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環境影響花粉過敏病症的生理機制—新聞—科學網

2020-12-20 科學網

 

花粉過敏對人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尤其在大氣汙染物的協同作用下,會使得相應的病症顯示出複雜的變化。為保護人類健康和有效緩解花粉過敏的負面效應,亟需深入解析環境因子影響花粉過敏病症的生理機制。

近日,上海大學環化學院教授呂森林、生命學院教授張衛課題組在《整體環境科學》在線發表研究論文,明確了外源環境因子引發的細胞自噬反應在緩解花粉過敏性肺炎病症中其作用機理。

研究人員針對上海地區典型的懸鈴木花粉引發過敏性肺炎問題,選取小鼠和肺上皮細胞為研究研究對象,通過動物模型的建立,採用多學科交叉方法對花粉誘導的過敏性肺炎從生理、生化特徵變化和基因、蛋白差異表達進行了全面的分析;並結合體外肺上皮細胞實驗證實了細胞自噬反應在環境因子影響花粉過敏病症中扮演重要的作用。通過體內外實驗,證實了細胞自噬可通過調節細胞內源活性氧的水平進而影響由TSLP介導的相關炎症反應。

這一研究發現不僅完善和豐富了對環境汙染物影響花粉過敏相關機制的理解。大氣汙染一方面可增強花粉過敏原的免疫原性,加劇過敏病症的表型;另一方面也可通過激發細胞自噬進而緩解和降低花粉過敏性肺炎病症的發病率。這為花粉過敏病症的預防和臨床治療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論支撐。

