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4,這部逆天紀錄片堪稱卡梅隆的科幻聖經!

2021-02-08 紀錄片觀察

今天要介紹的這部紀錄片,毫不誇張的說,是近幾年紀錄片中最重量級的一部。為什麼這麼說?先來看看這部紀錄片的訪談卡司都有誰?

吉爾莫·德爾·託羅

僅僅看到這些大導演,是不是就已經很興奮了。那麼,又是誰,能夠請到這些大神呢?

這個人就是詹姆斯·卡梅隆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部《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距離卡梅隆上一部電影作品《阿凡達》已經過去了九年。但是,關於《阿凡達》續集的報導,卻從未間斷。目前,《阿凡達》的拍攝計劃已經排到了第5部。關於阿凡達的各種衍生品層出不窮,阿凡達主題公園更是吸引了大量的影迷和遊客。感覺卡梅隆這幾年都在致力於對阿凡達這個熱門大IP的開發,不榨乾絕不罷休。相信阿凡達已經為卡梅隆帶來了不少財富。

然而,就在我們不停的討論卡梅隆與阿凡達的時候,卡梅隆與AMC合作,推出了這部紀錄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卡梅隆親自上陣,與眾多大神級別的導演就科幻電影展開了開放式的對談。同時,還邀請到各界專家,學者,創作者,表達各自對科幻電影不同的觀點與看法,這其中包括知名電影雜誌的編輯、生物學家、主持人、科幻小說家、著名演員、編劇等。

紀錄片一共六集,每一集都有一個主題:外星生命、外太空、怪物、黑暗未來、智能機器、時間旅行。主題圍繞著科幻,內容巨大,信息量豐富,訪談者不僅分享了科幻電影幕後的創作故事,還從社會、心理、文化等角度入手,去解讀美國電影歷史上的科幻電影以及科幻故事。

 

就像是武俠電影之於中國電影,科幻電影是美國電影中一種特有的電影類型。先進的科技發展與西方特有的辯證式思考,是美國科幻電影產生的重要元素。隨著天文、物理、化學、生物等一系列科學的發展,人類渴望了解更多,探索更多,而這些科學,究竟會把人類帶向何方,沒有人知道。

在此基礎上,有的是人類豐富而大膽的想像力發揮作用,有的則是對於人類未來,對於科技的反思,無數的科幻故事就這樣誕生了。科幻電影來自人類的想像,但是歸根結底,都是對現實的映射,其中包含著大量的政治、社會、文化的信息。

例如,電影《星際迷航》系列,對於美國社會來說,最重要的含義之一就是種族問題。在以往的科幻電影中,所有的角色全部都是白人形象,看不到黑人的影子。而編劇吉恩卻讓一位美麗的黑人女孩兒在影片當中擔任要職。

這在很多美國的黑人心中,都產生了巨大的波動。也正因為是這個角色的出現,好萊塢著名影星烏比·戈德堡主動要求參與到影片後面的製作當中。

透過這些討論,可以看到美國社會文化的某些特徵,也可以看到人類社會文化的一角。

 

在這部紀錄片中,最有意思的是,著名科幻電影的導演、編劇、演員、科學顧問等等,都從不同角度去講述這些電影的幕後故事,解讀它的深層含義或者社會意義。而這些恰恰是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容易忽略的問題。

 

《星球大戰》中,喬治·盧卡斯借鑑了許多影片,包括美國的西部牛仔片,黑澤明的影片等等,這一系列可以說是盧卡斯多年學習積澱的總結。然而,對於盧卡斯來說,他恰恰是想用這一系列打破人們的思想禁錮。盧卡斯表示,這部電影其實是拍給十二歲的觀眾看的,他們更聰明,學東西更快,最重要的是,他們還沒有形成特定的思維模式,可以天馬行空的想像。

不過,盧卡斯自己卻說,《星球大戰》其實就是一部肥皂劇,只不過是以太空為背景。話雖如此,這部影片中有著非常棒的鏡頭設計,再往深層次挖掘,《星球大戰》實際上承擔了「神話」在社會當中的意義。這部充滿奇幻、冒險、科幻、希望的作品,改變了當時的流行文化,讓人們從長時間的悲觀主義中解放了出來。

而在與「陀螺」的對談中,卡梅隆與「陀螺」探討了怪物的產生,而「陀螺」又講述了自己的童年,以及為何對怪物如此鍾情的原因。

 

當然,除了對電影本身的解析,在這些大導演對話中,還會出現一些很有意思的細節。

當初,侏羅紀的故事,卡梅隆也看上了,非常感興趣。他給作者打電話,表示想把這個故事的版權買下來。然而,作者告訴卡梅隆,這個故事已經被史匹柏買走了。卡梅隆將這件事講給了史匹柏,並且表示幸虧是史匹柏拍攝了這部電影。因為如果自己拍的話,一定會拍成像《異形》那類的恐怖影片,嚇不死你算我輸。但是,史匹柏卻把侏羅紀拍成了老少鹹宜的怪獸片。史匹柏表示,自己正是以十二歲的心態去製作這部電影的。(為什麼都是十二歲)

在這裡只是舉了幾個小例子,片中還有大量豐富的內容。無論你是科幻迷、電影迷、還是對美國的社會文化感興趣,這部紀錄片都不可錯過。你會從中獲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1、新潮紀錄片《歷史那些事》低調發布,內含福利!

