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給娃報十幾個興趣班的媽,終於把老公逼到了大街上

2021-02-19 另類媽媽

給孩子報興趣班,好像已經成了風氣,誰家不報個興趣班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二十年前的風氣是誰報班誰傻瓜,現在是誰不報班誰傻瓜。

這不,當報班這事達到了極致時,終於有爸爸走了極端。

微博有網友上傳了一段視頻,某爸爸站在大街上哭訴,說老婆給一年級的孩子報了十幾個興趣班,一家人連在一起吃個飯的時間都沒有。自己晚上想看個電視,老婆不允許,讓他出去看。於是他一怒之下,就真的抱著電視機跑到了馬路上。

果然壓垮成年人的最後一根草,永遠是關於孩子嗎?



表面上看,這個爹似乎沒起到什么正面作用,老婆雞娃雞到飛起,他不但不做後勤,還要看電視。

當媽的都知道,電視實乃「娃之大敵」,沒有一個雞血媽能容忍孩子在家的時候有人看電視,區別只是有的人能勸得動,有的人不好勸罷了。

比如我閨蜜曾經就一直抱怨,婆婆帶娃,要麼看電視,要麼看手機,完全是雞娃路上的絆腳石,奈何還離不開婆婆,只能天天在老公耳邊吹枕邊風。讓老公出頭去跟他媽對線。

然而至今也沒成功。老太太只憑2句話,就能笑傲江湖。

其一:我一天給你們帶孩子這麼辛苦,就這點娛樂,還想給我剝奪了?

其二:我兒子從小就這麼帶大的,不也考上大學,掙了錢嘛?

閨蜜攜其老公完敗。

但這也就是婆婆,真要是老公在家拖後腿看電視,早就給鎮壓了。

家裡有一個雞血派老婆,天天奔波於各大補習班,這麼天天耳濡目染,老公還不知道幫老婆一把,接送一下孩子,輔導一下功課什麼的,竟然還一心惦記看電視,拖孩子後腿,分孩子的心,老婆能不火大嗎?

這不就等於養了兩個娃?二寶在學習,大寶吵著要看電視,看,終於把媽給惹惱了吧!

這個家庭的問題大概就出在這上面。

爸爸不像爸爸,既沒有話語權,情緒也不穩定,連跟老婆大大方方吵一架都不敢

這事如果發生在一個小孩身上。大寶見媽媽全副精力都撲在二寶身上,自己申請看手機,媽媽不允許,說:要看出去看。於是娃抱著手機衝出門外,一邊看手機一邊哭。

這個畫面就合理了。

結果現在主人公換成了爸爸,難怪會被傳為笑談。爸爸和媽媽,本來應該互相平等,互相扶持,在教育上達成共識,共同撐起一個家的。結果現在這個爹先拉胯了。當媽的怎麼能不焦慮?

大海航行靠舵手,這個媽就是這個家的總舵手。老公沒有任何建設性意見,只會跟個小孩一樣鬧脾氣,她能不著急上火?

給一年級的小孩報十幾個興趣班這種行為,肯定不正常的,這背後是由焦慮所驅動的,但你細品,這像不像大號練廢了,痛定思痛,全力以赴all in 練小號的行為?爸爸不給力,所以媽媽只好用力過猛。

無論爸爸最終的訴求是什麼,跑大街上哭都是不對的。有問題解決問題,嫌孩子班報得多就跟老婆開誠布公地溝通,交流。跑去大街上哭,實非大丈夫所為也。

話又說回來,這個爸爸之所以這麼窩囊,極有可能從小就有一個強勢的媽,結婚後又遇到一個強勢的老婆,這才被逼成這樣的。

所以大家不要把孩子養成乖寶寶,乖的意思就是沒有主見,讓別人給自己做主。這樣的孩子,小時候聽爸媽的話,貌似是省心了,將來找了工作聽老闆的,不敢提加薪。結了婚聽另一半的,被管得死死的,吵架只能抱著電視去大街上哭,鬧心不?



