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流照片比例為何是3:2或4:3?
,幾乎都是3:2或者4:3的比例,這是為什麼呢?隨著拍照設備的不斷發展,未來的照片比例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呢?一般稍好一些的專業設備,例如單反和大部分微單都是3:2的照片比例;而手機或者小型相機系統則為4:3。如果問你3:2的照片比例是如何而來?很多人會說3:2是黃金比例!可真的是這樣嗎?
-
3:2、4:3、16:9、1:1,照片長寬比有何講究?
本期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聊一下,在二次構圖時,將照片裁為不同長寬比的緣由,或說是用不同長寬比表現照片的特點和好處。一、1:1的長寬比 從攝影的發展歷史來說,1:1是最早的一種畫幅形式,這主要來源於大畫幅相機6:6的比例。
-
照片長寬比例選擇
,有些照片裁成不常規的比例,效果也很好。相機上照片的長寬比例有很多選擇,我的老霸王上有1:1 ,4:3, 3:2,16:9下面我們就這幾種常見的比例做介紹。【1:1】即正方形的畫幅,目前只有少數幾款膠片相機有這種不尋常的比例,現實攝影中很少用到,也比較難駕馭。但奇怪的是現在幾乎所有的頭像都用到這種正方形的比例照片,所以各位要上傳個美的頭像也是在做一件很難的事情啊。
-
【看圖學拍】3:2、4:3、16:9、1:1,照片長寬比有何講究?
>僅供學習交流用當前大部分相機拍攝的照片長寬比是3:2的,小部分如松下和奧林巴斯則是4:3的,更少一部分大、中畫幅相機是1:1的比例。拍攝1:1比例的照片,一定要注意畫面的水平,一旦產生微小的傾斜,那這種畫幅比例會放大這種傾斜,讓照片顯得失衡。
-
照片的長寬比例重要嗎?
顧名思義,長寬比就是一張照片的長度與寬度比值。通常數碼單反拍出圖片的畫面比例是3:2,這一標準源自35mm膠片的規格。所有數位相機的畫面長寬比都是3:2嗎?並不是這樣的。很多便攜相機和無反相機(M4/3系統)以及手機都使用的是4:3的畫面比例,而中大畫幅相機採用的畫面長寬比更為豐富。
-
【後期強零基礎篇二】3:2、4:3、16:9、1:1,照片長寬比有何講究?
>僅供學習交流用當前大部分相機拍攝的照片長寬比是3:2的,小部分如松下和奧林巴斯則是4:3的,更少一部分大、中畫幅相機是1:1的比例。拍攝1:1比例的照片,一定要注意畫面的水平,一旦產生微小的傾斜,那這種畫幅比例會放大這種傾斜,讓照片顯得失衡。
-
拍照片應該用什麼比例最好看?有講究的
通常,有這麼幾種常用的照片比例:4:3、3:2、1:1、16:9、18:9、2.39:1,這些不同的比例都有各自的特點,對於畫面的表現力也是不一樣的。這篇文章主要來和大家說說這些不同畫面比例的特點,以及使用的場景。首先來看一下不同比例的照片效果,我們以同一張照片為例:
-
用手機拍照,要懂照片的「比例」,了解不同的效果
底片或感光元件上能顯示影響的區域其實就是畫幅大小的區域,就是它決定了照片的長寬比,這也就是說,早期的相機會拍攝出不同比例的照片,現在後期非常方便,很多人就忽略了對比例的選擇。3:2 比例到了1930年之後,出現了不用反覆拆裝、外殼有拋棄式暗盒包覆的135膠片。
-
用手機拍照,要懂照片的「比例」,了解不同的效果,提高拍照水平
底片或感光元件上能顯示影響的區域其實就是畫幅大小的區域,就是它決定了照片的長寬比,這也就是說,早期的相機會拍攝出不同比例的照片,現在後期非常方便,很多人就忽略了對比例的選擇。3:2 比例到了1930年之後,出現了不用反覆拆裝、外殼有拋棄式暗盒包覆的135膠片。
-
拍不出好照片,你缺的不是好手機而是相機設置的秘笈!
▲努比亞Z20相機設置界面以12M【4:3】為例:12M代表照片尺寸,【4:3】代表照片的比例。舉個例子,你覺得2000萬像素的全畫幅相機畫質跟2000萬像素畫質的手機畫質,是一個水平嗎?既然手機像素和畫質無關,那為什麼照片比例選項中有2個4:3?其中一個還註明「4800萬像素」,它的意義何在?
-
外媒評歷史上最偉大的50臺相機,尼康只排第2,佳能才第6!
