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向標第二百五十期
《緝魂》得分5.9分
1.西帕克8分
影評人。
將恐怖片中常見的還魂附體設定,進行了較為科幻和懸疑化的改造,並配上了賽博朋克臺北的近未來畫風,整體調性非常高級。還魂與性別自我認知相對照,是一場對於變性和自我改造的隱喻。還魂與自我認知相對照,有如一場變性手術,是自我改造的隱喻。兩個患上癌症的主角,展現了生命的脆弱與無奈。中段張震的治療過程的細節,更是給整部電影增加了現實的無奈與深度。在經歷了多次反轉後,我們會發現,這不僅是懸疑和LGBT題材,而是一場更深層次有關愛的拷問,愛究竟可以讓一個人做到如何的程度?愛又是否可以跨越性別和生理?
2.獨孤島主7分
電影文化研究者,選片人。
借科幻殼講述人類情感自身的邏輯bug,且是華語合拍片中尺度相當微妙的操作。
3.奇愛博士7分
電影學者、影評人。
把面向過去的詛咒和面向未來的科幻融為一爐,在華語電影中較為少見,劇本寫得其實相當紮實,所有初看貌似不合理處基本都可以自圓其說,甚至連結尾通常令觀眾會心一笑的「自首戲」,都變得合情合理,也是令人佩服。張震的瘦身表演令人印象深刻。
4.閔思嘉6分
影評人。
走懸疑路子的稀飯科幻。以為是個恐怖小說結果是個愛情故事。還是彩虹色的。表演上整體有些過度,但是後半段翻轉異軍突起,最後一個鏡頭確實可以加分,但屬於只能看一遍的類型,反轉反而是減分項。因為設定並未為反轉服務,就導致突然的轉折非常斷裂,乍看之下厲害,細想其實覺得被愚弄。甚至還有消費LGBTQ群體的嫌疑。
5.雪梨卡通6分
編劇。
撇去跳大神和奇情的噱頭,就是一部中規中矩的懸疑驚悚戲,遠不及《目擊者之追兇》驚豔,倒跟《送你一朵小紅花》煽情聯動。整個故事前半段還能看,節奏感、信息量都不錯。然而到了第三幕,突然猛提一大段煽情,亂了節奏,主案情又沒法再推,只能靠自供,整個片子完全從懸疑內核走向情感內核。但前面兩線又岔得挺開,這時候強行合併,情感其實也沒推上來,殊為可惜。
6.王昕5分
電影研究者。
男同同婚最終導致另一對異性戀跨性別成女同。科幻小說常用的意識上傳下載,最適合用來講述性別/性向和身份的流動,和臺灣社會近些年來的熱點契合,對於大陸院線也有拓寬尺度的積極意義。可惜影片並沒能塑造出可信的氛圍,所有設置表演都僅僅是一種劇情動作,整體比較接近低成本腦洞劇集。
7.賽人4分
影評人。
妻子因丈夫性向所帶來的外遇而自毀,兒子因父親不愛母親,或施以冷暴力而有了殺心,還有夫妻共同執法的橋段。這都是我在還算漫長的觀影經驗裡,很少見識到的。即使也有類似的戲碼,也比本片有著更令我膽顫心驚的說服力。
我不認為本片真有什麼終極問題的探討,也就是渴望永生這類上至秦始皇,下至草民都會有的普通願望。多說一點,我是不相信靈魂不滅的,我更相信歌德所說的,一切產生就是為了消亡,靈魂也不例外。前提是,得先論證到底有沒有物理意義上的靈魂。想想,這個也真是不必太過糾結,當然也不必糾結這是奇幻片還是科幻片。
全片最讓我坐不住的戲份,是警察圍捕兒子的那段,情緒之先行,調度之混亂,表演之浮誇,都給我帶來極大的不適。最好的戲,是張震艱難站立起來的那塊便漬。這就比《送你一朵小紅花》更能讓我們去面對這群人,當然你首先得願意去面對。而韓延讓我們的面對太過輕巧了。
張震演得很賣力,比張震更賣力的是那些持續不斷的反轉。張震在瘦身,我覺得更需要瘦身的是影片本身。
8.耳朵4分
「奇愛博士講電影」責任主編,獨立戲劇人。
在類型化的嘗試上,可以肯定這部電影,做出了一種很完整、成熟的工業化氣質。演員的表演上也沒有問題,尤其是幾個女演員,無論是張鈞甯還是新人,戲劇張力都很強。但是,我很討厭整個電影的基礎設定,為了規避審查而設置的恐同內核,甚至可以說很明確的歧視性劇情。這不是一個已經開放了同性婚姻的創作環境應該寫的故事,也不是一個近未來時代應該發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