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款專用飛彈巡洋艦竟是蘇聯造,僅4艘,「肯達」級巡洋艦

2020-12-18 書劍雜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為了防止敵人在自己龐大海岸線上進行大規模的兩棲登陸作戰,蘇聯紅海軍開始了大規模的艦隊擴張計劃。雖然蘇聯紅海軍在短時間內就研製並裝備了包括「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在內的數款大型水面作戰艦艇。但是,在蘇聯紅海軍進步的同時,美國海軍同樣也在更新自己的裝備。

「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

在蘇聯紅海軍大規模擴建傳統火炮戰艦時,美國海軍開始進行戰艦飛彈化的嘗試。比如從1953年開始,美國海軍就開始在「巴爾的摩」號重巡洋艦和「波士頓」號巡洋艦上嘗試安裝「天獅星」巡航飛彈和其他類型飛彈。

「巴爾的摩」號重巡洋艦

在獲知美國海軍開始嘗試將戰艦飛彈化之後,蘇聯紅海軍方面也馬上行動了起來,而「肯達」級飛彈巡洋艦,就是蘇聯紅海軍諸多嘗試後的產物之一。今天,本文就為各位讀者大致介紹下蘇聯紅海軍歷史上的第一款,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專門設計的飛彈巡洋艦——58型「肯達」級飛彈巡洋艦。讓各位讀者對蘇聯紅海軍在火炮巡洋艦嚮導彈巡洋艦轉化的那段歷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改裝的失敗——「肯達」級誕生前蘇聯紅海軍的尷尬狀態

在決定正式立項新一代飛彈巡洋艦之前,蘇聯紅海軍的狀態頗為尷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紅海軍本想繼續執行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大艦隊」規劃,建造包括戰列艦和巡洋艦在內的一大批傳統型火炮戰艦。

「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

不過在戰後新技術的衝擊之下,蘇聯紅海軍在戰後建造的幾款傳統火炮驅逐艦很快就落後了。在1953年英國舉辦的國際閱艦式上,蘇聯紅海軍的「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雖然因為優美的外形和強大的火力得到了西方「50年代最完美巡洋艦」的稱號。但是在這個稱讚之下,也隱藏了西方對蘇聯紅海軍戰艦技術落後的揶揄之意。

為了能夠在已經出現端倪的飛彈化時代中站穩腳跟,蘇聯紅海軍曾嘗試在「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上進行相應的改裝,使之成為一款優秀的飛彈巡洋艦。雖然「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中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和「捷爾任斯基」號等艦都先後進行了飛彈化改裝。不過因為先天設計的不足,飛彈化改裝的效果並不好。

安裝了防空飛彈的「捷爾任斯基」號

在這種情況下,蘇聯紅海軍只能夠設計一款全新的飛彈巡洋艦才能夠滿足自己的使用需要。而此前在部分戰艦上的飛彈化改裝嘗試,也為蘇聯紅海軍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這也為58型「肯達」級飛彈巡洋艦的誕生打下了一定的物質基礎。

從火炮到飛彈——「肯達」級飛彈巡洋艦的誕生和基本設計

蘇聯紅海軍對「肯達」級飛彈巡洋艦的定位十分清晰,該級艦的主要任務就是取代已經不再先進的68Bis型「斯維爾德洛夫」級火炮巡洋艦,在未來可能的遠洋艦隊對決中,以飛彈作為主要武器對敵人的中大型作戰艦艇發動遠程打擊。

蘇聯紅海軍很快就給予了新型飛彈巡洋艦58的項目代號,設計任務則交給當時的第53中央設計局,也就是今天的北方設計局來完成,第53中央設計局當時擁有豐富的中大型水面戰艦設計經驗,負責58型飛彈巡洋艦的設計再合適不過。

