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吳映玉:為理想與信念不懈努力,讓價值觀教育綻放...

2021-01-08 MBA中國網

【MBA中國網訊】為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提升黨員師生的黨性修養,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組織38名師生於7月13日至18日赴陝西延安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開展為期6天的「學習革命傳統,弘揚延安精神」主題教育活動

在培訓班學習結束後,我們採訪了參加此次培訓班的吳映玉老師,探討了價值觀教育的理念。以下為本次採訪的詳細記錄。

吳映玉老師,中山大學管理學院EMBA中心副主任,國際認證高級主管,中共黨員。獲2019年中山大學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Q1

本次學院的紅色主題培訓班有兩條路線,請問一下您為什麼選擇延安這條路線呢?

吳老師:

首先我非常幸運這段時間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本次學習中。本次陝西延安紅色主題培訓班使我體會和學習到了很多不同以往的東西。

選擇參加陝西路線的一個契機,是學院之前參加過延安之行的教授們的推薦。比如院長王帆教授兩年前參加過延安這條路線的紅色主題培訓班,那次的學習讓他受益匪淺。延安的獨特之處讓很多老師印象深刻,比如住窯洞,體驗艱苦樸素的生活,在生活中體驗、感受和學習。我相信其他路線的學習也會非常有意義。經過此次學習,我決定在今後多參加紅色主題培訓活動,不斷提升自己。

Q2

本次的培訓活動包括理論教學和現場教學,我們聽了《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延安精神及其時代價值》《白求恩精神》《大生產運動與南泥灣精神》等專題報告,參觀了王家坪、棗園、楊家嶺、寶塔山、鳳凰山革命舊址和西北局紀念館等,請問本次紅色培訓中的哪個環節給您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為什麼呢?

吳老師:

就個人來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棗園聽馮建玫老師講的白求恩精神,聽後我非常感動。我們以前在課本上都學過白求恩精神,但是在課本上讀到和在現場聽老師講述的過程是很不一樣的。馮建玫老師講得聲情並茂,而且帶有很多詳實的例子和數據,聽完之後讓我有種熱淚盈眶的感覺。

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句話大概是:「人生間生命很美好,值得為它走一回,但也的確值得為了某一個目標死一回。」

這讓我想起之前看的《無問西東》那部電影,裡面有一個讓人感動的例子,就是沈光耀,他家境優越,出生名門望族,成績優異考上了清華大學,但卻毅然放棄一切,投筆從戎,接受飛行員的訓練,最後為祖國獻出了年輕的寶貴生命。他是家裡的獨子,當他為國捐軀時,他媽媽非常難過,但是在國家大義面前,她還是決定尊重和支持兒子的選擇。

包括白求恩和沈光耀在內的一些人,他們原本的生活就是很多人所追求的,但是他們放棄了本就擁有的美好生活。從很多人的價值觀來看,他們的選擇顯得很「傻」。其實捫心自問,對我們來說,放棄自身擁有的一切是很難做到的。但我覺得,能夠從價值觀上認同並且崇拜他們這樣深明大義的人,而不是去否定和抗拒他們的價值觀,就已經是一種進步。我尊敬並且敬佩他們的價值觀,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成為這樣的人,即便現階段無法達到那樣的高度,但經過這次學習,我希望能夠把這種價值觀傳遞給更多的學生。

我印象很深刻的另一點是郝琦老師關於新時代南泥灣精神的講解。雖然《南泥灣》這首歌我們從小就會唱,也知道講述的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艱苦樸素的精神,但是在新時代怎樣把這個精神傳承下去,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我認為郝琦老師講得特別好。他講到,新時代艱苦奮鬥的精神就是,一要勇於戰勝困難;二要善於戰勝困難,找到正確的方法。

在漫漫人生中的確會遇到很多波折和困難,我也曾經遇到過很多讓自己陷入低谷的事情,但如何去克服它?其實是不容易的,沒有正確方法的勇氣更像是一種「傻氣」。我們應當好好思考,如何實現南泥灣精神在新時代的落地。

我們學習南泥灣精神,就是要明白生活中會有很多的困難和挫折,但是只要去面對、去克服,就一定能戰勝它。遇到困難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最後總能到達終點。

Q3

請問一下本次活動對您以後的工作或生活會有什麼影響嗎?有哪些啟示和意義?

吳老師:

我想結合剛剛提到的兩點——白求恩精神和南泥灣精神來說。

第一,我在白求恩精神中學到,要為了理想而奮鬥。有很多人是為了工作而工作,但其實並不知道工作真正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所以我認為,我們要有自己的理想,才會明白是為了什麼而工作,才能在工作中百折不撓。

第二,我在南泥灣精神中受到了啟發,在以後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時,我們要做的就是調整心態,為戰勝困難付出我們最大的努力。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人才。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挫折,但我們只要記住自己的終極理想,堅定信念,不忘初心、迎難而上,就可以朝著自己的終極目標不斷前進。

Q4

請您簡單評價一下本次活動。

吳老師:

我個人是受益匪淺的。第一次參加這類活動,真正參與其中才知道,這與以往的教育形式很不同。

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有很多實地考察,帶給我們很直觀的感受。這種體驗和在書本上讀到這些故事的感受,是很不一樣的。現場教學,讓我們體會更加深刻,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震撼。我也非常期待,以後有機會能參加其他路線的紅色主題培訓班學習。

Q5

請問您對學院之後舉辦類似紅色活動有什麼建議嗎?

