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為了防止敵人在自己龐大海岸線上進行大規模的兩棲登陸作戰,蘇聯紅海軍開始了大規模的艦隊擴張計劃。雖然蘇聯紅海軍在短時間內就研製並裝備了包括「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在內的數款大型水面作戰艦艇。但是,在蘇聯紅海軍進步的同時,美國海軍同樣也在更新自己的裝備。
在蘇聯紅海軍大規模擴建傳統火炮戰艦時,美國海軍開始進行戰艦飛彈化的嘗試。比如從1953年開始,美國海軍就開始在「巴爾的摩」號重巡洋艦和「波士頓」號巡洋艦上嘗試安裝「天獅星」巡航飛彈和其他類型飛彈。
在獲知美國海軍開始嘗試將戰艦飛彈化之後,蘇聯紅海軍方面也馬上行動了起來,而「肯達」級飛彈巡洋艦,就是蘇聯紅海軍諸多嘗試後的產物之一。今天,本文就為各位讀者大致介紹下蘇聯紅海軍歷史上的第一款,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專門設計的飛彈巡洋艦——58型「肯達」級飛彈巡洋艦。讓各位讀者對蘇聯紅海軍在火炮巡洋艦嚮導彈巡洋艦轉化的那段歷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改裝的失敗——「肯達」級誕生前蘇聯紅海軍的尷尬狀態
在決定正式立項新一代飛彈巡洋艦之前,蘇聯紅海軍的狀態頗為尷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紅海軍本想繼續執行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大艦隊」規劃,建造包括戰列艦和巡洋艦在內的一大批傳統型火炮戰艦。
不過在戰後新技術的衝擊之下,蘇聯紅海軍在戰後建造的幾款傳統火炮驅逐艦很快就落後了。在1953年英國舉辦的國際閱艦式上,蘇聯紅海軍的「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雖然因為優美的外形和強大的火力得到了西方「50年代最完美巡洋艦」的稱號。但是在這個稱讚之下,也隱藏了西方對蘇聯紅海軍戰艦技術落後的揶揄之意。
為了能夠在已經出現端倪的飛彈化時代中站穩腳跟,蘇聯紅海軍曾嘗試在「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上進行相應的改裝,使之成為一款優秀的飛彈巡洋艦。雖然「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中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和「捷爾任斯基」號等艦都先後進行了飛彈化改裝。不過因為先天設計的不足,飛彈化改裝的效果並不好。
在這種情況下,蘇聯紅海軍只能夠設計一款全新的飛彈巡洋艦才能夠滿足自己的使用需要。而此前在部分戰艦上的飛彈化改裝嘗試,也為蘇聯紅海軍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這也為58型「肯達」級飛彈巡洋艦的誕生打下了一定的物質基礎。
從火炮到飛彈——「肯達」級飛彈巡洋艦的誕生和基本設計
蘇聯紅海軍對「肯達」級飛彈巡洋艦的定位十分清晰,該級艦的主要任務就是取代已經不再先進的68Bis型「斯維爾德洛夫」級火炮巡洋艦,在未來可能的遠洋艦隊對決中,以飛彈作為主要武器對敵人的中大型作戰艦艇發動遠程打擊。
蘇聯紅海軍很快就給予了新型飛彈巡洋艦58的項目代號,設計任務則交給當時的第53中央設計局,也就是今天的北方設計局來完成,第53中央設計局當時擁有豐富的中大型水面戰艦設計經驗,負責58型飛彈巡洋艦的設計再合適不過。