「斯維爾德洛夫」級也是長艏樓單體艦型

因為預設戰場仍然是遠洋海域,所以58型飛彈巡洋艦和此前的「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一樣,使用了長艏樓單體艦型設計,艦艏尖瘦且輕微上揚,在寒帶海域和溫帶海域航行時可以避免海浪拍到甲板上。艏樓長度佔到全艦長度的三分之二左右,並且將幹舷提升,使得艦內容積增加,可以將大部分精密設備部署在艦內。

因為和「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一樣艦體偏長,兩型艦都在艦體中部進行了優化,以減輕艦體的橫搖情況。不同的是,「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是在艦體中部設置了舭龍骨,而58型飛彈巡洋艦則是在艦體中部設置了一對減搖鰭,在同樣能減輕戰艦橫搖時,不僅減少了對艦內空間的佔用,而且整體造價也更便宜。

整艦外形低矮了很多

為了降低整艦重心,58型飛彈巡洋艦的外形相對於「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來說低矮了很多。這樣設計的原因是早期蘇制制導雷達設備和飛彈的體積、重量都偏大,如果艦型過於高大,在惡劣海況下戰艦無法保持足夠的穩定性。

作為一款飛彈巡洋艦,58型的武備自然是以各類飛彈武器為主。因為蘇聯紅海軍此前已經在不同的戰艦上對反艦飛彈和防空飛彈進行了充分的驗證,所以58型飛彈巡洋艦同時安裝了反艦飛彈系統和防空飛彈系統。

反艦飛彈方面,58型飛彈巡洋艦使用的是SS-N-3B型反艦飛彈,用部署在艦艏和艦艉的SM-70型發射裝置進行發射。SM-70型反艦飛彈發射裝置採用了「一」字型布置,艦艏和艦艇煙囪後部各布置有1座。該型飛彈發射裝置可以左右180度轉動,在發射飛彈時,發射架需根據實際情況上揚,發射架的最大仰角可以達到40度。

最大仰角狀態下的SM-70反艦飛彈發射架

值得一提的是SS-N-3B型反艦飛彈性能,這款反艦飛彈雖然笨重,單枚重量就達到了4.5噸。但是因為採用了渦輪發動機和固體火箭發動機推動,該型反艦飛彈的最大飛行速度可以達到1.3馬赫。戰鬥部則包含常規戰鬥部和核戰鬥部兩種,常規戰鬥部使用的是1000公斤的高爆炸藥,核戰鬥部則是350千噸當量的核彈頭。

雖然該型反艦飛彈理論上擁有500公裡的最大射程,不過因為早期蘇聯紅海軍制導手段比較落後,實戰時該型飛彈需要由飛機或者友艦提供中繼制導,不然飛彈很容易在漫長的飛行過程中丟失目標。

58型飛彈巡洋艦一共攜帶了16枚SS-N-3B反艦飛彈,除了前後兩座SM-70型發射架中一共8枚反艦飛彈外,艦橋下方和煙囪後方的甲板下部,還各隱藏有一套飛彈再裝填裝置,可以自動補充彈藥,16枚SS-N-3B反艦飛彈的火力,讓58型飛彈巡洋艦的單艦反艦能力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該級艦主要武備一覽

比較有意思的是,早期的58型飛彈巡洋艦艦身兩側還各安裝了一座三聯裝的533毫米直航式魚雷發射裝置,可以發射PTA-53重型反艦魚雷,但是後面因為實戰意義不大,魚雷發射裝置也就被拆除了。

防空飛彈方面,58型飛彈巡洋艦在艦艏安裝了一套M-1艦空飛彈發射系統,使用SA-N-1型艦空飛彈。飛彈庫位於雙臂式發射架的下方,可以存儲16枚SA-N-1型艦空飛彈。這種艦空飛彈最小射程4公裡,最大射程15公裡,使用無線電指令制導,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

艦艏位置的SA-N-1型艦空飛彈

作為飛彈武器的補充,58型飛彈巡洋艦上仍然保留了部分艦炮。其艦艉布置了兩座AK-726型76.2毫米艦炮,該型艦炮為60倍徑身管,最高射速90發每分鐘,最大射高10公裡,最大射程15公裡,兩炮射界分開,可以同時對同一目標進行攻擊。

