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和科幻電影有關的,全在這一部紀錄片裡了

2021-02-08 分派電影

最近隨著幾部科幻大片的上映,有關科幻的話題又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科幻片這一獨特的類型,總是以其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震撼的視覺特效吸引著大批影迷。這種基於一定科學事實的想像,具有不可忽視的啟發性。

畢竟連愛因斯坦也承認:想像力比知識更為重要。

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曾說——

我愛科幻的理由,是它不斷提出宏大的問題:宇宙中有什麼?世界將會如何終結?我們的科技會毀滅我們嗎?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我們能從這些精彩的故事中學到什麼?

詹姆斯·卡梅隆,堪稱當今世界最偉大的導演之一。

1997年,他執導的電影《鐵達尼號》取得了18.4億美元的票房,打破全球影史票房紀錄。

2009年12月,他執導的科幻電影《阿凡達》上映,該片全球總票房超過27億美元,再次打破了由他自己保持的全球影史票房紀錄……

這是一部堪稱科幻神仙打架的紀錄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文章最後有紀錄片相關的電影與書。

2018年 · 豆瓣9.2分

關注「分派電影」回復 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獲取資源

說大神雲集絕對不誇張,幾乎好萊塢所有參與過科幻大片創作的,幕前的幕後的,你認識的不認識的,都在這部紀錄片裡出現了……

劇中詹姆斯·卡梅隆將通過分析科幻小說從起初被人們崇拜到如今轟動影視界的成功演變,深度探究人類與科幻小說之間的歷史關係及現實意義。

卡梅隆在其中相當於主持人,而節目嘉賓陣容堪稱史上最豪華——

導演有克里斯多福·諾蘭、雷德利·斯科特、史蒂文·史匹柏、喬治·盧卡斯……

演員有威爾·史密斯、阿諾·施瓦辛格、基努·裡維斯……

有人評價它為科幻界的「復仇者聯盟3」

全劇6集,每集圍繞一個主題:

外星生命、外太空、怪物、反烏託邦、智能機械、時空旅行。

這部紀錄片幾乎涉及了科幻電影所有的可能。

如果你是科幻迷,那麼這就是為你量身打造的科幻盛宴。

如果你對科幻不太了解,這部紀錄片就是最好的科普。

在第一集跟卡梅隆對話的就是史蒂芬·史匹柏,這兩位偉大導演經常被放在一起比較,他倆面對面交談是很多影迷期待已久的場面。

史匹柏回憶了他和科幻的緣分,提到童年時父親對他的影響。

老斯說——

宇宙的概念是我爸爸灌輸給我的,他用一個卷毯子的硬紙筒製造了一個直徑5釐米的反射望遠鏡,然後我就看見了木星的衛星——那是他指給我看的第一個天體。我還看到了土星環,那是我六七歲的時候。

史匹柏的父親還帶他觀看了獅子座流星雨,這讓他萌生了拍攝外星人電影的想法,才有了後來的《第三類接觸》

史匹柏在《ET外星人》和《第三類接觸》中塑造的外星人都是善良單純的天外來客形象。

甚至在設計ET外星人的形象時還參考了愛因斯坦……

當卡梅隆開門見山地問《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是否相信有外星人時,諾蘭和很多人一樣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要在電影中構建一個完全不同於地球的陌生文明,是一件龐大又瑣碎的工作。

