, 因為認為受到西方國家的空中威脅比較嚴重 。基洛夫和伏龍芝兩艦都有8門30 mm AK-630近迫防禦快炮,後兩艦則是裝備6座CADS-N-1短劍近防系統。
其他武器還有130 mm AK-130 主炮(除了基洛夫號是兩門100 mm 主炮),10門魚雷飛彈兩用發射管(另有兩門RBU-1000龍捲風-2式六管反潛火箭發射器和RBU-6000龍捲風-3式12聯裝反潛火箭架一座(後兩艦將RBU-6000換成了一座10聯裝RBU-12000王蛇-1式反潛火箭發射器),備彈96發。
基洛夫號:蘇聯解體後改成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於1973年7月在聖彼得堡波羅的海造船廠下水起造, 1977年12月26日首航,1980年12月30日服役。第一次對外發表於1981年,當時北約觀察家稱為代號 BALCOM I (波羅地海戰士 I )。1990年在地中海上發生反應爐事故。之後因為蘇聯瀕臨解體的財務困境而沒有被修復。後來被當成零件船從上面拆東西用於維護其他基洛夫級艦。所以到今天,俄羅斯海軍只有一艘基洛夫級巡洋艦在服役,而且艦況也在日益老化,這也是今天俄羅斯海軍的一個寫照。但不可否認的是,基洛夫仍然給世人帶來了巨大的震撼,是曾經的紅色帝國強大傳奇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