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人來說,他去賺錢去奮鬥的動力就是為了證明自己,證明當初那些嘲笑、輕視他的人錯了。
我們看那些成功人士的訪談,大都是要憶苦思甜一番,好像不如此就無以襯託現在成功。
比如原來有個著名男主持就喜歡在節目上誘導嘉賓談過往的貧寒、恥辱的經歷,以讓嘉賓流出眼淚來為節目和他的成功。
社會上一些老闆也喜歡這個,他們最喜歡講自己過去多窮,多被人看不起,然後通過自己的努力發財了,成功了,也揚眉吐氣了。
實際上,不但現在的人是這樣,在古時候也是如此。
我們都知道「懸梁刺股」這個成語,其中的「刺股」就是源自戰國時期縱橫家蘇秦的故事。
話說當年蘇秦跑到秦國去找工作,向秦王推銷自己的謀略,結果功力不夠,秦王根本不理會。
錢財花光後,蘇秦只好是灰溜溜的回家舔傷口。
結果世態炎涼,家裡是更冷——
蘇秦遊秦,秦不用之而歸,金盡裘撇。至家中,妻不下機,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秦及夜出讀書之。夜深欲睡,以錐刺其股。一年而學成,遂為六國相。
對於失敗者,古人好像更現實。
「妻不以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蘇秦老婆對他是視而不見,嫂子不給做飯,父母不給說話,家人都是如此,何況其他。
幸好蘇秦的心臟比較強大,於是「刺股」苦讀,終於成功。成功後,再回家就是不一樣了——
說楚王,路過洛陽。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裡;妻側目而視,傾耳而聽;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謝。蘇秦曰:「嫂何前倨而後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人心就是這麼勢利。
於是蘇秦大嘆息:「嗟乎!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
可見人情冷暖、世態炎涼,自古都是類同的。
在朋友圈曾看到一個做鋪面招商的年輕人經常發些憤怒宣洩的東西,比如前天被誰拒絕,昨天被誰冷眼,今天被誰嘲笑,他說,「今天你對我愛理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希望他成功。
對於有些人來說,別人的嘲笑、輕視和屈辱都是他前進的動力。
這是比較良性的一種,還有一種就是精神撐不住,心態變得扭曲惡毒的,以至於做出匹夫之怒、違法報復的事情來。
其實,人在江湖,誰還沒有點坎坷往事呢?
錢難掙,屎難吃,看不慣的嘴臉也要看,你覺得委屈、不平和難受,想要反擊回去,可你那什麼反擊呢,你這麼弱小?
恨一個人也是要講實力的,一如愛一個人。
比如你剛參加工作,在你被老闆罵,被同事、客戶嘲弄的時候,你也想狠狠打他們的臉,證明你很牛逼。
可你那什麼打臉呢?是業績,還是你的不可替代?
一怒之下,憤而辭職是容易的,可想想這個月的房租,想想女朋友下個月的生日禮物,你能怎麼辦?
有時候,你要明白所謂委屈、不平和難受,都是你成長的資糧,它們未必是好的,但它們可以讓你「見眾生」。
當你以後變得真正厲害以後,回頭再看以前的這些委屈、不平和難受,也許就會是一笑置之,你不會恨別人,你只會覺得原來自己有這麼青澀的歲月啊。
站在五層樓的人和站在一層樓的人所看到的視野是不一樣的,層次越低,就越容易有無謂的情緒和憤怒,甚至是妄念。
創業者李想說,「當我爬上更高的樓層以後,才發現之前樓層那些讓我痛不欲生的問題竟然如此簡單,甚至毫無意義,自己是庸人自擾。」
一個真正厲害的人,一個真正成熟的人,絕不會讓自己陷在渾渾噩噩、是是非非裡,讓自己的生命被負面情緒牽著鼻子走。
韓信當年有胯下之辱,但在他封王以後,過去侮辱他的無賴子爬過來求他饒命,韓信只是一笑置之。
為什麼?
高度不一樣了,層次不一樣了,所謂大人有大量,他壓根就不在乎了而已。
都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了,雄鷹和螞蟻有什麼可以計較的呢?直接無視掉了,當你達到一定高度、有了資本之後,對某些人,包括過去那些嘲弄鄙視的人,根本就不記得他們了。
——最大的蔑視或報復,就是心裡根本就沒有這個人的存在。
所以,有些讓你撕心裂肺的痛苦,也只是因為你在意、在乎罷了。
做人,「見眾人」是一個必然的過程,「見眾人」就是見人心,知冷暖,去經歷、品嘗人生和世界的滋味。
當你到了一定的程度,你會突然懂得,很多事情,不過如此,你就可以理解每一個人都會有他的痛苦、可憐可悲和不如意處,每一個人都有他的難處,有他的苦處,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人生,走著走著,就淡了!
最後,人還是要往前走,往上走,雖然越往上走就越冷清寂寞不熱鬧,但畢竟風景更好,更自由。
腦子也是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