58型飛彈巡洋艦早期型並沒有安裝任何小口徑艦炮,而是將防空任務都交給了艦空飛彈。但是隨著歐美海軍也開始逐漸裝備反艦飛彈,蘇聯紅海軍後來也在58型飛彈巡洋艦的兩側各安裝了兩門AK-630型近防炮,用於攔截敵人的反艦飛彈。

紅圈處即為AK-630近防炮

反潛武器方面只有2座12聯裝的RBU-6000「龍捲風2」反潛深彈發射器,均布置在艦艏,最大射程6公裡,備彈96枚,具備自動裝填能力,基本上滿足了58型飛彈巡洋艦一般情況下的反潛作戰需要。

考慮到艦上的SS-N-3B型反艦飛彈需要中繼制導才能有較高的命中率,為了能在沒有飛機和友艦幫助下發揮其威力,58型飛彈巡洋艦在艦艉設置有直升機起降平臺,可以攜帶一架卡-25RTS直升機,能為SS-N-3B反艦飛彈提供中繼制導服務。不過因為沒有設置直升機機庫,因此直升機無法長期駐艦。

該級艦隻有直升機起降平臺,沒有機庫

作為一款飛彈巡洋艦,58型飛彈巡洋艦也安裝了大量的雷達和火控設備。考慮到該級艦後來經過大量的改裝,因此本文以該級艦早期艦上的雷達和火控設備作為典型進行介紹。

58型飛彈巡洋艦的1號桅杆和2號桅杆上均安裝了「頭網A」對空/對海搜索雷達,最大探測距離180公裡,兼顧海面和空中目標的早期搜索。1號桅杆和2號桅杆上還安裝有「雙杓」火控雷達,有效距離100公裡,主要為SS-N-3B型反艦飛彈提供制導。

58型飛彈巡洋艦主要雷達和火控設備一覽

艦橋頂部則安裝有1部「果皮群」火控雷達,該款火控雷達主要為部署在艦艏位置上的SA-N-1艦空飛彈提供制導服務,最大作用距離為75公裡。2號桅杆上則安裝了1部「梟鳴」火控雷達,負責為部署在艦艉的兩座AK-726型艦炮提供目標信息。

58型飛彈巡洋艦的首艦為「威嚴」號,按照一般的命名規則,58型飛彈巡洋艦應該被命名為「威嚴」級。但是因為收集到的信息有誤,最終西方將58型飛彈巡洋艦命名為「肯達」級飛彈巡洋艦。

該級艦最終只建造了4艘

「肯達」級飛彈巡洋艦一共打算建造12艘。不過後來因為蘇聯紅海軍其他飛彈戰艦的誕生,其生產數量被削減為4艘,分別為「威嚴」號、「守護」號、「英勇」號和「靈敏」號。

總體評價——蘇聯紅海軍中承上啟下的過渡艦

雖然蘇聯紅海軍在設計「肯達」級飛彈巡洋艦之前,已經在部分戰艦上進行了大量的提前測試,但是最終「肯達」級飛彈巡洋艦在整體設計上還是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是在排水量上,作為一款飛彈巡洋艦,「肯達」級飛彈巡洋艦的標準排水量僅有4400噸,即使是滿載排水量也僅有5550噸。雖然排水量下降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肯達」級飛彈巡洋艦使用了更多的自動化設備,但這也導致了該艦在遠洋海域的自持能力不足。

該級艦滿載排水量也才5000噸出頭而已

「肯達」級飛彈巡洋艦的動力核心是2臺TV-12型蒸汽輪機組和4臺KVN-95/64型高壓燃油鍋爐,這些動力組件為「肯達」級飛彈巡洋艦提供了90000匹馬力的澎湃動力。「肯達」級飛彈巡洋艦的最大航速能達到34節,此時的最大續航裡程為2000海裡。如果使用14節的經濟航速,續航裡程則能提升到7000海裡,但也只有10天的海上自持力而已。