我們可以構造一個完全不同的文化,或者一個我們未來可能需要解決的問題。

但這種「無中生有」,需要自圓其說。

在電影《阿凡達》中,這項工作已經具體到電影中的每株植物都有自己的名字。

電影《第五元素》的導演呂克·貝松甚至創造了一種簡單的語言——神語

當然能熟練運用的只有導演和女主角米拉·喬沃維奇 。



而回到地球展望我們自己的未來。

有意思的是很多電影傾向表現未來黑暗的可能性——末日

可能把我們幹掉的是人口過量、氣候變化、核戰爭、人工智慧武器……

可能很多人都想像過一人、一車、一把槍的末世生活,本質上是對狩獵生活的幻想,《我是傳奇》就是此類代表作。

當時施瓦希格也在競爭這個角色,威爾·史密斯」苦口婆心「終於把施瓦希格勸到退出。

他說:相信我,你是州長,你不會有時間拍的。

此外還有《1984》、《飢餓遊戲》這類無人嚮往的未來——反烏託邦題材

電影表現了一個充滿監視和專制的世界,其實科幻的意義不是用來預測未來,而是選擇未來。

而近幾年隨著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很多人表示了對人工智慧反噬的擔憂。

科幻電影一早就注意到這個可能。

《終結者》、《銀翼殺手》、《普羅米修斯》、《西部世界》都屬於這類。

《星球大戰》的導演喬治·盧卡斯卻認為,作為人類的我們不應該去害怕人工智慧,因為未來一定是人與人工智慧共存的世界。

《終結者》的主角施瓦辛格認為,這其實是一場人類與人工智慧的進化比賽。

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人類自身不夠優秀,機器人一定會反過來讓我們嘗到苦頭。

在科幻電影中,人類不僅能想像未來,甚至還可以擺脫時間的束縛。

穿越,是人類終極的夢想。

史匹柏就是一個穿越愛好者,他監製過的《回到未來》系列電影就是穿越代表作。

當卡梅隆問到他對時間旅行的看法,老斯表示他真的諮詢過霍金。

霍金的答案雖然令人有點失望,但科學是一直在發展的,沒準哪天就出現新的理論證明回到過去是可行的。

而科幻電影的腦洞何止一種,不能回到過去就去未來吧。

電影《星際穿越》結尾,男主和白髮蒼蒼的女兒四目相對,令人唏噓。



當今社會,大多數人處在高度緊張的生存競爭中。

科幻電影成為了新的精神放逐地,科幻創造的世界使得觀眾暫時脫離了現實,獲得片刻的超脫。

中國電影進入科幻領域的時間尚短,但科幻小說《三體》的成功預示了中國科幻的崛起。

相信不久的將來,也會有大批優秀的國產科幻片進入我們的視野。

未來可期。

這部紀錄片信息量實在太大,每一次對話都值得仔細體會。作為科幻迷,拉了影單和書單,慢慢的補完。 

01.外星生命

《第三類接觸》1977《怪人》1951《降臨》2016《獨立日》1996《陰陽魔界》1962《魔繭》1985《侏羅紀公園》《世界大戰》1953《世界大戰》2005 史匹柏《神秘科學影院三千》《來自外太空的它》《地球大戰不明飛行物》《天外魔花》1956《人體異形》1978《超時空接觸》1997《索拉裡斯星》2002《星際迷航》1966-1969《童年的終結》2015《阿凡達》2009《怪奇物語》《異形》1979《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異形4:浴火重生》1997《異星兄弟》1984《異形帝國》1988《第九區》2009《ET》1982

書:《雙面好萊塢科學科幻大不同》(臺譯)西德尼·珀喀維茲 《科技之美》安娜李·奈維茨《世界大戰》HG威爾斯《偉大的科幻小說作品是怎樣煉成的》加裡·K·沃爾夫《20世紀50年代的好萊塢及低成本電影的重生》布萊爾·戴維斯《索拉裡斯星》斯坦尼斯拉·萊姆《童年的終結》亞瑟·C·克拉克《你一生的故事》特德·姜《死靈之書》

02.外太空

《2001太空漫遊》1968《星球大戰》《地心引力》2013《月球旅行記》1902《沙丘》《火星之旅》1918《月球上的女人》1929《登陸月球》1950《禁忌星球》1956《星際旅行》(即星際迷航)1966-1969《星際旅行》2009《飛俠哥頓》《椿十三郎》1962《戰國英豪》1958《搜索者》1956《星球大戰外傳 俠盜一號》《異形》1979《九霄雲外》1981《星河艦隊》1997《意志的勝利》《異形》1986《沙丘》1984《阿凡達》2009《第五元素》 1997《銀河護衛隊》《火星救援》2015《阿波羅13號》1995

《地球到月球》凡爾納《月球上最早的人類》HG威爾斯《驚人的科幻》《異鄉異客》羅伯特·海因萊因《地球上的綠色山丘》羅伯特·海因萊因《星際旅行》戴維·傑羅爾德《巴比倫五號》戴維·傑羅爾德《雙面好萊塢科學科幻大不同》(臺譯)西德尼·珀喀維茲 《偉大的科幻小說作品是怎樣煉成的》加裡·K·沃爾夫《星球大戰如何佔領宇宙》克裡斯·泰勒《星河艦隊》羅伯特·海因萊因《沙丘》《火星救援》安迪·威爾