該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能源作物育種與應用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等項目的資助和支持。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0.143696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中外團隊揭示被子植物受精過程關鍵機制—新聞—科學網
    在過去幾十年間,科學家們對植物避免「多精受精」現象的機制進行了諸多研究,也提出了多種假設。 「FERONIA(以下簡稱FER)這個蛋白激酶在植物體內的很多器官都會大量表達,它影響了很多重要的生物學過程,包括植物生長發育、響應生物及非生物脅迫、有性生殖等。可以說它就像一個『明星受體』。」段巧紅告訴《中國科學報》,他們很早之前就開始研究FER。
  • 臺灣峽谷深水重力流地貌成因機制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邊緣海與大洋地質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李偉領銜的海底地貌與沉積動力學研究團隊,聯合英國卡迪夫大學、義大利國家海洋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南海東北部深水重力流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 科學家揭示植物藍光受體CRY光激活機制
    研究工作報導了玉米和擬南芥藍光受體CRY蛋白PHR結構域處於激活狀態的寡聚體三維結構,揭示了植物藍光受體CRY光激活的分子機制。 隱花色素CRY是一類進化上保守的黃素蛋白,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在動物體內,CRY起著調節晝夜節律的功能。在植物體內,CRY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多個方面,包括下胚軸的伸長和開花起始。
  • 今春花粉危機為何來得早?這裡有一份花粉過敏指南請查收!
    由此可見,花粉濃度和氣象條件密切相關。其中,氣溫是決定花粉季始期的重要氣象因素。前期較高的溫度會使植物更早達到積溫條件,從而加速生長發育。相反,較低的溫度會使植物生長發育期推遲。圖片來源:氣象北京小知識在研究植物花粉期的過程中,經常會用到一個指標——積溫。積溫是研究溫度與植物發育速度之間關係的一種指標。
  • 花粉過敏的同學注意了:全球氣候變暖會使季節性過敏更嚴重
    但與感冒不同的是,花粉症不是由病毒引起,而是由室外或室內的過敏原引起的,如花粉、塵蟎、貓、狗和其他有皮毛或羽毛的動物的皮膚和唾液等過敏原。 花粉症除了讓病人痛苦不堪,還可能影響人們的正常工作或學習。
  • 科學網—科學家揭示大、小熊貓趨同演化遺傳學機制
    然而,偽拇指形成的分子機制一直難以揭示。 為揭示大熊貓和小熊貓形態性狀和生理性狀趨同的遺傳學機制,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魏輔文領導的研究團隊首次對小熊貓全基因組進行從頭測序、組裝和注釋,並通過補充測序對大熊貓基因組進行了重新組裝,組裝質量比之前版本有了較大提升。
  • 原來花粉過敏的「元兇」不是花,而是那些開風媒花的樹和草
    也就是說,每過兩年樹上的孢子所產生的花粉會變得很多,過敏的人就會接觸到比之前更多的花粉,也能明顯感覺過敏症狀比之前更嚴重。踏青賞花如何應對花粉過敏?風媒花是主要過敏原,天氣乾燥起風的時候,植物花粉囊更容易破裂,空氣中花粉濃度增大。下面通過一個小視頻了解如何應對花粉過敏。
  • 中科院廣州地化所揭示有機質對苯並芘的降解機理—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博士卓陳雅和研究員冉勇等科研人員,選擇珠江口和南海海域中的五個沉積物,揭示沉積物中有機質的形態、脂肪碳結構和微孔體積對苯並芘的過硫酸鈉氧化降解起到了重要作用
  • 薇甘菊:「瘋狂」的植物殺手—新聞—科學網
    認清薇甘菊的入侵路徑和生長機制,開發抑制薇甘菊繁殖蔓延的技術,已成為當前受災地區的重大需求和重大難題。 近日,中國農科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萬方浩、錢萬強和樊偉團隊與合作者共同構建了染色體水平的高質量薇甘菊參考基因組,從多個角度揭示了薇甘菊在全球入侵過程中的環境適應性進化和快速生長的分子機制,為薇甘菊的靶向分子幹預防控新技術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與新方法。
  • 研究揭示工業微藻應激產油的蛋白質組動態規律
    為微藻產油工業化提高產量
  • 坦帕三月溫暖花開 花粉過敏嚴重怎麼辦?
    坦帕二三月持續的暖熱天氣,促使草木生長,釋放出大量花粉,使過敏人群苦不堪言。不少本沒有過敏症狀的華人,到了美國後也漸漸變得花粉過敏。
  • 西太平洋卡洛琳高原成因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國良課題組首次揭示了西太平洋卡洛琳脊是一個火山活動形成的洋底高原,綜合年代學和地球化學分析結果顯示,卡洛琳洋底高原和東部海山鏈系統形成於同一個來自下地幔的地幔柱
  • 春季花粉過敏,該怎麼辦?
    明媚的春天裡,踏青或外出郊遊是很多人周末計劃之一,但是對於那些花粉過敏的人來說,每年春天都是他們最難熬的日子:打噴嚏、流鼻涕、胸悶、咳嗽。花粉過敏是春季常出現的一個疾病,該病也稱為枯草熱,是患者對植物花粉過敏所引起的,主要累及眼及上呼吸道。絕大部分該病由風做傳播媒體的花粉作為變應原而引起。
  • 2019年度中國醫學重大進展在京發布—新聞—科學網
    * 發現腫瘤氨代謝異常的分子機制及功能 * 研發高精度單鹼基編輯工具及新型脫靶檢測技術 * 成功建立新型轉基因自閉症靈長類動物模型 * 多組學技術發現肝癌精準診治新靶點 * 揭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抑制肺癌轉移的新功能 * 發現功能成熟細胞在體外長期維持的新方法 * 揭示環形RNA在天然免疫過程中的重要功能
  • 花粉過敏怎麼辦?
    不只是你,花粉過敏在日本可是「國民病」,連猴子都逃不過。(上圖為兵庫縣淡路島得了花粉過敏症的猴子)可別急著反駁,「我明明以前都沒這個問題」!人的體質是會改變的,以前對花粉不過敏,卻不意味著現在就不過敏。
  • 研究人員探究青藏高原鼠兔生存與環境變化的奧秘—新聞—科學網
    行程6000多公裡
  • 研究揭示自我和他人位置編碼的神經機制
    研究揭示自我和他人位置編碼的神經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5 15:17:48 2020年12月23日,《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Nanthia Suthana、Matthias Stangl
  • 安琳醫生說過敏(4):花粉熱
    總之,春天一到,花粉熱的病人就各種慘狀。花粉熱其實是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結膜炎的一種。有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結膜炎的病人,可以對各種環境當中的過敏源產生過敏性反應,比如塵蟎,黴菌,小動物的皮毛等。由春秋兩季花粉引起的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結膜炎就叫花粉熱。在北美,可以引起花粉熱的花粉,主要為樹花花、草花花粉、和野草花粉。
  • 秋季花粉過敏怎麼辦?
    1、勿在室外久留白天儘可能少在室外活動,尤其是不要在花粉指數較高的時間段內出去活動,在參加戶外活動時也應儘可能選擇在花粉指數較低的時候或者下完雨之後,有過敏史的人還要注意儘量少去花草、樹木茂盛的地方更不要隨便靠近聞花草。
  • 過敏竟和腸道菌群有關?抗過敏益生菌,幫你從根源緩解過敏
    過敏人群都知道患有過敏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情,為了減少痛苦,只能遠離變應原,但生活當中的變應原無處不在,各種各樣,花粉,蟎蟲,灰塵,毛髮,都有可能會引發過敏,在生活當中不但要小心翼翼,還要遠離很多美好的東西,十分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