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在家庭中擔當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陪孩子玩耍、讓孩子明理、做學習家長…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都說父愛如山,那麼我們該怎樣扮演這個角色呢?
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他們會有叛逆期,和父母唱反調、不服長輩管教、質疑父母的建議等等,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常和長輩有衝突,不僅父母焦慮,孩子也煩躁。
在這個時候,爸爸要有耐心和孩子溝通,用爸爸的身份和立場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想法,做一個善解人意的爸爸,在孩子的叛逆期加強和孩子的溝通,幫助孩子度過這段叛逆期。
爸爸不要把自己的架子端的太高,不要太嚴肅,這樣孩子會在日常和爸爸的相處中產生無形的距離感,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爸爸每天能抽出適當的時間和孩子一起玩,就能更輕易走進孩子的世界,加深對孩子的了解。
不僅如此,陪孩子玩還能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係,玩拼裝遊戲、益智遊戲、外出旅行等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思維能力、與人交往能力等等,家長還可在這個過程中有意識的引導和培養孩子的興趣,發揮孩子活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孩子的思想是天馬行空的,他們充滿了奇思妙想,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如果孩子對爸爸提出問題,而爸爸無法回答甚至一無所知,這對孩子的心智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不如做個愛學習的爸爸,爸爸自身文化素養的提高,對孩子的學習態度和行為準則都有很大的影響,爸爸多一些家庭教育知識,多一些學習規律的認識,還能讓孩子就少走彎路,讓家庭關係更和諧。
比如同樣的給孩子講故事,如果爸爸在講完故事後能提出一些有思考性的問題,不僅能促進孩子的思維發展還能培養孩子的想像力。
古語云:子不教父之過。爸爸是長輩,也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老師,爸爸要扮演好孩子人生引路人的角色,教會孩子做事講道理,成為一個明理的人。
我們都說只有你自己做到了才有資格要求別人去做到,所以要想孩子成為一個明理的人,爸爸自己首先要是一個講道理的人,對孩子的教育要貫穿明理的意識。
對孩子的教育要以理服人,不要做獨斷專行我一個人說了算的爸爸,也別做無條件屈從孩子撒嬌的爸爸。講道理的爸爸能讓孩子學會用理性和邏輯來思考,而不是意氣用事。
不要因為孩子年紀小,就用命令、武力、利益誘惑等形式來讓孩子聽話,要選擇一個合適的位置,站在尊重孩子的角度上,用親和的方式和孩子平等交流。
爸爸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不要用居高臨下的態度和孩子說話,蹲下來,平視孩子的眼睛,可以試試採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和孩子溝通,有時你覺得無法解決的問題可能就輕鬆解決哦!
最後,爸爸在關注自身事業發展的同時,請一定要抽出一些時間關注孩子的教育,走進孩子的教育中來,重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做一個孩子接觸得到的爸爸,陪伴孩子成長的爸爸。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侵刪。
英傑教育
英語是通向世界的橋梁
English is the bridge to the world
在英傑,時刻與優秀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