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汪海蓓:從追憶作曲家恩尼奧·莫裡科內,到音樂與科技的思索

2020-12-20 水心文化

近日,義大利國寶級配樂大師、奧斯卡終身獎得主--恩尼奧·莫裡科內去世,給全球本已倍受疫情影響的電影界和電影配樂行業,蒙上了又一層陰影。他的作品,對青年音樂人們有怎樣的影響?他的離世,是否也標示著一個時代的變遷?

——

為此,我們邀請到知名獨立音樂人、旅美青年作曲家--汪海蓓 女士,聊一聊她眼中的莫裡科內、莫裡科內對於當代影視音樂創作的影響,以及影視音樂行業的未來。

「以她無與倫比的音樂天賦,她註定將在任何她選擇的領域作出傑出的成就。」

—— James McEachen,Ojai 電影協會主席

問:海蓓您好,您曾經被 Ojai 電影協會主席James McEachen 先生,給予這樣很高的評價和認可,這在國內青年音樂人的行列中,並不多見。您作為業界備受期待的一股新生力量,從您的角度,會如何形容像莫裡科內這樣的大師呢?

答:在我看來,莫裡科內是音樂家、作曲家,更是一位電影藝術家,是很多音樂人(包括我自己)的導師和偶像。他總是可以以一個意想不到的視角來解構作品,用獨特而精準的音樂來詮釋影片。他的音樂創作常常吸收了古典音樂的精華,又加入了自己對於電影的獨特理解,從而形成了極其個性化的風格。

問:我們知道,莫裡科內被稱為「旋律界的大師」,而我們也注意到,他很多電影配樂的旋律都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麼,我們能否認為旋律就是電影配樂當中最重要的元素呢?您是怎麼看待「旋律與電影音樂的關係」的呢?

答:我想,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旋律會更容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有幾點:1、大家所談到的那些「印象深刻的旋律」,通常有幾個共同點:悅耳,好聽;2、速度在慢速到中速之間,音符的密度沒有那麼大;3、整個旋律的音區適中,是大部分人都可以哼唱出來的。

所以,大部分人都能哼出莫裡科內的很多旋律,比如《海上鋼琴師》、《天堂電影院》中的片段。但同時,幾乎很少有人能唱出《鐵面無私》中槍擊追逐場景的配樂,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這段旋律並不符合我上面說的幾個特點。那麼,這一段配樂,究竟是不是一段好的配樂呢?在我看來,這一段只用了五音節奏型加上打擊樂的配樂,極妙地表現該場景的緊張感,是非常精準貼切的配樂,簡單卻足以顯示出大師的功力,讓人很傾佩。

所以,我們要如何看待「旋律與電影音樂的關係」呢?旋律是電影音樂中很重要的因素,但不能以排序的方式說它是最重要的。通常影視配樂服務於影片故事本身,是否選擇偏旋律性的配樂,都取決於電影的內容和具體場景的需要。

問:我想,所有的藝術創作,可能都離不開「傳承與創新」這個話題,您能否為我們談一談,莫裡科內是怎樣融合這兩點的,並簡單聊一下「傳承與創新」在現今的影視配樂創作中,是如何體現的?

答:莫裡科內的創作受古典樂派影響極其深刻,但同時他又將電吉他這一極具特色的音色融入管弦樂的創作中,形成了他獨一無二的西部電影的聲音標誌,這就是他的傳承與創新。

再說到現今受莫裡科內影響深刻的另一位作曲家漢斯季默,漢斯季默同樣也是繼承了前輩的音樂精華,並創造了他獨特的音樂織體--固定音型,同時緊跟科技潮流,大量融入合成器,電子音色形成了他個人化的語言。

當下活躍於配樂界的一線作曲家其實也都是一樣,在固有的模式中尋求新的探索,形成自己的音樂語言。而實際上,傳承與創新永遠是沒有模板的,創作本身,就是非常個性化的東西,在創作者的心中迸發出的每一個音符,對這個世界來說,都是嶄新的。

問:大師的離世,讓我們追憶過去,同時也想到未來。而說起未來,我們就不得不提起「科技」!您作為一個接受傳統作曲教育,又受益於當前這個充滿科學技術的時代的青年作曲家,您是如何看待科技對於音樂創作的改變,以及行業的未來?

