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睜開眼睛,新的一天到來,你會不會感到焦慮?
焦慮自己擠不上公交車,上班遲到被領導批評扣工資;
焦慮身邊的同齡人都升職加薪了,自己還是一線員工;
焦慮到月底了自己的業績又沒完成要被扣獎金;
焦慮自己已經30歲了,還沒男朋友;
焦慮父母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
焦慮孩子最近學習成績又下降了;
...........................
對於普通人來說,其實大多數時候我們都在被焦慮症困擾著,卻不知道該如何將自己從中解救出來。
享譽世界的神經症醫生克萊爾威克斯在《焦慮症的自救:實戰篇》這本書中用大量的真實案例為模板,還原了給患者治療的過程,讓更多被焦慮症所困擾的患者可以學習到自我治療的方法。
威克斯醫生在歲的時候,她患上了神經症,在經過幾年的焦慮和恐慌之後,她終於找到了治療焦慮症的方法,從而治癒了自己。
正是這段經歷,她對神經症產生了興趣,從化學家轉行學醫,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從而成為一名內科醫生。
威克斯醫生用自己的這段親身經歷總結出治療焦慮症的一套康復計劃,首創「面對、接受、飄然、等待」的基本治療原則,並將這套原則寫進了《焦慮症的自救:實戰篇》這本書中,從而幫助更多的患者走上健康之路。
一、什麼廣場恐懼症?
威克斯醫生在《焦慮症的自救:實戰篇》這本書中主要圍繞「廣場恐懼症」這一詞來進行解讀焦慮症。
廣場恐懼症:害怕離家的庇護,不敢獨自或在別人的陪伴下出門;
廣場恐懼症主要表現在害怕進入商店,害怕乘坐交通工工具旅行,有時甚至害怕走上街頭。
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那時人們還不認可廣場恐懼症,甚至當有患者告訴醫生他不敢去像廣場這種人多的地方時,即使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也會覺得奇怪,他們不相信患者說的廣場恐懼症,甚至懷疑哪裡會有這種病?
等到後來報紙、雜誌、電臺和電視臺對「廣場恐懼症」的報導越來越多後,人們才慢慢開始去認識和了解這種症狀。
二、造成廣場恐懼症的原因是什麼?
廣場恐懼症患者並不是認為某個地方或者是那裡的東西會對自己有威脅,而是他害怕自己在特定情況下做出的反應。
比如,他在受到輕微壓力下會感到恐慌、虛弱、心悸等變得敏感,害怕自己因為無法面對這些壓力而當眾出醜。
造成廣場恐懼症的原因有三個:恐慌、敏感、迷茫、
1.恐慌:廣場恐懼症中最主要的特徵就是恐慌,如果不是因為恐慌,神經會表現得很平靜,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焦慮出現。
大多數廣場恐懼症患者在外出時為了避免恐慌,他們會準備一些道具做支撐,如推著嬰兒車、戴著墨鏡、牽著一條狗。
但是他們忘了道具總有一天會失效,正確的康複方法當然是勇敢面對,真正接受恐懼。
2.敏感:指的是神經以誇張的方式對壓力做出的反應狀態,在面對壓力時,敏感會帶來異常強烈的壓迫感;
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會有敏感這種的狀態,所以敏感並不神秘,但是重度敏感卻很棘手。
重度敏感的人會經常感到心跳很快、胸悶、心悸、噁心,他們會手顫抖、出汗,甚至無法呼吸。
3.迷茫:當恐懼和敏感很強烈的時候,就會感到思維麻木,行動也會不由自主。所以大多數患者喜歡坐在靠出口的位置,為了方便他們可以隨時撤離。
三、如何戰勝廣場恐懼症?
1.接受恐懼,將次級恐懼降低到正常程度;
恐懼分為初級恐懼和次級恐懼,初級恐懼是因為敏感造成的,但可以通過了解和練習使患者可以自己學會很好的控制住。
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初級恐懼,這是對危險的一種本能的條件反射。我們能夠理解和接受它就是因為知道一旦危險消失,這種恐懼感覺也會隨之消失。
但是如果陷入在次級恐懼中無法自拔,就馬上會疊加成次級恐懼,緊張感每增加一層,恐懼也在累積,直到感覺很快就要崩潰。
所以我們要學會識別次級恐懼,儘量不要讓次級恐懼產生疊加效應,而要將次級恐懼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正常程度。
2. 要行動,不要只是想;
康復的關鍵在於行動,如果只是聽別人的講解,將思想停留在理論知識階段,就像道理都懂但真正做起來卻很難,所以不要只是想會怎麼樣,而是要行動起來,只有行動起來才有改變的可能。
3.勇敢的邁出第一步;
在康復過程中要掌握適當的速度勇敢的邁出第一步,無論第一步的結果如何,都不要心急,如果想著「趕緊完事」只會導致焦慮。
所以需要慢慢來,把握好節奏,不要害怕自己的感受,也不要強迫自己去分散注意力,只有從內心裡做到真正接受它,相信自己總會做到。
尾言
其實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可能患有廣場恐懼症,這個時候不僅僅是需要治療,也是需要身邊人的理解和幫助,更是需要對方的鼓勵,所以如果你的身邊就有廣場恐懼症患者請不要嘲笑他們,給予他們理解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