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王言明府》:與善良難驗,生涯忽易窮。
在對近代中國社會的歷史發展有著一定了解之後就會發現,由於在這一時期之內,中國的綜合國力較弱,因此,中國也遭遇到了其他國家的侵略迫害。隨著抗日戰爭的爆發,中國與日本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一度變得十分僵化,在這種情況之下,日本與中國兩個國家的國民關係也非常緊張。
在那個年代中,許多日本人都是中國人民仇恨的對象,然而,就在日本投降之後,卻有這樣一位日本女兵,她死裡逃生並留在了中國,最後,她也嫁給了一個中國人,而在探親之時,這位日本女兵也表示自己就是一位中國人。那麼,這位日本女兵究竟是何許人也?在日本戰敗之後,她又為何會做出留在中國的決定呢?
這位戰敗之後堅持留在中國的女兵就是伊藤鬱子,她出生於1925年,在1945年的時候,伊藤鬱子成為了一名護士,隨即,她也被派往了中國東北地區,並成為了日本駐軍部隊的一位護士。作為一位醫護工作者,伊藤鬱子也十分心疼中國人的遭遇,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伊藤鬱子也對日軍方面的行為感到非常愧疚。
就在二戰即將結束的時候,日本方面的醫院也接到了撤退的命令,然而,就在撤退的過程中,醫生和護士們卻被滔滔江水攔住了去路。而在這個時候,院長也揮舞著東洋刀,並要求大家跳江自殺。而由於伊藤鬱子的水性比較好,所以,在經歷了三個多小時的掙扎之後,她成功遊到了對岸。在那個時候,伊藤鬱子混入到逃難的人群裡,並跟隨難民一起尋找著中國的部隊。兩天之後,她被解放軍的醫療救護隊收留了下來,而伊藤鬱子也正式開啟了自己回報中國的生活。
由於伊藤鬱子本就是一位日本方面的護士,因此,在不久之後,她也投入到了搶救傷員的行列當中。而在抗日戰爭正式結束時,伊藤鬱子也面臨著兩個選擇,一是回到日本,並忘記這段戰爭歷史;二是留在中國,繼續為日本的種種罪行贖罪。在經歷了一番糾結之後,最終,伊藤鬱子也決定留在中國。
據伊藤鬱子回憶,在野戰醫院工作期間,由於她的護理技術較為出眾,所以,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她便成為了醫院裡的骨幹。而除此之外,伊藤鬱子是萬能的o型血,而在後來的日子裡,她也用自己貢獻出的血漿,成功挽救了十七名中國軍人的性命。雖然說伊藤鬱子是一個日本人,但是,在工作過程中,伊藤鬱子始終在努力為中國人民做著貢獻,而這也體現了她回饋中國的信心,在伊藤鬱子被調往山西之後,她也與一位中國軍官組建起了自己的家庭。
就這樣,從前的日本少女正式紮根到了中國,而在中國生活期間,伊藤鬱子也始終在為日軍曾經犯下的錯誤進行著彌補。據了解,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伊藤鬱子非但沒有選擇拋下中國回到日本,反而是主動掏錢,為家庭情況較為困難的病人改善夥食。正是因為有了她的幫助,所以,很多病人才得到了救治,而在中日正式建交之後,伊藤鬱子也回到了日本探親,並與自己的家人重逢。
在探親過程中,伊藤鬱子也曾表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雖然說在回日探親的過程中,伊藤鬱子的家人希望她能夠留在日本,但是,對中國十分牽掛的伊藤鬱子,最終也婉拒了親人們的邀請。在伊藤鬱子的一生中,她曾為中國醫療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而在2016年的時候,九十二歲的伊藤鬱子也離開了人世。
結語
通過對伊藤鬱子的一生進行了解,我們可以發現,雖然說她是一位來自日本的女兵,但是,她卻能夠認識到人道主義的真正內涵,而在此後的日子裡,伊藤鬱子也在用自己的行動,彌補著日本軍方在戰爭中對中國造成的創傷。
從伊藤鬱子的種種決定中也能夠感受到,其實,並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是十惡不赦的,當他們認識到中國人民所遭受的迫害之後,也會為自己曾經的行為做出一定的反思。現如今,和平發展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個國家公認的主流,相信在以後的日子裡,各個國家之間也能夠保持和諧往來的關係,並避免戰爭的再度發生。
參考資料:《伊藤鬱子辭世,生前加入解放軍為日本贖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