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風靡數十年,無印良品在我國因何陷入困境?背後原因很真實

2020-12-25 壹艮財訊

無印良品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日本品牌,擁有數十年的歷史,曾有一個調查表明了日本民眾對無印良品的鐘愛,在一個世紀的時間裡,五代日本人對無印良品都十分喜愛,能被受眾如此廣泛接納的平拍實屬鳳毛麟角。無印良品為何能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功呢?下面就為大家解析一番。

首先這與日本的經濟大環境有直接關係,無印良品產生於日本經濟迅猛發展的年代裡,彼時日本經濟已經超越蘇聯,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均GDP更是高的驚人,甚至一度超越美國,達到人均2萬美金的水平,如此繁榮的經濟讓日本人的消費變得格外奢靡。

在那個夢幻的年代,日本人享受著奢侈的生活,全球大半LV都被日本消費者買走,世界各地都有日本人的度假村,東京高昂的地價,甚至可以買下整個美國,如此誇張的浮華背後是危險的泡沫。上世紀八十年代,石油危機的爆發讓日本陷入了能源危機之中,繼而房地產泡沫的破裂進一步導致了金融危機的出現,面對如此巨變,日本人開始面臨一個選擇:是繼續奢靡的生活,還是開始回歸理性,就在這個過渡階段,無印良品走入了大多數人的視野。

無印良品崇尚簡潔,引導生活消費回歸生活,這與曾經的奢靡消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也滿足了經濟危機之後,日本人消費降低的需要。在大環境的加持之下,無印良品的傳奇正式拉開序幕。

除此之外,無印良品的設計理念與日本人的審美傳統不謀而合,無印良品放棄了對潮流的追求,表現出樸實無華的設計美學,高度契合的日本禪宗的思想。在文化層面上,日本人對無印良品的認同感極高,這也是它能在日本大獲成功的根本原因所在。

無印良品在中國也有廣泛的市場和一批忠實的擁躉,截至2019年底,無印良品在全國擁有970家門店,其中中國就佔有近280家,總規模是其海外門店的半數以上。然而無印良品在國內的發展卻陷入困境,連續六個季度營收不斷下滑,這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首先,無印良品的價格在國內並不具有優勢,雖然平價是無印良品的一大優勢,反而在中日兩國的人均GDP存在較大差距,即便產品和日本定價相同,在國內依然屬於高價產品。除此之外,無印良品在我國的現狀與其在日本的產品理念完全不同,它不再是簡單、實用的代名詞。反而嚴選、小米有品等品牌扮演者無印良品在日本的角色,不斷搶佔更大的市場。

