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是一種心理疾病,與人的成就和地位並無太大關係。有錢人也會在外人面前的光鮮之下,內心陷入無比的痛苦。這種焦慮猶如在火上烤,猶如乾渴的沙漠裡長途跋涉卻找不到水源。心靈上的煩躁,加大了肉體的痛苦,有人用犯菸癮來形容,有人乾脆用抽菸喝酒來緩解,然而這些方法都治標不治本,只可能進一步加重焦慮的症狀。
窮人在街頭徜徉時,在午後陽光下躺在躺椅上享受生活時,成功人士們卻一個個滿臉痘痘,粗生粗氣地喘息著,痛苦的眉頭皺成一團,為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大發雷霆。焦慮症不但影響著自己的生活,也嚴重影響著身邊人的人生。誰與焦慮症患者接近、關係好,誰就受到荼毒,真不幸!
引起焦慮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於把一些正常的事情,看得太過嚴重。一件小事,往往注入了太多的個人感情。人同時擁有感性和理性,如果兩者在一件事情上的比例相當,那麼這件事就是順利的、能夠舒服愜意地處理好的。如果感性和理性的天平產生了傾斜,無論向哪個方向傾斜,都會導致焦慮。
如果感性大於理性,那麼容易過於誇大一件事的不利因素。如果理性大於感性,那麼容易過高估計一件事一旦失敗的後果。無論任何一方的傾斜,都源自於人類作為動物,無法較好管理自己的情緒。情緒猶如一個充氣過滿的氣球,隨時會爆炸。隨即讓勢在必得的事兒變得一團糟。
這種情緒的爆炸,一般來源於生活的壓力。如今,大部分人早已實現了基本的財務自由。不是大自由、完全自由,起碼吃點白菜饅頭也是可以安穩度日的。但是人類永不滿足。人類永遠喜歡和別人相比較。比較之下,無論是自己比別人強,還是別人比自己強,都會導致生活的壓力。
注意,並不是生存的壓力,而是生活的壓力。生存如今壓力並不是我們想像那樣大,生活當中的諸多對比、諸多享受、諸多愛好,才是導致你充滿壓力的真正原因。別人工資比你高一千塊,沒錯;別人長得稍微好一點點,沒錯;別人先於你當了科長,沒錯;然而這又能如何?如果你太過計較這些,那麼你永遠都陷入壓力的漩渦,無法自拔自救。
這種壓力,源自當今社會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格外愜意。這種愜意本來能讓我們更加舒適、能拯救我們勞碌的靈魂,實則卻讓我們陷入新一輪的比較之心、讓我們的靈魂深深陷落在功利之心的陷害之下。自己的看法尚在其次,別人的看法我們則更加注意。
如果社會普遍認為一個人行,那麼他會憑空生出許多自信;如果社會普遍認為一個人不行,那麼他將陷入深深的失落和自責,自責自己為什麼不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光耀門楣。他早已忘記了人類生活的初衷——讓自己舒適,認識我自己,活得舒服些。除此之外,何必太在意身外之物,何必太在意身外之評價?
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許多焦慮都是憑空從虛無中產生的,都是自己與自己過不去。都是因為自己對物質對看重,超過了對精神境界的追求。看一些中國古代文化經典書籍,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看透人生的真諦,看破紅塵紛擾的實質,不要太多欲望,不要太過擔心。無論如何,今天進入明天都是必然,無論你做了什麼事,或者沒有做什麼事,生活都會如車輪般滾滾向前。
用自己的手,扯開心靈的鬱結,用自己開朗的身心,迎接每一次生活的挑戰。生活打敗了我,我也不怕,我也無謂,我也無悔,因為生活只是過程,我才是主角。我打敗了生活,也不必太過驕傲,因為生活與我本為一體,戰勝了自己,說明自己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