該級艦的海上自持力並不長

在武備上,雖然其配備的SS-N-3B反艦飛彈理論上擁有500公裡的最大射程,但是在沒有中繼制導的情況下,只依靠本艦雷達和火控設備進行引導的話,只擁有55公裡的作戰距離。搭載的卡-25RTS直升機雖然能提供一定的中繼制導支持,但是因為艦上沒有設置直升機機庫,又無法讓直升機長期駐艦作戰。

「肯達」級開啟蘇聯專用飛彈巡洋艦之路

作為世界上第一款專門設計的飛彈巡洋艦,蘇聯紅海軍通過「肯達」級飛彈巡洋艦的設計和建造知道了自己在專用飛彈巡洋艦設計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並在後面的1134型飛彈巡洋艦的設計上及時進行了修正。如果要給一個評價,只能說該艦是蘇聯紅海軍中承上啟下的一款過渡型戰艦,為蘇聯紅海軍打開了專用型飛彈巡洋艦的大門。

相關焦點

  • 蘇聯海軍的巔峰絕唱——光榮級飛彈巡洋艦
    蘇聯這個超級大國已經漸漸遠去,但仍然給世界留下許多深刻印記,龐大的光榮級飛彈巡洋艦就是其中之一。當1979年7月27日,第一艘「光榮」號從尼古拉耶夫 61個公社社員造船廠船臺下水激起狂瀾巨浪時,北約觀察家們就已經感受到它所蘊藏的巨大力量。
  • 俄羅斯核動力飛彈巡洋艦發展概況
    「基洛夫」級(1144「海鷹」型)重型核動力飛彈巡洋艦是俄羅斯乃至全世界僅次於航空母艦的最大型的水面作戰軍艦,也是目前全球唯一排水量超過兩萬噸且使用核動力的現役巡洋艦,目前僅俄羅斯擁有。艦上裝載超過500枚飛彈,因此有「武庫艦」的稱號。
  • 蘇聯海軍的全能戰艦——光榮級飛彈巡洋艦
    蘇聯海軍的巔峰絕唱——光榮級飛彈巡洋艦它配備了威力驚人的P-500/1000反艦飛彈,成為威震四方的「航母殺手」。但它的能力絕不僅限於此,還裝備了數量眾多的艦空飛彈、反潛武器、電子對抗設備和綜合聲吶系統,能全面勝任反艦、反潛、防空等任務,成為僅次於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的「全能戰艦」。
  • 蘇聯巡洋艦的巔峰之作:1144型重型核動力巡洋艦,讓美國都忌憚
    它源於前蘇聯時期,是一艘以核能源驅動航行的軍艦,被稱作世界上唯一一艘排水量超過兩萬噸的巡洋艦。它就是1144型巡洋艦。其也被稱作基洛夫級巡洋艦,該巡洋艦的主要作用也是為航母提供保護作用,但在進行研製期間,蘇聯逐漸開始想要研製出一款體型極大的巡洋艦,而且為了配合核反應堆,蘇聯也進一步擴大了這款巡洋艦的體量,最終研製出一款足足有2.5萬噸的巡洋艦。而這艘巡洋艦也被譽為蘇聯巡洋艦的巔峰之作。
  • 「基洛夫」級飛彈巡洋艦(三)來了,武庫艦!
    作為前蘇聯乃至俄羅斯歷史上除了航母和載機巡洋艦外,噸位最大的水面艦艇,同時也是世界上除航母外最具威懾力的水面艦艇。工程師們終於有機會,在這艘大船上,發揮天馬行空的設計想法。馬力,雙軸推進,航速達31節,續航力為15000海裡。
  • 美海軍二戰後造了多少巡洋艦,核動力型號多數量少
    美海軍二戰後造了多少巡洋艦,核動力型號多數量少以廣義上來看,大型巡洋艦(也就是戰列巡洋艦)、重巡洋艦、輕巡洋艦和飛彈巡洋艦等也都可以算作是巡洋艦的概念中,不過戰列巡洋艦在二戰中也只有美國和德國主要建造了幾艘,其他國家都沒有再建造新的。
  • 美國戰後常規動力巡洋艦發展迅猛,蘇聯解體後卻戛然而止!