說完了家庭錯位,咱們再聊聊爸爸的無奈。

一個一年級的小孩,要上十幾個興趣班,算下來每天都逃不脫要去上課。真的是把孩子壓榨到一點自由時間都沒有了。日子肯定天天像打仗一樣,比陀螺還陀螺。

這種做法,完全是把孩子有限的童年奉獻給了無限的興趣班。這還有什麼興趣可言?

在真人秀節目《告訴世界我可以》裡面大班小妞甜心的媽就是這種做法,她給女兒報了10個班,猶嫌不足。總覺得10個班一點都不多,還想著再插幾個興趣班。媽媽認為這樣才是對女兒的未來負責,免得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真的如此嗎?

孩子畢竟不是機器人,就算是機器人也得充電呢!節目組拍出小甜心晚上上英語課的樣子。從她的表情和眼神裡,你都能看到這個小姑娘的疲憊。

讓人嚴重懷疑她上課的時候,是不是放空大腦,什麼也學不進去的狀態。

用不到幾年後,現在就已經能看出惡果了。小甜心對媽媽報的興趣班一個都不感興趣,同時親子關係也並不融洽。

當孩子微笑著說出:「媽媽是個假媽媽的時候,真媽媽丟了」的時候,我想沒有一個母親會不覺得心碎。

十幾個興趣班,加課後作業,加學校裡布置的作業,如果孩子不走神,那麼大腦一定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再加上媽媽施加的壓力,孩子怎麼可能不厭學呢?

成年人要是天天996,一天不休息都會崩潰的。何況是一個才一年級的小孩子呢?

而如果孩子習慣了上課就走神,那完蛋了,妥妥地學渣養成路線。這可以說是「父母逼出來的」學渣,怪不得孩子。

無論是厭學還是習慣性走神,都跟培養優秀孩子的目標背道而馳。

其次,對一個小孩來說,上補習班遠遠比不上一家人坐在一塊兒吃飯來得重要。

如果一個孩子多年後回憶童年,只有從一個補習班到另一個補習班的記憶,那他就和生活在荒漠裡沒什麼兩樣。孩子需要親情,需要愛才能成長。補習班的老師再和藹可親,也代替不了親媽親爸。

從這一點上看,爸爸要求減少興趣班的做法沒有錯。

最後,咱們再來聊聊媽媽的焦慮。當今社會,保持佛系是很難的一件事。任何時候,只要打開朋友圈和寶媽群,我都能看到家長在炫耀孩子或者抱怨孩子。

這種氛圍很容易讓人焦慮。比較是沒有止境的,總是通過別人的孩子來定位自己的孩子,那和刻舟求劍有什麼區別。

另一方面,興趣機構的營銷人員是天底下最會製造焦慮的那群人。他們靠的就是販賣焦慮,割父母韭菜來恰飯。經常接觸這些人,你就等於掉進了焦慮的天羅地網裡,給他們機會聯手給自己洗腦。

這個社會競爭是很激烈沒錯,可也不至於不上興趣班孩子就沒出路了。

父母一焦慮就給孩子報班,等於把孩子當成了抵禦焦慮的工具人。孩子怎麼能不逆反呢?

為人父母要學會自己拿主意,決定到底哪些興趣孩子是真的擅長,哪些興趣可以堅持下去,不能一味看別人報了什麼班就跟著報什麼班,被機構牽著鼻子走。

非要讓五音不全的孩子跟一聽音樂渾身都來勁的孩子在一塊彈鋼琴,完了還抱怨自己怎麼生不出牛娃,不是給自己添堵嗎?

報那麼多班,別說孩子受不了,就是荷包也受不了啊!十幾個班就算一個班一年1萬,一年十幾萬就這麼沒了。經濟上的壓力反過來又會給父母造成心理壓力,進而增添新的焦慮。

如果可能,真想給所有報了十個班還不覺得滿足的父母,潑一頭冷水。你們是不是忘了除了送孩子去各種班之外,怎麼和孩子相處了?

