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班問老公,一問全劇終?

2021-03-03 顧問式銷售


作者:格十三 | 編輯:Dora

來源:格十三  ID:GSSW13

鄧超拍了一部電影叫《銀河補習班》。還沒上映,就引發了很大的關注和熱議。

電影我還沒看,所以也不在此做任何評價。

單從上映前身邊人的關注度,不難看出:補習班是現在非常大的一個社會問題。

因此,很多家庭都要面臨一個很實際的問題:要不要給孩子報補習班?

因為上帝造男造女和家庭分工的不同,所以男人和女人在很多事情上的關注點和看法有很大的不同。

「報班」的這個問題上,也同樣如此。

0  1

報班問老公,一問全劇終?

關於補習班,孫儷有一次在公開場合說道:爸爸一般都是拖後腿的,給孩子報班最後大多數都劇終在了爸爸那裡。

應了那句話:報班問老公,一問全劇終。

我想不僅是孫儷,很多媽媽都深有體會。

比較常見的情景是:媽媽和孩子已經都商量好報哪些班了,試聽課都偷偷上過了,母子倆都達成共識了,眼看就要刷卡了,一時腦熱猶豫了一下,覺得應該禮節性地徵詢一下爸爸的意見(畢竟往返接送什麼的也需要爸爸支援)。

回家一問爸爸,他大體上會和鄧超說得差不多:你們累不累,累不累啊,累就別報了……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其實很多時候,夫妻在孩子報班的問題上容易產生分歧的一個很大原因就是:對教育個性的理解和彼此的執著。


剛有兒子的那年我曾想:我的孩子獨一無二,為什麼要成為誰誰誰,憑我對兒子的愛和自信,他想幹什麼我都支持,他想怎樣長大我都同意。

但他不到兩歲時我就沒收了他的小汽車,打開了識字卡片的盒子,並且自信地告訴他:你不讀書識字,以後就沒法實現汽車自由。

他五歲的時候我開始糾結到底要不要讓他學拼音,畢竟同班的小朋友都已經會用英語過家家了。

他九歲的時候我又開始彷徨到底要不要讓他學奧數,畢竟同班的很多同學已經開始比獎狀證書的厚度了,而據說那是某一類學校的敲門磚。

他十歲了,我開始發愁整個暑假的荒廢是不是太過分,畢竟同齡的孩子在這個節骨眼上都已經把初中第一年的課本啃完了。

於是每一次對「個性教育」的堅持最終都還是輸給了大自然。

爸爸呢,在每一次堅持「做自己」的戰役中節節敗退,最後只能選擇給媽媽打下手。


「輸在起跑線上」的恐懼如同一把血淋淋的屠刀架在每個爹媽脖子上,你可以不理它,它卻不會不理你。


理想與現實的差距,給了我們智慧和勇氣。


0 2

生活中大多數爸爸覺得給孩子報班就是一個「花錢吃苦頭」的事,所以會本能的排斥。

而且說得很有道理,他們常說的有「上那個課有什麼用,都是浪費時間」或者「你看誰誰誰什麼班都沒上,不也很好嘛」。

這個世上不是只有雞血媽,更多的是模稜兩可的老母。她們正在左右搖擺,一手摸著自己的錢包,一手盤算著各種利弊,期待有一個人馬上站出來幫她拍板:

當爸爸說:「報報報!」,媽媽就有了立即行動的動力;

當爸爸說:「不報!」,媽媽也就縮了,畢竟誰也不想整天往返補習班,浪費自己的時間,消耗自己的荷包。

每一個成功的雞血媽,其實背後都有一個屹立不倒的支持她的爸爸。

如果不能達成一致意見,每一場補習都能成為兩口子和諧相處的絆腳石。

群裡聽說了一個小故事,一對夫妻吵架,吵得爸爸離家出走,理由是爸爸帶一家人出門吃了頓1000多塊錢的飯,剛到家孩子媽說要給孩子報個考前串講輔導課300一節,被爸爸嚴厲斥責,說浪費錢,於是夫妻倆吵了起來。

妻子說丈夫只知道自己吃喝玩樂,不捨得給孩子教育花錢;

