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和「無印良品」,如何抉擇?

2020-12-25 平面社會

日本無印良品和中國無印良品的官司打了十幾年,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知道,談到無印良品這家公司,其實大部分中國人都認為他是日本的品牌,所以更多人認為中國的品牌是抄襲了日本,是品牌侵權。但是兩家公司在中國十幾年的明爭暗鬥當中,打了大大小小不下於10場官司,卻各有勝負呢。

兩家公司的名稱都叫無印良品,我在標題裡面一個無字用大寫,一個無字用小寫,其實只是為了區分標題重複,日本無印良品,他在日本和臺灣地區以及非大陸的華語區,無字用的都是大寫,而在大陸地區用的就是小寫。所以在中國大陸地區,不管是日本的無印良品,還是中國的無印良品,他們用的4個字都是小寫。也就是說他們的中文商標完全重合。

那麼到底是誰侵權了?既然一個官司能打十幾年,就不會像大家想的那麼簡單,我承認大家認識無印良品這個品牌,是因為它是來自日本,大家的心裏面對日本無印良品這個品牌的認同感更高一些,對中國的無印良品幾乎是無感,但是不代表它不存在。中國的無印良品它不但存在,而且還存在的很合理。

請注意,中國無印良品的品牌是在2001年註冊的,而日本的無印良品是2005年才進入中國的。這一下你就明白為什麼一個官司能打十幾年了吧。原因很簡單,就是你日本的無印良品來到中國的時候,中國已然存在了一個無印良品的品牌,而且是完全合理合法的註冊。這就是這個官司更難打的原因。品牌的大眾形象是日本的無印良品形成的,但是品牌的註冊商標中國人在前面。

打個比方吧,就像一個流量明星唱了一首大家非常喜歡的歌,整個社會都耳熟能詳。但是在這首歌還沒紅之前,就有人寫過了歌名完全一模一樣的另一首歌。更奇怪的是,不但歌名一樣,而且歌詞大意和旋律都差不多。中國無印良品和日本無印良品,他們不但商標重合,而且所經營的範圍也大同小異,都是在註冊條款裡寫得清清楚楚的。

這種情況下你很難說這首歌到底是誰的,雖然你的名氣很大,但是確實在你之前就能寫過這首歌了,能怎麼辦呢?寫到這裡,很多人會想說,應該是中國的無印良品提前剽竊了日本的無印良品,然後搶先註冊,這樣的說法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你找不到他提前剽竊的證據,法律是不予採納的,在法庭上只講證據。