吳老師:

我認為在今後的活動中,可以增加一些實踐環節,豐富課程設計。比如南泥灣,我期待可以增加開荒種地的實踐體驗,讓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當初的艱苦。

Q6

下午在《延安精神及其時代價值》的專題講座中,常教授提出了幾個問題。請您談談「是什麼影響了人們對理想信念的堅持」這個問題的看法。

吳老師:

我覺得我們應該進一步加強、加大價值觀教育。如果這方面的教育沒有跟上,會導致一些人覺得,像白求恩和張思德等人這樣捨己為人的行為是不理智的,無法理解和認同這樣的行為,不知道他們這種捨己為人背後蘊含的價值觀,也不理解他們的崇高理想和信念。我們加強價值觀的教育,也是為了幫助更多人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就像我們參加紅色主題培訓班,在深入學習之後,我們都對捨己為人的價值觀就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認識,更加認同這樣的精神。所以,這樣的學習和教育每個人都應該接受。

Q7

您還有沒有什麼想要和我們分享的呢?

吳老師:

在這次的活動中,整個團隊其實有很多很感人的事情。在這幾天裡,學院的幾位資深教授,都很認真地參加了各個環節的活動,退休老師也堅持跟我們一起爬上了高山。

通過這次學習,我不僅從課程裡學到很多知識,也從身邊的老師和同學們身上學到了一些東西。年紀大的老師們有傳承,年輕的學生們有希望,在這個隊伍裡面大家可以互相學習。我覺得這種模式很好,包括教學老師、行政老師、本科、碩士和博士生都有代表參加這次活動。通過互動和經驗交流,以及課餘時間裡老師們分享的人生閱歷,我們從中都可以學到很多。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2021年工商管理碩士招生簡章(暫定)
    複試時間、地點待定(時間為每年3-4月份,具體以學院公布的複試實施細則為準)。(三)所有考生在參加複試時須攜帶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最後學歷、學位證書原件及複印件,學歷(學籍)認證報告原件及複印件,本科階段學習成績單原件等材料備查,上述證件的複印件及本科階段學習成績單原件,於複試時交由管理學院MBA教育中心、EMBA教育中心存檔。
  •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2021年工商管理碩士(含MBA、IMBA和EMBA)招生簡章...
    複試時間、地點待定(時間為每年3-4月份,具體以學院公布的複試實施細則為準)。(三)所有考生在參加複試時須攜帶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最後學歷、學位證書原件及複印件,學歷(學籍)認證報告原件及複印件,本科階段學習成績單原件等材料備查,上述證件的複印件及本科階段學習成績單原件,於複試時交由管理學院MBA教育中心、EMBA教育中心存檔。
  • 「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中山大學新華學院
    此次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作為「生命接力先鋒隊」走入中國高等院校的第一站,開啟了動員新時代青年大學生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和普及傳播捐獻理念之門,樹立了當代大學生對器官捐獻的正確認識,傳揚了無私奉獻的志願精神,幫助新時代青年為世界器官捐獻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榮獲「廣東民辦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貢獻機構」稱號
    中國教育在線訊 12月11日,廣東民辦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貢獻人物·機構」表彰大會在廣州琶洲廣交會展館舉辦,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榮獲「廣東民辦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貢獻機構」稱號。   為充分展示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廣東民辦教育取得的輝煌成就,記錄廣東民辦教育四十年的發展歷程,提升廣東民辦教育的社會影響力,廣東民辦教育協會在去年12月開始組織廣東民辦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貢獻人物·機構」評選活動。
  • 2020年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董事會教育獎勵金暨嶺南學院教育獎勵金...
    11月28日下午,2020年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董事會教育獎勵金暨嶺南學院教育獎勵金頒獎典禮於葉葆定堂三樓李慧荃講學廳隆重舉行,來自各地的嶺南校友、嘉賓以及學院領導、老師與同學歡聚一堂,分享學院這一年來取得的豐碩成果,共同祝賀獲獎師生。
  •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音樂劇《歌舞青春》入選2020年廣東省高雅藝術進...
    由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團委推送,音樂系徐靜瑩老師指導的音樂劇《歌舞青春》成功入選2020年高雅藝術進校園項目,將代表廣東省教育廳、文化和旅遊廳、財政廳到省內各地級以上市教育行政部門、全省普通高校及省屬中小學校(含中等職業學校)進行巡迴演出。這是中山大學南方學院美育工作取得的又一突破性的進步。
  • 2020中國信息經濟學年會在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成功舉辦
    2020年11月28-29日,由中國信息經濟學會(以下簡稱學會)主辦、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承辦的第32屆中國信息經濟學年會(以下簡稱年會)在中山大學順利舉辦。因疫情防控需要,本次年會暫停舉辦中國傑出學者論壇和博士研究生論壇,但在特殊的2020年仍為廣大師生帶來久違的學術盛宴。28日上午8:30,年會在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國際會議廳舉行開幕式,由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副理事長、浙江大學跨境電子商務研究院院長馬述忠教授擔任主持人。
  • 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代表隊首次出徵「亞帆賽...
    今年是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首次組隊參賽,由6位MBA校友組成「中大海狸旭路行隊」。「中大海狸旭路行隊」是本屆賽事中未聘請外援舵手的兩隻船隊之一,同時也是「亞帆賽」史上唯一一支全部隊員來自同一所商學院的隊伍。