丈夫說妻子只會給那些騙錢的機構送冤枉錢,孩子成績一點沒長進。

最後,妻子一怒之下把老公轟出了家門。

這件事告訴我們:安全起見,什麼錢都可以省,給孩子報班這方面還是得聽媽媽的,畢竟她們現在就這麼點嗜好。

男人對補習班的口頭禪是「沒有用,騙錢的」,而對媽媽來說,報班就像買面膜,買回來也不見得用,用了也不見得皮膚就能變好,但不買是肯定不肯認命的。

當爸爸們認清了這個現實問題之後,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

如果你習慣於每次吃大餐的時候,看到的牛排不是牛排,而是兩節奧數精品課;看到的龍蝦不是龍蝦,而是兩堂英語提高班,那你們全家的格局就調到一個頻道了,生活也就和諧了。

用意念提升孩子成績

以減壓為名帶娃吃喝玩樂

大多數的爸爸,對課外補習是嗤之以鼻的。

前幾天朋友說想給孩子找一個補習語文的機構,可孩子爸爸瞧不上任何機構的語文教學,說看過那些上視頻課的老師,一個個看起來都像在講評彈。

孩子媽火氣上來了,跟爸爸立字為據——

久經考驗的鐵打的戰友兄弟情,刀山火海中沒有倒下,荊棘密布中沒有分散,最後他們的命運竟然交給了孩子的語文……

孩子也壓力大,萬一語文沒學好,要爸爸還是要媽媽,選哪一個?

在有了孩子後,爸爸和媽媽背道而馳的消費觀日趨凸顯。

媽媽在教育孩子這方面是永遠的薅羊毛愛好者,一看到團課兩眼放光,要是有免費試聽,說什麼也要去。

但爸爸認為「你又上當了」。 

朋友形容她老公對消費的認知是這樣的:

自我感覺良好的老父親認為啥班不報孩子就能考上985,211,然而他每周一趟山寨古玩街必不可少,今天帶回來一對核桃,明天拿回一個葫蘆,出差必遛當地茶城,什麼季節喝什麼茶,什麼茶用什麼壺養茶寵,比養兒還認真。娃失手打了一把壺,他不衝上去看看娃手破沒破,而且拍著大腿喊:我的壺!

對老母來說:一把壺=一個暑假的補習大課。

老母和雲配偶分別支撐起的中國的不同產業,媽媽們拯救了教育三產,爸爸們搞活了邊緣經濟。

這廂老母最新版《五年高考三年模擬》還沒到貨,那頭老爸莫名其妙換倆一萬多的汽車大燈,還摳不下來。

經過我多方調研,發現大多數媽媽都有同一個反饋:

雲配偶們普遍對吃喝玩樂很捨得花錢,但報培訓班他就很質疑,因為他自己從來沒上過,他就覺得這個培訓班就跟傳銷一樣屬於願者上鉤,他覺得為教育花錢屬於務虛。

他們一般用意念提升孩子成績,然後以減壓為名帶著娃吃喝玩樂。 

過去說「培養一個飛行員所需的黃金等於他的體重」,現在培養一個孩子所需的黃金約等於老母的體重,而且老母在逐年變肥。

想到這兒,回頭看看兒子,這小子在燈光下黃燦燦的,金光閃閃,閃爍著財富的光芒…… 

0 4

報班問老公

那不是劇終只是開始

不得不說現在的父母對補習班的期待確實與之前不同了,補習成了很多家庭「不得已而為之」的必選項。

家裡有女兒的,把女兒培養成國色天香,家裡有兒子的,把兒子培養成國家精英,這難道不是當年過家家時候的樸素願望?

至於家裡有二胎嗷嗷待哺,哦不,嗷嗷待補的,都是有礦;三胎的,可能是有皇位要繼承。

我有個男同事,有倆娃,有一次聚會他低聲對我說:姐,你勸勸我老婆,她迷信補習班,已經走火入魔了,讓她理智一點。

我想了半天,想出一個對策,我對他老婆說:你如果少給娃報幾個補習班,你們一家人還能朝朝暮暮,你要是報得太多,你老公就得去單位常駐的非洲維修點,一邊修理農機一邊挖鑽,否則養不起一家子。

我以為他老婆能幡然醒悟,誰知她張口就問:去非洲工資比現在高嗎?那讓他快去啊!


