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香港總愛把空調開得那麼冷 這樣的解釋我服!

2021-12-12 溫格科技WENGE

相信每一個夏天到香港的人,都有被凍僵的經歷。

沒錯,在30多度的香港夏日裡,被凍到瑟瑟發抖。

不管室外溫度多麼高、人有多麼揮汗如雨,只要一走進室內,都會以為自己瞬間穿越到了另外一個半球,一秒變冬天。

不管是商場、還是地鐵、抑或是餐廳。

都是永遠的16度。

曾看過一則新聞,大眾認為香港商場裡等公共場合空調開的太低不環保。於是政府將室內空調的標準溫度調升至18度.

街上隨處總能看見香港本地人手裡拿著、肩上披著一件外套,甚至一條厚圍巾!儘管他們下半身可能穿著熱褲短裙和拖鞋.

地鐵裡你也總能看到一個個穿著正裝的上班族,滿頭大汗的衝進車廂,然後站在空調出風口一陣猛吹.

香港很多唐樓和公屋,老樓們都臨街,安裝的又都是冷氣機。因此這也成為了香港街頭獨特的風景——滿街盡掛冷氣機。天氣稍熱,走在街上,有時都能聽見冷氣機的轉動。

所以,到底香港人為什麼那麼愛吹冷氣?還要把溫度調得那麼低呢?

說法有很多。

有人說,是為了刺激消費。

不管是油尖旺還是港島,總是五步一個小商場,十步一個大型shopping mall。

而有調查表明,商場溫度在18-22度能刺激人消費。雖然不知道這個調查數據是否靠譜,但不難否認,你走進香港的商場,眼裡看到的全是各種喪心病狂地在買買買。

而且還能一定程度上避免試衣留下汗漬呢,畢竟被冷的只剩下雞皮疙瘩了。

有人說,是為了空氣循環。

擠過港鐵的人應該都知道,高峰時期的地鐵有多可怕。車廂裡人與人之間毫無空襲不說,連站臺等車的人們都緊緊相依。

你見過黃昏六點半的金鐘地鐵站嗎?

在如此高密度的室內空間裡,夏天各種味道又很重(你們懂得),低溫的冷氣,好像確實能讓地鐵裡的空氣更好一些。

但又有冷氣公司專業人士指出:空調吹風只能讓室內的空氣不斷循環,也不會進入新的室外新鮮空氣。

簡而言之就是:然並卵

有人說,是為了除溼氣。

香港有都多溼大家都知道,尤其趕上回南天,滿牆流淚的樣子真是會逼死密恐患者。

這種不能開窗的日子裡,就全靠空調高速運轉來保持室內開爽。

有人說,是因為房子空間太小。

香港寸土寸金,地方小房價高。越來越高的樓,也沒辦法擴大人均住房面積。常常一家幾口人需要擠在10多20平的房間裡,甚至還有人住在鳥籠房。

這樣的夏天,如果不靠吹冷氣,大概家裡也真的會很難過。

有人說,是為了讓員工保持高效率的工作。

有老闆認為,室內溫度一高,總會讓人容易犯困。這樣會極度影響員工的工作效率。室內冷點,反而讓人打起精神。

能想出這招的老闆,該不會是連8號風球都能改變的李老闆吧??

其實,我覺得老闆們有點想太多。我想睡,是怎樣都能睡著的.

有人說,是為了讓上班族不會熱死。

香港上班的著裝要求通常很嚴格,有些公司都要求必須每天正裝出席。回想一下我們記憶中看到的TVB電視劇裡的景象,大家也都是每天各種西裝革履。

想想,40度的高溫,襯衫領帶西裝西褲或者西服裙.若還不開低溫空調,可憐的上班族們真的會中暑。

.

顯然,夏季室內超低溫,早已成為了香港的又一個城市標籤。

不過,過低的空調其實也真有很多危害。

比如最明顯的空調病,一冷一熱易感冒,並且由於長期待在封閉不透氣的房間裡,會引起頭暈噁心等不適症狀;