03.怪物

《侏羅紀公園》1993《科學怪人》《維克多·弗蘭肯斯坦》2015《弗蘭肯斯坦》1931《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1994《弗蘭肯斯坦》1910《科學怪人對地底怪獸》1965《變蠅人》1986《異形》1979《異形大戰鐵血戰士》《我嫁給了外太空怪物》1958《黑湖妖譚》1954《金剛》1933《絕地五十尺女巨人》1958《異形》1986《異形3》1992《異形4 浴火重生》1997《生化危機》2002《生化危機》電子遊戲1996《生化危機2 啟示錄》2004《生化危機3 滅絕》2007《生化危機4 戰神再生》2010《生化危機5 懲罰》2012《生化危機6 終章》2016《星球大戰IV 絕地歸來》1983《怪奇物語》2016-2017《宿主》2006《怪形》1982《環太平洋》2013《幽浮魔點》1958《殺人鼩》1959《機械怪獸》1953《毒蜥蜴》1959《開端或結尾》1957《巨爪》1957《哥斯拉》1954《哥斯拉》2014《全體怪獸大進擊》1969《機械哥斯拉的逆襲》1975《哥斯拉》1998《伴我同行》1986《外星人》1982《第三類接觸》1977《七寶奇謀》1985《兇火》1984《閃靈》1980《吵鬧鬼》1982《ET》1982《變形博士》1980《人體異形》1978

《好萊塢科幻電影、科學與世界末日》西德尼·珀喀維茲 《恐龍是怎樣煉成的》《弗蘭肯斯坦》瑪麗·雪萊《弗蘭肯斯坦》或《現代普羅米修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好萊塢與低預算電影的重生》布萊爾·戴維斯《神秘科學影院3000》《偉大的科幻小說作品是怎樣煉成的》加裡·K·沃爾夫《有誰去那裡》約翰·W·坎貝爾《驚駭科幻小說》《帝國的邏輯》《馬路必須轉動起來》《死亡之手》《我印象中的哥斯拉怪獸之王的五十年史》威廉·茨茨伊

04.黑暗未來

《我是傳奇》2007《最後一個男人》1964《最後一個人》1971《後天》2004《奇幻核子戰》1964《世界末日》1998《十二猴子》1995《雪國列車》2013《人猿星球》1968《猩球徵服》1972《決戰猩球》1973《猩球崛起2 黎明之戰》2014《猩球崛起3 終極之戰》2017《艾利之書》2010《終結者3 機器的崛起》《超世紀諜殺案》1973《人類之子》2006《飢餓遊戲》2012《1984》1984《平克·弗洛伊德 迷牆》1982《發條橙》1971《妙想天開》1985《分歧者》2013《太空堡壘卡拉狄加》《飢餓遊戲3 嘲笑鳥(上)》2014《飢餓遊戲3 嘲笑鳥(下)》2015《盜夢空間》2010《移魂都市》1998《極度空間》1988《全面回憶》1990《高堡奇人》2015-2018《驚魂下一秒》2007《少數派報告》2002《盲區行者》2006《銀翼殺手》1982《黑客帝國》1999《蝙蝠俠 黑暗騎士》2008《蝙蝠俠 黑暗騎士崛起》《明日邊緣》2014《終結者》1984《V字仇殺隊》2005《機械戰警》1987《行屍走肉》2015-2018《瘋狂的麥克斯2 公路勇士》1981《瘋狂的麥克斯》1975《瘋狂的麥克斯 狂暴之路》2015《迷離境界》1959-1964《陰陽魔界》《侍女的故事》2017《活死人之夜》1968《活死人黎明》2004《殭屍世界戰》2014《驚變28天》2002《殭屍肖恩》2004《喪屍》1979《殭屍之地》2009

《我需要知道的一切盡在陰陽魔界》馬克·道奇亞克《我是傳奇》李察·麥森《最後一個男人》文森特·普賴斯《散布、改編與記憶,人類如何躲過大滅絕》安娜李·紐威茨《人猿星球》皮埃爾·布爾《時間旅行簡史》詹姆斯·格雷克《神秘科學影院三千》埃利奧特·卡倫《災難生存守則》艾麗薩·威爾金森《1984》喬治·歐威爾《偉大的科幻小說作品是怎樣煉成的》加裡·K·沃爾夫《飢餓遊戲》《分歧者》《我們可以把記憶批發給你》菲利普·K·迪克《菲利普·K·迪克精選集》強納森·列瑟《判官爵德》布倫丹·麥卡錫《我需要知道的一切盡在迷離境界》馬克·道奇亞克《侍女的故事》瑪格麗特·阿特伍德《行屍走肉》《活死人之夜》《殭屍世界戰》麥克斯·布魯克斯