2、歷時五年拍攝,BBC不容錯過的驚世之作!

3、中國最無畏的紀錄片導演,作品一部比一部冒險

4、酗酒、吸毒、紋身,這部紀錄片講述「芭蕾壞男孩」的自我放逐

5、耗時3年,這部紀錄片講述光影詩人李屏賓的攝影人生


投稿:publicity_shangzao@163.com

合作微信:xtf0903

合作電話:15201422653

編輯:默然

相關焦點

  • 紀錄片 豆瓣9.4的科幻聖經,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即使是前段時間火爆了的《復聯3》,也不是這部9年前作品的對手。卡梅隆說,「我希望我們很快會對復仇者聯盟感到疲倦」,「並不是說我不喜歡這些電影。只是,除了那些雄性激素過高、沒有家庭的男人們花兩小時玩命對抗死亡以及摧毀城市之外,還有其他故事可以說。」卡梅隆說導演對他只是Part Time Job,因為他付出更多的在探索深海。
  • 41位科幻電影大神為卡梅隆正名,科幻電影聖經《詹姆卡梅隆的科幻故事》科幻不是兒戲,更不是爆米花.
    這部9.2分紀錄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41位科幻電影名人堂大佬為卡梅隆正名,科幻電影不是兒戲,也不是爆米花。紀錄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由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擔任執行製片人,同時在片中擔任主持,與請來的41位科幻電影大咖,如雷德利·斯科特(《異形》《火星救援》《銀翼殺手2049》《普羅米修斯》等)、史蒂文·史匹柏(《侏羅紀公園》《E.T》《頭號玩家》)、喬治·盧卡斯(《星球大戰》)、克里斯多福·諾蘭(《盜夢空間》《星際穿越》)、保羅·范霍文(《她》《星河戰隊》)和呂克·貝松(《第五元素
  • 豆瓣9.4,這部科幻聖經裡有卡梅隆、史匹柏眼中的科幻電影!
    9年前,一部現象級電影《阿凡達》一舉刷新了全球影史票房紀錄,也讓觀眾認識了詹姆斯卡梅隆的實力。自那之後,影迷就開始翹首以盼的等著續集的消息。如今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馬上就要過去,屢屢跳票的《阿凡達2》依然沒個影。
  • 豆瓣9.2,所有和科幻電影有關的,全在這一部紀錄片裡了
    或許這部堪稱科幻神仙打架的紀錄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可以給出答案。豆瓣評分9.2。說大神雲集絕對不誇張,幾乎好萊塢所有參與過科幻大片創作的,幕前的幕後的,你認識的不認識的,都在這部紀錄片裡出現了……
  • 不用等卡梅隆!這部《三體》動畫評分9.9,比流浪地球更精妙絕倫
    當時有人問到卡梅隆中國科幻該如何發展,卡梅隆就直接回答到,我覺得應該拍很多喜歡看科幻電影的粉絲都對《三體》電影滿懷期待,也喜歡卡梅隆這位科幻大師親自指導這部電影,但一直沒有任何音訊。畢竟《三體》這部電影的硬核程度確實很難展現出來!
  • 卡梅隆,諾蘭,史匹柏,這部紀錄片的演員陣容等於整個好萊塢
    卡梅隆?諾蘭?科波拉?斯科特?還是喬治·盧卡斯?還是說,每一個你都喜歡。那麼你有沒有想過,這麼多導演,同時出現在一部劇裡面?不僅是以上幾位大牌導演,還有大量與科幻題材電影有關的好萊塢一線明星,基努·裡維斯,米拉·喬沃維奇。從《黑客帝國》到《阿凡達》到《異形》到《ET》,以及是《盜夢空間》......數之不盡,太多的大腕,出現在一部劇裡面,你有想過嗎?是不是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力?
  • 豆瓣9.4!除了十大超高分美劇,Netflix的紀錄片也堪稱神作啊!
    The Crown Season 1 (2016)「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從這部劇可以看懂女王的一生。據說這部劇是要10年才拍一季?真是有才任性啊!小學生都演得這麼好,Netflix連上三季,口碑收視雙高,這部成為流行文化之一的劇集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 9.2分,電影之神卡梅隆又出神作
    由此可見,卡梅隆是多麼痴迷於深海探險了,也難怪忠實的粉絲調侃說他「不務正業」。而卡梅隆最近一次出現在影視新聞裡,還是4月份《復聯3》在美國上映時,卡神表示——希望觀眾能夠對「復聯」電影疲勞,因為科幻片還有其它的故事值得講述。
  • 所有和科幻電影有關的,全在這一部紀錄片裡了
