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3、16:9、1:1,照片長寬比有何講究?

2021-02-13 後期強

當前大部分相機拍攝的照片長寬比是3:2的,小部分如松下和奧林巴斯則是4:3的,更少一部分大、中畫幅相機是1:1的比例。

本身我們自己相機的長寬比已定,沒有太多可聊的,但由於後期二次構圖的存在,我們可能會將自己的照片裁剪為1:1、3:2、4:3、16:9等不同的長寬比(畫幅比)例。

其實,之所以有這些不同寫選擇,是因為不同的長寬比,適合表現的照片題材,以及給人的視覺和心理感受是不同的。

本期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聊一下,在二次構圖時,將照片裁為不同長寬比的緣由,或說是用不同長寬比表現照片的特點和好處。

一、1:1的長寬比


    從攝影的發展歷史來說,1:1是最早的一種畫幅形式,這主要來源於大畫幅相機6:6的比例。後來隨著3:2及4:3的興起,1:1這種比例形式,逐漸不再多見,但並不少,一些習慣於使用大、中畫幅拍攝的用戶來說,1:1仍然是他們的最愛。當前許多攝影愛好者為追求一種復古的效果,也經常會嘗試1:1的畫幅比例形式。

拍攝1:1比例的照片,一定要注意畫面的水平,一旦產生微小的傾斜,那這種畫幅比例會放大這種傾斜,讓照片顯得失衡。

拍攝一些建築物時,採用1:1的畫幅比例,能夠很好地兼顧高度和寬度,並讓畫面會有一種復古的文藝範兒。

拍攝一些花卉,天生就適合使用1:1的畫幅比例來呈現。即便是其他比例拍攝的照片,後期也適合裁剪為1:1,這樣會讓畫面顯得非常緊湊。

拍攝本畫面這種題材,與花卉攝影的感覺類似,對主體形象的刻畫和強調,方形的1:1比例都是非常好用的。無論3:2還是寬幅的16:9,都會讓左右兩側有一些多餘,有可能會顯得構圖不夠緊湊。


 二、3:2的長寬比


其實,1:1這種畫幅比例遠比3:2來的歷史悠久,但後一種畫幅比例在近年來卻幾乎一統江湖,這說明這種畫幅比例形式是具有一些明顯優點的。

3:2最初起源於35mm電影膠捲,當時徠卡鏡頭成像圈直徑是44mm,在中間畫一個矩形,長約為36mm,寬約為24mm,即長寬比為3:2。由於徠卡在業內是一家獨大,幾乎就是相機的代名詞,因此這種畫幅比例自然就更容易被業內人士接受。

綠色圓為成像圈,中間的矩形長寬比為36:24,即3:2

     雖然3:2的比例並不是徠卡有意為之,但這個比例更接近於黃金比例卻是不爭的事實,這個美麗的誤會,也成為了3:2能夠大行其道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

這種金色螺線的繪製,其實也是繪製黃金比例的一個過程。可以看到,這種長寬比更接近於當前照片主流的3:2的比例。

3:2的長寬比,即便是在照片內部,也可通過進行各種劃分(如黃金分割、三等分等)來安排主體的位置。這樣既可以讓主體變得醒目,有符合天然的審美規律。

照片內部,按三分法來布局,畫面會看起來比較自然,而主體對象置於三分線上或是附近,更能夠兼顧主體表現與畫面的美感。

當前消費級數位相機領域,3:2是絕對的主流,無論佳能、尼康,還是索尼,主要拍攝的照片長寬比都是3:2的。

三、4:3的長寬比

4:3也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畫幅比例形式。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美國就開始將這種比例作為電視畫面的標準。這種畫幅比例能夠以更經濟的尺寸,展現更多的內容,因為相比3:2及16:9來說,這種比例更接近於圓形。

4:3具有悠久的歷史,所以時至今日,奧林巴斯等相機廠商,仍然生產4:3的相機,並且也仍然擁有一定數量的擁躉。

畢竟是曾經數十年作為電視畫面的標準比例,所以用戶在看到4:3的比例時,並不會感到特別奇怪,能夠欣然接受。

其實,4:3的畫面比例,在塑造單獨的被攝體形象時,也會具有一些天生的優勢。類似於方形構圖,它可以裁掉左右兩側過大的空白區域,讓畫面顯得緊湊,讓人物顯得更近、更突出。

四、16:9的長寬比

我們可以認為16:9代表的是寬屏系列,因為還有比例更大的3:1等。16:9這類寬屏,起源於上個世紀,影院的老闆們發現寬屏更適合節省資源、控制成本,並且適合人眼的觀影習慣。

到了21世紀開始,以電腦顯示器、手機顯示屏等為主的硬體廠商,發現16:9的寬屏比例,更適合於投影播放,並可以與全高清的1920×1080比例相適應,因此開始大力推進16:9的屏幕比例。近年來,你可以發現,手機與電腦屏幕幾乎是16:9的天下,很少再看到新推出的4:3比例的顯示設備了。

人眼這種左右分布的結構,在視物時,習慣於從左向右,而非優先上下觀察。所以一些顯示設備,比較適合做為寬幅的形式。

左右結構的寬畫幅形式,比較適合呈現大的風光場景,能夠容納更多景物,符合人眼視覺規律。

總結: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不同長寬比的優點和特點,並不是絕對的,我們不能說遇到圓形花卉一定要裁為方形的長寬比構圖,關鍵還要看不同對象的具體形態和特點,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後期的裁剪,實現更好的二次構圖。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課程,可以長按下面二維碼,訪問後期強網站,註冊免費會員即可學習大量精品課程!

