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焦慮,不知道如何破局?看這5本書就夠了

2020-12-20 丁香新語

成長是我們一生追求話題,這是一個短時間內看不到結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忍受自我否定,別人嘲笑甚至是打擊,但是想要成長,這些問題必須克服,具體如何做呢?可以參考下面這5本書,這些是我在迷茫或遭受打擊時必看的書籍。

1.《財富自由之路》

書的作者李笑來認為,我們之所以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問題,是因為過去的概念已經不夠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接受新知識,重新定義和升級舊有的作業系統,這個過程就需要我們通過讀書來洗腦,洗去舊有,或者錯誤的觀念。

比如我們努力一段時間後,看不到收穫會覺得迷茫,甚至產生抱怨,為什麼別人努力就能收穫,而我卻只有苦悶?

李笑來認為這是沒有認識到成長是一個不斷積累、前進的過程,前期幾乎沒有收穫,只有越過成本線,才有成果。沒有收穫,也說明積累還不夠,並且很多技能都是複雜的,看似是一個,但要做好卻需要好幾個技能的配合,比如寫作。不是我們寫出來就完事,還要思維能力、觀察能力、邏輯能力、溝通能力等相互配合才能寫出好文章。

這本書除了解決成長中的迷茫之外,還給出了成長的方向和關於投資的一些基本常識。比如,想成為一個卓越的人,就需要培養多維的競爭力,讓自己多和厲害的人耳濡目染地在一起,時刻讓自己保持希望等等。

書中的很多概念也是大多數人都會遇到,並且作者解釋得比較深入淺出,用大家都能看懂的語言解釋了這些問題,有時候還拿自己的親身經歷說明,能讓我們得到很大的啟發。

2.《天才假象:從刻意練習、心理策略到認知陷阱》

沒有人不嚮往成長,可大多數人在努力一段時間後就會放棄,他們認為自己天賦不夠。

《天才假象》的作者薩伊爾·馬修斯在調查了莫扎特、貝克漢姆、泰格·伍茲等著名人物的成長曆程之後,發現所謂的天才,也只是比大多數人付出了更多努力。

莫扎特的爸爸是一位音樂家,在對莫扎特訓練之前,他已經通過對莫扎特哥哥姐姐的訓練,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在莫扎特三歲時,他開始全職輔導莫扎特練琴。莫扎特還沒過6歲生日,其練習時長已經達到了3500個小時。

小孩子的可塑性本來就強,再加上經過哥哥這些試驗過的方法,莫扎特想不成名都難。

這世界上大多數的成功者靠的並不是天分。愛因斯坦也是學渣,三歲還不會說話,上小學時還經常被罰站,大學也是復讀一年才考上,成績更是倒數經常倒數,畢業後也找不到工作,家裡蹲了兩年,才在別人的介紹下找了一份工作。但這些都不影響他的成功,天分從來都不是成功的必要因素。

別人有了成績我們會羨慕,但又不想努力或者心血來潮努力一陣就放棄,然後自欺欺人地說,「自己不是那塊料」,」我沒有天分「,這些只是不想努力的藉口而已,就像知乎上的那句名言,絕大多數人努力的程度還不到拼天賦

《天才假象》告訴我們,執著於天賦是一種認知陷阱,成功從來都是刻意練習,克服各種心理障礙,讓技能內化的過程。

3.《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

這本書的副標題《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一下子吸引了我。一直想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可努力了很久卻還是普普通通。為什麼我沒有成為理想中的自己呢?我和那些厲害的人還有什麼差距,抱著這些問題我打開了這本書。

書的作者是浙大心理學博士採銅,書中的很多內容都是從心理學角度出發,告訴我們為什麼不厲害,比如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大多數人信奉差不多都行,而厲害的人只要做就把它做到極致,這樣的結果自然也導致了我們和其他人沒什麼區別。

這本書從時間、選擇、行動、學習、思維、努力、創造7個方面出發,分析了大多數人存在的狀況,提出了如何做才能精進,每一部分都介紹得十分詳細。和李笑來的《財富自由之路》一樣,這本也是勵志書,但是展現出的內容更細緻。

對我最有感觸的是如何讀書那一塊。採銅認為讀書就應該像解碼一樣,不僅要站在讀者的角度知道內容是什麼,還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分析,是如何向讀者展現這些內容。我的讀書方式就像是一個旁觀者,沒有深入細緻的閱讀,自然感覺很多書讀了也沒有用。

這本書,也許不能讓我們成為厲害的人,但至少讓我們知道了不厲害的原因。

4.《被討厭的勇氣》

勇氣是一種很重要的東西。有了勇氣,我們才敢提出不同意見,才敢在有疑問的時候發問,讓自己成長起來。但是,大多數人往往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一遇到問題就不敢發聲。害怕問問題讓別人覺得太蠢,害怕讓別人覺得自己淺薄無知,害怕提出不合適的問題而被批評,這些都阻擋了我們成長的腳步。