05.智能機器 

《終結者》1984《終結者2 審判日》1991《終結者3 機器的崛起》2003《終結者4 救世主》2009《終結者 創世紀》2015《2001太空漫遊》1968《地球停轉之日》1951《大都會》1927《迷失太空》1965-1968《禁忌星球》1956《我 機器人》2004《西部世界》1973《西部世界》2016《黑洞》1979《神秘博士》《星球大戰》1977《星球大戰外傳 俠盜一號》2016《甜心先生》1996《太空站》1986《宇宙靜悄悄》1972《霹靂五號》1986《大地驚雷》1969《巴克·羅傑斯在25世紀》1979-1981《機器人瓦力》2008《她》2013《太空堡壘卡拉狄加》1978-1979《太空堡壘卡拉狄加》2003-2009《星際旅行 下一代》(星際迷航)1987-1994《羅梭的萬能工人》1935《普羅米修斯》2012《銀翼殺手》1982《銀翼殺手2049》2017

《菲利普·K·迪克精選集》強納森·列瑟《怒月》羅伯特·海因萊因《巨人 福賓計劃》《星際旅行》戴維·傑羅爾德《巴比倫五號》戴維·傑羅爾德《我 機器人》艾薩克·阿西莫夫《海倫》萊斯特·戴爾·雷伊《羅梭的萬能工人》卡雷爾·恰佩克《機器人會夢到電子羊嗎》菲利普·K·迪克

06.時間旅行

《回到未來》1985《時間簡史》《星際穿越》2014《聖誕頌歌》1951《康州美國佬奇遇記》1949《回到未來II》1989《大力神在紐約》1970《終結者》1984《終結者2 審判日》1991《環形使者》2012《命運之門》2004《時間機器》1960《時間機器》2002《雷霆萬鈞》2005《前目的地》2014《比爾和泰德歷險記》1989《土撥鼠之日》1993《神秘博士》1963-2018

《時間機器》H.G.威爾斯《蒼穹微石》艾薩克·阿西莫夫《進入盛夏之門》《漫威科幻故事》《時間陷阱》《聖誕頌歌》查爾斯·狄更斯《康州美國佬奇遇記》馬克·吐溫《偉大的科幻小說作品是怎樣煉成的》加裡·K·沃爾夫《星際旅行》戴維·傑羅爾德《巴比倫五號》戴維·傑羅爾德《環形使者》《時間旅行簡史》詹姆斯·格雷克《莫洛博士島》H.G.威爾斯《隱形人》H.G.威爾斯《雷霆萬鈞》雷·布萊伯利《你們這些殭屍》羅伯特·海因萊因