    2009年12月,他執導的科幻電影《阿凡達》上映,該片全球總票房超過27億美元,再次打破了由他自己保持的全球影史票房紀錄……這是一部堪稱科幻神仙打架的紀錄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文章最後有紀錄片相關的電影與書。
  • 豆瓣9.4,這麼逆天的演員陣容連奧斯卡都請不來!
    今天魚叔要說的是後者——《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世界》James Cameron's Story of Science Fiction這是由卡梅隆擔任製片的科幻歷史劇集,將科幻界的大佬請來排排坐,講述科幻電影的前世今生
  • HBO《異星災變》豆瓣9.1:「信條」之後的科幻神作?
    《信條》裡的時間線、流媒體衝擊焦慮下諾蘭繼李安《雙子殺手》之後進行的電影工業新探索是否值得而爭論不休,9月3日上線、HBO MAX的科幻劇集《異星災變》悄然間已刷爆科幻愛好者朋友圈,以豆瓣9.1分的評分「封神」。
  • HBO《異星災變》豆瓣9.1:「信條」之後的科幻神作?
    當科幻迷們還在為《信條》裡的時間線、流媒體衝擊焦慮下諾蘭繼李安《雙子殺手》之後進行的電影工業新探索是否值得而爭論不休,9月3日上線、HBO MAX的科幻劇集《異星災變》悄然間已刷爆科幻愛好者朋友圈,以豆瓣9.1分的評分
  • 紀錄片為詹姆斯·卡梅隆正名 科幻電影絕不是兒戲
    作者:邵梓恆 來源:羊城晚報相信很多人都記得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不久前吐槽漫威電影的事:他在西雅圖的流行文化博物館推廣新紀錄片系列
  • 當真值得孩子看的片為數不多,這部播出一集就豆瓣評分9.9的紀錄片,玩媽力薦
    說實話,玩媽剛一聽到是紀錄片的時候挺沒興趣的,總覺得很枯燥、看不下去。這麼枯燥的東西可能自己都看不下去,更何況孩子呢。但在看完這部影片的時候,不得不說,玩媽還是蠻認可那位家長的說法。倒不是說這部紀錄片它有多適合親子觀看,而是在各種影視資源充斥在螢屏上的時候,這部影片絕對算是一股清流了。
  • 卡梅隆2018科幻力作——《Alita》預告片
    2003年4月,Moviehole報導,卡梅隆已證實他將執導《銃夢》的改編電影。 2005年1月,《詹姆士卡梅隆之深海異形》將是他的下一部作品。2005年6月,《好萊塢報導》指出,卡梅隆因電影《Project 880》而將《銃夢》的製作進度延後。 《Project 880》後來改名為《阿凡達》。 《娛樂周刊》於2006年2月進行了一次採訪,卡梅隆表示,他與二十世紀福斯的交易是他必須為福斯製作兩部電影。且該文章還聲稱《銃夢》將於2009年9月上映。
  • 如果今年只陪孩子看一部紀錄片,一定是這部9.9分的海底童話片
    《藍色星球2》拍攝了4年,走遍4大洋,探訪39個國家,經歷125次探險,水下拍攝時長達6000多個小時。在對技術的執著追求和各種黑科技的加持下,這部紀錄片被稱為史上最美的紀錄片。對孩子而言,就算他們無法理解海洋的奧秘,也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 電影之神卡梅隆
    說來好笑,這個階段,庫布裡克讓卡梅隆著迷的是電影技術而不是電影本身。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找一個類似於布景師、特效師這樣偏重於技術層面的電影工作。而真正啟發卡梅隆下定決心自己拍電影的人物,是星戰之父喬治·盧卡斯。1977年,《星球大戰》上映,這部太空歌劇式的科幻電影取得了空前成功。
  • 《頭號玩家》豆瓣9.2分口碑炸裂 觀眾:影片堪稱科幻神作
    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金獎名導史蒂文·史匹柏執導的科幻動作冒險巨製《頭號玩家》已於3月30日在中國內地與北美同步上映。
  • 卡梅隆大神的科幻新作無懸念9.4分,但不是《阿凡達2》
    在新近推出的劇集《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中,你大概能找到一些答案。在劇中,卡梅隆與史匹柏、雷德利·斯科特、喬治·盧卡斯、克里斯多福·諾蘭、吉爾莫·德爾·託羅等大導談笑風生,並對他們極盡了溢美之詞。
  • 《異星災變》豆瓣9.1分一集封神:「信條」之後的科幻巨作?
    文 | Mia當科幻迷們還在為《信條》裡的時間線、流媒體衝擊焦慮下諾蘭繼李安《雙子殺手》之後進行的電影工業新探索是否值得而爭論不休,9月3日上線、HBO MAX的科幻劇集《異星災變》悄然間已刷爆科幻愛好者朋友圈,以豆瓣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