《被討厭的勇氣》的作者是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他們一個是哲學家、心理學家,一個是作家。在書中,古賀史健以迷茫青年自居,他以向哲人岸見一郎討教的方式解開了自己迷惑的東西,全書用對話體的形式說明了我們因為太在乎別人的看法而缺乏勇敢面對的勇氣。

我們總想得到別人的認可,為了對方的認可而去努力,也活成了對方期待的樣子。但是,成長是自己的事情,要學會為自己負責,這就需要我們不要再追求別人的認可,學會分離課題,知道成長最重要,而別人怎麼看是他的事情。

做到這些,我們就能坦然面對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有問題不怕,找到問題答案才能讓我們成長。從此也不會再害怕提問題,因為成長是我們自己的事,即使被嘲笑,但如果就此獲得成長也值得。

除了不敢提問之外,我們還需要找回自信。長期缺乏勇氣會讓自己什麼事情都不敢嘗試,這也導致錯失很多機會。

如何找回自信呢?那就是建立自己的共同體(可以理解為一個小團體,比如社群),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向別人提供幫助和奉獻,在對方發自內心的認可當中找到價值,獲得信心。

除此之外,書中還講述了過去、人際關係和未來對我們的束縛。這些也是讓我們感覺不到幸福的重要原因,如何做呢?作者在書中告訴我們:選擇的權利在我們手中。當我們從這些解脫出來之後,就會發現我們其實一直都很自由,原來真正讓我們裹足不前的正是我們自己。

5.《遙遠的救世主》

這是5本書中唯一的一本小說,豆瓣評分8.7。作者豆豆以丁元英和芮小丹的愛情為主線,講述了男主丁元英如何帶領一群年輕人殺入商海,讓一個名不見傳的小公司變成舉世聞名的大公司的過程。在我看來,這本書最重要的是揭示了人們在面對機遇時應該如何面對。

丁元英是一個商界奇才,為了給女朋友芮小丹一個禮物,決定在王廟村和一群年輕人建立公司,不僅幫助當地人脫貧,也帶領幾個年輕人成長。

王廟村是有名的貧困村。很多人苦苦掙扎,到頭來過得依舊是貧困的生活,有能耐的年輕人都在城裡面開店或者是找別的發展機會,剩餘的都是老弱病殘。丁元英的到來,讓他們覺得找到了救世主,自己只要跟著丁元英就可以得到想要的東西。但是,最後卻發現,沒有誰是誰的救世主,能夠救自己的永遠是自己。

劉冰是公司的司機,也是辦公室主任(雖然是他自封的)。面對如此好的機遇,劉冰只顧著享受這個機遇帶來的榮耀,覺得開著公司的配車——那一輛寶馬就是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不用再努力奮鬥,也不願意再用心付出。但他不知道的是,公司的配車始終是公司的,只有通過努力獲得的東西,自己才可以一直擁有。

而經理葉曉明卻意識到這是個機會,也知道抓住這個機遇努力提升,盡心地為公司付出。雖然不斷地嘗試改變,但最終還是因為太懼怕損失,從而錯失和公司一起成長起來的良好機會。

肖亞文是女主的同學,同時也是男主曾經的手下,卻能夠在危機之中發現機會,勇敢地出手,盡力付出最大的努力。當然,最後她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每個人都期盼機遇,但機遇真正來臨的時候,我們卻和《遙遠的救世主》中的劉冰、葉曉明一樣,很少能抓住機遇。我們往往認為,機遇既然來了,肯定會給想要的東西,根本不想再付出努力。如果機遇來臨之後不繼續努力,那麼我們只是藉助這個機遇出去看了一眼,又回到了原點。借用書中的原文就是,扒著井沿看一眼,又縮了回去。

所幸這個時代機遇很多,但如何對待,這就需要每個人認真考慮。

這5本書解決了我們成長曆程中的大部分問題,對於渴望成長的人來說不可錯過。如果你也覺得迷茫或者是受到了重重打擊,建議看一看這些書。它們會讓我們找回勇氣和動力,繼續踏上追求成長的道路。正如《肖申克的救贖》中一句話:任何時候,能夠真正把你從深淵拉上來的只有你自己。

