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7日
農曆二月二十四 星期二
對商人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靈活。
——伊藤忠商事創辦人 伊藤忠兵衛
關注今日
HOT
展望未來
美股再熔斷!
A股能否特立獨行?
3月16日晚,美股開盤後迅速熔斷,截至收盤,道指收跌約3000點,跌近13%,創三年以來新低,並創2008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納指收跌123%,標普500指數跌近12%。美股8天內3次熔斷,刷新股神巴菲特的認知。在此背景下,A股又將何去何從?3月17日早盤,A股三大股指小幅高開,但隨後則大幅回落,其中創業板跌超3%,臨近午間收盤翻紅,三大股指寬幅震蕩實現「V」形反轉。
新華社:
A股韌性漸顯
新華社也發文稱,近來,受海外疫情擴散及國際油價下跌雙重衝擊,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加劇。A股市場卻表現相對穩定,韌性漸顯,彰顯了市場對中國經濟繼續保持高質量發展的良好預期。去年以來,無論是全球各大指數公司不斷提升中國股票權重,還是外資通過多種渠道持續流入,都反映出中國資產吸引力不斷上升。可以預期,全球資本和投資者的目光將持續聚焦中國,投資中國也會繼續成為有吸引力的選擇。
楊德龍:
A股不會像美股那樣出現大幅下跌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A股市場整體來看,經受住了美股連續暴跌的影響,出現了震蕩的走勢,外圍市場的連續暴跌對於A股市場短期的走勢肯定會形成一定的壓力,但是對於A股中長期的走勢,我認為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A股市場有自身的邏輯,走出獨立行情,這也是我一直給大家講的A股的特點,因為A股和美股,本身相關度就不高,過去十年的美股漲了十年,A股基本上還是在3000點附近,所以A股相當於被低估了,漲幅比較低,所以在美股見頂之後,大幅下跌的時候,A股必然不會像美股那樣出現大幅的下跌。」
邢自強:
中國未必要緊跟大降息
摩根史坦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認為,中國過去兩個月「控疫情、保復工、拉需求」的組合拳打得比較好。但全球經濟衰退和金融風險之下,中國必然也受到衝擊。未必要緊跟大降息,而是可以藉助全球零利率和油價水平超低的局面,採取有針對性的定向政策。
黃海洲:
這次調整給中國帶來了歷史性機遇
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海洲認為,這次調整給中國帶來了歷史性機遇。中美之間利差穩住、匯率穩住,中國資產價格穩住,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人民幣國際化和A股市場,對全球投資的吸引力就會日益加大。
周隆剛:
A股相對強勢依然可期
華創證券分析師周隆剛則表示,流動性趨緊、大類資產價格聯動紊亂、交易機制失靈,這些風險尚未完全平息,這也意味著對於調整已經結束的判斷不宜操之過急。短期內,A股相對強勢依然可期,但趨勢性獨立行情恐難實現。
程實:
中國經濟金融的
「穩定器」效應將進一步凸顯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認為,全球「降息潮」將提速推進,中國降準後的降息可能性、必要性、緊迫性在上升,而隨著中美利差擴大,資金流動有利於人民幣資產。伴隨疫情演進以及長短期預期差的兌現,美國料將繼歐洲之後,成為新的全球波動之源。而作為率先控制疫情的主要經濟體,中國經濟金融的「穩定器」效應將進一步凸顯。
國信證券:
A股大概率會隨
海外市場大跌而出現一定調整
國信證券認為:「在全球普跌的情況下,A股市場較難獨善其身,大概率會伴隨海外市場的大跌而出現一定的調整。但我們認為,當前進入金融危機模式的概率仍然較低。」在近期調整較為充分的情況下,海外股市的大跌或許即將告一段落。另一方面,擾動之下,中長期來看, A股更多的是彰顯出了在全球暴跌中的配置價值。
【今日觀點】
雲海餚趙晗:
最難的是
一切被按下暫停鍵後的重啟
雲海餚創始人、董事長趙晗近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這一次疫情高發期內,幾乎所有的餐飲企業營業額都跌去了90%,且這個低迷狀態大概率還將持續數月。今年對餐飲業來說真的很難,大家都不得不通過轉型探索新的活法。而真正最難的時候到現在才剛剛開始,一切被按下暫停鍵之後的這個重啟,才是更難的過程。
分眾傳媒江南春:
疫情是個彎道超車的機會
近日,分眾傳媒創始人江南春在商界識堂展開了一場互動式直播中說:「我相信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2028年還是非常有機會成為世界第一,並不會因為一次疫情而發生改變。在疫情之後優秀企業更要踩油門,而不是踩剎車。真正有競爭力的企業,疫情是個彎道超車的機會,真正頭部的企業,疫情是甩開後面梯隊的最佳機會。消費市場將加速二級分化,企業也將加速度的分化。」
滙豐金融研究院巴曙松:
疫情加速了洗牌
3月16日,北京大學滙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發表演講時說,2020年是一個洗牌的年份,而疫情加速了洗牌,且洗牌力度比2019年更大。疫情前後,在新業態和舊業態的適應能力這一個指標,即對線上化趨勢的適應能力和把握能力,成為開發商洗牌的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
五礦地產何劍波:
房企應抓品牌和搞服務
3月16日,五礦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何劍波在做客觀點年度論壇時說,「抓品牌」即對項目品質標準加速升級,從粗放型到精細化管理的升級;「搞服務」即深耕社區,深入挖掘客戶需求,不斷完善「智慧社區」的功能。智慧社區具備戰略意義,在疫情防控隔離這個時期表現突出。長遠來看,房企應抓品牌和搞服務,建立獨立的物業盈利模式,為資源尋找出路。
中城新產業園劉愛明:
「線上化」可能催化新的僱傭關係
中城新產業園董事長劉愛明在觀點2020年度演講中說,「線上化」作為一種催化劑會帶來企業運營成本、僱傭關係、企業辦公場景等方面的變化。「原來我們對線上的東西有些抗拒,最近一個月我也試了,我們也在線上辦公、開會,我覺得效果不錯,這在未來可能是一個趨勢。」「線上化」首先可以降低成本,有一些崗位可以不需要到辦公室辦公,進而形成新的僱傭關係。
花樣年潘軍:
物業管理將向社區管理演變
花樣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潘軍在2020觀點年度論壇上說:「現在我們在中段,中國的社區、中國的房地產開發一定會進入下一個階段,會越來越強調產品的研發,來改變社區更多的功能,滿足多方面的需求。物業管理公司未來要有變化,就是變成社區服務公司。社區和小區的最大不同,第一是要有人參與,第二是要有人際間的互動,第三是要有硬體和軟體的維護。」
▫ 本文亦在今日頭條、大魚號、搜狐號、一點號、趣頭條、百家號、微博、企鵝號、快傳等平臺同步更新。
END
編輯|思洋 校對|堅果 視覺|牛小偉
使用須知:
文章已經在微信公眾號原創發表,
需要轉載,請在公眾號後臺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