答:顯而易見,科技改變了我們的創作流程和創作模式。在電腦、網際網路沒有普及的年代,作曲家的工具只有五線譜和筆。而如今,無論是純音樂作曲家,或是多媒體作曲家,大部分都在電腦上直接開始工作。

電腦的普及給行業帶來了更多競爭。比如隨著科技、網際網路的幫助,作曲的流程更加高效,作曲團隊的人員在逐漸減少。但同時,科技的便利也為藝術創作領域的繁榮,帶來了更多可能性,例如,我在工作中,看到越來越多並沒有接受過專業音樂訓練的音樂人通過電腦進入了這個創作領域,並以獨特的思維成為了行業的佼佼者。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

感謝莫裡科內給我們留下的一切

人生有限 音樂永恆

BY

汪海蓓

相關焦點

  • 埃尼奧·莫裡康內:半個多世紀的光影音樂傳奇
    從小便被稱為「音樂神童」1928年11月10日在義大利首都羅馬出生的莫裡科內,其父馬利奧·莫裡科內是一名小號手,年紀小小的恩尼奧·莫裡科內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自幼便學習這種樂器,也對音樂有著相當的敏感度。六歲那年,他便開始作曲,故有「音樂神童」之稱。
  • 義大利電影作曲家Ennio Morricone去世,享年91歲
    奧斯卡金像獎得主恩尼奧·莫裡科尼(Ennio Morricone)逝世了,他那令人難以忘懷的發明得分巧妙地突顯了由塞爾吉奧·利昂(Sergio Leone)執導的義大利細麵條所帶來的沉悶,無對話的緊張氣氛。他當時91歲。 這位義大利作曲家共拍攝了500多部電影,其中7個是他的同鄉裡昂(Leone)在小學時認識的。在上周秋天摔傷了股骨後,他因併發症而死於羅馬。
  • 電影音樂詩人——恩尼奧·莫裡康內
    現年91歲義大利作曲家恩尼奧·莫裡康內共創作了超過500部影視音樂,這位2007年得到奧斯卡最高榮譽」終身成就獎「的傳奇人物(此獎項歷史上只頒給過兩位作曲家
  • 9.23演出預告| 英國作曲家強納森·哈維與亞洲作曲家的對話音樂會
    2017年當代音樂周 購票方式套票(限量300套)票價:400元(普通套票)、300元(憑全日制學生證、70歲以上的老人證購買)。單場票價:9.19 開幕式:交響亞洲音樂會:80、120、160(元)9.20 澳大利亞作曲家Liza Lim專場音樂會:50、80、120(元)9.21 法國飽和主義新流派專場音樂會:50、80、120(元)9.22 南北對話新民樂作品音樂會:50、80、120(元)9.23 英國作曲家
  • 鋼琴音樂德奧學派——舒納貝爾學派的特點
    在鋼琴音樂的發展中,由於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影響使鋼琴作品具有了不同的派別與分類下面就德奧學派與舒納貝爾學派的音樂特點進行分析。第一節 德奧學派一、德奧學派及其風格特點德奧鋼琴演奏學派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紀下半葉,莫扎特的維也納演奏學派和貝多芬的動力性演奏風格,以及在此後出現的一批鋼琴演奏家。
  • 線上音樂會直播 | 擁抱納帕山谷的美景,讓治癒的音樂開啟你的周日吧!
    感恩之歌——納帕山谷音樂節線上音樂會12月6日  星期日  9:00am曲目:表演者:摩擦弦樂四重奏作曲家:尼婭·伊馬尼·富蘭克林(1993- )  作品:《勃艮第的秋天》表演者:凱利·奧康納(女中音)   尼古拉斯·潘(男高音) 羅伯特·莫裡科內(鋼琴)  作曲家&作品:馬克·布利茨坦(1905-1964) 《二人行 & 在我的臂彎裡》;
  • 義大利作曲家埃尼奧·莫裡康內逝世:「每種類型的音樂都是社會的一...
    義大利作曲家埃尼奧·莫裡康內(Ennio Morricone)上周摔傷了股骨,因併發症於6日在羅馬逝世。也許你對這個名字不太熟悉,但《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海上鋼琴師》《天堂電影院》等等你可能熟知的經典電影都是由他操刀配樂。作為義大利最多產的音樂家,莫裡康內參與了400多部電影的配樂。