相關焦點

  • 豆瓣9.2,所有和科幻電影有關的,全在這一部紀錄片裡了
    或許這部堪稱科幻神仙打架的紀錄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可以給出答案。說大神雲集絕對不誇張,幾乎好萊塢所有參與過科幻大片創作的,幕前的幕後的,你認識的不認識的,都在這部紀錄片裡出現了……這部紀錄片幾乎涉及了科幻電影所有的可能。如果你是科幻迷,那麼這就是為你量身打造的科幻盛宴。如果你對科幻不太了解,這部紀錄片就是最好的科普。
  • 盤點與火星有關的科幻電影|火星|火星救援|布萊恩·考克斯|bbc|...
    盤點與火星有關的科幻電影「九天之際,安放安屬?」一首《天問》,表達了華夏兒女千年來對自然宇宙和真理的追問和求索。4月24日,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之際,備受關注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在2020年中國航天日線上啟動儀式上正式公布。
  • 豆瓣9.4,這部科幻聖經裡有卡梅隆、史匹柏眼中的科幻電影!
    最近,不務正業的卡神倒是又跑去兼任導演、製片人和主持人,拍了一部紀錄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是一部6集紀錄片,由詹姆斯卡梅隆,擔任主持人,邀請一眾頂級科幻導演、演員、作家,包括史蒂文史匹柏、喬治盧卡斯、基努裡維斯、威爾史密斯等等。海闊天空地探討關於外星人、外太空、時間旅行、人工智慧等神問題。
  • 美國紀錄片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James Cameron's Story of Science Fiction.2018
    科幻究竟應該是什麼樣的呢?我們把這六集的題名改寫,就會是:如果外星人入侵會發生什麼呢?如果我們登上火星?如果我們的社會變得黑暗?如果AI比我們擁有更高的智慧?如果我能回到過去/穿越到未來?順著卡神的思路我們會發現,每一個科幻作品的題目都有關「如果」,如果一個作品不能被改寫成「如果.」的格式,我們就認為它缺乏一種科幻的核心推動力,自然這就不是一部合格的科幻作品。
  • 頗具預言意味的科幻災難片?網友:這是紀錄片
    最近有一部2011年的電影突然被翻了出來,時隔九年,怎麼又火了呢?看過之後你就會明白,答案顯而易見,因為它太貼近現實。小啄覺得這應該是看過的類似電影中和作為特殊時期的現在最相似的了,雖然它定義為科幻災難片,但不少網友說,這是紀錄片!到底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看下電影到底說了什麼。
  • 華語科幻電影新高度就是這一部了!
    但請相信我,這部電影,絕對,非常,值得看。因為,真的很厲害哦。只可惜,這片豆瓣和貓眼暫時還沒有開分,很難數據式的直觀展示本片的水平。不過,僅從淘票票的評分來看,成績還是很不錯的。淘票票5.8分,如果是5分制的話,這片還超出總分0.8分,屬於超水平發揮了。對,就是這麼一部高級科幻電影。
  • 紀錄片 豆瓣9.4的科幻聖經,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對於改檔的這種事情,粉絲們有極大的寬容心,相信時間養成的必是佳作,卡梅隆自己好像也並不著急,最近推出自己製作的紀錄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紀錄片分為六集,每集一小時,分別為:外星生命(Aliens)、外太空(Space)、怪物(Monsters)、黑暗未來(Dark Futures)、智能機器(Intelligent Machines)、時間旅行(Time Travel)。從科幻小說到電影,它將帶我們探尋科幻作為一種題材的進化史。
  • 2020年好萊塢這8部科幻電影,哪一部會是科幻迷的最愛?
    當下對科幻電影的定義已經越來越寬泛。《星球大戰》這樣的太空歌劇,仍可以歸屬到科幻電影的範疇。漫威、DC這樣的超級英雄電影,雖然也少不了科幻元素,可將之歸入科幻片就顯得有些牽強。
  • 紀錄片為詹姆斯·卡梅隆正名 科幻電影絕不是兒戲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時直言,雖然他對《復仇者聯盟》系列沒有偏見,但他為科幻題材被這類超級英雄電影佔據太久而感到憂慮。而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我們能從這些精彩的故事中學到什麼……」這說出了每一個科幻迷的心裡話。在卡梅隆看來,科幻電影絕對不是兒戲,也不是簡單的「爆米花」。這或許就是他看不上漫威電影的原因:「我希望我們能很快對《復仇者聯盟》感到厭倦,並不是說我不喜歡這些電影,只是,除了雄性激素過高、沒有家庭的男人們花兩個小時拼死冒險順便摧毀城市之外,我們還有其他故事可以說。」
  • 豆瓣9.4,這部逆天紀錄片堪稱卡梅隆的科幻聖經!
