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為詹姆斯·卡梅隆正名 科幻電影絕不是兒戲

2021-03-03 電影市場頭條

作者:邵梓恆 來源:羊城晚報

相信很多人都記得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不久前吐槽漫威電影的事:他在西雅圖的流行文化博物館推廣新紀錄片系列《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時直言,雖然他對《復仇者聯盟》系列沒有偏見,但他為科幻題材被這類超級英雄電影佔據太久而感到憂慮。

「卡神」的此番言論在影迷群體中引起軒然大波,有人反指他太久沒有作品面世,只會耍嘴皮子。但隨著《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的播出,種種喧囂如潮水般退去。該系列片豆瓣評分高達9.4分,成功為「卡神」正名。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是AMC推出的紀錄片系列。詹姆斯·卡梅隆擔任執行製片人及主持,他請來眾多業界大師,通過分析科幻小說從起初被人們崇拜到如今轟動影視界的成功演變,深度探究科幻作品的歷史及現實意義。

在開場白中,詹姆斯·卡梅隆直抒胸臆:各式各樣的科幻電影一直是我的心頭好,我喜歡那些想法帶來的力量,喜歡那些宏大的問題:「宇宙中有什麼?」「世界將會如何終結?」「科技會毀滅我們嗎?」而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我們能從這些精彩的故事中學到什麼……」這說出了每一個科幻迷的心裡話。

在卡梅隆看來,科幻電影絕對不是兒戲,也不是簡單的「爆米花」。這或許就是他看不上漫威電影的原因:「我希望我們能很快對《復仇者聯盟》感到厭倦,並不是說我不喜歡這些電影,只是,除了雄性激素過高、沒有家庭的男人們花兩個小時拼死冒險順便摧毀城市之外,我們還有其他故事可以說。」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共分六集,分別是《外星生命(Aliens)》《外太空(Space)》《怪物(Monsters)》《黑暗未來(Dark Futures)》《智能機器(Intelligent Machines》《時間旅行(Time Travel)》。

在片中亮相的都是業界鼎鼎有名的人物:雷德利·斯科特(《異形》《火星救援》《銀翼殺手2049》《普羅米修斯》) 、史蒂文·史匹柏(《侏羅紀公園》《E.T》《頭號玩家》)、喬治·盧卡斯(《星球大戰》)、吉爾莫·德爾·託羅(《環太平洋》《地獄男爵》《水形物語》)、克里斯多福·諾蘭(《盜夢空間》《星際穿越》)、保羅·范霍文(《她》《星河戰隊》)、呂克·貝松(《第五元素》《超體》《星際特工》)……這些大師分享的經歷和感想,讓流行文化博物館的科幻奇幻名人堂熠熠生輝。

詹姆斯·卡梅隆認為,如今科幻電影已分裂為兩大類:一類是極端逃避現實,不需要任何科技顧問,就像《銀河護衛隊》這種純粹好玩的電影,而「不在乎這些宇宙飛船是怎麼運作的」;另一類則是像《火星救援》《星際迷航》這種「對科學負責任的科幻電影」。至於卡梅隆和座上賓們則無疑是把科幻電影當做探索世界、了解人性的一種方式,就如奇諾·裡維斯所說:「科幻電影作為一種類型,總會包含著社會、政治、文化等種種信息。這不是普通的世界,但它也面臨著我們這個世界所面臨的問題。」

在第一期節目中,卡梅隆與史匹柏就《第三類接觸》《E.T.》等作品進行了交流。被稱為「老頑童」的史匹柏在作品中始終保持童真的色彩,他坦言:「宇宙的概念是我爸爸灌輸給我的,他用一個卷毯子的硬紙筒製造了一個直徑5釐米的反射望遠鏡,然後我就看見了木星的衛星——那是他指給我看的第一個天體。我還看到了土星環,那是我六七歲的時候。」

1977年上映的《第三類接觸》是史匹柏的代表作之一。該片被視為科幻電影的一個裡程碑,影片將外星人描述為溫和友善的,而不像此前的電影幾乎都將外星人塑造成邪惡的怪物。這同樣來源於史匹柏的童年經歷:「有天半夜,我被父親叫醒,他帶我去看獅子座的流星雨。在新澤西州的某處小山坡,幾百人躺在野餐凳上,那個場景後來就出現在《第三類接觸》裡。我們一起枕著軍用背包,抬頭望著夜空,每過大概30秒,就會有一道很亮的光從夜空中划過,多麼美好。我看著星空說:『如果我有機會拍一部科幻電影,我希望那些傢伙是為了和平而來的。』」善孕育更偉大的善,這就是史匹柏心目中科幻作品的作用。

當然,科幻作品中的外星生物並不總是友善的。《獨立日》主演威爾·史密斯認為,關於外星侵略的電影,是對人性黑暗面的隱喻,與其說是外星人侵略並摧毀地球,不如說是人類摧毀了自己的星球。科幻作家尼迪·奧科拉弗也在節目中表示:「我們借外星人勾勒我們的夢想、希望與渴望。而更常見的是,我們借外星人來表現我們對未知的恐懼。」

