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黃孝慈

2021-02-14 紹興東西

黃孝慈(1943—2017),京劇演員,江蘇省京劇院名譽院長。

文/朱為人

        早晨在手機上看到今天是四大徽班進京的日子。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與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了京劇。京劇又稱平劇、京戲,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以北京為中心遍及全國各地。

       京劇在文學、表演、音樂、舞臺美術等各方面都有一套規範化的藝術表現形式。京劇的唱腔屬「板式變化體」,以二簧、西皮為主要聲腔。伴奏分文場和武奏兩大類。文場以胡琴(京胡)為主奏樂器,武場以鼓板為主。京劇的角色分為生、旦、淨、醜、雜、武、流等行當,後三行已不再立專行。各行當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唱、念、做、打的技藝各具特色。

        京劇以歷史故事為主要內容,傳統劇目約有1300多個,常演的有三四百個以上。

        京劇流播全國,影響甚廣,有「國劇」之稱。以梅蘭芳命名的表演體系被視為東方戲劇表演體系的代表,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符號。

         2006年5月,京劇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0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我接觸京劇是在文革期間,廣播裡天天有樣板戲聽,我父親也常拉京胡哼上幾句京劇。到七十年代我下放到農村,後調公社電影隊放電影,經常放映樣板戲電影,一部影片要放很多場,看多聽多了,整部電影中的臺詞全會背,唱腔全會哼。但僅是看銀幕上的戲,真正看舞臺演出是調到劇場工作。

        一九七八年我作為知青調到縣影劇公司工作,分配到戴埠(戲館子)影劇院。在院裡我主要是擔任放映工作,還要兼宣傳(電影,戲劇演出的廣告)工作,劇場除了放電影,為了滿足戴埠廣大觀眾的需要,也經常接待劇團演出,平時有錫劇、越劇、京劇、梨黃戲、雜技等劇團輪流演出。我們業內劇團被稱為後臺,而我們劇場稱為前臺,演出收入為拆帳制,三七開,劇團70%,我們劇場30%。前後臺因工作關係,都是配合得很好,很融洽的。我因為兼搞宣傳工作,劇團總要找我聯繫寫海報,寫劇情介紹,所以和我接觸多,也比較熟悉。那時候我還年輕也貪玩,所以經常和演員們在一起玩,有時也在一起喝喝酒,白天不演出,我做嚮導帶他們到街上或周邊鄉下玩玩,晚上演出時我也到後臺看他們化妝,穿戲服,看樂隊演奏…

        一九七九年初,江蘇省京劇院在城裡大眾影劇院演出後又轉臺到戴埠演出。因為文革中古裝戲是「封、資、修」被全面禁演。省京劇院到戴埠鎮演出(剛剛解禁古裝戲)就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演出海報一貼出來,就有不少單位來預訂戲票了。街上有鄉下親戚的也紛紛託人買戲票了,周邊數十裡的農民都跑到街上來看戲,為了能看看才子佳人,一睹為快。

       戴埠是蘇浙晥三省交界的重鎮,市場繁榮,平時很熱鬧。聽到戴埠戲館子有古裝戲看,安徽廣德、郎溪、磚橋公社的戲迷們就一批一批地開著卡車、拖拉機來戴埠鎮看戲來了。而他們街上的親戚朋友們就紛紛忙於割肉沽酒燒飯招待看戲的來客。

        當時省京劇院在些戴埠共演出了二本戲,《紅娘》、《玉堂春》前面加演摺子小戲《三岔口》。

        紅娘的主演是黃孝慈,劇中張生是楊小卿。

       黃孝慈是北京人(1943年——2017年),她1960年畢業於中國戲劇學校,攻青衣花旦,拜梅派傳人杜近芳為師,黃孝慈扮相俊美、嗓音甜潤、表演不拘一格,博眾家之長,在50多年的舞臺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風格。她擅演節目有《董小宛》《紅菱豔》《太平公主》《蝴蝶杯》等,主演的現代戲《耕耘記》於1964年進京參加全國現代戲匯演,周恩來總理也觀看了演出並給予了好評。

         1991年元月她應邀參加紀念徽班進京二百周年活動,該活動歷時一年多,24天的盛會,共有50多個劇團4000多演員,52臺節目166場演出。她在這次活動中與京劇名家杜近芳、關正明合演了《紅鬂烈馬》,並同漢劇名家合演了《四郎探母》,演出後好評如潮。

         在京劇《駱駝祥子》中她塑造的虎妞形象獲得巨大成功並榮獲多個大獎,曾二次獲中國戲劇「梅花獎」,"第六屆中國戲劇節」表演獎,江蘇省「第四屆戲劇節優秀表演獎」,第十一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優秀表演獎,中國文聯首屆「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和「江蘇省勞動模範」稱號,1992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任江蘇省京劇院名譽院長、江蘇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多次出訪澳大利亞、韓國、日本及港、澳地區的文化交流演出。