你看,在報班和雲配偶之間,中年老母選A。

於是,在報班和去非洲之間,中年男人也選A。

所以最後的結果很明朗了,以後的大趨勢就是選A,報班問老公,那不是劇終,那才只是故事的開始。

0 5

我想父母之所以在孩子報班的事情上有這麼強烈的意見分歧,主要源於2個因素:

1、男性和女性在思維和觀點上有本質上的區別

2、男女在家庭中的分工不同、經歷不同、體會也不同

所以,不僅僅是在孩子報班的問題上,在其他很多領域也同樣會出現分歧。

之前聽過一句話:

你眼中的問題,其實是別人眼中的解決方案;

你挪走了他的問題,也就奪去了他的解決方案。

所以,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如果你不願主動幫助對方解決她的問題,那就不要在對方選擇的解決方案上指指點點。

不認同對方的選擇、也不願意去了解、更不願意行動幫助對方解決,卻要求對方聽自己的。

這是人與人之間產生「矛盾」的最根本原因。

上帝造男造女的不同,目的不是讓我們彼此相爭,而是要相互補足,彼此相愛。

「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耶和華 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她到那人跟前。 」

所以,夫妻本為一體,如果雙方願意在彼此的關係上多盡一份力,那麼相互之間的矛盾和分歧也就不會那麼多了。

作為顧問,很多時候之所以會出現「報班問老公,一問全劇終」的情況,可能並非是爸爸或媽媽的問題,而是你並沒有把價值傳達到位。

所以就會導致媽媽回家和爸爸商量的談話大都是這樣的:

媽媽:我想給孩子報個班

爸爸:什麼班?

媽媽:就是培養孩子興趣的.

爸爸:多少錢?

媽媽:2萬8

爸爸:那麼貴,一看你就是被洗腦了,不報。

- END -

源自聖經的智慧

《僕人式銷售領導力》

2019年9月開課25個名額

錯過要等很久

請長按掃描下方二維碼

了解大綱和價格

  轉發分享 • 是最高禮儀的讚賞!