相關焦點

  • 41位科幻電影大神為卡梅隆正名,科幻電影聖經《詹姆卡梅隆的科幻故事》科幻不是兒戲,更不是爆米花.
    這部9.2分紀錄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41位科幻電影名人堂大佬為卡梅隆正名,科幻電影不是兒戲,也不是爆米花。紀錄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由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擔任執行製片人,同時在片中擔任主持,與請來的41位科幻電影大咖,如雷德利·斯科特(《異形》《火星救援》《銀翼殺手2049》《普羅米修斯》等)、史蒂文·史匹柏(《侏羅紀公園》《E.T》《頭號玩家》)、喬治·盧卡斯(《星球大戰》)、克里斯多福·諾蘭(《盜夢空間》《星際穿越》)、保羅·范霍文(《她》《星河戰隊》)和呂克·貝松(《第五元素
  • 紀錄片 豆瓣9.4的科幻聖經,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即使是前段時間火爆了的《復聯3》,也不是這部9年前作品的對手。卡梅隆說,「我希望我們很快會對復仇者聯盟感到疲倦」,「並不是說我不喜歡這些電影。只是,除了那些雄性激素過高、沒有家庭的男人們花兩小時玩命對抗死亡以及摧毀城市之外,還有其他故事可以說。」卡梅隆說導演對他只是Part Time Job,因為他付出更多的在探索深海。
  • 美國紀錄片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James Cameron's Story of Science Fiction.2018
    詹姆斯·卡梅隆將擔任執行製片人。我們都看過卡梅隆導演的鐵達尼號,阿凡達等大電影而這次卡神為科幻正名,自己當起了主持人,找來一幫科幻界的大神暢聊科幻,拍了這個6集的記錄劇集,分別是外星生命、 外太空、 怪物、  黑暗未來、 智能機器時間旅行,這些劇集基本包括了現代科幻的方方面面,而邀請來的暢聊大神們包括:史匹柏,雷德利·斯科特,喬治·盧卡斯,諾蘭,基努·裡維斯,威爾·斯密斯,施瓦辛格,保羅·范霍文等等
  • 科幻迷的豪華盛宴《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2018)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James Cameron's Story of Science Fiction (2018
  • 天神下凡 詹姆斯·卡梅隆
    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好萊塢電影導演、編劇擅長拍攝動作片及科幻電影為卡曼工作室1980年影片《星空大戰》製作特技模型第二年他就升職為這個工作室的另一部影片《恐怖星系》的第二小組導演和電影製作設計師詹姆斯·卡梅隆是少有的以特技設計出身的導演之一在以後的電影創作中,詹姆斯·卡梅隆一向把特技製作放在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而且還經常親自參與設計和實施特技的製作
  • 【推薦】紀錄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S01
    上個月在AMC的記錄片頻道看了一個非常贊的紀錄片的劇集,目前還在更新中,可看性相當的高,比如以下借用了好友的sticker
  • 詹姆斯·卡梅隆電影盤點(附資源)
    1985年,吉爾·安妮·赫德和詹姆斯·卡梅隆結婚;1989年,詹姆斯·卡梅隆與吉爾·安妮·赫德宣布離婚。1989年,詹姆斯·卡梅隆與女導演凱薩琳·畢格羅結婚; 1991年,詹姆斯·卡梅隆與凱薩琳·畢格離婚。1993年,琳達·漢密爾頓為詹姆斯·卡梅隆生下了女兒約瑟芬。1997年7月,琳達·漢密爾頓與詹姆斯·卡梅隆結婚。1999年二人離婚。
  • 豆瓣9.2,所有和科幻電影有關的,全在這一部紀錄片裡了
    或許這部堪稱科幻神仙打架的紀錄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可以給出答案。有人評價它為科幻界的「復仇者聯盟3」 。這部紀錄片幾乎涉及了科幻電影所有的可能。如果你是科幻迷,那麼這就是為你量身打造的科幻盛宴。如果你對科幻不太了解,這部紀錄片就是最好的科普。
  • 豆瓣9.4,這部逆天紀錄片堪稱卡梅隆的科幻聖經!
    先來看看這部紀錄片的訪談卡司都有誰?吉爾莫·德爾·託羅僅僅看到這些大導演,是不是就已經很興奮了。那麼,又是誰,能夠請到這些大神呢?這個人就是詹姆斯·卡梅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部《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距離卡梅隆上一部電影作品《阿凡達》已經過去了九年。