下面二維碼是作者的微店,歡迎訪問。長按二維碼識別!

相關焦點

  • 【看圖學拍】3:2、4:3、16:9、1:1,照片長寬比有何講究?
    後來隨著3:2及4:3的興起,1:1這種比例形式,逐漸不再多見,但並不少,一些習慣於使用大、中畫幅拍攝的用戶來說,1:1仍然是他們的最愛。當前許多攝影愛好者為追求一種復古的效果,也經常會嘗試1:1的畫幅比例形式。
  • 【後期強零基礎篇二】3:2、4:3、16:9、1:1,照片長寬比有何講究?
    後來隨著3:2及4:3的興起,1:1這種比例形式,逐漸不再多見,但並不少,一些習慣於使用大、中畫幅拍攝的用戶來說,1:1仍然是他們的最愛。當前許多攝影愛好者為追求一種復古的效果,也經常會嘗試1:1的畫幅比例形式。
  • 照片長寬比例選擇
    相機上照片的長寬比例有很多選擇,我的老霸王上有1:1 ,4:3, 3:2,16:9下面我們就這幾種常見的比例做介紹。【1:1】即正方形的畫幅,目前只有少數幾款膠片相機有這種不尋常的比例,現實攝影中很少用到,也比較難駕馭。但奇怪的是現在幾乎所有的頭像都用到這種正方形的比例照片,所以各位要上傳個美的頭像也是在做一件很難的事情啊。
  • 一文章了解4:3、16:9、21:9都有什麼區別
    電視節目過去通常使用4:3 的縱橫比進行製作,這比現今的電視大得多(這就是為什麼16:9通常被稱為寬屏縱橫比) 的原因。為了適應現代電視,舊的電視節目在播放時使用了垂直的黑條或「柱格」。我們在此表中列出了最常見的寬高比,但是今天售出的每臺電視都使用16:9。
  • 照片的長寬比例重要嗎?
    | 攝影師 |露西·亨利 Lucy Henry畫面長寬比是什麼?顧名思義,長寬比就是一張照片的長度與寬度比值。通常數碼單反拍出圖片的畫面比例是3:2,這一標準源自35mm膠片的規格。所有數位相機的畫面長寬比都是3:2嗎?並不是這樣的。很多便攜相機和無反相機(M4/3系統)以及手機都使用的是4:3的畫面比例,而中大畫幅相機採用的畫面長寬比更為豐富。
  • 主流照片比例為何是3:2或4:3?
    ,幾乎都是3:2或者4:3的比例,這是為什麼呢?和其他相機的畫幅尺寸一樣,徠卡使用3比2,並不是精心設計的,或者說並不是專門為3比2這個被認為是黃金比例的尺寸而設計的。在120畫幅,即便在上世紀60年代之後,相機工藝已經完全純屬,仍然有各類比例的存在。但是135畫幅的尺寸卻相當統一,這是為什麼呢?有兩個原因:1、幾何原理。
  • 拍照片應該用什麼比例最好看?有講究的
    通常,有這麼幾種常用的照片比例:4:3、3:2、1:1、16:9、18:9、2.39:1,這些不同的比例都有各自的特點,對於畫面的表現力也是不一樣的。這篇文章主要來和大家說說這些不同畫面比例的特點,以及使用的場景。首先來看一下不同比例的照片效果,我們以同一張照片為例:
  • 視頻的尺寸長寬比是怎麼決定的
    屏幕比例即屏幕寬度和高度的比例,又名縱橫比或者長寬比,標準的屏幕比例一般有4:3和16:9兩種,不過16:9也有幾個「變種」,比如15:9和16:10。   我們一般把屏幕寬度和高度的比例稱為長寬比(Aspect Ratio,也稱為縱橫比或者就叫做屏幕比例),寬屏的特點就是屏幕的寬度明顯超過高度。標準的屏幕比例一般有4:3和16:9兩種,不過16:9也有幾個「變種」,比如15:9和16:10,由於其比例和16:9比較接近,因此這三種屏幕比例的液晶顯示器都可以稱為寬屏。此外,如果還有比較特殊的比例,例如21:9,當然也算寬屏。
  • 4:3、16:9、2.39:1、1.73:1....這些數字怎麼來的,怎麼算你真清楚嗎?
    在電影術語中,我們總是用小數指寬,用1指高,比如1.33:1、1.66:1和1.85:1等等,而在視頻術語中,我們則用整數代表:4:3、16:9。視頻寬高比與電影寬高比的轉換很簡單,用高值除以寬值即可。例如,4÷3=1.33。
  • 緣何都是3:2?從照片比例趣談相機歷史
    現在從全畫幅單反到手機攝像頭,生活中充斥著各類攝影器材,但是大家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些設備的照片長寬比,都採用3:2或者4:3的比例,一般稍好一些的專業設備,例如單反和大部分微單都是3:2;而對於手機或者小型相機系統則為4:3。今天筆者就從這兩個大家習以為常的數字出發,來介紹下一個照片比例的秘密。