       她的丈夫王榮坤是琴師,二人到戴埠演出時四十歲不到,我僅比他們小十歲,白天不演出時我常到他們房間玩,聊聊天。因為她們食堂夥食單調,有時也陪她們夫婦街上菜場轉轉,她買了魚我就帶她到「東風飯店」請謝順生師傅(廚師,我好友)加加工。對此,她們夫妻很是感激我。

        黃孝慈在舞臺上演的紅娘真正地把紅娘演活了,舞臺上只見她跑起圓場一陣風,二隻繡花鞋前後擺動而身體紋絲不動,嗓音亮麗,清脆悅耳,吐字清晰,把個十六、七歲俏皮的紅娘姐姐演得可愛至極。

        戴埠演了五天戲,街上鬧忙了五天,五場戲場場爆滿,觀眾反響熱烈。

       五天演出圓滿結束後,劇團返回南京時,黃孝慈還特意給我留了劇院的電話和她家的地址,叫我如果去南京時到他家作客。後來我雖然也出差去過幾次南京,我也沒好意思去打擾她們。

        2017年1月9日我在微信平臺上看到黃孝慈因病逝於南京,我還特地在平臺上寫了一篇短文悼念於她。

        今天抽時間,寫了此文,以紀念我熟悉的、平易近人、優秀的京劇表演藝術家黃孝慈!

朱為人,江蘇溧陽人,下過鄉,當過知青。長期從事電影放映工作,後在溧陽電影公司任職。現已退休,擔任溧陽影劇公司老幹部黨支部書記。

     