  • 中山大學:以立德樹人為目標,加強新時代教材建設與管理
    12月21日上午,中山大學2020年教材工作會議在廣州校區南校園懷士堂舉行。校黨委書記陳春聲,校長助理劉濟科,學校教材工作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各院系和附屬醫院黨委(黨總支)書記、分管本科教學負責人、本科教務管理人員,以及教務部全體人員參會。會議由校長助理劉濟科主持。
  •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第二十屆中國青年經濟學者論壇(2020)在中山大學...
    2020年12月19日至20日,第二十屆中國青年經濟學者論壇在中山大學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經濟研究》雜誌社、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和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共同主辦。
  • 中山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工作會議!
    研究生導師代表物理與天文學院塗良成教授、附屬第一醫院匡銘教授和管理學院李新春教授,研究生代表腫瘤防治中心博士研究生呂佳蔚、計算機學院碩士研究生張磐分別圍繞「如何做好研究生培養」「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研究生」的主題作了發言。
  •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宋波:切換人生跑道,影響中國有影響力的那群人
    原標題:切換人生跑道 影響中國最有影響力的那群人——專訪我院DBA校友、CEO教練宋波  【MBA中國網訊】宋波博士,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第一屆DBA(工商管理博士)校友、校友會骨幹成員,現任偉事達(中國)總裁教練。
  • 中山大學MPA辦學二十周年慶暨第一屆中山大學MPA學術節成功舉辦
    ,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院長譚安奎教授,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肖濱教授,中山大學MPA諮詢委員會副主席鍾廣靜女士,廣州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黃彪先生,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客座教授、數文明科技CEO、阿里巴巴原副總裁塗子沛先生,中山大學全球衛生研究中心研究員、廣州醫科大學客座教授王春曉先生,中山大學教育發展與校友事務辦公室副主任、教育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黃源穗女士,中山大學MPA校友會會長、北京觀韜
  •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2020年招收「優生優培」資助計劃免試研究生招生細則 一、招生對象及條件符合我校接收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的基本條件;在我校或其他「雙一流建設
  • 以理想的教育實現教育的理想
    這摒棄了享樂型、高消費的貴族學校模式,追求的是為普通老百姓服務的實實在在高質量、高品質。 《辦學方略》是一篇以理想的教育實現教育理想的行動綱領。 《辦學方略》在綿陽乃至四川的教育界引起了強烈反響。一大批有教育理想的教師,看到了學校的理想模樣,看到了人生的難得機遇,看到了才華的施展之地。
  • 浙江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戴維奇教授參加第九屆全國創新創業教育...
    2020年12月5至6日,由全國工商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創新創業協同促進中心主辦、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分社和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承辦的第九屆全國創新創業教育研討會暨第三屆MBA培養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論壇,在教育部高等學校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和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創新創業教育分會的支持下
  • 廣東有個學院拋棄中山大學,跑到四川找到大靠山,現在準備衝一流
    看到這個標題,許多人認為這絕對是一場「標題派對」,實際上,您可能不知道它是什麼,早在1980年代初期,來自廣東省中山市的華僑就提議建立孫文學院,中山大學與中山市共同建設,實際上是中山大學的一個分支機構,並命名為中山大學中山大學溫文學院,負責中山大學大專學歷教育,通過考試的成績優異的學生可以進入中山大學相應的本科專業
  • 著名音樂製作人陳小奇受聘擔任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客座教授
    12月29日,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舉辦「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客座教授聘任儀式暨陳小奇教授學術講座」,該校學生將這個問題拋給了我國著名詞曲作家、著名音樂製作人陳小奇。當天,陳小奇主講了「流行音樂的發展脈絡暨我的詞曲創作」主題講座,並正式受聘為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客座教授。
  • 中山大學教授盧銳:直播加速高校在線教育創新
    中新網3月27日電 疫情期間,為保證學生「停課不停學」,直播平臺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也直接促進了在線教育的火熱。期間,除了直播平臺自身發起的在線公益項目,眾多中小學乃至各大高校也發揮自身優勢,推出各類直播課程,贏得了廣泛讚譽。
  • 追思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董事會名譽主席伍沾德...
    ,香港青年聯會,香港中國旅遊協會,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學院等。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教授說,伍沾德博士與中山大學結緣頗深,過去三十多年間,他慷慨捐資,熱心教育事業,為中山大學及嶺南學院的快速發展作出了令人敬佩的貢獻,學校師生對伍沾德博士的言傳身教,永遠感念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