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女兵死裡逃生,留在中國嫁為人妻,探親時自稱是中國人

2020-12-22 阿楚說歷史

《祝王言明府》:與善良難驗,生涯忽易窮。

在對近代中國社會的歷史發展有著一定了解之後就會發現,由於在這一時期之內,中國的綜合國力較弱,因此,中國也遭遇到了其他國家的侵略迫害。隨著抗日戰爭的爆發,中國與日本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一度變得十分僵化,在這種情況之下,日本與中國兩個國家的國民關係也非常緊張。

在那個年代中,許多日本人都是中國人民仇恨的對象,然而,就在日本投降之後,卻有這樣一位日本女兵,她死裡逃生並留在了中國,最後,她也嫁給了一個中國人,而在探親之時,這位日本女兵也表示自己就是一位中國人。那麼,這位日本女兵究竟是何許人也?在日本戰敗之後,她又為何會做出留在中國的決定呢?

這位戰敗之後堅持留在中國的女兵就是伊藤鬱子,她出生於1925年,在1945年的時候,伊藤鬱子成為了一名護士,隨即,她也被派往了中國東北地區,並成為了日本駐軍部隊的一位護士。作為一位醫護工作者,伊藤鬱子也十分心疼中國人的遭遇,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伊藤鬱子也對日軍方面的行為感到非常愧疚。

就在二戰即將結束的時候,日本方面的醫院也接到了撤退的命令,然而,就在撤退的過程中,醫生和護士們卻被滔滔江水攔住了去路。而在這個時候,院長也揮舞著東洋刀,並要求大家跳江自殺。而由於伊藤鬱子的水性比較好,所以,在經歷了三個多小時的掙扎之後,她成功遊到了對岸。在那個時候,伊藤鬱子混入到逃難的人群裡,並跟隨難民一起尋找著中國的部隊。兩天之後,她被解放軍的醫療救護隊收留了下來,而伊藤鬱子也正式開啟了自己回報中國的生活。

由於伊藤鬱子本就是一位日本方面的護士,因此,在不久之後,她也投入到了搶救傷員的行列當中。而在抗日戰爭正式結束時,伊藤鬱子也面臨著兩個選擇,一是回到日本,並忘記這段戰爭歷史;二是留在中國,繼續為日本的種種罪行贖罪。在經歷了一番糾結之後,最終,伊藤鬱子也決定留在中國。

據伊藤鬱子回憶,在野戰醫院工作期間,由於她的護理技術較為出眾,所以,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她便成為了醫院裡的骨幹。而除此之外,伊藤鬱子是萬能的o型血,而在後來的日子裡,她也用自己貢獻出的血漿,成功挽救了十七名中國軍人的性命。雖然說伊藤鬱子是一個日本人,但是,在工作過程中,伊藤鬱子始終在努力為中國人民做著貢獻,而這也體現了她回饋中國的信心,在伊藤鬱子被調往山西之後,她也與一位中國軍官組建起了自己的家庭。

就這樣,從前的日本少女正式紮根到了中國,而在中國生活期間,伊藤鬱子也始終在為日軍曾經犯下的錯誤進行著彌補。據了解,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伊藤鬱子非但沒有選擇拋下中國回到日本,反而是主動掏錢,為家庭情況較為困難的病人改善夥食。正是因為有了她的幫助,所以,很多病人才得到了救治,而在中日正式建交之後,伊藤鬱子也回到了日本探親,並與自己的家人重逢。

在探親過程中,伊藤鬱子也曾表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雖然說在回日探親的過程中,伊藤鬱子的家人希望她能夠留在日本,但是,對中國十分牽掛的伊藤鬱子,最終也婉拒了親人們的邀請。在伊藤鬱子的一生中,她曾為中國醫療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而在2016年的時候,九十二歲的伊藤鬱子也離開了人世。

結語

通過對伊藤鬱子的一生進行了解,我們可以發現,雖然說她是一位來自日本的女兵,但是,她卻能夠認識到人道主義的真正內涵,而在此後的日子裡,伊藤鬱子也在用自己的行動,彌補著日本軍方在戰爭中對中國造成的創傷。