    關於阿凡達的各種衍生品層出不窮,阿凡達主題公園更是吸引了大量的影迷和遊客。感覺卡梅隆這幾年都在致力於對阿凡達這個熱門大IP的開發,不榨乾絕不罷休。相信阿凡達已經為卡梅隆帶來了不少財富。然而,就在我們不停的討論卡梅隆與阿凡達的時候,卡梅隆與AMC合作,推出了這部紀錄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卡梅隆親自上陣,與眾多大神級別的導演就科幻電影展開了開放式的對談。
  • 有關時間旅行的熱門問題,一部徵服觀眾的電影!
    皮特和託比不相信雷遇見了「未來美女」,認為他是異想天開編排電影。皮特去衛生間小解,沒曾想竟偶然進入了時間漏洞,出來後發現酒吧全是死人,包括他自己。驚慌失措的皮特將雷和託比也拽入了漏洞,從此開始了一系列前後穿梭的時間旅行冒險。
  • 蘇俄科幻紀錄片《通向星際的道路》全1集 標清紀錄片百度雲下載
    1957》的製作期長達三年,它是一部雄心勃勃的意識形態電影,包含著極具開創性的特效和精湛的手工模型作品。這部影片對庫布裡克《2001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1969)中對失重狀態、灼熱的星球和旋轉式的太空站模型的在現實主義描寫有著重要影響。Klushantsev的《通向行星路》捕捉到了太空競爭的時代思潮。按照莫斯科電影官僚的指示,他在影片中增加了蘇聯第一個繞地衛星的模型。結果,這部五十分鐘電影在蘇聯激起了觀眾的恐慌。
  • 《拯救地球》這真的是一部科幻電影
    李秉伍認為這一切都與康文植有關。一切似乎漸漸明了,李秉伍其實是個出門忘吃藥的非正常人類,他打著外星人的幌子濫殺無辜,藉此復仇。知道真相的女友眼淚掉下來,她選擇離開。另一方面,康文植的失蹤已經引起警察的注意,便衣警察找上了門。為避免兩人相遇,李秉伍用盡了渾身解數。其中包括那招赫赫有名的轉移視線大法:「看,飛碟!」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一部沒有特效的科幻電影
    分享有趣的電影,找尋有趣的靈魂,這裡是影娛之樂。今天,小娛給大家帶來了一部真正有趣的電影。老實說,看這部電影之前,我完全沒有想到竟然如此獨特。這部電影就是——《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一部科幻電影。光看標題,我們可能完全猜不到電影要講的內容,也許會認為是跟外星人有關。
  • 這十部科幻電影,少看一部都別說自己是科幻迷!
    近年來出現的許多令人驚嘆的科幻電影,有些你可能這輩子都忘不了,有些你可能還沒聽說過。所以,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觀眾最喜愛的幾部科幻電影。《盜夢空間》讓我們很難區分夢境和現實看了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傑作《盜夢空間》之後,你可能會很難區分夢境和現實。
  • 獲三個中國科幻最高榮譽銀河獎的小成本科幻短片全案解析
    視效的重要性也日漸突出,視效團隊全面深入整個項目,從前期籌備到拍攝期到後期,視效從頭到尾都參與項目,這是一個工業化科幻電影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大勢所趨。   所以做科幻電影一定要抱緊視效公司大腿,於是我和同樣擁有科幻夢想的時光坐標創始人的陳奕達成一致,在做科幻電影這個方向深耕,成立了時光矩陣,唯一目標就是做科幻類型片。
  • 女性、紀錄片和實驗電影:女性敘事者們
    我們可以發現,她的電影裡充斥著在某一瞬間突然記起的過去光景,某些循環的音樂(loop music)等等,這些場景也充斥在最具她風格的一部電影裡。影片中,漸漸成長並成熟起來的萊達最終在她的故鄉,她的父親和八十年代的政治背景下找到了自我。
  • 2020年好萊塢這8部科幻電影,哪一部會是科幻迷的最愛?(上)
    當下對科幻電影的定義已經越來越寬泛。《星球大戰》這樣的太空歌劇,仍可以歸屬到科幻電影的範疇。漫威、DC這樣的超級英雄電影,雖然也少不了科幻元素,可將之歸入科幻片就顯得有些牽強。很多科幻迷對科幻電影的要求甚至更為嚴格,所謂的硬科幻才是他們的心頭好,連國產電影《流浪地球》這種都可能覺得不夠「硬」。
  • 榜單|歐羅巴的科幻電影
    不僅影片本身的話題性,還是高投入高產出的經濟回報,都說明美國電影在科幻類型上確實具有「霸主」地位。不過,歐洲這片富有浪漫主義情懷的大陸,當然不會放過科幻這一可以令自己想像力遨遊的平臺,就算投資不大、視覺不強,但其另闢蹊徑的劇情模式,以及濃厚的人文主義情感,都是在好萊塢大片裡很難看到的耀眼明珠。1.
  • 《星際穿越》影院重映:一部科幻電影,為何會讓你淚流滿面?
    這是一部讓很多人刷過多次的電影。在當下全球知名的電影導演當中,克里斯多福·諾蘭是一個永遠無法忽視的存在。雖然,「大師」這樣的稱謂放在諾蘭身上還存在爭議,但他執導的電影作品中的確有不少堪稱「神作」。國內的豆瓣電影TOP250榜單中,更是有7部諾蘭的作品入圍,甚至包括他1998年的長片處女作《追隨》。在取得驚人口碑的同時,諾蘭電影的商業屬性同樣令人震驚。截止2018年秋季,他的所有電影全球票房收入已經超過47億美元。而這僅僅用了20年間的10部長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