相關焦點

  • 做眉毛不要問老公,一問老公全劇終!
    你說: 我怕我老公不同意, 我怕花錢... 老公: ~哦…聽著說好技術不一定真行? 老婆: ~我認識一個很好的紋繡師,技術很棒,就是貴點! 老公: ~紋繡什麼啊,我也不嫌棄你,沒有必要紋繡,能管用嗎?你別聽人騙啦!
  • 洗米華5年婚外情終於全劇終!洗米嫂放下對老公的怨懟 新年發感慨...
    洗米華5年婚外情終於全劇終!洗米嫂放下對老公的怨懟 新年發感慨:原諒你時間:2020-01-04 14:59   來源:無憂淺談影娛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洗米華5年婚外情終於全劇終!
  • 我問了問有老公的她們。
    劇中的她們遭遇了許多drama式變故,比如被自己視為皇帝的老公出軌;忽然發現自己是同妻;甚至還有在開放式婚姻中迷失……不過電視終究是電視,現實生活中真的會有讓已婚女孩怒氣衝天到巴不得剁了老公的時刻嗎?我問了問身邊剛結婚不久或是戀愛時間足夠長的年輕女孩們,結果你猜她們說什麼——「我現在就可以殺死啊。」「太多了。」「呵呵,會有個list。」
  • 那個給娃報十幾個興趣班的媽,終於把老公逼到了大街上
    ,誰家不報個興趣班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二十年前的風氣是誰報班誰傻瓜,現在是誰不報班誰傻瓜。這不,當報班這事達到了極致時,終於有爸爸走了極端。微博有網友上傳了一段視頻,某爸爸站在大街上哭訴,說老婆給一年級的孩子報了十幾個興趣班,一家人連在一起吃個飯的時間都沒有。自己晚上想看個電視,老婆不允許,讓他出去看。
  • 給娃報啥興趣班,就是中年夫妻感情的照妖鏡
    朋友B不同意:中年夫妻不吵架,只因未報興趣班。每次一提要給娃報這個那個興趣班,家庭辯論會+冷戰+熱戰就交替著來。她家女兒目前在學鋼琴和舞蹈,老公的意思是女孩子不用學那麼多,讀書已經很辛苦了。而她還想給女兒報個聲樂,這樣就是妥妥的文藝骨幹了。
  • 《一問一世界》出新版 楊瀾:好奇心讓我繼續問下去
    近日,資深媒體人楊瀾攜新版《一問一世界》在京舉行首發式,細述入行30年來的成長與體會,對上千位智者勇敢發問,為人們展現這個時代的真相。   《一問一世界》是楊瀾入行30年來的一次總結,從楊瀾做主持人提出的一萬多個發問中提煉而出,涵蓋了國際政治、商業、文化、體育、藝術等各個領域,她採訪的對象包括老布希、基辛格、柯林頓、李光耀、王石、稻和盛夫、嚴歌苓、金庸、李敖等上千位各行各業的名人領袖。
  • 報班!爸爸的迷惑,媽媽的戰場
    而我兩位表姐也出其不意的高度一致,就像比誰跑得快似的,給孩子報了不少興趣班,米果和佳佳周末基本被安排滿當,用她們話說:「孩子上興趣班,跟玩似的,比呆家裡強」。然而前幾天家庭宴會,在飯桌上,大姐夫仍然抱怨孩子報班太多,擠佔了周末時間還花了不少錢,而二姐夫就像中了二表姐的毒,對孩子報班隻字未提,還時不時打斷大姐夫岔開話題。
  • 寶媽給兒子報2.3萬口才班,氣炸老公!娃嘴笨?報班不如多做這些事
    那完了,這家小孩兒的家長準會受到周圍一圈寶媽奶爸們的「眼神膜拜」。 羨慕過後再回頭看看自家娃,心裡犯嘀咕:「明明沒差幾個月,咋就差距這麼大呢?」 所以,為了不讓寶寶「輸在起跑線上」寶媽奶爸們開始著急忙慌地給娃報各種興趣班。 嫌寶寶不愛說話?嘴太笨?沒關係,2萬多的口才班了解一下!
  • 王一博的少年宮報班童年,有一個很開明家庭,在愛好中培養興趣
    王一博小時候真的學過好多東西啊 ,好傢夥,興趣班全讓你學了個遍~「小時候老愛學這些了!」「然後,學一會兒就換了,最後堅持……」國畫素描水彩蠟筆+書法圍棋象棋+輪滑吉他街舞……全學過!居然都報班了,感興趣的都學了個遍!
  • 外賣員坐商場彈鋼琴,媽媽崩潰大哭:我們給孩子報的興趣班,全是冤枉錢
    文|學樂君   原創首發:親子學樂(kidsfund)最近,學樂編輯部的幾位寶爸寶媽討論是不是要給孩子報興趣班、該報什麼樣的興趣班,有人在群裡甩了這樣一條微博: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願意讓自己的孩子上興趣班?是斷定孩子會成為歌唱家?畫家?舞蹈家?藝術家等等名人嗎?是一定要讓孩子通過藝術生的身份進入名校嗎?不是的,他們是想靠自己的能力讓孩子在將來有更多的選擇,有更多的底氣。1976年,祖母讓7歲的劉若英學鋼琴,她問為什麼要學,祖母回答:「女孩子有一技之長是好的,學了鋼琴,長大了可以相夫教子。