相關焦點

  • 書單 | 焦慮、迷茫、自我懷疑時,看一看這4本書
    今年過年很多人被迫「原地待年」,在異地獨自一人過完了這個年,這特殊的時間,特殊的經歷也讓很多人對過年、家鄉、團圓、生活有了全新的感悟,隨著疫情對全球長達一年的衝刷,越來越多的人在猝不及防中感受到了生活、工作的壓力,焦慮、迷茫、自我懷疑的情緒每天都充斥著各類人群。
  • 書單來了|你這麼焦慮,一定沒讀過這5本書!
    而克服焦慮,鞏固自身的幸福感,書氪首推這本《幸福的方法》。別看它的書名很雞湯,但內裡滿滿的都是乾貨。這本書一共分為三塊,先是探討了什麼是幸福,再是告訴你怎樣去獲得幸福,最後一部分則是關於幸福的冥想。書的封面有一句話「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幸福課」,我本人是非常不喜歡這類的標籤。但是這本書確實應該是我看過的書籍裡面比較中肯的一本書。克服焦慮的另一種辦法就是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整本書都在教會我們如何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
  • 27歲在事業單位混日子,收入不高,如何實現迷茫職場破局?
    可是,工作幾年後,她卻一點都沒有感到特別滿足,感覺工作就像是在混日子,每天朝九晚五,工資說高也不高,勉強維持自己的生活開銷。王優對未來開始感到很迷茫,想做出改變卻又不知道從何下手。家裡都說,就這樣過著不是很開心嗎,女孩子就是穩定就行了,幹得好不如嫁得好。
  • 我慶幸在工作迷茫的時候讀到了這本書
    我慶幸在工作處於迷茫的時期讀到了這本書——《適配:領英推薦的快樂工作法》。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不清晰,說是不清晰,也可以說從來沒有認真規划過。只是人生到了一個節點的時候就去做大多數人該做的事。但是漸漸地我發現很多事情與自己所想發生偏離。實際的成長速度和預想的不符,內心開始焦慮,迷茫,開始懷疑自己。
  • 娜姐分享 10本書主治你的迷茫
    抱怨,放縱,借酒,還是心亂如麻卻虛度光陰?迷茫時,靜下心來讀讀書吧,不為模糊不清的未來擔憂,只為清清楚楚的現在努力。真正改變命運的,不是等來的機遇,而是我們的態度。你的迷茫,可能有先人經歷,也有解決之方。只是,「藥效」太小,你置若罔聞。正如《解憂雜貨店》所說——人們聽完了問題的答案,最終還是自己後天努力,才能走過困境,否則,毫無用處。
  • 如果你感到迷茫,推薦你看這10本書
    點擊星標收藏閱然書友會,第一時間看好文不知你是否有這樣的感受,當迷茫撲面而來,我們會感到巨大的恐懼和焦慮,可等到事後回想,會發現迷茫反而讓自己更加看清了一些東西
  • 想要提升內在,解決面對的很多迷茫?這5本書可以幫你
    如何提升內在呢?那就是多看書。這些年我也看了很多書,雖然無法和那些大咖相比,但起碼覺得自己的內心變得充實,遇到問題也知道該怎麼尋找答案。這次推薦5本書,有的是讓我們知道自己生活不如意的根源,有的是教我們如何學會愛人,還有的是讓我們如何成長,從而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1.
  • 劉同,他不僅僅只有《誰的青春不迷茫》這本書,他還有這樣的一面
    記得最初了解劉同是在書店買複習資料的時候在推薦的展覽書架上看到一本藍色封皮的書,書名為《誰的青春不迷茫》,覺得名字還挺符合當時的我,當時沒時間再去多想,感覺這本書適合當時迷茫的我去讀,於是,買下了劉同的這本關於青茫系列的書。
  • 「乘風破浪的姐姐」都是如何破局的?
    最近的熱播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深得人心大伙兒,特別是30+的女性同輩們看完直呼「我有點不那麼害怕變老了!」她們沒有被規則束縛,她們知道自己有其他的選擇 也許這就是她們自身的堅定與底氣來自歲月的歷煉與沉澱讓她們知道如何與規則相處,如何去打破僵局 這個困住我們的規則的確就像是一個僵局在我們的成長中也難免會遇到一個又一個僵局你會發現那就像是一個死循環把你死死的困住
  • 王勉破局:線上脫口秀的焦慮與突圍
    決賽評委席上,徐崢愣了半天說:到現在我也不知道他(王勉)這個算不算脫口秀。有此疑慮的其實不止徐崢,我看到有些朋友說:王勉,不過是勉強稱王。但其實,王勉封王,毫不勉強 —— 事實上,王勉的表演形式還為所有焦慮的線上內容生產者提供了一條亮眼的破局之道。線上脫口秀是一個強內容生產行業。
  • 給迷茫的你,推薦這1本書
    來源:簡七小助手2020對大家來說,都是不容易的一年。除了理財以外,關於生活、關於工作,你肯定還有其他的困惑與疑問。其實我們也並沒有明確的答案,甚至自己也處於迷茫之中。但我們希望可以陪伴大家,通過閱讀與思考去重新獲得生活的掌控力。