吹太多空調皮膚也會很乾燥,出油長痘痘。感覺很多朋友剛到香港皮膚都變很差。

最重要一點,也特別不環保。有專家指出,香港的溫室效應嚴重也和空調的大量使用有一定關係。因此,政府也特意設定了「無冷氣夜」,號召市民在當天不開冷氣,力促環保。

最後,我在此,用微弱的聲音呼籲一句:「香港,可以把空調開到24度嗎~~~~~~~~

相關焦點

  • 香港人為啥要把空調開那麼冷?!
    這是最讓小編崩潰的場景,空調冷就罷了,地鐵一啟動後,頭頂上的風就呼呼作響,躲都躲不開!目前,香港巴士上的空調統一設置成了23攝氏度,但是空調是一直開放的,司機是不能調整溫度的,而是由系統統一監管。「開空調不僅僅是為了降溫。」
  • 香港的冷氣為什麼那麼冷!
    而在新加坡,室內冷氣溫度比香港還要冷幾個度。他們的元首李光耀就曾說:「空調是最偉大的發明,空調發明之前,馬來人只能在傍晚天氣不那麼熱的時候處理點事情,空調改變了這一切。」emmmm,聽上去好像蠻有道理的。
  • 冷~想開空調,停,在使用空調前,建議先看看這個「小太陽」
    格力、海爾也慌了,中國式「小太陽」問世,沒有空調什麼事了如今天氣越來越冷了,小編一個東北人在南方差點凍成狗,我終於體會到「南方的冷你不懂」是啥意思了。出門的時候感覺自己穿得特別多,可是往辦公室坐一上午,就會發現自己能從頭髮絲凍到腳後跟。
  • 夏天總喜歡開空調,衣服穿得薄總容易感冒,該怎么正確使用?
    夏天總喜歡開空調,衣服穿得薄總容易感冒,該怎么正確使用?長時間開空調並且不通風的房間,雖然非常涼爽,但是空氣並不新鮮,或者說這些空氣乾燥渾濁,讓人感覺睏倦,給大家的建議就是開空調三四個小時後就開窗通風半個小時,雖然說熱空氣一下子就會湧進來,但是通風之後空氣會變的好很多,然後再繼續關閉窗戶開空調就可以了。
  • 為什麼香港冷氣愛開這麼低?
    香港作為前英國殖民地,保留了許多殖民時期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傳統。當習慣了溫帶海洋性氣候的英國人到了香港,不開空調, 他們能活?但當他們飄洋過海來到了溼熱的香港,那就不是放假能解決的了。想想看,要是香港一到30度就放假,那豈不是小半年都不用上班上學了?所以,英國人為了能夠在高溫下仍然保持較高的生產效率,他們便開始在全香港裝空調,把空調的氣溫調的極低,這樣才能讓他們在工作時既舒適又體面。
  • 開空調問題暴露了李湘王嶽倫真實的夫妻關係!中年都這樣?
    揚言自己太冷了,不能開,以為這個問題會一方遷就另一方就此打住,但是這兩口子可顯然不這樣,於是就發生了下面的對話王嶽倫:開點,然後再關上李湘:不能開,不能開,我會冷的王嶽倫:你上面的時候 你在上面呵呵,王導可真會安排人啊,為了打開樓下空調,直接把李湘安排到樓上了是吧?
  • 比香港空調還冷的香港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作為混跡於香港七餘年的小菌,今天和大家嘮嘮香港那些鮮為人知的冷知識!1.香港的法定語言最開始是英文英文是香港在殖民地時期的官方語言,直到1974年,中文才成為香港的法定語言,與英文享有同等法律地位。1972年,鍾士元成為首名在立法局會議使用中文的議員。
  • 我愛你愛得那麼深 你卻傷我這樣真
    我帶你走!」正當林宇祥拉住劉靜雯想要帶她離開的時候,一道閃電,「啪!」的一下,點亮了整個夜色,劉靜雯也才發現慢慢走來的陳婉琴。順著劉靜雯呆滯的目光,轉過身,林宇祥也看見了陳婉琴,三個人在大雨中就這樣靜靜地對視了幾秒。
  • 為啥德國家庭很少有空調?是裝不起嗎?不,是因為這些原因!
    空調可謂是幾乎在我們中國每個家庭都要有的一個電器了,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空調都是可以用得著的,這也和我國的氣候有很大的關係。德國作為一個工業強國,當地的人們非常的注重生活質量。那麼為啥德國家庭很少有空調?是裝不起嗎?不,是因為這些原因!小編再翻閱了一些資料後發現,在德國當地的環境是出於大陸性氣候和和溫帶海洋性氣候,也就是說當地的氣候很少有極熱或極冷。
  • 那些夏天沒有空調,你怎麼過 ?
    @小晶晶我爸開著冰箱門,頭朝著冰箱門口睡覺。被我媽發現時,冰箱裡的東西已經都融化了,罵死了。@依沒有空調之前,我覺得電風扇是高科技。院子裡有個巷子,巷子裡吹來過堂風,一把搖椅,躺一個下午。@李斌 素雅青年豫劇團 團長過去的劇場哪有空調,特別是我那會兒在河北的時候,劇場裡都沒有空調,頂多有電扇,而且扇扇子也不管用,只能扇到臉。你穿上服裝,穿著胖襖根本就扇不透,過去為啥要穿戲服裡面的「襯」,我們服裝叫它「水衣子」,「水」就是汗水的意思。
  • 你還敢這樣開空調嗎??一媽媽帶娃開空調睡覺到半夜時孩子卻發燒送...