學習攝影公眾號:danfanlvyou 還有攝影交流論壇,歡迎大家發言商務合作:sheyingshi99(其他請註明:攝影交流)著名Photography Monthly雜誌評出歷史上最偉大的50臺相機,這些產品包含流行已久的膠片相機以及最近十餘年內流行的數位相機。就總體來看,前者所佔的比例要大於後者。
-
讓照片實體化!拍立得相機選購全攻略
三種照片的比例筆者經常接觸的是mini以及WIDE尺寸的相紙,mini照片放在錢包的照片位非常合適,或者放在公交卡套裡也是不錯的。WIDE照片的寬度是mini的兩倍,WIDE尺寸的照片更適合放置在家中,比如組成照片牆或者放在相框中。
-
從單反到手機,三種黃金比例構圖方法,讓你的照片與眾不同!
它們都是使用黃金比例進行設計的。不管是建築設計還是繪畫,它們都是屬於藝術的一種,所以黃金比例也同樣適用於攝影構圖中。很多優秀的攝影作品都會使用黃金比例的構圖方法進行拍攝,因為這種構圖的方法更加的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讓觀眾清楚地知道你的作品中所要表達的內容。我們的人物面部和身體也在遵循著黃金比例的原則。
-
推薦 拍出理想的照片 你需要一臺這樣的相機
他們的感光元件尺寸(1英寸、1/1.63英寸)比一般的數位相機(1/2.3英寸)要大一些,搭配的高光學素質鏡頭也能與這個級別的機身完美匹配能讓使用者拍出較高畫質的照片,而所謂的專業則體現在相機的操控性上面。但是正因為這些相機的感光元件尺寸還不夠大,導致他們無力應對弱光運動場景和高程度背景虛化場景的拍攝需求。舉個例子:我於2011年夏天購入的松下LX5。
-
世界上最大的寶麗來相機和照片
© Polaroid Corporation 埃德溫•赫伯特•蘭德(EdwinHerbert Land)Part. 1 - 寶麗來40X80英寸即時顯影相機全世界僅這麼一臺:可以拍出1:1全身人像甚至更大尺寸畫幅的一次成像照片、需要2個技師才能操作、無法移動因為它其實就是一個房間、拍攝者被拍者鏡頭膠片都統統在它體內的相機
-
初學者的9個拍攝技巧,讓你用任何相機都能拍好照片
「我無法拍攝漂亮的照片,因為我只有一個簡單的入門級的相機,我的照片看起來不像我想要的那樣,顯然是時候花錢買更昂貴的相機了,我的拍攝效果不佳,我想這是因為我的相機不是全畫幅,沒有太多的動態範圍,也沒有很高的ISO,你有這樣的想法嗎?」如果是這樣,這些想法將阻礙你拍出色彩絢麗的照片!
-
他們拍了1500張照片,發現iPhone 11相機裡的秘密
絕大多數情況下,在同一場景中,其他品牌的三顆鏡頭甚至是可以拍攝三個顏色完全不同的照片。這對於創作攝影師是難以忍受的,而且話說回來哪怕是日常發朋友圈都影響心情。在上滑出現二級菜單以後,會出現以前我們熟知的例如閃光燈、夜景模式、實況照片、照片比例、延時自拍以及濾鏡。這裡面要值得一說的就是這個照片比例。我們知道在以前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正常的 4:3,一個就是正方形。對於我來說,這兩個比例已經足夠用了,而且 iPhone 這麼多年的相機邏輯我已經習慣。至於更多的比例,基本上都會使用相冊的編輯功能。
-
【攝影器材】銘記即存在:相機的歷史
2. 1861年物理學家麥克斯韋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蘇格蘭呢子緞帶它是3次拍攝後重疊成的,通過紅黃藍三原色的重合獲取。3. 1888年,美國柯達公司生產出了新型感光材料:膠捲。同年,柯達公司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安裝膠捲的可攜式方箱照相機。
-
相機LIFE | Nikon F3 相機魅力永不流逝
相機魅力永不流逝攝影器材的歷史不斷更迭,紀錄世界的方式從未停止進化,但一臺相機擺在桌面上,即便人們不再用它拍照,但相機的魅力永不流逝。在今天,照相機已經不是最主要的照片產生設備,智慧型手機甚至飛行器每天產生的照片數量都超過了相機,更別提膠片相機。
-
你人生中看過最多次的一張照片,是哈蘇相機拍的
《說好不哭》MV發布之後,哈蘇相機在淘寶的搜索量大漲三倍,周杰倫成了帶貨之王。MV中,奶茶店女服務生攢錢為攝影師男友買了一臺哈蘇相機,歌詞寫道「你什麼都沒有,卻還為我的夢加油」,十分有說服力,因為這款哈蘇503CW,售價達23萬日元(人民幣一萬五千元),以服務員的工資恐怕要小半年才能省得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