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逃離的無印良品,到底做錯了什麼?

2020-12-25 品質中國

文/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過去一年,是無印良品被唱衰得最激烈的一年。1980年,無印良品以牛皮紙作為背景,亮相整個日本,這個簡單的設計一用就是40年。誕生於日本泡沫經濟時期的無印良品,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其推崇的堅持與共鳴更是成為眾多粉絲和企業的精神引領。而近幾年來,無印良品的表現令人大跌眼鏡,產品質量問題、降價消息頻出、本土化隱疾爆現,甚至其母公司曝出巨額逃稅的醜聞,這些都與其品牌調性產生了嚴重的背離。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跌下神壇,那個「自然、當然」皆自在的它到底做錯了什麼?紛紛逃離的粉絲西南最大的商圈,恢復了營業。位於該商圈二樓的無印良品門店也亮起了燈。作為無印良品的鐵粉,朱文養成了到任何商圈逛街,只要有無印良品的,都會第一時間先去逛一逛。對很多粉絲來說,逛無印良品不是一定奔著購物去的,而是喜歡其中的氛圍。「喜歡商品的陳列方式、喜歡充滿生活氣息的裝修風格。」朱文告訴鋅刻度,就連他的兩個孩子都喜歡一進門就奔到無印良品的沙發家居的展示區域,坐在懶人沙發上玩耍。但是作為十幾年的鐵粉,朱文卻對無印良品近來的表現顯得很失望。首先,他一直使用的無印良品一款植物皂質沐浴液,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很難再買到。這次商圈復工開業,朱文第一時間去到門店,還是撲了空。「在去年,替換裝就開始缺貨,後來正裝也缺貨了,到最後幾乎就買不到了。」朱文告訴鋅刻度,其實一款產品的短缺甚至停產對任何品牌來說都比較正常,但他之所以會覺得失望是因為,每次向店員諮詢到相關情況,對方給出的反饋不像是一個大品牌應有的服務標準。「要麼是回答,不知道;要麼是,說要去問問給個回復就不了了之」,而最近這次店員對此回答是:疫情之後剛剛復工,一切貨品都還在路上,請耐心等下。可是大半個月過去了,朱文還是沒有看到相關商品出現。其實朱文很早就發現,他經常逛的這家無印良品門店從這兩年開始,其洗護用品就開始陸續缺貨,一些以前用過的洗面奶之類的都已經再也見不到了。鋅刻度也在該無印良品門店的洗護用品區域發現,貨架上只有少許洗髮用品和洗手液等產品,其他位置全部被空瓶子代替。以前的一些剩餘產品也已經全部以打折促銷在做處理了。跟朱文一樣對無印良品近幾年的表現感到失望的還有楊晶。楊晶是自由攝影師,日常打扮都是一身MUJI風,她甚至還把自己的家也裝成了滿滿的MUJI風。而放在書櫃裡的《MUJI 無印良品》這本書中,對楊晶的職業生涯還產生過重要的影響。「簡單風格、棉麻品質,輕鬆的生活方式,讓我覺得很舒服。」讓她死心塌地粉了十多年。楊晶告訴鋅刻度,以前覺得無印良品的服裝、家居用品在品質上很難找到替代品,而且在風格上面非常鮮明,「當時雖然價格比較高,但依然願意買單。現在,無印良品降價頻繁,但產品的品質明顯不如從前了。」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已經連續11次降價。有媒體報導指出,無印良品降價策略是為了「討好」中國市場消費者,但粉絲似乎並不買帳。朱文就覺得無印良品的降價策略其實是對其逐漸喪失競爭力的表現之一。而楊晶表示,現在出現的很多國產品牌類似全棉時代之類的,在產品的品質上都超過無印良品了。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計劃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無印良品中國市場同店銷售首次出現下跌,銷售下滑2.2%,側面說明粉絲在逃離。無印良品不再那麼「孤傲」,走迎合市場的路線,消費者情懷隨之磨滅,也許正是其MUJI特質走向衰退的最真實寫照。

「良品」優勢不再與無印良品素來的形象有些相悖,涉嫌漏報稅款的消息成為了與其最相關的關聯詞。一邊是東京國稅局認為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與中國子公司涉嫌以「轉移定價」的方式避稅,另一邊是無印良品中國總部稱「與東京國稅局所持意見有所不同。」之後,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已向日本和中國的稅務當局,提出了雙邊預約定價安排申請。漏稅的爭議暫告一段落,但無印良品的糟心事卻不止於此。更為糟糕的是,屢屢爆出的質量問題,無印良品似乎已經漸漸從「高價高質」的神壇上跌了下來。譬如,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發布檢測報告稱,無印良品售賣的一款產地為馬來西亞的榛子燕麥餅乾,包含具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環氧丙醇和丙烯醯胺。