從伊藤鬱子的種種決定中也能夠感受到,其實,並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是十惡不赦的,當他們認識到中國人民所遭受的迫害之後,也會為自己曾經的行為做出一定的反思。現如今,和平發展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個國家公認的主流,相信在以後的日子裡,各個國家之間也能夠保持和諧往來的關係,並避免戰爭的再度發生。

參考資料:《伊藤鬱子辭世,生前加入解放軍為日本贖罪》

相關焦點

  • 日本投降後,一個日本女兵留中國嫁為人妻,探親自稱是中國人
    1945年,日本投降後,有一個日本女兵沒有離開,她自願留在中國,嫁給一個中國人為妻,探親時也自稱是中國人。這個日本女兵名叫伊藤鬱子,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她的經歷。 日本宣布投降時,按照國際規定,我們需要把日本的戰俘,還有日僑都遣送回去。
  • 二戰後日本投降,為何不帶女兵回國,而是留在東北讓蘇聯處理呢?
    雖然日本抓住了工業革命的時機,但是由於地域面積狹小、自己本身是一座小島嶼,因為日本國內原料等資源極其稀缺,不得不從外國進口,其中一個重要的資源來源就是當時正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為了更好的打開中國大門、拿到更加便宜且豐富的資源,同時讓當時的日本在中日貿易當中處在順差地位,所以日本將炮火射向了當時的中國。
  • 二戰女兵:穿比基尼的美國女兵,日本女兵像魔鬼,德國女兵超漂亮
    【圖為穿比基尼的美國女兵】這是為了鼓舞美軍士兵,而拍攝的美女寫真照片。【圖為美國女兵練習射擊】二戰中,有40多萬美國女兵上了戰場,有些女兵負責後勤工作,有些則直接上了前線。美國女兵與日本兵作戰時,不少女兵被俘,最後都慘死在了日軍手中。
  • 二戰日本女兵的真實樣子是什麼樣的?不要被「抗日神劇」騙了
    在中國的歷史上,日本的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傷害。這種傷害是長久且會遺傳的,日本當初的所作所為已經成為了中國全民族的一個烙印。但之前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關於抗日題材的電視劇管理異常寬鬆,基本上拍出來就可以播放流傳。這也造就了我國抗日題材的電視劇在中國電視劇市場中佔據了很大比例。
  • 二戰日本女兵真實模樣,導演騙了我們那麼多年
    ,中國唐朝文化對日本產生的影響十分之大,特別是古時男女之間的地位差距,日本一直都秉承著這種傳統。戰爭中日本部隊中少有的女兵的例子,也就是日本醫療兵中的女護士了。女兵跟男兵不同,不管是體能方面,還是作戰能力方面,女兵都是完全不能和男兵相比較的。因此二戰時期即使出現了日本女兵,也都是醫療隊的女護士,而且日本的女性本來擅長在家中照顧人,即使不會其它技能,但在後勤方面還是能幫上忙的。即使是有女兵能夠觸碰到武器,也只是文工團或是自衛方面。
  • 這才是二戰日本女兵的真實模樣,電視劇欺瞞我們那麼多年?
    不會有女兵像影視劇中那樣,歷史上真正的日本女兵是什麼樣的呢?其實看完了本文大家可能就會發現原來電視劇騙了我們那麼多年!,現在在日本還能看到中國古代文化的遺風,中國的男尊女卑持續了幾千年,日本當年學習中國的文化,把男尊女卑的社會習俗也學了來,即便日本經歷了現代化,工業化,日本社會還有男尊女卑的影子存在,日本的女人可以說是沒有話語權的,甚至在婚後不會繼續工作,更別說站上戰場了。