好了,寫到這兒吧,希望能給大家提個醒,商標註冊的重要性。

相關焦點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如何判定商標侵權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2019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上訴請求,維持原判。當市場上「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僅有一字之差,誰的商標是「正品」,自然會引起雙方以及消費者的注意和甄別。經過調查,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認為,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生產、銷售的腈綸毛毯、麻平織床罩、無印良品MUJI羊毛可洗床褥、無印良品MUJI棉天竺床罩等商品侵害其對涉案商標享有的專用權,遂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如何判定商標侵權?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2019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上訴請求,維持原判。  當市場上「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僅有一字之差,誰的商標是「正品」,自然會引起雙方以及消費者的注意和甄別。經過調查,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認為,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生產、銷售的腈綸毛毯、麻平織床罩、無印良品MUJI羊毛可洗床褥、無印良品MUJI棉天竺床罩等商品侵害其對涉案商標享有的專用權,遂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一字之差,誰是正品?
    商標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權糾紛案透析董磊近年來,隨著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的增強,商標領域糾紛日益增多,且商標侵權形式日趨多樣化、複雜化,如何判定構成商標侵權,商標是否相同或者近似,是否容易導致混淆等問題,往往是糾紛雙方爭論的焦點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2019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上訴請求,維持原判。當市場上「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僅有一字之差,誰的商標是「正品」,自然會引起雙方以及消費者的注意和甄別。經過調查,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認為,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生產、銷售的腈綸毛毯、麻平織床罩、無印良品MUJI羊毛可洗床褥、無印良品MUJI棉天竺床罩等商品侵害其對涉案商標享有的專用權,遂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
  • 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糾紛: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
    商標之爭背後,如何更好地保障商標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始終受到業界的關注。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2019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上訴請求,維持原判。
  • 無印良品和無印良品,傻傻分不清,你買的東西是「山寨」嗎?
    河南商報記者 張晶晶 首席記者 孫科提到「無印良品」,你最先想到什麼——是琳琅滿目充滿文藝範的「日本雜貨鋪」?還是「默默無聞」,銷售家紡用品的國產店鋪?如今,中日「無印良品」之爭落下帷幕,法院認定日本無印良品對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構成商標侵權,判令其立即停止侵權,並賠償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等共計40多萬元。
  • 真假「無印良品」傻傻分不清楚!杭州一「無印良品」店被起訴
    在杭州市臨平歡樂城一樓,有一家名叫「無印良品NaturalMill」的店鋪。這家店的裝修設計、產品類別等都與日本「無印良品」門店極為相像,但在招牌上,「無」變成了「無」,英文「MUJI」變成了「NaturalMill」。11月8日,這家店鋪的經營者和產品的生產者一起被日本「無印良品」品牌的所有人告上了法庭。
  • 日本「無印良品」VS中國「無印良品」,究竟誰在「偷梁換柱」?
    2019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一份二審民事判決,認定日本無印良品的經營主體「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下稱「良品計畫」)及其上海公司侵犯了棉田公司的「無印良品」商標權。法院認為,日本無印良品在浴巾、面巾、被套、枕套等產品上使用的「MUJI/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標誌,與棉田公司的第7494239號第24類「無印良品」商標構成相同或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
  • 降價的無印良品,其實早就「掉價」了
    /@七月的錢多多大多數人也許和現場那些人一樣,對無印良品這個乾淨又簡約的「老朋友」頗有好感。只不過,昔日鐵粉們,似乎早已想不起來上一次逛無印良品是什麼時候。所謂極簡生活的各種「良品」,在中國逐漸爛了大街,無印良品已不再特別。
  • 消費者抖音上買到「無印良品」後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同時, 於女士還發現,最近在成都多家商場附近也有「無印良品」的櫃檯或展銷攤位在打折促銷,售賣一些家居用品,從商標、包裝等外觀上和日本的無印良品看起來很相似,「連商標都做得差不多太難辨認,我覺得很容易就沒看出來。」於女士有些疑惑,市場上這麼多「無印良品」該如何辨別呢?隨後,紅星新聞記者展開了調查。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再掀波瀾 北京「無印良品」被判侵權日方獲賠...
    該店鋪門頭、牆面、陳設、宣傳物等處使用了和日本「無印良品」類似的標識,易讓顧客誤認為該店鋪及其銷售的商品與日本「無印良品」存在特定聯繫。 日本「無印良品」表示,其為第4471277號、第30514711號「無印良品」商標在第35類商品上的註冊商標專用權人,文某經營的店鋪侵犯了原告第4471277號商標權,同時構成不正當競爭。
  • 東京無印良品銀座酒店:樓下便是全球最大無印良品旗艦店
    東京無印良品銀座酒店MUJI HOTEL GINZA地理位置:日本東京都中央區銀座3丁目3番5號 6F。位於東京商戰熾烈的銀座,在這裡的老字號百貨店、名店、新店及特色路面店鱗次櫛比。△ATELIER MUJI GINZA,是無印良品打造的綜合型設計文化的傳播基地,包括展示手工藝與設計相關內容的兩個「Gallery」、可一邊品嘗咖啡美酒一邊相聚暢談的「Salon」、擺滿了設計與藝術類書籍的「Library」、還設有可舉辦各類活動的「Lounge」,無印良品從這裡廣泛傳播放眼未來的思考與信息。△「Salon」擺放著寬大的楠木吧檯和舒適桌椅。
  • 日本無印良品MUJI敗訴中國無印良品,日媒和網友都表示驚呆了!!
    「無印良品」商標侵害了北京棉田紡織品商標權,此後,「正品」(良品計畫株式會社、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需放棄使用「無印良品」商標,並向「山寨」(北京棉田紡織品公司、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賠償62萬元。
  • 失控的無印良品
    從經營來看,到去年年底無印良品在中國已經開滿了 100 家門店,單是 12 月一個月就開店 12 家,速度驚人,今年開店的進度更是有增無減,預計今年內將在成都開出中國第一家 MUJI cafe 和餐廳,並首次引入家電產品——對於無印良品來說,這似乎正是一個全盛的階段。不過,在我們熟知的禪意、慢生活的品牌氣質下,你不覺得無印良品開店太快了嗎?
  • 直播秒殺價買到「無印良品」,女子收貨後懵了…
    同時, 於女士還發現,最近在成都多家商場附近也有「無印良品」的櫃檯或展銷攤位在打折促銷,售賣一些家居用品,從商標、包裝等外觀上和日本的無印良品看起來很相似,「連商標都做得差不多太難辨認,我覺得很容易就沒看出來。」於女士有些疑惑,市場上這麼多「無印良品」該如何辨別呢?隨後,紅星新聞記者展開了調查。
  • 無印良品爆品模式
    但很遺憾,無一取得成功。無印良品當時隸屬於西友集團,西友在商品開發上的一大特點就是高度關注顧客,無印良品也傳承了這種積極聽取顧客心聲和意見的優秀傳統,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觀察和發現,也給此後無印良品的商品開發帶來重要啟示。
  • 無印良品《掌心》
    第八十一期帶你聽情歌之無印良品《掌心》《掌心》由王裕宗作詞光良作曲無印良品演唱,收錄於無印良品1995
  • 無印良品是時候「下行」了
    不過,疫情只是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破產的加速器,畢竟其美國業務已經連續三年虧損,上財年虧損就約在1000萬美元。事實上,營收額貢獻率僅在2.5%左右的美國業務,對無印良品的衝擊並不大,如今,無印良品真正需要焦慮的,是它在中國市場的前路。在門店數量和銷售額佔比均超過全球業務一半比例的中國市場,無印良品中國同店銷售在2016年後便一路下滑,至今未止住頹勢。
  • 無印良品破產保護 無印良品申請破產保護是為何
    7月10日,據路透社報導,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yohin Keikaku Co)周五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已經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負債6400萬美元(約合67億日元)。不過,無印良品強調,在美申請破產不影響全球其它市場的正常運營。
  • 粉絲逃離的無印良品,到底做錯了什麼?
    誕生於日本泡沫經濟時期的無印良品,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其推崇的堅持與共鳴更是成為眾多粉絲和企業的精神引領。而近幾年來,無印良品的表現令人大跌眼鏡,產品質量問題、降價消息頻出、本土化隱疾爆現,甚至其母公司曝出巨額逃稅的醜聞,這些都與其品牌調性產生了嚴重的背離。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跌下神壇,那個「自然、當然」皆自在的它到底做錯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