  • 所有和科幻電影有關的,全在這一部紀錄片裡了
    2009年12月,他執導的科幻電影《阿凡達》上映,該片全球總票房超過27億美元,再次打破了由他自己保持的全球影史票房紀錄……這是一部堪稱科幻神仙打架的紀錄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文章最後有紀錄片相關的電影與書。
  • 詹姆斯·卡梅隆為了《阿凡達2》成為一個「心機boy」
    《阿凡達》所帶來的驚豔的世界與人性體現,卡梅隆用「阿凡達」告訴你:讓電影為你造夢!但是《阿凡達2》卻遲遲未見~卡梅隆一直在醞釀《阿凡達2》的各種設定,怎麼樣能夠以最震撼的方式再次出現在大家面前?《阿凡達2》的做出很多技術上的硬性改變,其中包括「裸眼3D +120幀+全息投影+杜比全景聲技術」,還會與杜比合作,做到16FL高亮度影像、RGB雷射投影系統和360°聲場。
  • 什麼才是好的科幻電影?
    什麼是電影的工業化?什麼是世界最先進的特效技術?今年春節以來,隨著《流浪地球》的上映,國內關於科幻電影、電影工業的討論沒有停止過。最近,又恰逢詹姆斯·卡梅隆編劇、製片的科幻電影《阿麗塔:戰鬥天使》上映,這個問題似乎又可以被推進了。
  • 詹姆斯·卡梅隆:一路走來,他將科幻的童年變成了一生的導演之路
    ▲詹姆斯·卡梅隆 詹姆斯·卡梅隆,世界最偉大的20位導演之一,經典作品有《鐵達尼號》、《阿凡達》、《終結者》、   電影魔法師與科學體驗   但長大後,我並沒有成為一名潛水員,我選擇的職業是電影。我喜歡講故事,畫圖畫,電影看起來是最合適的工作。當然,我講述的故事都是科幻的——終結者、外星人等等。 我也將我對潛水的熱愛和電影融合在了一起。拍攝《深淵》時,我有了一些有趣的想法。
  • 詹姆斯·卡梅隆對超級英雄片發表看法,還聊了阿凡達的未來
    詹姆斯·卡梅隆近日在接受採訪中談到了對於超級英雄電影的看法以及阿凡達系列的最新計劃。雖然承認自己是復仇者聯盟系列的粉絲,但卡梅隆覺得,復仇者聯盟如果陷入沉寂,那應該也算一件好事。「我希望我們很快會對復仇者聯盟感到疲倦,」卡梅隆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並不是說我不喜歡這些電影。
  • 《阿凡達2》導演詹姆斯·卡梅隆透露,他會觀看什麼電影,打發時間
    詹姆斯·卡梅隆導演了一些最受歡迎的電影,他的電影也相當的賣座。顯然,這位出色的導演,對電影有著非同一般的品味,他對電影也持有著一些高雅的觀點。想必許多人都會很好奇,這位《阿凡達》的導演,他會欣賞怎樣的電影呢?
  • ...詹姆斯·卡梅隆|琳達·漢密爾頓|阿諾·施瓦辛格|蒂姆·米勒|...
    經典科幻動作電影《終結者》系列最新篇章《終結者:黑暗命運》重磅發布中國區獨家終極預告片,全面迎接系列終極一戰的到來,這次也可能是施瓦辛格的最後一部《終結者》電影。目前在中國與海外市場,都已經有幸運觀眾提前看過了全片,均被電影爽燃火爆的動作場面深深俘獲,贏得一致讚許。
  • 美國紀錄片 詹姆斯·卡梅隆:再見泰坦尼克.Titanic: Final Word with James Cameron.2012
    1997年,一部名為《鐵達尼號》的電影橫空出世,賺取了足以淹沒另一艘大船的眼淚。2012年,這艘大船改頭換面,套上3D的外衣重回大熒幕,鞏固了電影經久不衰的傳奇地位。然而,對於大船的湮沒,最傷感的永遠都不是觀眾,而是一個躲在幕後,年近六十的男人——電影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
  • 張藝興這個29歲的小鮮肉丨不是為流量正名,他是在為自己正名
    電影《小丑》結尾,亞瑟輕哼了一首歌:「這就是人生,聽起來也許很好笑,有些人就是故意踐踏別人的夢想,但我絕不會灰心喪志,因為這是個冷漠的世界」。小丑也有自己的夢想,他想做一個單口相聲演員,沒人相信他,他們都在嘲笑他。
  • 關於「 電影本身的 」電影
    非常有趣的幾部紀錄片類型的電影,看膩了電影,來看看那些電影幕後的故事吧~以下是全部汁源,不要單獨找我要了!囊括50年內好萊塢所有經典電影配樂故事的紀錄片,收錄了包括《007》、《星球大戰》、《奪寶奇兵》、《加勒比海盜》、《鐵達尼號》、《社交網絡》、《瘋狂的麥克斯》、《驚魂記》在內的多部影片的配樂師的採訪,漢斯·季默、詹姆斯·卡梅隆
  • 詹姆斯·卡梅隆:科學是達到真理的唯一途徑
    而每每提及科幻電影,史蒂文史匹柏、喬治盧卡斯和克里斯多福諾蘭一定是被cue過最多次的名字,當這些大牌坐在一起面對面聊科幻電影,便是AMC新出的紀錄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這部詹姆斯卡梅隆策劃、詹姆斯卡梅隆製片,詹姆斯卡梅隆主演的紀錄片一共六集,每周一個主題,分別為「外星人」, 「太空探索」,「怪獸」,「黑暗期貨」,「智能機器」和「時間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