「無印良品之前的質量的確很不錯,而且設計比較簡潔,是我很喜歡的風格。」Ruby從上大學開始,就成為了無印良品的忠實粉絲,從文具衣服到家居用品,幾乎都習慣了「muji風」。但Ruby自己也記不清,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再將無印良品視作首選,「無印良品變得有點不上不下。」Ruby談到無印良品的食品來自日本輻射區等負面新聞不斷爆出,自己已經難以信任。如今的無印良品,似乎從產品設計、質量、價格等多方面都不再如往日般不可替代。「信徒們」的圍追堵截在質量頻頻暴雷、價格持續下降卻收效甚微的情況下,帶給無印良品更大影響的,或許是創新的乏力,以及諸多模仿者的異軍突起。無印良品創始人小池一子曾經提到,「我們在做很多產品開發或者是做很多東西的時候,大自然是我們取之不盡的老師。無印良品的哲學也一直秉持著這一哲學。」但這一哲學理念,卻在後來的創新中並不多見。例如在上海淮海路開出的首家餐廳「MUJI Diner」,就被不少食客詬病為「不想推薦的餐廳」。只有完全貫徹「MUJI」風的無印良品酒店才勉強收穫了好評,而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消費者更願意買帳的,還是原來那個純粹的「MUJI」。擺在無印良品面前的,一邊是繼續高冷地做自己,另一邊是迎合市場改變自己,很明顯,無印良品選擇了後者。但它做得不夠徹底,所以近些年來,我們才看到了一個搖擺不定的無印良品。

也正是在這個空檔,市場上開始不斷湧現出強勁的競爭對手,甚至可以說陷入了群雄爭霸的鏖戰中。線下門店有名創優品、NOME等品牌的夾擊,線上又有網易嚴選、京東京造、淘寶心選、米家有品等電商頭部企業的阻擋。而相比以往的老牌競爭對手——大創、優衣庫、亞馬遜等,無印良品無論是出新品的頻率,還是聯名IP的互動吸粉,亦或是線上線下的營銷,都顯得後勁不足。面對市場的衝擊,老粉絲的流失,無印良品其實仍有擁有品牌、口碑以及情懷等優勢。不過在新零售時代的迅速更迭下,如何吸引新粉絲,增強用戶粘性和忠誠度,依舊是無印良品無法逾越的難坎。一直以來擅長講故事的無印良品,或許還欠粉絲一章回歸本心的故事。