無印良品想要擺脫如今的困境,勢必要針對中國市場做出改變,讓無印良品在我國的品牌理念回歸其設計初心,給國內消費者帶來更多性價比高的優質產品。

你認為無印良品在國內會有更好的發展嗎?大家可以相互討論。

相關焦點

  • 日本「無印良品」VS中國「無印良品」,究竟誰在「偷梁換柱」?
    (本文6407字,閱讀約需13分鐘)▲ 上圖:日本無印良品門店 ▼ 下圖:北京無印良品門店自1980年12月誕生以來,無印良品從主推食品、生活百貨的私人品牌到全球零售業的標杆企業,從日本到全球,一路高歌猛進,贏得了全世界消費者的認可。然而,無印良品卻在布局中國市場多年後,同北京一家同樣以「無印良品」為品牌的家紡店不期而遇,並由此上演了一場商標大戰。
  • 無印良品破產保護是什麼意思 無印良品申請破產保護原因
    7月10日,據路透社報導,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yohin Keikaku Co)周五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已經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負債6400萬美元(約合67億日元)。不過,無印良品強調,在美申請破產不影響全球其它市場的正常運營。
  • 無印良品破產保護 無印良品申請破產保護是為何
    7月10日,據路透社報導,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yohin Keikaku Co)周五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已經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負債6400萬美元(約合67億日元)。不過,無印良品強調,在美申請破產不影響全球其它市場的正常運營。
  • 無印良品爆品模式
    再結合對三大巨頭公司在開發PB商品(自有品牌商品或中間商品牌商品)上陷入苦戰的觀察,促使無印良品跳出了常規思路,提出了自己的理念——「有理由的便宜」——以低三成的價格,為顧客提供與百貨店同品質的商品,從此奠定了無印良品在商品開發上的根本思路。如何實現有理由的便宜?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一字之差,誰是正品?
    延續多年的「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即是判定商標侵權的典型案例。近年來,兩家公司的商標糾紛一直在持續,訴訟結果也是各有勝負。商標之爭背後,如何更好地保障商標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始終受到業界的關注。此前,一審法院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判決,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賠償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合理支出,共計40萬餘元。提起無印良品,除了人們熟知的主要經營生活雜貨等商品的日本品牌,也許少有人知道,國內也有一家生產銷售家紡用品的「無印良品」。
  • 無印良品是時候「下行」了
    無印良品的理念原點是「製造能看得到本質的商品」,強調突出商品本質的特色和功能性,這一理念孕育於它誕生的大背景。1980年,世界經濟增長陷入低迷,日本也經歷了嚴重的能源危機,於是消費者不僅要求商品有好的品質,也希望價格從優,當時,抓住這一消費心理的無印良品更換原材料、重審工藝流程、簡化包裝、降低成本,以此迅速獲得了市場,幾年內在日本開啟了上百家專賣店。
  • 日本「無印良品」再告中國「無印良品」,一文讀懂兩家十多年商標...
    從2005年日本「無印良品」進入中國起,兩家以「無印良品」為名的企業,便圍繞「無印良品」這一商標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爭奪戰,從基層法院一直打到最高法院,互有勝負。如今,烽煙再起。4月24日下午,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即日本無印良品公司,起訴北京無印良品等公司侵害商標權一案。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如何判定商標侵權
    延續多年的「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即是判定商標侵權的典型案例。近年來,兩家公司的商標糾紛一直在持續,訴訟結果也是各有勝負。商標之爭背後,如何更好地保障商標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始終受到業界的關注。此前,一審法院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判決,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賠償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合理支出,共計40萬餘元。提起無印良品,除了人們熟知的主要經營生活雜貨等商品的日本品牌,也許少有人知道,國內也有一家生產銷售家紡用品的「無印良品」。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如何判定商標侵權?
    延續多年的「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即是判定商標侵權的典型案例。近年來,兩家公司的商標糾紛一直在持續,訴訟結果也是各有勝負。商標之爭背後,如何更好地保障商標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始終受到業界的關注。此前,一審法院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判決,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賠償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合理支出,共計40萬餘元。  提起無印良品,除了人們熟知的主要經營生活雜貨等商品的日本品牌,也許少有人知道,國內也有一家生產銷售家紡用品的「無印良品」。
  • 「無印良品」和「無印良品」,如何抉擇?
    日本無印良品和中國無印良品的官司打了十幾年,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知道,談到無印良品這家公司,其實大部分中國人都認為他是日本的品牌,所以更多人認為中國的品牌是抄襲了日本,是品牌侵權。但是兩家公司在中國十幾年的明爭暗鬥當中,打了大大小小不下於10場官司,卻各有勝負呢。
  • 中日「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十年爭奪究竟花落誰家?
    中日「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十年爭奪究竟花落誰家?除了這個文青範滿滿的「日本雜貨鋪」,也許很少有人知道北京也有一個生產銷售家紡用品的「無印良品」,正是這個有些「默默無聞」的國產無印良品,以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為由,把日本無印良品告上了法庭。
  • 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糾紛: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
    商標之爭背後,如何更好地保障商標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始終受到業界的關注。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2019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上訴請求,維持原判。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延續多年的「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即是判定商標侵權的典型案例。近年來,兩家公司的商標糾紛一直在持續,訴訟結果也是各有勝負。商標之爭背後,如何更好地保障商標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始終受到業界的關注。此前,一審法院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判決,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賠償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合理支出,共計40萬餘元。提起無印良品,除了人們熟知的主要經營生活雜貨等商品的日本品牌,也許少有人知道,國內也有一家生產銷售家紡用品的「無印良品」。
  • 松井忠三:無印良品爆品模式
    再結合對三大巨頭公司在開發PB商品(自有品牌商品或中間商品牌商品)上陷入苦戰的觀察,促使無印良品跳出了常規思路,提出了自己的理念——「有理由的便宜」——以低三成的價格,為顧客提供與百貨店同品質的商品,從此奠定了無印良品在商品開發上的根本思路。01如何實現有理由的便宜?
  • 無印良品沒有秘密-虎嗅網
    岡田清常常來中國,他最有名的身份是無印良品前執行董事。20世紀80年代,岡田作為商品開發擔當,參與了無印良品的成立。>創立之初,無印良品提出的口號是「有理由的便宜」。初創元老岡田見證了無印良品從0到1的完整過程,用前社長松井忠三的話說,從1990年到1999年的十年間,是一帆風順的幸福十年,不僅完成了五年內上市的目標,銷售額的紀錄也不斷刷新,利潤從1億日元一路攀升到136億日元。松井1992年加入MUJI的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曾是岡田的部下。
  • 順流逆流:無印良品的潮頭之戰
    自2007年入駐美國後,無印良品經營狀態一直不鹹不淡,高昂的租金和對海外文化的不了解導致無印良品在歐美市場逐漸陷入苦戰,近年都處於連續虧損狀態,財報顯示,截止今年2月的一財年最終虧損18億日元(約合1.1億元人民幣),前一財年虧損9.4億日元(約合5960萬元人民幣)。在中國市場,無印良品近三年被爆十餘次質量問題,五年間連續降價11次。一時間,無印良品變無印「涼」品。
  • 日本無印良品MUJI敗訴中國無印良品,日媒和網友都表示驚呆了!!
    相信大家對日本無印良品MUJI很是熟悉吧,因為它家的產品有不錯的保障,擁有著大批的粉絲。
  • 無印良品開始賣菜
    投資界(ID:pedaily2012)獲悉,日前,無印良品官宣將在中國施行MUJI marché(菜市場)生鮮計劃,其中國首店將入駐上海瑞虹天地。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無印良品首次將菜市場開到中國。與傳統生鮮市場不一樣的是,無印良品的生鮮超市內部設計仍以MUJI簡約風為主,除了售賣鮮魚、生肉、蔬果等生鮮農副產品外,還提供現場加工和用餐服務,消費者可親自參與食材的料理。
  • 無印良品破產了?這是真的嗎?
    最近一段時間,世界零售市場可謂是波譎雲詭,大量企業面臨著巨大的困境,這不,著名的零售巨頭無印良品也扛不住了! 7月10日,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良品計劃宣布,其美國子公司已申請破產,負債6400萬美元(約合67億日元)),原因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自3月17日起美國所有門店被迫暫停運營
  • 無印良品下沉賣菜,能否重拾年輕人的歡心?
    無印良品在中國陷入經營困境,失寵於中產階級已是不爭的事實,高冷的無印良品試圖用「人情味」來重拾年輕人的歡心,它能成功嗎?跨界的邏輯無印良品運營公司良品計劃會長金井政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現在城市人與食品生產者的距離越來越遠,我們每天都在消費,卻不知道產地生產者們的辛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