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此免費領50+法語學習資料書>
法語君上高中的時候,特別喜歡央視的一檔真人秀節目《廚王爭霸——中法頂級廚藝大賽》,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看過呀?
這檔由CCTV和FranceChefTV聯手打造的美食大賞當年可賺得了不少觀眾的芳心(對著螢屏流哈喇子),不過有點遺憾的是在幾場比賽裡,基本上都是法國大廚戰勝。
後來法語君反思了一下中國大廚失手的原因,都是因為比賽規則!在每場比賽中,中法大廚都可以拿走對方的一樣食材,結果總是法國廚師先選並且出手就是殺招,比如拿走食用油……當然那一場咱們的大廚從容不迫取過一塊豬肉,現場煉油!此戰至今仍為喜愛這檔節目的觀眾所津津樂道,中華料理的博大精深哪裡是法國大廚能搞明白的哦~
當然,也不得不承認,法國大廚的確實力雄厚,他們的十八般廚藝也是看得觀眾心服口服。作為料理大國,法國的影視劇裡,怎麼能少得了廚師炫技的畫面,又怎麼少得了美食的加持呢?趕緊讓法語君帶你康康!
把烤雞放在第十位,絕不是因為它的味道沒有競爭力(法語君個人覺得烤出來的東西都是人間美味,尤其是烤雞),而是因為它在今天要說的菜式當中,算是較平常的一種。
電影《愛麗舍宮的女大廚》裡就有這麼一道烤雞,總統先生和外國貴賓吃的烤雞當然比我們在街頭餐廳吃的烤雞高級啦,從這個金光燦燦的大盤子就可見一斑。
《愛麗舍宮的女大廚》
其實除了法式原味烤雞,帶著酸甜香氣的諾曼第蘋果雞味道也是一絕,反正只要是精選的法國紅標雞,怎麼烤都好吃!
說起肉類美食,怎麼能少得了大名鼎鼎的勃艮第紅酒燉牛肉?在電影《朱莉與茱莉亞》中,它可是不折不扣的主角兒!
《朱莉與茱莉亞》
在這部電影中,梅姨出演的茱莉亞根據自己多年的實踐經驗寫出了一本《掌握烹飪法國菜的藝術》,出版社的編輯看了書稿之後,自己按照裡面的食譜試著做了一次勃艮第紅酒燉牛肉,嘗了一口當即決定出版,而朱莉就是因為這本食譜才能跨越五十年時空距離,通過相同的美味找到和茱莉亞的情感共鳴。
正宗的勃艮第紅酒燉牛肉需要勃艮第紅酒、夏洛萊牛肉和法式琺瑯鑄鐵鍋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不過咱們在家裡能做個低配接地氣版的也不錯喲。
連著看了兩道肉菜,難免有些審美疲勞,來點小清新的法式甜品清清心。
自從吃過閃電泡芙,法語君便不把馬卡龍放在眼裡了。話說,小巧可人的閃電泡芙在味道和口感上絕對是不輸馬卡龍的,法語君就超愛一手拿著閃電泡芙的一端,一股腦塞進嘴巴,上下顎用力地擠壓在鬆軟的酥皮上,感受奶油爆裂而出在口腔蔓延開的奶香氣和流動絲滑的質感。
《絕代艷后》
敢相信嘛,這張極具ins風的配圖來自於電影《絕代艷后》,在這部電影裡,如這盤一樣超高顏值的甜品簡直數不勝數。忍不住閉上眼睛遐想,當年波旁王朝的這位末代皇后究竟過著怎樣奢侈風流的生活啊!
接下來出場的是法國美食老牌代言人——牡蠣。
法語君對法國最初的印象起於語文課本裡一篇文章——《我的叔叔于勒》,當時學習這篇課文時,其實已經不在乎對資產階級社會諷刺這一主旨,注意力完全被文中描寫的吃牡蠣的情景給吸引了。
「用一方小巧的手帕託著牡蠣,頭稍向前伸,免得弄髒長袍,然後嘴很快地微微一動,就把汁水吸進去……」
這就是法式優雅,這就是法式美味,年少懵懂的法語君默默下定決心長大一定要去法國吃牡蠣。其實今天的法國人對牡蠣的食用方法依然和從前一樣,就直接用蠔刀撬開,放在冰上鎮著,食用時最多擠些檸檬汁就算是調味了,他們吃的就是那份原滋原味。
《愛麗舍宮的女大廚》
看愛麗舍宮的女大廚行走如風,就是為了監督傳菜員以最快的速度把這份鮮甜送到總統面前呢!
