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綿陽東辰國際學校創辦於2000年9月,短短20年實現了高起點辦學、跨越式發展,成為當地具有影響力的優質品牌學校。
自建校伊始,校長祝啟程就提出「東辰新教育」的辦學理念,確立了「培養有中國靈魂有世界眼光的現代人」的育人目標,以理想的教育實現教育的理想。東辰國際學校20年來的發展之路,不僅是對理想教育的追求之路,更是創辦理想學校的創新之路。東辰國際學校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創新史。
一個人與一所學校的《辦學方略》
從1984年到現在,祝啟程已辦好了4所學校。
1981年,祝啟程從師範中文專業畢業被分配到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一個偏遠且條件較差的農村中學。他擔任班主任的首屆高中畢業生中有50%升了學。語文科平均分為86分(當時百分制),最高分93分,為全縣之冠。
1984年,因為顯著的教學成績和管理才能,年僅26歲的祝啟程被提升為負責行政工作的副校長,成為當時南充地區最年輕的中學校長。
1990年,祝啟程被調到蓬安縣城關中學擔任校長。不到3年,這所原先的「尾巴中學」躍升為質量名列前茅的一流中學,被市長稱為「教改先鋒」。
1993年,綿陽市第七中學向全國招聘校長。祝啟程從眾多報名者中脫穎而出,成功就任校長。學校當年計劃招生400人,第一輪招生僅招了78人,通過補收和接納其他學校的學生勉強湊足了300多名學生。一學年以後,學校衝至全區質量之首。綿陽七中迅速崛起,成為綿陽優秀的初中。隨後的6年時間,祝啟程將綿陽七中帶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全國初中教育改革現場會在該校召開,《人民教育》用3萬字以《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為題對該校進行了長篇報導。
2000年5月,祝啟程走進綿陽東辰國際學校,這是祝啟程教育人生的第四站,也是極具挑戰性的一次辦學探索。上任伊始,他就根據自己16年來的教育經驗和探索,起草了綿陽東辰國際學校《辦學方略》,制定了學校發展的定位和方向,從此奠定了東辰國際學校高起點、跨越式發展之路。
《辦學方略》提出,東辰國際學校的教育著眼於素質教育和學生終身發展,是使學生獲得成功並且不斷獲得成功的教育;是大眾教育,更是精品教育;不刻意追求個別學科特色,而是致力於「通才+特長」的培養目標。這摒棄了享樂型、高消費的貴族學校模式,追求的是為普通老百姓服務的實實在在高質量、高品質。
《辦學方略》是一篇以理想的教育實現教育理想的行動綱領。
《辦學方略》在綿陽乃至四川的教育界引起了強烈反響。一大批有教育理想的教師,看到了學校的理想模樣,看到了人生的難得機遇,看到了才華的施展之地。於是,去東辰「用理想的教育實現教育的理想」,成為當時的一股潮流。這批懷揣理想、教學優秀的教師,從四面八方湧至東辰,組成了東辰最初的教育團隊。
「培養有中國靈魂有世界眼光的現代人」。校長祝啟程當年用一句話高度濃縮東辰國際學校的育人目標,鏗鏘的聲音迴蕩校園,震撼了無數人。
誓言既出,那就砥礪前行。
追尋理想的教育:
一個目標與一所學校的方向
東辰教育人把他們對教育理想的追求用「東辰新教育」來加以概括:
「東辰新教育」是針對「分數」和「考試」的種種弊端提出來的,是一種以人的發展和完善為價值追求和終極目標的教育模式。「東辰新教育」的「新」體現在對傳統「舊教育」的創新和變革。
祝啟程認為,生命、生態、生活、生涯是實現人的發展與完善的四個關鍵因素。因此,他把師生的生命成長、生存狀態、生活質量、生涯發展作為「東辰新教育」的四根理論支柱,即:學校要全面關注師生的生命成長、關注師生的生存狀態、關注師生的生活質量、關注師生的生涯發展。
「東辰新教育」的培養目標也自然而然地清晰起來,那就是:培養有中國靈魂、有世界眼光的現代人。
這個目標有三個關鍵詞:中國靈魂、世界眼光、現代人。
祝啟程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是中國靈魂的三根支柱,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因此,從2000年學校創辦之初,就開發出《讀經》校本教材,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展讀經活動,鑄造學生的「中國靈魂」。