  • 一年給5歲女兒報7個班,孩子一上英語課就哭
    謝佳的女兒果果今年4歲,去年,她一口氣給女兒報了7個班,英語班、運動班、圍棋班、舞蹈班、數學班、語文班......簡直讓果果忙不過來。謝佳說:「以前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就是個天才,慢慢地發現她幹什麼都不行,當初給她報了7個班,現在已經退掉了4個。」
  • 思維訓練,只能報班?
    [摘要]專家認為,對幼兒進行思維訓練,應該掌握兩個原則,一是保護孩子的興趣;二是,按照孩子的年齡階段來開發思維,不拔高,不超前。說起思維訓練,很多家長都覺得高深,家裡教不了,只能報班。真的是這樣嗎?一是家長認為 「自己教不了,只能報班。」所以,一些三四歲的孩子,小小年紀,就報了思維訓練班,端正地坐在教室裡、課桌前,聽老師上課,通過做各種各樣的題目來開發智力,「一節課就要45分鐘、1小時,三四歲的孩子,注意力的集中怎麼可能維持這麼久?顯然是不科學的。」​ ​ 還有一些家長,完全將思維訓練與數學計算等同起來。
  • 班花去相親問對方存款,男方說6位數,結婚後才知道……
    兒子的同學問:「你爸叫你,怎麼不應聲?」「他是在叫他的狗兒子呢!」「那你爸平時管你叫什麼?」這時,門外傳來爸爸的聲音:「兔崽子,要記著寫作業!」2張三到李四家閒坐,見桌面上有灘水;便蘸著在桌面上隨便寫了「我要當皇帝」五個字。李四一見,如獲至主,趕忙扛上桌子到縣衙告發張三謀反,想討個重賞。誰知道到縣衙後,桌面上的字早被風吹乾,字跡全無。
  • 3年給牛牛報了幾萬元興趣班,我整理了一份0-6歲報班建議~
    但我和老周白天要上班,外公外婆教不了什麼東西,送去課外班,總比每天去公園鏟沙子要好。牛牛都5歲了,不是小寶寶了,要嘗試接觸不同的東西,發掘興趣愛好。給娃報班是個頭疼的事情,一直以來,也有很多媽媽問我關於興趣班的問題:牛牛5歲3個月,讀幼兒園中班。
  • 朋友出差半年,回到家,媳婦問:哎,老公,我問你個事
    然後,我一進家門就跟我媽通報:媽!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你先聽哪個?我媽想了下:先聽好的吧!我抿嘴一笑:我新交了個男友!我媽大喜:哪兒呢,快讓我看看。我急忙衝屋外輕輕打了個響指……萬萬沒想到,男友沒聽到,狗倒是聽到了,哧溜下就飛奔了進來……我媽一看這「男友」,啊一聲,捂著胸口就癱沙發上了……所以說是車上不能開車了?
  • 一男生上來搭訕問電話號碼,我把老公的手機號碼給了他,第二天……
    爸爸:別問了,你想晚上吃泡麵嗎?兒子:不想!爸爸:那就聽爸的,到了姥姥家,見到媽媽你就抱著她腿哭!你媽不跟我們回家,你就別鬆開……兒子:哦,知道了。爸,那你幹嘛?爸爸猶豫片刻:我抱住另外一條腿哭……2分手後,她在房間收拾她的行李,刻意發出窸窣的聲響:「我真走了?」我裝作無所謂地繼續玩弄著手機,還示意她別把東西落下。「我當初真是瞎了眼!」她哭著摔門而出。
  • 幼兒園小朋友到底要不要報很多興趣班
    在鋼琴教室帶了不到十分鐘,她居然說想要學習鋼琴,那我不可能說不讓她學啊,就問她:你不是在複習英語作業,在複習跳舞打卡的時候說你好累嗎?為什麼你這麼多作業,弟弟可以在玩。她回答我:不是的,我那只是想玩了,並不是不想去學習英語,爸爸,我可以再學習鋼琴嗎?看著大寶渴望的眼神,我說:「我們可以體驗幾節課,如果你確實喜歡鋼琴,我們可以試著來學習。」
  • 《低俗怪談》主創確認全劇終 三季畫上圓滿句號
    《低俗怪談》主創確認全劇終 三季畫上圓滿句號   搜狐娛樂訊 (文/啊包)(劇透提醒:以下內容可能會涉及到劇情) 昨天播出的《低俗怪談》(Penny Dreadful)第三季季終集最後打出了「全劇終」的字樣,本劇的主創,曾獲得過奧斯卡編劇提名的約翰-洛根(John Logan)確認道:「各位,全劇終是真的,《低俗怪談》完結了。」
  • 《需要浪漫3》全劇終
    星星心底深處大概也明白,這樣的愛情不能到老,但是擁有這樣一段戀愛會是人生中一段最難忘的回憶,然後在地瓜的售罄攻勢下理智大於情感的做出來一個不知對錯的選擇,結局只是開始,是編劇大人給我們的全劇終,而不是人生的全劇終啊。。相愛到老的愛情,我也知道那種東西不一定會存在,但是我想相信你一次,朱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