    媽媽帶娃開空調睡覺,半夜孩子發燒送急珍,差點誤了孩子的性命,小編看到這,家裡有小孩,還敢隨便開空調睡覺嗎?開空調要注意什麼才能不讓危險降臨。1、開空調睡覺的時候,寶寶特別一定注意保暖。寶寶如果特別小的話一定要穿長袖,抱被子包起來,要是可以爬或翻身的寶寶長袖裡面穿兜子,這樣就不會凍肚子了,而且溫度最好打25到28度,溫度千萬不要太低,不要對著風口吹,要注意蓋好被子,房間一定要注意通風,空調製冷時空氣會幹燥,更要放一點水在床邊。2、天氣熱是可以使用空調的,要注意護理的,保暖,食物方面也要多樣化,要清淡一些的,保證充足的睡眠吧,吃的好才能睡得好。
  • 電熱毯、電暖器、暖風空調齊上陣,這棟樓的居民仍喊冷
    「供暖以來,我家的暖氣就不熱,即使開著空調和電暖器,室內的溫度還達不到16℃。」家住海澱魏公村路8號院2號樓的居民反映稱,暖氣不熱的原因是連接居民樓和供暖鍋爐的管線年久失修頻頻爆裂跑水,儘管物業更換了破損的主管線,但住戶家裡的溫度依然不高。
  • 愛活3000問 | 命都是空調給的了 你還不知道為什麼好空調貴得有理?
    所以對好空調來說,智能的第一步就是得知道家中哪裡有人,有多少人,按需進行送風,那這就少不了紅外溫度傳感器。如果它監測到屋內右邊人密度高,就往右多加點風量,左邊人少就少送風,每個人都可以處在最佳的風量環境中,這樣就不會像出現爸爸熱的在空調房裡還吹電風扇,而媽媽和女兒可能已經冷的蓋上毯子的現象了。讓自動解決一切問題相比起以前的家電產品,智能家電最明顯的優勢就是省下了學習成本。
  • 妙言錄|​我最怕熱
    香港街道上,眾多高樓的空調機一齊狂噴的熱氣,將香港蒸得像個超級大蒸籠似的。幸好,香港大大小小不同商場,冷空調的溫度都開在20°左右。內地來香港旅遊的朋友,男男女女都說:冷、冷、冷 ! 我回答他們:「香港的商人們,親口對我說,他們寧可多給點兒電費,把空調開得猛一點,這樣,大熱天則能吸引像我這樣怕熱的人進入商場好好兒逛,多買點東西。
  • 這些香港生活的冷知識,你知道一個算我輸!
    這些都是大家從別人的口口相傳之中了解到的香港。如果你實際去到香港之後,你就會發現一些以前不知道的冷知識。因為在外企工作的原因,經常要去香港出差。第一次去的時候是夏天,室外溫度很高,接近35℃。但是,當我和同事踏進大廈的時候,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 職場同事:北方供暖為何那麼貴?為何不開空調供暖?三千還貴?
    為什麼不開空調,而且要集中供暖。當時感覺頭很大,為什麼?好像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順承下來的東西,哪有那麼多的為什麼。 以我所在的地方為例,他可能從11月份開始供暖,一直供暖到來年的3月份,這中間所需要間隔的時間也就是整整5個月的時間。5個月的時間,一共總需要花費的費用才3000塊錢,那麼我們做一個同比的除法就不難發現:一個月的總費用也就才600塊錢而已,而一天的總費用也就僅僅20塊錢。
  • 為啥老闆樂意開長安CS15?聽聽車主的解析吧!
    各位好,我是長安CS15的用車者,已然行駛4個月,本期為各位帶來《為啥老闆樂意開長安CS15?聽聽車主的解析吧!》。現在車商都明白一個道理,不用心造車就面臨失敗,在「眼花繚亂」汽車大世界裡,客戶的要求總能讓車商熱血沸騰。汽車品牌不具備全局視野很容易被打下擂臺。
  • 天氣那麼熱,為啥只有這位大媽能買到空調?
    連續的高溫天氣,一下子將北方人打敗,很少經歷這樣熱的天氣,晚上睡覺常常被熱醒,於是今年夏天商場裡的空調大賣。長春市民孫女士也擠進了搶空調的大軍,本來,她以為在東北買臺空調沒那麼難吧,可沒成想,困難重重。她連續跑了幾家大商場,空調都賣得火熱,價格也提高了,平常3000多元的,都漲到了5000多,而且不打折、沒贈品,現貨也不多,不出手就沒了。
  • 「我夏天空調開23度」「我開20度,我們不合適,分手吧!」
    「火鍋我只吃鴛鴦鍋。」「牙膏你從中間擠還是從後面擠?」「我沒太在意,可能是中間擠吧。」「內衣和襪子一起洗還是分開洗?」「可能是用專門的洗衣液,扔到洗衣機隨便攪一攪就行了。」「那你睡覺的時候說不說夢話?打不打呼嚕?磨不磨牙?」「我已經睡著了,我不知道。」「夏天你空調開幾度?」「23度。」
  • 一人居 炎熱夏天選擇移動空調 也許沒那麼好 但也許也沒那麼差~
    蝸居的生活,是否有一種「我也只不過晚上回來睡一覺,周末還不一定待在家呢」類似於這樣的感覺……可長此以往下去,又覺得漸漸對自己的小日子失去了興趣,「詩」在遠方,可是糟心的生活近在眼前,有時候覺得忍一忍也過了,有時候又疲於這樣粗糙不已的生活,兩種想法頻繁在腦海中跳出,又互相「博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