相關焦點

  • 消費者抖音上買到「無印良品」後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在國家知識產局商標局官網上顯示,輸入「無印良品」關鍵詞,檢索出從1999年至2020年間共292件相關商標申請,其中商標名稱有無印良品、無印良品home、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家紡等,於女士有些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 「無印良品」和「無印良品」,如何抉擇?
    日本無印良品和中國無印良品的官司打了十幾年,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知道,談到無印良品這家公司,其實大部分中國人都認為他是日本的品牌,所以更多人認為中國的品牌是抄襲了日本,是品牌侵權。但是兩家公司在中國十幾年的明爭暗鬥當中,打了大大小小不下於10場官司,卻各有勝負呢。
  • 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糾紛: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
    原標題: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糾紛: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來源:經濟日報商標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權糾紛案透析董 磊延續多年的「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即是判定商標侵權的典型案例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2019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上訴請求,維持原判。
  • 無印良品《掌心》
    第八十一期帶你聽情歌之無印良品《掌心》《掌心》由王裕宗作詞光良作曲無印良品演唱,收錄於無印良品1995
  • 失控的無印良品
    從經營來看,到去年年底無印良品在中國已經開滿了 100 家門店,單是 12 月一個月就開店 12 家,速度驚人,今年開店的進度更是有增無減,預計今年內將在成都開出中國第一家 MUJI cafe 和餐廳,並首次引入家電產品——對於無印良品來說,這似乎正是一個全盛的階段。不過,在我們熟知的禪意、慢生活的品牌氣質下,你不覺得無印良品開店太快了嗎?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一字之差,誰是正品?
    商標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權糾紛案透析董磊近年來,隨著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的增強,商標領域糾紛日益增多,且商標侵權形式日趨多樣化、複雜化,如何判定構成商標侵權,商標是否相同或者近似,是否容易導致混淆等問題,往往是糾紛雙方爭論的焦點
  • 無印良品破產保護是什麼意思 無印良品申請破產保護原因
    7月10日,據路透社報導,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yohin Keikaku Co)周五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已經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負債6400萬美元(約合67億日元)。不過,無印良品強調,在美申請破產不影響全球其它市場的正常運營。
  • 無印良品跨界餐飲
    12月20日,無印良品(MIJI)首間餐廳Café & Meal MUJI在臺北阪急百貨開幕,簡約清爽的裝潢、在地自然的食材,以及半自助式的點菜方式,一開幕就成為大排長龍的人氣餐廳,這也是無印良品在日本本土之外,繼香港、成都之後的海外第三家餐飲店。
  • 無印良品:「去品牌化」的品牌化
    無品牌?提起「無印良品」這個品牌,你第一個會聯想到哪個關鍵詞?以「去品牌化」聞名的無印良品在國內有著一眾信徒,他們希望在中國複製無印良品在日本的成功,然而這條路似乎並不好走,不僅是他們很艱辛,就連先行者無印良品在中國也沒混出個門道。
  • 無印良品為何跨界開餐廳? 去無印良品喝杯咖啡可好?
    「無印良品開餐廳?」很多人聽到時或許都會疑問,無印良品不是賣家居、文具和服飾用品的品牌嗎?怎麼會跑來開餐廳?
  • 無印良品爆品模式
    但很遺憾,無一取得成功。無印良品當時隸屬於西友集團,西友在商品開發上的一大特點就是高度關注顧客,無印良品也傳承了這種積極聽取顧客心聲和意見的優秀傳統,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觀察和發現,也給此後無印良品的商品開發帶來重要啟示。
  • 日本「無印良品」VS中國「無印良品」,究竟誰在「偷梁換柱」?
    一年前,一件由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下稱「棉田公司」)註冊在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等商品類別上的「無印良品」商標,曾讓「日本『無印良品』敗訴中國『無印良品』」的輿論甚囂塵上。然而時間來到2019年,「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卻並未塵埃落定,形勢反而更加複雜。
  • 無印良品是時候「下行」了
    不過,疫情只是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破產的加速器,畢竟其美國業務已經連續三年虧損,上財年虧損就約在1000萬美元。事實上,營收額貢獻率僅在2.5%左右的美國業務,對無印良品的衝擊並不大,如今,無印良品真正需要焦慮的,是它在中國市場的前路。在門店數量和銷售額佔比均超過全球業務一半比例的中國市場,無印良品中國同店銷售在2016年後便一路下滑,至今未止住頹勢。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如何判定商標侵權
    商標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權糾紛案透析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2019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上訴請求,維持原判。
  • 為什麼無印良品開餐廳?
    「無印良品開餐廳?」很多聽到時或許都會疑問,無印良品不是賣家居、文具和服飾用品的品牌嗎?怎麼會跑來開餐廳?其實,像無印良品這樣,跨業開餐飲的品牌還不少,例如法國化妝品品牌歐舒丹(L'OCCITANE),也在亞洲開了歐舒丹咖啡。
  • 無印良品(Muji)貴麼 是什麼檔次
    無印良品(Muji)是知名雜貨品牌,中端價位。無印良品是一個日本雜貨品牌,在日文中意為無品牌標誌的好產品。產品類別以日常用品為主。產品注重純樸、簡潔、環保、以人為本等理念,在包裝與產品設計上皆無品牌標誌。
  • 無印良品破產保護 無印良品申請破產保護是為何
    7月10日,據路透社報導,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yohin Keikaku Co)周五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已經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負債6400萬美元(約合67億日元)。不過,無印良品強調,在美申請破產不影響全球其它市場的正常運營。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如何判定商標侵權?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2019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上訴請求,維持原判。此前,一審法院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判決,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賠償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合理支出,共計40萬餘元。  提起無印良品,除了人們熟知的主要經營生活雜貨等商品的日本品牌,也許少有人知道,國內也有一家生產銷售家紡用品的「無印良品」。
  • 在無印良品門店工作是什麼體驗
    在無印良品門店工作是什麼體驗
  • 無印良品申請破產?在無印良品兼職受影響嗎?
    圖片來源:新華網 北京時間7月19日,受新冠疫情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向德拉瓦州一家法院申請破產保護,該公司在破產申請中列出的資產和負債在5000萬到1億美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