因為預設戰場仍然是遠洋海域,所以58型飛彈巡洋艦和此前的「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一樣,使用了長艏樓單體艦型設計,艦艏尖瘦且輕微上揚,在寒帶海域和溫帶海域航行時可以避免海浪拍到甲板上。艏樓長度佔到全艦長度的三分之二左右,並且將幹舷提升,使得艦內容積增加,可以將大部分精密設備部署在艦內。
因為和「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一樣艦體偏長,兩型艦都在艦體中部進行了優化,以減輕艦體的橫搖情況。不同的是,「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是在艦體中部設置了舭龍骨,而58型飛彈巡洋艦則是在艦體中部設置了一對減搖鰭,在同樣能減輕戰艦橫搖時,不僅減少了對艦內空間的佔用,而且整體造價也更便宜。
為了降低整艦重心,58型飛彈巡洋艦的外形相對於「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來說低矮了很多。這樣設計的原因是早期蘇制制導雷達設備和飛彈的體積、重量都偏大,如果艦型過於高大,在惡劣海況下戰艦無法保持足夠的穩定性。
作為一款飛彈巡洋艦,58型的武備自然是以各類飛彈武器為主。因為蘇聯紅海軍此前已經在不同的戰艦上對反艦飛彈和防空飛彈進行了充分的驗證,所以58型飛彈巡洋艦同時安裝了反艦飛彈系統和防空飛彈系統。
反艦飛彈方面,58型飛彈巡洋艦使用的是SS-N-3B型反艦飛彈,用部署在艦艏和艦艉的SM-70型發射裝置進行發射。SM-70型反艦飛彈發射裝置採用了「一」字型布置,艦艏和艦艇煙囪後部各布置有1座。該型飛彈發射裝置可以左右180度轉動,在發射飛彈時,發射架需根據實際情況上揚,發射架的最大仰角可以達到40度。
值得一提的是SS-N-3B型反艦飛彈性能,這款反艦飛彈雖然笨重,單枚重量就達到了4.5噸。但是因為採用了渦輪發動機和固體火箭發動機推動,該型反艦飛彈的最大飛行速度可以達到1.3馬赫。戰鬥部則包含常規戰鬥部和核戰鬥部兩種,常規戰鬥部使用的是1000公斤的高爆炸藥,核戰鬥部則是350千噸當量的核彈頭。
雖然該型反艦飛彈理論上擁有500公裡的最大射程,不過因為早期蘇聯紅海軍制導手段比較落後,實戰時該型飛彈需要由飛機或者友艦提供中繼制導,不然飛彈很容易在漫長的飛行過程中丟失目標。
58型飛彈巡洋艦一共攜帶了16枚SS-N-3B反艦飛彈,除了前後兩座SM-70型發射架中一共8枚反艦飛彈外,艦橋下方和煙囪後方的甲板下部,還各隱藏有一套飛彈再裝填裝置,可以自動補充彈藥,16枚SS-N-3B反艦飛彈的火力,讓58型飛彈巡洋艦的單艦反艦能力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比較有意思的是,早期的58型飛彈巡洋艦艦身兩側還各安裝了一座三聯裝的533毫米直航式魚雷發射裝置,可以發射PTA-53重型反艦魚雷,但是後面因為實戰意義不大,魚雷發射裝置也就被拆除了。
防空飛彈方面,58型飛彈巡洋艦在艦艏安裝了一套M-1艦空飛彈發射系統,使用SA-N-1型艦空飛彈。飛彈庫位於雙臂式發射架的下方,可以存儲16枚SA-N-1型艦空飛彈。這種艦空飛彈最小射程4公裡,最大射程15公裡,使用無線電指令制導,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
作為飛彈武器的補充,58型飛彈巡洋艦上仍然保留了部分艦炮。其艦艉布置了兩座AK-726型76.2毫米艦炮,該型艦炮為60倍徑身管,最高射速90發每分鐘,最大射高10公裡,最大射程15公裡,兩炮射界分開,可以同時對同一目標進行攻擊。