既然說到水產品,那咱們的Menu上一定也少不了龍蝦,雖然麻辣小龍蝦是咱們的中國特色,但法國人對於龍蝦的烹飪也是很有見地的。
電影《一如大廚》裡,讓·雷諾放下殺手萊昂手中的槍,轉而拿起廚刀,手起刀落間,一道道精緻的餐點就呈現在觀眾眼前。
《一如大廚》
比如這道法式生煎龍蝦,瞧瞧這擺盤,瞧瞧這配色,不愧是米其林三星大廚的手筆呀!這哪裡吃的是龍蝦?分明是藝術!
說到法式大餐,怎麼可能少了一樣重要嘉賓呢?有它的宴席真可謂蓬蓽生輝,那就是被稱為「黑黃金」的魚子醬。
說起美食電影,老饕們絕對不會錯過一部經典影片——《巴貝特之宴》,這部來自三十多年前的電影散發出的美食誘惑至今未曾衰減。在這部電影中,很難得的能夠看到經典法餐的完整四部曲:開胃酒、前菜、主菜、甜點。
《巴貝特之宴》
在電影中,前菜部分出現的一道德米多夫比利尼餅很特別,這餅子原本是俄國的一種傳統食物,經過魚子醬和奶油的加持,華麗轉身為奢侈晚宴的開幕嘉賓。想想那圓潤飽滿的魚子醬入口破裂時的鮮美濃醇吧,配點香檳簡直飄飄欲仙。
既然說到了魚子醬,那就不得不提法餐中另一位身價不菲的食材了,那就是松露。松露是一種純天然、珍貴的菌類,被譽為菌中之王。因為無法人工培育,且產量稀少,松露就愈發珍稀昂貴,歐洲人將其與魚子醬和鵝肝並列為「世界三大珍餚」。在眾多種類中,尤以法國產的黑松露與義大利產的白松露品質最高,對這種上天恩賜的美味,法國人向來是看重的。
在電影《米其林情緣》中,印度小夥哈桑隨家人搬至法國小鎮盧米埃,在此開了一間充滿異域風情的印度餐廳。
《米其林情緣》
哈桑與名廚馬洛裡夫人不打不相識,在這位法國女大廚的悉心指導下,哈桑學會了法式料理並且靈感的火花不斷,比如這道松露鴿子,就獲得了馬洛裡夫人的大加讚賞~
剛剛吃了那麼多大菜,是不是有一種法餐高級如隔雲端的感覺?其實法餐中也有很接地氣的,比如這道由《料理鼠王》烹飪的普羅旺斯燜菜。
《料理鼠王》
原本註定在垃圾堆度過一生的小老鼠,卻夢想成為站在世界之巔的美味大廚。一次偶然機會,小老鼠認識了資質平平卻認真的學徒林奎尼,並幫助這個傻小夥子做出一道又一道精美大餐。最後小老鼠烹出全巴黎最棒的普羅旺斯燜菜,成就了一個廚房神話。
普羅旺斯燜菜法文名字的原詞義是「蹩腳的雜燴,不講究的燜菜」,不講究是真,但若稱之蹩腳,恐怕一大票法國人都會抗議,畢竟這是許多人心中「媽媽的味道」呀!這道菜靠著情懷博得第三名的好成績。
法國人對於蛋撻愛得深沉,具體表現為朋友或自己過生日,去甜品店或是超市的甜品區想要挑一款蛋糕,結果放眼望去是各種蛋撻,特別是下面這道出現在《愛麗舍宮》中的Tarte aux Fruits Rouges紅果撻。
《愛麗舍宮的女大廚》
紅果撻的靈魂角色必定是framboise覆盆子,說實話對法語君而言,去法國學習之前,這種水果只存在於文學作品和影視劇中,聽著它的名字就覺得很好吃。可去到法國以後,吃的十個甜點七個上面有它,超市買個茶包它也在,而它最大的特色就是——酸,以前幻想它甜過草莓的想法真是太天真。
紅果蛋撻超適宜拍照,若怕酸的小夥伴可以嘗嘗樸實無華的經典蘋果撻,法語君超愛的哦~
Caille en sarcophage
avec sauce perigourdine
千層面盒烤鵪鶉填佩裡格醬
好吧,必須承認,這道菜在看《巴貝特之宴》以前,法語君聞所未聞亦見所未見。把它放在第一位不僅是因為它太奇特了,還有一個原因是法國人民真的謎之喜愛鵪鶉,從家常宴會到豪華宴席都有它的身影。
《巴貝特之宴》
這道菜選用名貴的野味鵪鶉,佩裡格醬則是高湯兌入葡萄酒、松露汁和鵝肝醬汁調製而成的,這道菜的造價就不必多說了吧。
金光燦燦的這道菜是啥味道法語君說不上來,但法式千層面盒真是一生推,酥脆的口感讓人慾罷不能,再配上鮮美的佩裡格醬味道有多好真的不敢想像啊!反正電影裡那些用餐者吃這道菜時的銷魂表情,法語君至今記憶猶新。
今天的美食分享就到這裡啦,大家有什麼珍藏的美食list也請不吝分享在評論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