    在二戰末期,飛彈武器開始初露鋒芒,最著名的當然是法西斯德國的V1、V2彈道飛彈,V2是世界上第一種彈道飛彈,其高度達到14米,直徑1.65米,重量超過12000千克,能夠攜帶1000千克的重的彈頭,最大射程達到340千米,威力巨大;上千枚的德國飛彈飛越英吉利海峽,使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國著實吃了不少苦頭。同一時期,英國也發展出了著名的雷達駕束制導的「BM」飛彈。
  • 基洛夫級巡洋艦已落伍,為何還要強塞給海軍?
    「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特點提到著名的蘇聯紅海軍1144「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估計大家的第一印象都是「紅色帝國的鋼鐵巨獸」、「世界上最強大的飛彈巡洋艦」、「戰列巡洋艦」等等溢美之詞,這些形容詞起碼能夠反映出「基洛夫」級的一個側面,那就是「大」。
  • 紅色帝國的遺產——基洛夫級巡洋艦
    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是蘇聯乃至全世界僅次於航空母艦的最大型軍艦,也是目前全球唯一排水量超過兩萬噸及使用核動力的非航母水面艦艇。基洛夫級的大小已經接近二戰時代的戰列艦,所以也被西方稱為戰列巡洋艦,排水量和武器火力類似戰列艦但是任務和角色跟巡洋艦相同,蘇聯方面統一稱之為 "重型核子飛彈巡洋艦"。在美國海軍曾操作過的艦隻中,唯一與之噸位及功能相近的,是長灘號核動力飛彈巡洋艦,不過早已退役多年的該艦滿載排水量只有一萬七千多噸,且設計和建造的年代要早得多。
  • 美媒:美國海軍應削減7艘航母,換成飛彈船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在7月26日的一篇報導稱,僅需要美軍最新型的福特級航母造價的四分之一,就可以建造40艘總計可搭載2000枚巡航飛彈的"飛彈船",而把這些艦艇分散到海上,顯然比一艘福特級航母的生存力更高。該報導甚至稱美軍應該在2052年把航母削減到7艘,到2072年再削減到4艘。那麼報導中所謂的"飛彈船"真的可以替代航母嗎?這個問題似乎又回到了20多年前,航母VS武庫艦的話題之中。
  • 中國購買了兩艘蘇聯載機巡洋艦,為什麼不改造成航母?
    圖為明斯克號載機巡洋艦自從前蘇聯解體後,當年紅海軍手中的9艘航空母艦,時遷事移歷經輾轉,拆的拆賣的賣,如今還在俄羅斯海軍手中的,僅剩一艘庫茲涅佐夫號,如今這艘航母還在船廠中維修,要等到2022年之後才有可能完成升級改造,重新加入俄羅斯海軍,而當年在前蘇聯海軍公開拍賣時,亞洲並不起眼的小國韓國,卻一口氣買進了2艘航母,分別是新羅西斯克號和明斯克號,最終韓國卻發現根本沒用。
  • 現役提康德羅佳級巡洋艦不堪重負,美軍巨資研製新重巡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月18日報導稱,美國《軍事觀察》網站近日報導稱美國海軍計劃分2年時間撥出2億美元,用於研製新式重型巡洋艦,並用於替換目前現役的27艘"提康德羅佳"級巡洋艦。在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大型驅逐艦下馬後,美軍已經沒有大型、可替換"提康德羅佳"級巡洋艦的軍艦項目。
  • 被水兵蔑稱為白象的巡洋艦,價格低廉的英國肯特級重型巡洋艦