「世界眼光」的含義又是什麼?祝啟程解釋說,它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全球視野,以開放心態吸納學習世界一切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二是全球技能,在觀點、語言、文化、知識、能力等方面都能與全球化、國際化接軌;三是全球質量標準,以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新動手能力作為教育質量的標準。
什麼又是「現代人」?祝啟程說,「現代人」有三個方面的含義,有現代意識和觀念,有生存、發展、創業、成功的能力和素質,有良好心態、健康人格和道德品質。
人文與科學是人類前進的燈塔,是人才騰飛的雙翅。祝啟程認為,人文素養是人生成功的支點,科學素養是人創造社會價值的前提。因此,學校成立了人文教育中心和學生人文學院,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成立了科技教育中心和學生科學院,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圍繞「東辰新教育」培養目標,祝啟程經過深思熟慮,形成了全新的理念:整合交融東西方教育、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構建集傳統教育和現代素質教育於一體、民族性與世界性兼備的育人模式,並立足於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實現充分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圍繞這個理念,祝啟程進一步提出了四大追求:一是創辦有靈魂的教育,唯有有靈魂的教育才能培育出真正的人;二是創辦負責任的教育,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幸福負責任,把全員化、優質化、個性化、國際化作為具體目標;三是創辦有公信力的教育,從質量、特色、服務、形象四個方麵塑造學校的公信力;四是創辦有發展力的教育,實現學校發展、教師發展、學生發展的良性互動。
追尋理想的教育:
一個使命與一所學校的堅守
「東辰新教育」是通過對傳統教育進行系統變革與創新而構建的一種具有獨特使命和價值追求的教育體系。與其他變革不同的是,它既有完整的理論建構又有科學的操作體系。它能將先進的辦學理念轉化為幹部的執行力、教師的教學力、學生的學習力。
既是變革和創新,「東辰新教育」的使命又是什麼?對此,學校提出了「東辰新教育」的四大核心使命。一是為民族復興培育英才,並把培養未來科學技術、思想文化高峰的拔尖創新人才作為核心使命。二是辦為學生管一輩子的教育,努力打造五大優勢——素質優勢、升學優勢、發展優勢、出國留學優勢、求職晉升優勢。三是要實現每個學生的更優化發展。進來一個,設計一個,發展一個,成功一個,對每個學生負責,讓普通學生實現理想發展,讓優秀學生實現卓越發展。四是做中國基礎教育的改革者和引領者。學校先後推出了東辰新教育、東辰大課改、東辰學生核心素養體系、東辰現代治理體系。
為達成這四大核心使命,學校全面推行了「五全」質量管理體系:全員個性化發展設計、全程小班化分層教學、全員個性化課程學習、全程個性化導師輔導、全方位精細化管理。
一個偉大的使命,離不開核心價值觀的支撐。為此,學校提出了「東辰新教育」的五大核心價值觀,概括起來就是「五個堅持」。
堅持培養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東辰氣質的人才。東辰國際學校立足中國大地辦教育,培養的人必須有中國靈魂、有家國情懷、有民族擔當、有社會責任,同時應具有國際文化素養、有世界眼光,成為推動世界進步的人。
堅持民族性與世界性兼備的育人模式。20年前,祝啟程就堅定地認為,民族性與世界性兼備的育人模式是一種先進的育人模式。
堅持質量立校的戰略方向。東辰國際學校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實現五大發展:全面發展、個性發展、自主發展、可持續發展、卓越發展。
堅持一體化培養體制。一體化培養是「東辰新教育」的核心戰略,這個戰略包括三個層次:一是小學初中九年一體化培養,從德育、學科教學、特長培養、英才培養四個維度實施。二是初高中一體化培養,包括英才培養和學科特長培養。三是中學大學一體化培養,包括建立實驗室、開設合作課程、大學教師到東辰作學術報告、大學教師擔任高中學生學術導師、東辰學生與大學導師一起做實驗和課題研究。
