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一部現象級電影《阿凡達》一舉刷新了全球影史票房紀錄,也讓觀眾認識了詹姆斯卡梅隆的實力。自那之後,影迷就開始翹首以盼的等著續集的消息。如今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馬上就要過去,屢屢跳票的《阿凡達2》依然沒個影。最近,不務正業的卡神倒是又跑去兼任導演、製片人和主持人,拍了一部紀錄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是一部6集紀錄片,由詹姆斯卡梅隆,擔任主持人,邀請一眾頂級科幻導演、演員、作家,包括史蒂文史匹柏、喬治盧卡斯、基努裡維斯、威爾史密斯等等。海闊天空地探討關於外星人、外太空、時間旅行、人工智慧等神問題。每一集都圍繞科幻系列的一個主題展開:外星生命、外太空、怪物、黑暗未來、智能機器和時間旅行。雖然是對談,但一點都不無聊。幾位大神插科打諢,隨便幾句,都能撞出別處看不到聽不到的趣味猛料。
在第一集《外星生命》裡,卡神和史匹柏兩個老朋友,就像孩子一樣回憶起童年時期自己是如何愛上科幻故事的。史匹柏小時候被父親帶到一個山坡上看了場流星雨,那時候那個仰望天空的小孩就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夠拍一部科幻電影,我希望他們是為了和平而來的。」於是他把成年人對外星人的恐懼轉化成了孩子對陌生事物的好奇。
「一個無限優越的文明會將人類最好的一面激發出來」,這樣的觀念幾乎陪伴了他的一生。所以我們看到的E.T.臉上長滿皺紋,但眼神卻平和、充滿智慧。因為史匹柏要的不是「可愛」,而是能喚起觀眾內心的共鳴,一種即使語言不通、但也想迫切了解對方的共鳴。「真善美」的外星人形象也得以繼續發揚光大。
在《異形》的導演雷德利斯科特這裡,科幻片的關鍵是恐懼,這系列電影成功的原因也在於異形驚悚形象的完美塑造。它靈感來源於《死靈之書》裡的一張畫,異形的設計,是性與暴力的結合。斯科特到了原畫的作者漢斯魯道夫吉格爾,兩人一起合作創造出電影史上這個極具性暗示又讓人噁心、恐懼的角色。每次想到它們掙扎著從人體內爬出來,破胸而出的鏡頭就覺得頭皮都在發麻。
不管你是不是對科幻感興趣,這部紀錄片都值得一看。畢竟科幻電影並不只是炸裂的特效,天馬想空的想像,它永遠是由點及面,有著對於歷史與現實的映射、對於未來的思考。而最偉大的科幻作品,無論切入角度是偏向光明還是偏向黑暗,它們的目的永遠是促使你找到內心最好的一面,並將它發掘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