    如果提起重型巡洋艦,估計很多人都會想到那些有名的戰艦,比如說美國的德梅因級重型巡洋艦、德國的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型巡洋艦等等。作為噸位僅次於戰列艦的戰艦,重型巡洋艦從一開始就被設計成可以單獨行動,也是進行艦隊決戰時的主力艦船。但在海軍條約時代,因為《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所以重型巡洋艦也不可避免的條約化,也就有了條約型重型巡洋艦一說。
  • 美媒:中國第8艘055驅逐艦下水,可媲美「美國巡洋艦」
    美國《DEFPOST》網站8月30日報導,如今的中國在軍事以及科技領域的發展令人咋舌,新型軍艦猶如下餃子般,該網站最新消息稱,中國第8艘055驅逐艦於近日下水。隨著中國越來越強大,為數不多的國家開始對中國刮目相看。美國作為世界霸主,無論是軍事還是經濟方面都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大佬。
  • 著名巡洋艦亮相,曾是遊戲王者
    圖片:埃及海軍擁有4艘美制佩裡級飛彈護衛艦。近年來,埃及和俄羅斯之間軍貿關係密切。圖片:停靠在黑海港口的埃及飛彈護衛艦和俄羅斯艦艇。演習中還有一件有趣的事情。埃及軍艦和俄羅斯的「馬卡洛夫海軍上將」號小型飛彈艦停靠在同一個棧橋碼頭上,同在這個碼頭永久停靠的還有著名的「米哈伊爾·庫圖佐夫」號輕巡洋艦。
  • 美國的萬噸輕巡洋艦,為抗衡日本巡洋艦而生的布魯克林級輕巡洋艦
    這是因為英國的提案符合美國對巡洋艦的要求,而日本計劃建造的古鷹級重巡洋艦也符合這一要求,所以美日兩國支持了英國的提案。 也因如此,這一巡洋艦上限標準就被保留了下來,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成為了造艦規則上的一個不成文規定。
  • 美國飛彈巡洋艦訪華,卻沒有掛滿旗,中國一個舉動讓其後悔不已
    值得關注的是,在1978年之前,我國GDP僅佔全球的百分之一,在2018年已經達到了百分之十六。經濟不斷上升之後,我國的綜合國力也在不斷上升。根據記載,新中國成立之後工業水平十分落後,為了迅速崛起只能尋求外界的幫助,好在當時蘇聯對我國進行大力扶持。
  • 美國海軍優勢越來越小,俄羅斯對巡洋艦進行升級,搭載武器是亮點
    俄羅斯作為歐洲地區的強國之一,麾下擁有多款先進的武器裝備,比如說核動力巡洋艦和核潛艇以及大量的核武器等等。此外俄羅斯海軍還擁有一艘航母,雖然出現種種事故開進船塢,至今沒能完成維修。但這艘航母對於俄羅斯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 戰艦世界|土豪專用船-美國X級巡洋艦波多黎各測評
    •對巡洋艦而言良好的魚雷防護,高達28%。 •多達12門強大的305mm主炮,有著強大的穿甲彈單輪投射。 •穿甲彈有特殊跳彈角。 •優秀的防空火力。 •能夠使用美系的雷達消耗品。
  • 【萌說戰艦】義大利海軍維內託號直升機飛彈巡洋艦
    安德烈亞·多利亞和卡歐·杜裡奧號巡洋艦的到來,為重建中的義大利海軍注入了鮮活的血液。兩艘新艦瞬間成為了亞平寧半島的焦點。 同年,在安德烈亞·多利亞(C553)服役幾個月後,隔壁法國家的貞德小姐姐(聖女貞德號直升機巡洋艦,Jeanne d'Arc  R97)也進入了現役。這艘萬噸巨艦展示了法蘭西的國威,很快成為了其環球航行的主角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