  • 關於收納這件難事,看這5本書就夠了
    斷舍離的終極目的,是讓你的生活充滿能量,流動不停滯。《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1-2》近藤麻理惠,這個5歲開始愛上收納整理,15歲已讀遍所有相關書籍,18歲開始擔任整理顧問的女孩,用她全部的熱情與無人能及的專業,獨創以心動感為標準的整理法,告訴你如何通過整理你的環境,來整理你的過去、改變你的人生 。
  • 今天你焦慮了嗎?《焦慮症的自救》用實例來告訴你如何戰勝焦慮?
    對於普通人來說,其實大多數時候我們都在被焦慮症困擾著,卻不知道該如何將自己從中解救出來。享譽世界的神經症醫生克萊爾威克斯在《焦慮症的自救:實戰篇》這本書中用大量的真實案例為模板,還原了給患者治療的過程,讓更多被焦慮症所困擾的患者可以學習到自我治療的方法。
  • 面對困境焦慮或是情緒不安?讀這三本書就夠了!
    在面對困境的時候,大家可以讀這三本書,或許它可以帶走你所有的焦慮和不安,幫你緩解情緒。《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中,男主愛上了女主,只是因為偶然的一眼,卻因為這一眼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儘管女主拒絕過他多次,甚至還嫁為人婦,可他從來沒有放棄。他說:我以為自己會忘了她,可那種想念她的感覺只會越來越強烈。
  • 還在迷茫焦慮?一份能讓人內外兼修的心理書單
    你不需被動等待領導、人員和環境的改變,不管你的職位、處境如何,只要你掌握6大高效工作法,就可以借勢破局,不僅能順暢溝通,突破「筒倉效應」,克服資源和人力上的局限,從容應對突發狀況,還可以有效利用每一點精力,積累資源和經驗,在個人能力上實現質的飛躍,在每個工作日結束後都擁有滿滿的成就感,實現職場、個人進階雙突破。
  • 生意不好做,如何破局?
    商業思維筆記君邀您閱讀前,先思考:餐飲企業,如何破局?餐飲企業如何實現自增長?我們今天的主題叫「破局,復甦」,昨天到這個酒店(峰會舉辦地)之後我很確信復甦完全沒有問題。因為它們的自由度不一樣。商務艙上飛機節省時間,上了飛機有更多服務,這就是自由。餐飲業也是一樣,讓消費者更自由的餐飲形式會更受顧客的認同。一個中餐廳,一道菜一個標準,無論1個還是100個顧客,這道菜都是一個標準。但人對美味的追求不一樣,用一個標準滿足所有人非常難。因此這就是不自由,不能滿足個性的需求。
  • 畢業多年,現在特別迷茫、糾結,不知道做什麼工作,怎麼辦?
    不管你是畢業6年還是畢業10年或是畢業2年,只要你沒有對自己做好明確的規劃,你就會常常處於迷茫、糾結、狀態,不知道做什麼工作,隨便選一個又後悔,不選又焦慮,很容易就崩潰了,阿胖這篇內容能夠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 賈伯斯告訴你:當人生迷茫時,記住這一點,讓每份努力都不白費
    也只能選擇走一步看一步了,沒有了方向的指引,就如同一隻「無頭蒼蠅」,也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有何意義,便會陷入到深深的焦慮和迷茫之中。這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呢?這美術能有啥用呢?多年後,當他設計電腦時,這些看似無用的所得就派上了用場,讓人們可以在電腦中看到賞心悅目的字體。賈伯斯說,大學時,還不能把這些點點滴滴串聯起來,但十年後回顧這一切,豁然開朗。
  • 《養育女孩》如果你對女孩養育有焦慮,不妨看一下這本書
    家有兒女,免不了會閱讀到各種兒童養育的專著或者文章。初為人母,小女一枚,可面對要如何養育充滿未知,偶有焦慮。在樊登推薦了這本《養育女孩》後,我也第一時間找來了讀一讀。作者史蒂夫.比達爾夫是澳大利亞著名家庭問題專家,育兒類暢銷書作家。
  • 健康心理學:焦慮不代表焦慮症,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焦慮
    當然如果在生活中,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就能夠有效遠離焦慮症。那麼怎樣可以緩解焦慮情緒呢?如果出現以下症狀即很有可能患上了焦慮症:1、心裡莫名其妙愛起急,一天大部分時間心裡不踏實,緊張,心神不寧,煩躁不安,好像有禍事降臨等表現;2、行為改變或者軀體不舒服如易疲勞、坐立不安等;3、對外界的刺激反應過分警覺,對小事易激惹,好發脾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