  • 一加手機3評測:如果1+1>2,1+2<2,那麼1+3呢?
    也正是因為如此,時隔461天後才推出的一加手機2才備受關注,儘管它的整體表現並沒有再次高於,甚至達到人們的預期。那麼,又過了將近一年,有了更好的高通驍龍820處理器,相對成熟的氫OS,一加手機3的表現會怎麼樣呢?
  • 6個挽救影片素材技巧,將鏡頭裁剪成更大寬高比 16:9 VS 2.39:1
    本文將專門研究視頻和電影中使用的寬高比,著重講解兩個眾所周知的寬高比,16:9 VS 2.39:1。將16:9素材裁剪為更大的寬高比,立即為您的作品增添電影效果。如果在單眼相機和攝像系統上拍攝,不允許以更寬的寬高比(如2.39:1(或範圍,有時也被稱為範圍)錄製鏡頭,情況尤其如此。但是,將16:9素材裁剪為更大的寬高比時,您需要考慮幾件事。
  • 1+1=1;1+2=1;3+4=1
    如果說, 1+1=1;1+2=1;3+4=1;5+7=1;6+18=1;大腦第一反應:不可能! 1裡+1裡=1公裡 1個月+2個月=1個季度 3天+4天=1周 5個月+7個月=1年 6小時+18小時=1天 現在看來,對任何事沒考證以前,請不要說"不可能"!
  • 用手機拍照,要懂照片的「比例」,了解不同的效果
    這與手機內的格式尺寸有關,當然也可以用後期裁剪的方式來決定長寬比,我們看到有很多手機作品有些會用正方形來表現,有些會用正常的4:3,有些還會用超寬的16:9的比例。手機拍照有1:1、3:2、4:3 、16:10不同的比例, 下面我將大家了解一下不同比例的效果和用法。
  • 如何調整攝像機內長寬比?
    自從上世紀初徠卡製造了第一個35毫米膠片相機以來,這種長寬比就一直存在。35毫米作物傳感器和全框架單反的展弦比為3:2。傳感器的寬度是高的1.5倍。全框架35毫米傳感器尺寸為36 x 24毫米。你可以用比率來表示這個數字:36:24。數學家們總是喜歡簡化比率,這樣兩個數字之間的關係就很容易形象化。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把兩個維度都除以12。得到3:2。
  • 用手機拍照,要懂照片的「比例」,了解不同的效果,提高拍照水平
    這與手機內的格式尺寸有關,當然也可以用後期裁剪的方式來決定長寬比,我們看到有很多手機作品有些會用正方形來表現,有些會用正常的4:3,有些還會用超寬的16:9的比例。手機拍照有1:1、3:2、4:3 、16:10不同的比例, 下面我將大家了解一下不同比例的效果和用法。
  • 3:2比16:9還要好?這才是我想要的生產力屏筆記本
    現在有一種品類筆記本就是專為生產力而生,顯著特徵就是配備了與眾不同的屏幕——3:2屏幕,被稱為生產力屏。常見的筆記本屏幕是16:9的,解析度多為1920x1080或者2560x1440,這種解析度與影視常用的16:9寬屏比較契合,看大片沒有黑邊,也適合玩遊戲。
  • 在○裡填上適當的運算符號:5/8○1/8=3/4;16/24○10/24=1/4等6題
    圖1普通學生思路:橫過去看。第一個:3/4=6/8,顯然5/8+1/8=6/8,所以填加號;第二個:1/4=6/24,顯然16/24-10/24=6/24,所以填減號;第三個:5/9=10/18,1/2=9/18,顯然10/18-9/18=1/18,所以填減號;第四個:
  • 思銳預售第三款變形鏡頭 規格為24mm/F2.8 1.33X
    不久前思銳開始預售第三款變形鏡頭——24mm F2.8 Anamorphic 1.33X,提供索尼E、佳能EF-M、尼康Z、富士X以及M43卡口。時至今天思銳已經推出了兩款變形鏡頭,分別是50mm F1.8 Anamorphic 1.33X、35mm F1.8 Anamorphic 1.33X,它們能在不改變成像區域長寬比下,將16:9畫面變成約2.4:1長寬比,又或是把4:3畫面變成約16:9長寬比,並擁有舊款變形鏡頭標誌性的橫向拉絲眩光,以及橢圓形的焦外光斑。
  • Galaxy Z Fold 2固件洩漏:外屏長寬比25:9 內屏5:4
    Galaxy Fold 的可摺疊屏幕在技術層面上固然有較大的突破,但內屏的巨大劉海以及外屏的巨大邊框廣受詬病。不過這個問題在即將到來的 Galaxy Z Fold 2 上會有極大的改善,內屏會採用打孔設計,而且外屏的屏佔比也會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