堅持創新發展理念。學校創新辦學模式、創新課程、創新教學技術手段、創新學校管理。重構現代教育管理機制,從傳統層級管理走向扁平化管理,建立幹部、教師、學生、家長四元共治的治理結構。重建現代教育治理體制,建設「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
追尋理想的教育:
一個理念與一所學校的靈魂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理念的意思是「信念、思想、觀念」。對教育理念來說,就是對教育的基本信念和價值的看法。
一位校長要辦好一所學校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校長要有成熟的、系統的關於辦學與教育的理性思考。教育理念不是由校長想當然「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杜撰出來的,而是在對學校使命的理解、對教育發展趨勢的把握、對時代需求的了解、對未來發展的追求中概括出來的。
教育理念是學校的靈魂和方向,需要回答做什麼樣的教育、辦什麼樣的學校、培養什麼樣的人才三個基本問題。
在東辰國際學校開辦之初,祝啟程基於之前16年的教育經驗及實踐,明確了「東辰新教育」的理念系統:核心理念、德育理念、教學理念、管理理念。
核心理念就是崇尚科學、弘揚人文、發展個性、創造卓越。其中,崇尚科學就是熱愛科學、尊重科學、學習科學,佔領世界科學技術高峰;弘揚人文就是熱愛人文科學、學習人文知識、發揚人文精神;發展個性就是挖掘學生的智慧潛能,讓強勢智慧充分發展;創造卓越就是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做更好的自己。
德育理念就是超越教化、心靈耕耘。德育必須走進學生心靈,給學生心靈的震撼、靈魂的衝擊、思想的頓悟、精神的超脫。要讓美德的種子紮根在學生心裡。
教學理念就是「以教育科研創造教育奇蹟,以教學高科技創造教學高效益」。充分發揮現代科學技術的作用,堅持科研興教,實現「網際網路+」教學,把大數據、人工智慧引進到教學中。
管理理念就是集才凝智、追求卓越。以一流待遇和事業前景、現代的管理體制、科學的管理方法凝聚人才,樹立志存高遠、追求卓越、永保第一的管理目標和信念,實現辦偉大的學校、育一流的人才。
東辰教育的辦學理念與培養目標,經過學生6年、3年的學習體驗,逐漸形成了東辰學校畢業學生的五大獨特基因:家國情懷,全球視野的格局;責立中國,任當世界的擔當;陽光自信,胸懷天下的境界;崇尚科學,弘揚人文的特質;發展個性,追求卓越的氣質。
追尋理想的教育:
一個體系與一所學校的厚度
核心素養是學生關鍵和必需的基礎素養。核心素養教育是當今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的一大主題,也是世界教育與發展的共同主題。
2016年「東辰新教育」進入核心素養教育時代,進入以素養統領的新質量時代。
學生核心素養培養體系建構容易,難在如何讓核心素養培養落地。為此,東辰學校實施了「1239」核心素養落地工程。
「1」就是打牢一個基礎。通過建立新的教師發展目標和培訓體系,引領教師發展實現教師轉型升級。
「2」就是形成兩個共識:一是學校共識,全體教師要認識核心素養的價值;二是家長、社會共識,重新認識中小學教育的價值定位。
「3」就是獲得三個支撐。一是課程支撐,構建讓核心素養落地的課程和質量標準。二是課堂支撐,構建素養立意的課堂。三是評價支撐,建立核心素養評價與激勵體系。
「9」就是圍繞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實施九大教育行動。
行動之一:建設校園文化。提出文化建設目標並著力建設五大校園新文化:生態文化、價值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
行動之二:造就學生綜合素質。確立由科學素質、人文素質、藝術素質、體能素質、智能素質、情感素質構成的學生素質目標。通過實施「五個一素質工程」(每個學生參加一個學生社團、一個管理崗位、一門活動選修課、一個研究課題、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素質弱點矯正工程、能力鍛造工程、健康工程、三張證書工程(品德與心理、特長與能力、科學文化)來造就學生的綜合素質。