把老公逼到大街上哭其實還算好,再過幾年,就輪到把孩子逼到大街上哭了,哭完了你還找不著他,切莫等到那時才來追悔莫及吧!

亦君說:在這個全民焦慮的年代,我們要學會跟焦慮共處,用傷害最少的方式來安放自己的焦慮。

歡迎大家來粉絲群裡吐吐槽,你安慰安慰我的焦慮,我安慰安慰你的焦慮。進群暗號:亦君我來啦!

噹噹碼最後兩天,領完算數哈~

噹噹優惠碼,300-100,以及200-40,有需要的自取哈專題書單 http://h5.dangdang.com/mix_20201106_nv4p

相關焦點

  • 給娃報啥興趣班,就是中年夫妻感情的照妖鏡
    朋友B不同意:中年夫妻不吵架,只因未報興趣班。每次一提要給娃報這個那個興趣班,家庭辯論會+冷戰+熱戰就交替著來。她家女兒目前在學鋼琴和舞蹈,老公的意思是女孩子不用學那麼多,讀書已經很辛苦了。而她還想給女兒報個聲樂,這樣就是妥妥的文藝骨幹了。
  • 夫妻倆為娃上興趣班吵架鬧離婚,孩子上興趣班父母要知道的幾件事
    我的同事張姐,一復工上班就對我們幾個好友吐槽,宅家的這段時間因為孩子上興趣班的事,張姐和她老公吵到要離婚。吵架的原因是,張姐覺得女孩就應該學學彈鋼琴、古箏,於是半年前花了5萬多給女兒買了一架鋼琴,還請了家教,一對一在家教孩子。最近,宅在家裡,又沒開學,張姐又給女兒報了網上的鋼琴課,每天早上7點逼迫孩子起來練琴,讓孩子為鋼琴考級做準備。
  • 寶媽給兒子報2.3萬口才班,氣炸老公!娃嘴笨?報班不如多做這些事
    寶寶開口說話的問題,一直以來都備受寶媽奶爸們的關注。 在小區或村裡,誰家小孩兒要是在眾人面前蹦出「金句」。那完了,這家小孩兒的家長準會受到周圍一圈寶媽奶爸們的「眼神膜拜」。 羨慕過後再回頭看看自家娃,心裡犯嘀咕:「明明沒差幾個月,咋就差距這麼大呢?」
  • 報班問老公,一問全劇終?
    因此,很多家庭都要面臨一個很實際的問題:要不要給孩子報補習班?因為上帝造男造女和家庭分工的不同,所以男人和女人在很多事情上的關注點和看法有很大的不同。在「報班」的這個問題上,也同樣如此。而且說得很有道理,他們常說的有「上那個課有什麼用,都是浪費時間」或者「你看誰誰誰什麼班都沒上,不也很好嘛」。這個世上不是只有雞血媽,更多的是模稜兩可的老母。她們正在左右搖擺,一手摸著自己的錢包,一手盤算著各種利弊,期待有一個人馬上站出來幫她拍板:當爸爸說:「報報報!」
  • 給老大報了14個興趣班的我,現在輪到老二,我開竅了
    文 | 吉米媽 來源丨微信公眾號「三個媽媽六個娃」 ID:pkumum 都說孩子是吞金獸。 其實過來人都知道,奶粉、尿不溼那些都是小錢。
  • 這個奇葩媽媽,3年給女兒換了4次幼兒園,還不給娃上興趣班
    最終她把女兒換到了喜歡的幼兒園,哪怕每天路上往返要2個小時。孩子面臨幼升小,別的媽在瘋狂雞娃,認字、拼音、算術……她到處去聽各所小學的講座,參加體驗活動,幾乎沒有給孩子報什麼興趣班,周末就是帶娃到處瘋玩。你說,是不是很奇葩?
  • 培優但不是拔苗助長,你的孩子幾歲上的興趣班?科學教育尤為關鍵
    文/元媽談教育一家一個娃,個個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很多家庭都是媽媽為孩子的學業忙碌。從胎教開始就各種學習,報班,就等著孩子出生啦。最近和很多媽媽聊天,有的從4歲開始就要學習遊泳啦?有的從2歲開始就要學習樂器啦?可怕的家長們的「成龍心情」,可憐孩子們的童年時光。
  • 幼兒園小朋友到底要不要報很多興趣班
