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發展的不斷加快,很多人的生活和工作節奏都很快。在職場上的競爭壓力,在城市生存的經濟成本壓力,處處都讓我們被壓得喘不過氣來,腦袋裡的那根弦都一直緊繃著,似乎從來就沒有放鬆的時候。
我們可能有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在焦慮什麼,在煩躁什麼,根本找不到合適的理由和原因。其實,人在面臨重要的考試或者是選擇時,可能會產生焦慮情緒,如果長期處於高壓的緊張環境,就可能導致患上焦慮症。
2015年全球約有2.64億焦慮症患者,比2005年增加了15%。而根據16年《柳葉刀》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我國焦慮障礙患者人數達到了5700萬,這一數字還不包括18歲以下人群的發病人數。而我國每年的焦慮症患病人數還在不斷增長。
那麼,當出現這3種焦慮症的嚴重表現,就應該警惕
1、瀕死感
當焦慮症發作時,你會覺得胸口很悶,覺得喘不過氣來,心裡很難受,覺得自己可能活不長了。出現這種感受並不意味著你真的是要面臨死亡了,但是這也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比如會讓人感到心跳加快,胸悶,氣短,失眠等。
2、害怕
如果你內心總是充滿莫名的害怕感,比如會害怕黑暗,或者擔心自己的錢包掉了,走在大街上會隨時遇到不測等。而即便你在這之前是一個膽子很大的人,當焦慮症發作時,也會無緣無故地產生害怕的感覺。
3、精神崩潰
如果經常感到精神上很崩潰,很絕望,自己沒了主意,亂了陣腳,覺得心亂如麻,自己隨時都可能因為精神崩不住而瘋掉。而且這種負面情緒會持續1-2個小時左右,但只要過去了,就會覺得一切又正常了,自己也無法理解剛才為什麼會有這種情緒。
如果這種焦慮症經常發作,就有可能是患上了焦慮性神經官能症等。而本身如果有心腦血管病的人,更加要學會控制好焦慮的情緒,否則可能會加重疾病症狀。
緩解焦慮症的方法有很多
1、心理認知
焦慮症是負面情緒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積累後而最終產生的病症。在這個過程中,某些偏激或者是不健康的想法總會影響我們對某件事物的看法。對待一件相同的事情,不同的人的處理方式也不一樣。有些人會靜下心來分析問題並積極解決,而有些人會顯得異常煩躁,沒辦法冷靜地處理。
2、做好迎接苦難的準備
沒有多少人的一生都能夠順風順水,沒有一絲波瀾。「弱肉強食,適者生存」,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只有具備足夠能力去應對生活中各種突如其來的狀況,才能在這個社會上求得生存的資源。苦難也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寶貴經歷和財富,敢於直面苦難,也能夠緩解焦慮症狀。
一個人的焦慮感不是生下來就有的,可能是由於患有某些軀體疾病比如甲狀腺亢進而引起,或者是長期處於高壓力環境,又或者是受到了某些應激事件,則更有可能會導致患上焦慮症。
但我們需要注意將焦慮症和神經衰弱相鑑別,焦慮症的焦慮症狀更加突出,呈發作性。而神經衰弱的焦慮症狀不明顯,主要表現為容易疲勞,神經的易興奮性,易衰dao竭性較突出。因此,如果出現焦慮症狀,要學會辨別是否是焦慮症,也可諮詢相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