行動之三:培養學生一流學力。改變學生單一的接受式學習方式,建立以接受式、探究式、發現式、合作式、自主式相結合的學習模式。建立由動力系統、目標系統、方法系統、執行系統、反饋系統、保障系統構成的自主學習系統,把學習和發展的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
行動之四:建設校本課程。包括人文、科學、技術、藝術、體育、社會六大課程體系的課程超市,讓學生有充分的選擇權。建立六大學校特色課程(閱讀課、交流課、研究課、社團活動課、特長選修課、拓展欣賞課)。建設學生個性化課程,形成校本教材體系。
行動之五:構築理想課堂。構建生態的課堂、情感的課堂、開放的課堂、智慧的課堂、探究的課堂、互動的課堂。建立課堂質量保證機制。建立以學為中心的課堂模式。
行動之六:建設高效德育。實施一、二、四、五德育工程:「一」即一個目標——培養學生成為有理想信念、有文明修養、有道德原則、有大家風範的「四有」新人。「二」即兩個創新——內容形式創新、理念制度創新。「四」即四個體系——學生生活體系、習慣訓練體系、德育內容體系、常規管理體系。「五」即五個建設——德育教材建設、文化活動精品建設、德育基地建設、心理輔導體系建設、德育隊伍建設。
行動之七:建設現代班級。通過五大建設來構建現代班集體——班級文化、班級體制、班級管理機制、班級管理模式、班級管理標準建設,實施「四自六定」班改。
行動之八:搭建國際化平臺。一是按國際化人才質量標準培養學生,二是開展國際文化教育,三是加強國際文化與交流,四是為學生搭建國內國外升學雙通平臺。
行動之九:打造金牌服務。打造全方位的生活服務體系,提供全方位的學習服務體系,提供全面的學生素質發展服務體系,提供全面的健康服務體系及全面的安全服務體系。
追尋理想的教育:
一個追求與一所學校的高度
「東辰新教育」的質量內涵遠遠超越了單一的分數和應試,構建了以「雙高」為內涵的質量標準。「雙高」有兩層含義:一是高升學與高素質的統一,二是「築高原」(大面積提高質量)與「建高峰」(努力培養優秀出色學生)的統一。為此,祝啟程提出了「十大質量戰略」:全程質量管理戰略、基礎核心學科戰略、資優教育戰略、學科課程校本質量標準戰略、課改戰略、科技提質戰略、學習力提升戰略、家庭教育戰略、教師提升戰略、一體化戰略。
與戰略結伴而行的是目標,祝啟程認為,要樹立科學的質量目標,包括全員質量、全面質量、卓越質量、可持續發展質量。要建立科學的教學質量指標體系,包括質量品質目標、質量進步目標、區域佔位目標。
目標的達成,必須要有配套的實施辦法。東辰國際學校實施了「122477」質量戰略目標管理。
「1」是構建有效的質量管理體制與機制。第一個「2」是提供兩個動力:教師動力、學生動力。第二個「2」是提升兩個能力:教師的教學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4」是抓好4個質量利益協作體:學部質量利益協作體、年級質量利益協作體、學科質量利益協作體、班級質量利益協作體。第一個「7」是用好7個方法:目標管理法、全程管理法、分類管理法、個性管理法、五清管理法、單元管理法、核心要素深度管理法。第二個「7」是抓實7個點位:課程、課堂、訓練、輔導、質量驗收、學法、管法。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錢學森之問」是關於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一道艱深命題,需要整個教育界乃至社會各界共同破解。
綿陽東辰國際學校用英才教育工程破解「錢學森之問」。英才教育是對具有突出創新潛能的優秀學生實施初中、高中、大學一體化培養,實施科學化、多樣化、個性化、開放化的培養,使他們在學習期間保持「領跑」狀態,工作期間具備「領軍」素質,成為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業界英才。
英才教育如何實施?綿陽東辰國際學校通過「八大計劃」進行推進:卓越師資計劃、一體化培養計劃、課程改革計劃、博雅教育計劃、綜合素質培養計劃、學力開發計劃、個性定製教育計劃、條件保障計劃。同時,建立了相應的培養目標體系及各科教學標準,並通過建立教學管理、學習管理、綜合素質管理和評價管理體系來實施英才教育。
(塗強 賀小晴)
《中國教育報》2020年09月30日第8版
作者:塗強 賀小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