  • 彈遍世界七大奇蹟的新古典音樂組合
    其中的鋼琴手喬·施密特(Jon Schmidt)曾坦言:「我們一開始組建時,就有一個幾乎不可能實現的想法,仿佛一個童年幻夢,那就是某一天能夠到長城上來演奏。為此我們已準備很多年了。「我們一直在想,怎樣才能用音樂和中國的樂迷說Hello呢?」兩位「猶他州最受歡迎的奶爸」:鋼琴手施密特和大提琴手尼爾森首先想到了動畫片《功夫熊貓》那充滿中國風味的配樂。
  • 彈遍世界「七大奇蹟」的新古典音樂組合
    作為Neo-classical目前的代表性樂團之一,初衷是創造出能夠激勵人們的音樂和視頻,想將自己的音樂帶給這個世界。The Piano Guys改編的古典音樂融合自然、過渡流暢,MV拍攝優美大氣、富於想像力。The Piano Guys的前身是美國猶他州聖喬治的一家樂器店。
  • 十大「行為不端」的作曲家 《音樂愛好者》趣文選讀
    但即便當我們被西貝柳斯莊嚴崇高的交響曲或是莫扎特不可思議的彌撒曲所深深震撼時,也不該給自己下諸如「如此天才必定是某種超人般存在」的定論。讓我們暫且打破這個「魔咒」吧,因為毫無疑問,所有偉大的作曲家都是凡人。事實上,就這些大作曲家們的毛病、缺點來說,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太「凡人」了。虛榮心、貪婪、魯莽、壞脾氣、色慾——上述缺點作曲家們或多或少都有那麼一些。總的來說,他們對自己不討人喜歡的一面不事張揚。
  • 管韻琴歌——德奧音樂賞析音樂會之 「漫步在多瑙河畔」
    2019深圳「藝術大觀」公益系列演出之七管韻琴歌——德奧音樂賞析音樂會之 「漫步在多瑙河畔」
  • 【意·聚焦】義大利神級作曲家莫裡康內逝世!意總統:我們失去了一...
    莫裡康內出生於羅馬,是歐洲電影音樂「巨人」,與尼諾·羅塔(Nino Rota)並譽為「歐洲電影音樂領航者」。 作為電影配樂大師,莫裡康內曾參與數百部電影的配樂工作,風格橫跨古典、爵士、流行、搖滾、電子、世界音樂等。主要代表作包括《黃金三鏢客》、《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美國往事》等。 2007年,莫裡康內被授予第79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 作曲家的中英文信息對照表
    A萊薩克·阿爾貝尼茲Lsaac Albeniz,1860-1909,西班牙作曲家、鋼琴家卡爾·奧爾夫Carl Orff,1895-1982,德國作曲家,兒童音樂教育家肯耐·約翰·奧爾福德Keneth John Alford,1881-1945,英國作曲家查理·奧爾特
  • 《啟航》誕生記 | 25歲作曲家龔天鵬對話96年前的同齡人
    龔天鵬的鋼琴旁貼著《啟航》的首版海報,這是年僅25歲的他創作的一大動力,「首演日不斷臨近,作品不斷修改,終於到了『啟航』這一天。」由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委約上海愛樂樂團青年作曲家龔天鵬創作《啟航》,不但促成龔天鵬成為歷屆藝術節開幕首演作品最年輕的創作者,也是上海文藝工作者以飽滿的熱情獻給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的一份厚禮。
  • 李閏珉 用音樂講述童話的韓國作曲家
    如果我沒猜錯,你應該曾無數遍地聽過這首鋼琴曲
  • 作曲家要失業了!AI要顛覆音樂產業?
    與許多其他生產領域一樣,人類對音樂的投入水平可能正在下降,這對音樂產業的影響將是巨大的。大型科技公司似乎都在圍繞著AI創作音樂的概念進行研究。谷歌創造Magenta,即為藝術家設計,用來幫助他們寫歌的項目。同樣,索尼旗下計算機科學實驗室也建立了名為Flow Machines的AI系統,它可以從歌曲資料庫中學習幾種風格後創作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