    其實我是很矛盾的,現在大寶剛好五歲,除了上幼兒園,現在已經報了很多興趣班,比如英語,畫畫,跳舞,輪滑。我覺得她的時間安排得很滿,基本上下午放學後都有興趣班,這麼小的孩子能接受得了嗎?所以有時候我也會和寶媽商量是不是太多了,現在孩子應該是玩的時候。其實這些興趣班除了英語都是孩子自己選的,當初英語也是感興趣才報的。
  • 3年給牛牛報了幾萬元興趣班,我整理了一份0-6歲報班建議~
    但我和老周白天要上班,外公外婆教不了什麼東西,送去課外班,總比每天去公園鏟沙子要好。牛牛都5歲了,不是小寶寶了,要嘗試接觸不同的東西,發掘興趣愛好。給娃報班是個頭疼的事情,一直以來,也有很多媽媽問我關於興趣班的問題:牛牛5歲3個月,讀幼兒園中班。
  • 孩子興趣班報什麼好?有經驗的媽媽這樣說,最後一個輕易不要報
    現在的教育都講究「素質」二字,也就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所以,不少寶媽都會在孩子放學之餘,給他報一個興趣班,幫他get新的技能。不過,面對各種眼花繚亂的興趣班,估計大多數寶媽都會表示:太「難」了,但是其實,一點都不難選。
  • 寒假報班高峰期,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不要報,費錢還沒用
    馬上要放寒假了,很多家長又開始摩拳擦掌,準備給娃安排上滿滿的興趣班了吧?興趣班,已經成為現代孩子成長的標配,誰家的孩子不上興趣班,簡直就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每到放學,周末假期,各種舞蹈班,音樂班,編程班培訓機構裡面擠滿了孩子和家長,特別熱鬧。
  • 「興趣班」成為收割家長的重災區:別讓你的焦慮,毀了孩子的教育
    前不久,鄭州的一位寶媽,給家裡四年級的女兒報了3個補習班,保守估計花了大概有5萬塊錢,一個班約等於一個名牌包包的價格,家長還是非常捨得花錢的。所以,我看見有網友開玩笑地說:「現在興趣班就是收割家長的重災區,一年賺的錢,有相當一部分砸進興趣班了......」教育焦慮導致家長給娃報興趣班的熱情高漲可是,何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歸根結底還是家長的教育焦慮惹得禍。
  • 以下興趣班是「毒瘤」,就算免費也別給孩子報,可別花了錢還坑娃
    文|好孕姐如今家長熱衷給孩子報興趣班,很多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就上各種興趣班了,鋼琴、繪畫。口才,應有盡有。可是,你真的確定你報對班了嗎?我娃目前上小學三年級,班裡一個同學從小就開始學架子鼓、學畫畫,還有書法和跆拳道。但隨著功課緊張,很多興趣班沒時間上,孩子厭學情緒越來越大,父母不得不給他停課。孩子得知停課後,不是惋惜,而是歡呼雀躍,說再也不用練了!想想每年花出去的白花花的銀子,再看看孩子的真實反應,家長心裡很不是滋味。
  • 幼兒園的興趣班,考慮到這三點,參加一下也無妨
    不是心疼錢,只是覺得在幼兒園已經在學舞蹈,再特意報個班有沒有必要,周六日上課的話一上就是半天,有那時間還不如讓孩子休息休息呢。而且幼兒園每天活動很多,經常老師在家長群裡面布置什麼手工了,畫畫等,雖然不是很複雜,但是孩子自己肯定完成不了,每天忙完家務後要和孩子一起把手工作業當成親子互動。
  • 這「四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過來寶媽心裡話:費錢又沒啥用
