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理想的教育生活場景應該是淡定從容的,就像是《論語》侍坐章裡描繪的那樣: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爾何如? 」
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
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不因為老師比自己年紀大一點,就不敢在老師面前隨便說話。某一個同學的見解與其他的同學們都不同,老師也一樣熱情地鼓勵他談談自己的志向。暮春時節,春天的衣服已經上身了。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個青少年,到沂河裡洗洗澡,在舞雩臺上吹吹風,一路唱著歌兒回來。多麼理想的教育生活場景啊!就連「惶惶如喪家之犬」,也要「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大聖人也禁不住感慨:「我是贊成曾皙的想法呀!」
教育為什麼一定要爭分奪秒,急功近利,聲嘶力竭,死卡硬壓,氣急敗壞,要死要活呢?當目標過於集中,願望過於急切,情緒過於激動之後,教育教學的過程就由接觸——理解——體檢——認同——踐行——內化的複雜過程簡化為忽悠(施壓)——順從(屈從)的簡單變化。大家只要看一看每年高考前後考生們在教學樓上撕書、拋書的漫天「花雨」就容易理解我想說的意思了,那樣的壯觀場面是很有感染力和說服力的。
(二)
湯姆和他的導師德懷爾像往常一樣散步,走著走著來到了一個池塘旁邊。
當時,他們正在討論著湯姆為使他的工作產生更大的影響所做的努力,這時湯姆彎下腰撿起了一塊小鵝卵石。
他把它扔進水裡,看著漣漪擴散開來。
「看到了嗎?」他才自己的導師說,「我想做一些能夠傳播開來、影響很多人的事情。」
德懷爾笑了:「如果你真想引起轟動,你需要比那塊鵝卵石更大的東西。」
湯姆哈哈大笑起來,把一塊巖石扔進了池塘。
「你看,這夠大了吧?」
當德懷爾脫下涼鞋和襯衫,只剩下內褲時,湯姆茫然地看著這位老人。
「他瘋了嗎?」他心裡想。
德懷爾小跑了一下,跳進了水裡,濺起了很大的水花。
「哇,水真冷!」他抬起頭說。
「你在搞啥呢?」湯姆說。
「你想引起轟動嗎?那你就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沒有妥協的餘地。
(三)
有一天,陶行知校長看到一名男生正要用磚頭砸同學,立即將其制止,並讓他到辦公室等候。
陶校長回到辦公室,見男生已在等候,便掏出一塊糖遞給他:「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按時到了。」
接著又掏出一塊糖給他:「這是獎勵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明你很尊重我。」
男生將信將疑地接過糖果。
陶校長又說:「據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有正義感。」
隨後,掏出第三塊糖給他。
這時,男生哭著說:「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採取這種方式。」
陶校長又拿出第四塊糖說:「你已認錯,再獎勵你一塊。我的糖給完了,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
(四)
學校餐廳門口,整潔的道路上,一張廢紙赫然在目,特別刺眼,成群結隊的學生有人從旁走過,有人從上踏過,竟無一人彎腰撿起,其中不乏學校的幹部和老師。
盧志文校長遠遠看在眼裡,卻痛在心頭。早讀前夕,從餐廳裡走出來的師生越來越多,成百上千的人過去了,校長的心情隨著走過人數的增加,變得越來越沉重。
平時見到這種情況,校長會直接將這張廢紙撿起。但今天盧校長忽然有一種欲望,想看看,這張廢紙,到底會有誰將它撿起。「一舉為善,天下為善」;「文明,從隨手撿起地上的一張廢紙開始」;「校園無小事,件件育人;教師無小節,處處立則」這些道理大家都懂,可大家都懂的道理卻少有人做。
每一雙踩踏那張紙的腳,都像是踩在校長的心上。校長是多麼希望這時候能有一個人,彎腰把那張紙撿起來。
一批又一批學生走過去了,盧校長在心裡想:如果哪位同學能撿起這張紙,我一定要獎勵他。
隨著那張紙被踐踏的次數越來越多,盧校長心裡設定的獎勵標準也越來越高:一支鋼筆,一部詞典,一筆獎金……當盧校長把這筆獎金的標準提到1000元的時候,他看到一位年輕的女老師,很自然地彎腰撿起了那張紙,那是翔宇教育集團李斯鳳老師。李老師撿起那張紙,便隨著匆匆的人群,向教學區走去。在教學樓之間的果殼箱旁,李老師把那張紙丟進了標有「可回收」一邊的桶裡。校長看到這一切,心裡充滿著感動。
上午,市督導組的領導專家們在學校裡調研,盧校長照理應該陪同,但他卻沒有心思應酬領導、專家們問話。盧校長在心裡盤算著要怎樣兌現心中那個不為人知的承諾,並打算要給李斯鳳老師寫一封信。
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應該褒揚。做一件好事的時候,人們並不在乎能否獲得好報,更不在乎別人是否知道;但,看到別人做好事的時候,不去鼓勵,是不可饒恕的!
(五)
曼麗坐在村子裡的一棵紅棉樹下,調整她的可視化工具,並帶上觸摸感應手套。
她說:「你好狒狒」,然後開始一堂新的課程。狒狒是她日常學習之旅的動畫先導符號。
曼麗開始關於平面幾何的遊戲。她通過戴著手套的手,在她的可視化工具裡,按下一個正方形的邊,然後變成了一個菱形。
狒狒說:「菱形!」
她看著它抓著這個形狀,圍著歡快跳舞。
……
曼麗說:「前兩個的區域之和等於第三個!」。
狒狒說:「是!A2加B2等於C2。」
4個芒果跳進她的視野。曼麗的學習評價上升一級水平。
當天下午,曼麗會去學習中心進行團隊項目工作,也許是去打籃球。但首先,時間是用來學習文化知識的,她必須保證自己在課程中心選組的個性化課程計劃能夠順利完成。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