  • 二戰時80萬蘇聯女兵,結局十分慘烈
    這80萬的蘇聯女兵在經過訓練之後,很快就開始補充蘇聯的兵源,她們涉及的領域有很多,有直接上戰場的,有在後勤的,她們在戰場上甚至比男的士兵作戰都勇猛。據記載,在42年的一場蘇聯與德國的戰爭裡面,由一千餘名有蘇聯女兵組成的隊伍竟然打贏了比自己多十餘倍的德國軍隊,據戰後統計在這場戰爭中死亡的德軍竟然達到了1.2萬,可見這些女兵的戰鬥力是多麼的強悍,作戰是多麼的勇敢。
  • 這才是二戰日本女兵的真實樣子,不要被「抗日神劇」忽悠了
    這才是二戰日本女兵的真實樣子,不要被「抗日神劇」忽悠了在過往的戰爭中,在我們普遍的認知中,上戰場的士兵多為男性,幾乎沒有女性上過戰場
  • 日本女兵被遺棄中國,戰爭結束27年才回國!看看日本獎勵了啥?
    上半生從日本護士學校畢業到派駐中國東北野戰醫院,再到日本戰敗軍醫撤退被逼自殺,再到起死回生加入中國軍隊、遇到中國軍人宗序定兩人喜結連理,生出可愛女兒。 這些都在上一篇中說過了。 伊藤堅定地選擇在中國生活、加入中國軍隊和國籍,主要是因為劫後餘生,對軍國日本和戰爭有了重新的認識。
  • 日本閱兵時,女兵挎著一個黑色皮包,裡面裝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但在上世紀二戰中,因為各國在戰場上傷亡太大,很多女性主動或被動地加入了戰場。比如在蘇德戰爭中,由於一開始戰場上倒下了太多蘇聯男兵,於是女兵紛紛自發加入了蘇軍,並且在戰場的表現絲毫不弱於女兵,誕生了一大批戰鬥英雄,蘇聯女兵可是二戰後期蘇聯的一股重要戰鬥力。當代女兵已經成了世界各國軍隊的代言詞,每一次閱兵儀式,這些女兵都是全場最閃亮的焦點。
  • 二戰時期,蘇聯女兵被俘結局有多悽慘?倖存者含淚回憶,滅絕人性
    1939年德國軍隊發動閃擊戰,在短短數天滅亡波蘭,英法兩國隨即對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此打響,在二戰初期德國佔據絕對優勢,英國、法國軍隊不堪一擊,尤其是法國號稱擁有第一陸軍,卻在德軍攻勢下堅持了僅僅一個多月時間,而英國也是自顧不暇屢戰屢敗,很快德國軍隊就把戰火燒到蘇聯境內,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除了中國以外,傷亡最慘重的國家就是蘇聯
  • 中國女兵被日本鬼子抓住後的真實情景,與電視劇差別究竟有多大?
    女兵1943年,日本侵略戰場已轉移南太平洋。雖然此時在中國也有軍隊,但不再是鬼子的重心。那年6月,日本《朝日新聞》駐濟南的記者高橋棟太郎,隨鬼子的20軍團,參加了山東半島戰役。作為隨軍記者,他的主要任務就是報導鬼子在前線的作戰表現、重要戰役,為國內傳送「為和平而戰」的虛假報導,矇騙國內人民繼續支持「聖戰」。鬼子讀報一天,他隨軍駐紮在沂水縣城後,聽說隊裡抓住了幾個女兵,送到了隊長的屋子,等她們的,將是一場審訊。高橋聞訊急忙來到隊長辦公室,想要就此事寫篇報導。被允許後,他跟隨鬼子來到關押女兵的現場。
  • 蘇聯女兵上戰場時,為何不穿軍褲非要穿短裙?實情令人感慨
    戰爭雙方是英國、美國、法國、中國為代表的同盟國,和以日本、德國、義大利等為代表的法西斯國家,在這次戰爭之中,蘇聯和中國損失慘重。歐洲戰場以蘇聯和德國為主,亞洲戰場以美國、中國和日本為主。蘇聯同德國開展了兩次大戰,分別是史達林格勒戰役和莫斯科保衛戰。
  • 二戰時巴西為什麼有那麼多日本移民