    家長圈不成文說法:自家孩子沒上過興趣班,父母都不好意思說。現在這個社會,除了拼錢,就是拼教育、拼孩子了!而父母為了讓孩子能夠不輸起跑線,就開始熱衷於給娃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很多孩子一天要上好幾個興趣班,從早忙到晚,可這對孩子來說,真的有用嗎?孩子上了很久的興趣班,一點效果都沒有表妹小茜的孩子今年五歲多了,是個比較靦腆的小姑娘。小茜準備女兒報個興趣班,一來是鍛鍊孩子的性格和口才,二來是學個特長,將來萬一用得上。
  • 給孩子報鋼琴班卻被「鄙視」?興趣班鄙視鏈,凸顯家長的攀比之風
    「文/暮沐媽咪育兒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對於父母而言,最關注的就是孩子的前途,於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便成了所有父母的教育理念,爭先恐後地給孩子報興趣班。為了讓孩子更出類拔萃,什麼冷門報什麼,什麼貴報什麼,不管孩子的興趣不說,甚至還存在「興趣班鄙視鏈」,而曾經一度熱門的鋼琴居然成了這條鄙視鏈的最底層。
  • 「圍棋老師」不會下棋,這樣的興趣班費錢不說還坑娃,家長要注意
    當今社會家長們對於幼兒的教育可以說是越來越重視了,對於幼兒早期教育的支出甚至高達家庭總收入的26%左右,和大學的教育支出僅僅差了3%,其中大部分都花在了興趣班的上,為什麼家長會給幼兒報那麼多興趣班呢?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的初衷對於家長來說,我們都希望孩子將來能夠成龍成鳳,正所謂技多不壓身,所以從小都希望孩子能夠多上一些興趣班,從而達到「贏在起跑線上」的目的,幾乎都是為了孩子的成長,才會選擇花費這麼多錢和精力,讓孩子去上興趣班,但興趣班真的那麼有用嗎?
  • 上知天文能掏瓦,下知地理可挖溝,牛娃需要多少門興趣班才能養成?
    每年暑假都是報興趣班的旺季,誰家的爸媽,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夠多才多藝,一向標榜佛系養娃的小編也在不經意間發現,自己的娃,已經安排了一二三個興趣班。身邊的媽媽們互相討論,市面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名目繁多,看起來都很不錯,到底該怎麼選?小編特地整理,希望給眾多的寶爸寶媽們提供一點幫助。
  • 李玫瑾教授:這3種興趣班不建議給孩子報,費時費錢,還沒啥作用
    易烊千璽在2歲時就報了興趣班,5歲的時候就被媽媽逼著學舞蹈,這才成就了他的未來。但是,並不是每一位媽媽都像易烊千璽的母親一樣聰明,家長盲目地給孩子報興趣班,可能並不是一件好事哦!前些天,兜媽就在網上看到了一個例子。「魔鬼媽媽」4年花費20萬,給孩子報14個興趣班,結果如何?這位媽媽號稱「魔鬼媽媽」,在4年的時間裡花了20萬,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不過,興趣班的效果如何呢?
  • 中產家庭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鋼琴排倒數第一?別讓教育「變了味」
    一位寶媽在網上分享了,自家娃一個暑假的費用清單,並且直呼:真的過不起暑假了!從這份清單來看,一個娃過個暑假就要花掉近3萬元,消費大頭主要是在帶娃旅遊和上各類興趣班,這些錢對一般家庭來說,並不是一個小數目。然而這並不是極限,據調查顯示:近年來,家長越來越捨得在孩子的教育上投資,但孩子的暑假花銷卻有高有低,家庭收入越高孩子的教育花費也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