此公號不錯,值得關注。

相關焦點

  • 江蘇省演藝集團第二屆「黃孝慈戲劇獎」決賽...
    8月28日晚,隨著舞臺上徐元宰高高躍起的一跪,江蘇省演藝集團第二屆「黃孝慈戲劇獎」決賽在一個充滿技巧性的身段中圓滿收官。本屆「黃孝慈戲劇獎」匯聚了京劇、崑劇、錫劇、揚劇、木偶、評彈、話劇七個藝術門類近百位演員參與角逐,其中,木偶團首次選派青年新秀參與新苗組比賽,並進入複賽。最終,共有19位青年演員進入演員組決賽,16位新入團或即將入團新秀進入新苗組決賽。
  • 我們的紀念日,紀念相遇,紀念相愛
    這是美麗的紀念日 紀念我們能重新認識一次 有些事要流過淚才看得到.並卵啊 遇不到你沒法告訴你我的心意 沒辦法給自己24歲的第一天留下什麼紀念 或許暗戀就註定是不應該被知道的 還是自己祝自己生日快樂吧 祝我生日快樂。
  • 紀念郵票和紀念郵戳卡——私家集郵收藏
    《人民音樂家聶耳誕生七十周年》紀念郵戳卡:貼J75紀念郵票,蓋《人民音樂家聶耳誕生七十周年》紀念郵戳卡,北京郵票分公司製作,1982年2月15日發行
  • 隱形紀念
    第一次聽這首歌的時候不知道它原來還叫「隱形的紀念」,第一次聽它不知道它有中文版,第一次聽它是在「聲動亞洲」,那時只知道它是霍尊演唱的來自中孝介的島歌
  • 17年,終於可以不用為了紀念張國榮,而紀念了
    17年了,一如既往的老問題又會出現,為什麼張國榮的粉絲,每年都會組織參與紀念活動?如果放在10年前,這可能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那時候的紀念方式,似乎重點並不在於紀念,而在於花樣。觀眾們陷入不滿,旁觀者陷入迷茫,似乎就連粉絲自己都在問,我們這樣花式百出地紀念哥哥,真的好嗎?
  • 東莞抗戰第一仗紀念址——榴花抗日紀念亭
    今日,我們就帶大家走進東莞抗戰第一仗紀念遺址——榴花抗日紀念亭。   記者 何錫民:「我們現在看到這座亭,就是榴花抗日紀念亭,它位於東城街道的榴花公園之內,它記載了東莞人民的一段抗日戰爭史。」   1938年10月12日,日軍在大亞灣登陸。石龍、廣州、虎門相繼淪陷,莞城危在旦夕。
  • 紀念作曲家巴伯丨聆聽巴伯《紀念集》
    西蒙·拉特指揮柏林愛樂,演繹巴伯《弦樂柔板》Op. 11巴伯鋼琴組曲《紀念集巴伯的《紀念集》是比較具有代表意義的鋼琴作品,整首組曲巴伯運用了大量的連線記號,要求演奏者時刻提醒自己旋律的歌唱性,但局部運用調性遊移和不協和和弦的手法,從而增加了新的演奏技巧。
  • 最新紀念鈔報價
    按照央行的發行計劃,2021年將發行一對2張冬奧會紀念鈔,是今年的重頭戲!這對紀念鈔是我國首次發行對鈔、首次發行20元面值的紀念鈔、首次發行冬奧會題材的紀念鈔!冬奧會紀念鈔也將成為首次發行的20元面值的紀念鈔,將填補國內沒有發行過20元面值紀念鈔的這個空白,意義非凡。
  • 高以翔走了156天,大家每天都在紀念他,紀念的到底是什麼
    不管是聖誕節、元宵節、清明節,還是晴天、雨天、陰天,只要是太陽升起的一天,粉絲們就照常紀念。如今高以翔已經走了156天,但是大家的紀念依舊如常。這裡就不禁讓人產生一個疑問,大家每天都在紀念他,紀念的到底是什麼?
  • 畢業紀念冊製作方法就這麼簡單(畢業紀念冊製作流程)
    在不同的學校開展著畢業合照的活動,在畢業之際,大家來到校園,享受著和同學們在這個校園的最後時光,大家照相留影,學校或者同學們自發組織就「畢業紀念冊製作」的事情,開展一些計劃。1、紀念冊製作方法在校園的同學要離開學校的時候,大家開展了製作紀念冊的活動,製作班級同學畢業紀念冊來紀念校園時光。
  • 賀《春和景明》紀念集付梓
    故本紀念集取名《春和景明》。紀念集力求全面概括陳春和老師一生的教育歷程,展示他的精神風貌,頌揚他獻身教育、為人師表的高尚品格,激勵和教育後人。廣泛收集相關資料,由歲月留影、生平簡介、緬懷文章、遺作選錄、輓聯悼詩和翰墨情緣六個部分編輯成書。二十餘篇緬懷文章由他的好友、同事、學生和家人提供。
  • 參觀臺北中正紀念堂
    中正紀念堂是臺灣紀念蔣介石的大型建築群,該建築群是由戲劇院、音樂廳、自由廣場共同組成,這裡是臺北最大的文化演藝中心和民眾集會的場所
  • 《LOL》FPX冠軍紀念圖標怎麼領 FPX冠軍紀念圖標領取地址入口
    導 讀 LOLFPX冠軍紀念圖標在哪領,遊戲也是開放了FPX冠軍紀念圖標,很多的小夥伴們已經獲得了,還是有大部分的玩家還不清楚
  • 劉美含紀念iMe出道十周年 發紀念版《哎咿呀》MV
    來源:新浪娛樂劉美含發iMe紀念版《哎咿呀》mv新浪娛樂訊 6月30日是iMe組合出道十周年的紀念日,劉美含髮長文紀念並發布紀念版《哎咿呀》MV。劉美含在長文中回憶了十年前剛剛出道的時光,也曾和隊友們一起在舞臺上唱歌跳舞,遺憾卻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告別儀式」,只有一個出道日可以紀念。劉美含表示現在「女團」迎來了最好的時代,自己真的很羨慕,曾經的iMe在摸索中成長,雖然也在摸索中失敗,但仍舊努力追求過夢想。
  • 紀念光復節 一個臺灣三個世界
    評論員 林淑玲  昨天(25日)是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執政」的蔡當局完全不提這個日子,中國國民黨、新黨、統派的紀念活動規模有限,多是長者參與,幾乎看不到年輕人。臺灣民眾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前高雄市長韓國瑜都只談重陽節不談臺灣光復。
  • 紀念作家張愛玲誕辰100周年,香港大學紀念文獻展上線
    9月28日,「百年愛玲,人文港大」張愛玲百年誕辰紀念文獻展在張愛玲母校香港大學(以下簡稱「港大」)美術博物館官網上線 (www.virtual.umag.hku.hk/eileenchang100)。港大美術博物館官網「百年愛玲,人文港大」張愛玲百年誕辰紀念文獻展首頁。
  • 開箱|《復聯:終極紀念版》+漫威80周年紀念禮盒!漫威粉絲必入!
    這兩天漫微在線收到了漫威80周年紀念禮盒和《復仇者聯盟:終極紀念版》,多瑪姆收到快遞就迫不及待的拆開包裝,簡單翻看之後心裡的第一感受就是「一定要給自己買一套珍藏起來!」(以下圖片都是多瑪姆自己拍的,可能會有反光模糊的地方,小夥伴們請見諒!)
  • 紀念911,紐約雙子塔重新點亮希望之燈,拜登彭斯都將出席紀念
    據外媒報導,在美國恐怖襲擊事件「911」發生的整整19年後,今年的9月11日,在當時遭受襲擊的美國紐約世貿中心雙子塔附近,兩盞希望之燈筆直地射向天空,明亮而又有力,以此紀念那些在恐怖襲擊中的遇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