    不過在巴西很多城市,你會發現巴西有很多日本人,日式的店鋪和建築在街頭隨處可見。據說二戰時期,巴西曾警告日本,如果日本進攻澳門,巴西將驅逐日本在巴西的僑民。日本害怕巴西驅逐其僑民,所以沒有進攻澳門。雖然這種傳聞並不靠譜,不過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至少在二戰時期在巴西就有很多日本人,而且數量很大。據統計,二戰時日本在巴西至少有20萬僑民,當時的巴西是日本在海外僑民最多的國家之一。
  • 為什麼二戰時,蘇聯女兵上戰場,不穿褲子,只穿裙子?
    俄羅斯莫斯科廣場前的閱兵,俄羅斯軍隊是唱著《喀秋莎》走過的,這個喀秋莎就是用來形容蘇聯女兵美麗,漂亮的名詞。雖然說,在二戰的時候不乏有國家有女兵,但是讓女兵衝鋒陷陣,擁有編制的恐怕就只有蘇聯了。在二戰期間,蘇聯有將近一百萬的婦女參與了對德作戰,其中有86個人還被授予了「蘇聯英雄」這樣的稱號,超過十五萬的女兵被授予了嘉獎和勳章。
  • 二戰日本女護士,用一生為日軍侵華行為贖罪,直言我的心在中國
    根據環球網報導,二戰日本女護士伊藤鬱子,用一生為日軍侵華行為贖罪,直言我的心在中國。眾所周知,日本雖然只是一個島國,但卻是個野心勃勃的國家,為了擴大領土,佔有其他國家的資源,主動發起了世界第二次戰爭,二戰可以說給當時不少國家都帶去了打擊,參與國家甚多,而且傷亡情況很是嚴重,不少老一輩軍人一生都無法忘懷當時的悲慘戰狀。
  • 日本女兵都會背著一個小挎包,包裡到底裝了什麼常用的東西?
    在古代,由於男女雙方天生的體力差距,女性不被視為勞動力,因此古代基本沒有女兵。不過在近代的二戰中,因為各國死亡的男性青壯年數量太過於龐大,於是大量的女性也相繼出現在了戰場上。在二戰中,蘇聯的女兵是所有國家中最多的。
  • 二戰電影中蘇聯女兵為何都穿著裙子,上戰場打仗不礙事嗎?
    但是有很多人在觀看這類作品時,通常都會看到這樣奇怪的一幕,不少以二戰為主題的戰爭片裡面,蘇聯女兵在參與戰鬥時卻老是穿著裙子,這樣真的方便嗎?或許男同胞對於穿裙子究竟方不方便並沒有什麼概念,但是對於女同胞們而言,就非常清楚了,當你大跨步時,由於受到裙子下擺的限制,很有可能根本無法完成大跨步這一動作,另外,裙下是沒有遮擋的,也就是說,穿著裙子就無法再做出大幅度動作了。僅僅是在日常生活中,穿裙子就會帶來非常多的不便,跟不要說去參戰了,也就是說,穿著裙子是一定會對女兵造成影響的。可是在那些二戰題材的電影中,為什麼蘇聯女兵卻老是穿著裙子參戰呢?
  • 華人日本探親:日本的強大令人瞠舌
    如感覺侵權,請聯繫別樣日本(微信:bieyangriben),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謝謝!日本在中國人的心中是怎樣的存在?或許因為教科書上的課程,以及殘酷的歷史,我們心中對日本充滿敵意。但是我們並不了解真實的日本。  一位名為matt的華人去日本探親,以一個中國老百姓的眼光,去審視了真正真實的日本,發表在花生網的文章讓人感觸頗深。
  • 日本「天才兵乓球少女」,嫁對中國老公,如今32歲婚姻幸福甜蜜
    日本有位"天才兵乓球少女",除了為日本奪冠爭榮,在中國也混的風生水起。因為很受大家的歡迎,最後選擇留在中國結婚。現在有一兒一女,老公疼愛呵護她,一家四口幸福和諧。在綜藝節目《幸福三重奏》裡,她與老公的甜蜜生活給單身狗撒了一波狗糧。在微博中,她經常曬出自己和家人的日常生活,可見她過得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