58型飛彈巡洋艦早期型並沒有安裝任何小口徑艦炮,而是將防空任務都交給了艦空飛彈。但是隨著歐美海軍也開始逐漸裝備反艦飛彈,蘇聯紅海軍後來也在58型飛彈巡洋艦的兩側各安裝了兩門AK-630型近防炮,用於攔截敵人的反艦飛彈。
反潛武器方面只有2座12聯裝的RBU-6000「龍捲風2」反潛深彈發射器,均布置在艦艏,最大射程6公裡,備彈96枚,具備自動裝填能力,基本上滿足了58型飛彈巡洋艦一般情況下的反潛作戰需要。
考慮到艦上的SS-N-3B型反艦飛彈需要中繼制導才能有較高的命中率,為了能在沒有飛機和友艦幫助下發揮其威力,58型飛彈巡洋艦在艦艉設置有直升機起降平臺,可以攜帶一架卡-25RTS直升機,能為SS-N-3B反艦飛彈提供中繼制導服務。不過因為沒有設置直升機機庫,因此直升機無法長期駐艦。
作為一款飛彈巡洋艦,58型飛彈巡洋艦也安裝了大量的雷達和火控設備。考慮到該級艦後來經過大量的改裝,因此本文以該級艦早期艦上的雷達和火控設備作為典型進行介紹。
58型飛彈巡洋艦的1號桅杆和2號桅杆上均安裝了「頭網A」對空/對海搜索雷達,最大探測距離180公裡,兼顧海面和空中目標的早期搜索。1號桅杆和2號桅杆上還安裝有「雙杓」火控雷達,有效距離100公裡,主要為SS-N-3B型反艦飛彈提供制導。
艦橋頂部則安裝有1部「果皮群」火控雷達,該款火控雷達主要為部署在艦艏位置上的SA-N-1艦空飛彈提供制導服務,最大作用距離為75公裡。2號桅杆上則安裝了1部「梟鳴」火控雷達,負責為部署在艦艉的兩座AK-726型艦炮提供目標信息。
58型飛彈巡洋艦的首艦為「威嚴」號,按照一般的命名規則,58型飛彈巡洋艦應該被命名為「威嚴」級。但是因為收集到的信息有誤,最終西方將58型飛彈巡洋艦命名為「肯達」級飛彈巡洋艦。
「肯達」級飛彈巡洋艦一共打算建造12艘。不過後來因為蘇聯紅海軍其他飛彈戰艦的誕生,其生產數量被削減為4艘,分別為「威嚴」號、「守護」號、「英勇」號和「靈敏」號。
總體評價——蘇聯紅海軍中承上啟下的過渡艦
雖然蘇聯紅海軍在設計「肯達」級飛彈巡洋艦之前,已經在部分戰艦上進行了大量的提前測試,但是最終「肯達」級飛彈巡洋艦在整體設計上還是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是在排水量上,作為一款飛彈巡洋艦,「肯達」級飛彈巡洋艦的標準排水量僅有4400噸,即使是滿載排水量也僅有5550噸。雖然排水量下降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肯達」級飛彈巡洋艦使用了更多的自動化設備,但這也導致了該艦在遠洋海域的自持能力不足。
「肯達」級飛彈巡洋艦的動力核心是2臺TV-12型蒸汽輪機組和4臺KVN-95/64型高壓燃油鍋爐,這些動力組件為「肯達」級飛彈巡洋艦提供了90000匹馬力的澎湃動力。「肯達」級飛彈巡洋艦的最大航速能達到34節,此時的最大續航裡程為2000海裡。如果使用14節的經濟航速,續航裡程則能提升到7000海裡,但也只有10天的海上自持力而已。
在武備上,雖然其配備的SS-N-3B反艦飛彈理論上擁有500公裡的最大射程,但是在沒有中繼制導的情況下,只依靠本艦雷達和火控設備進行引導的話,只擁有55公裡的作戰距離。搭載的卡-25RTS直升機雖然能提供一定的中繼制導支持,但是因為艦上沒有設置直升機機庫,又無法讓直升機長期駐艦作戰。
作為世界上第一款專門設計的飛彈巡洋艦,蘇聯紅海軍通過「肯達」級飛彈巡洋艦的設計和建造知道了自己在專用飛彈巡洋艦設計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並在後面的1134型飛彈巡洋艦的設計上及時進行了修正。如果要給一個評價,只能說該艦是蘇聯紅海軍中承上啟下的一款過渡型戰艦,為蘇聯紅海軍打開了專用型飛彈巡洋艦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