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再掀波瀾 北京「無印良品」被判侵權日方獲賠...

2020-12-25 騰訊網

來自日本的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下簡稱:日本「無印良品」)與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無印良品」)針對「無印良品」商標的爭奪再掀波瀾,北青-北京頭條記者13日獲取的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近日發布的民事判決書顯示,針對日本「無印良品」起訴北京「無印良品」侵權及不正當競爭一事,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近日一審判決北京「無印良品」立即停止侵犯日本「無印良品」的兩項註冊商標專用權,並與另一被告共同賠償日本「無印良品」10萬元。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注意到,這並非兩家「無印良品」的首次交鋒,去年底,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曾判決日本「無印良品」停止侵犯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而此次法院判決所涉及的商標與北京市高院判決時所涉及的商標並不相同。

日本「無印良品」起訴北京「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

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近日發布的判決書顯示,日本「無印良品」向法院起訴稱,杭州市餘杭區的個體經營者文某在位於杭州市餘杭區的華元歡樂城中經營一家名為「無印良品|NaturalMill」的綜合性零售店鋪,銷售包括毛巾、洗浴用品、臥室用品、棉織品、服裝、文具、家具、食品、家庭日用品等在內的各類商品。該店鋪門頭、牆面、陳設、宣傳物等處使用了和日本「無印良品」類似的標識,易讓顧客誤認為該店鋪及其銷售的商品與日本「無印良品」存在特定聯繫。

日本「無印良品」表示,其為第4471277號、第30514711號「無印良品」商標在第35類商品上的註冊商標專用權人,文某經營的店鋪侵犯了原告第4471277號商標權,同時構成不正當競爭。因文某商店所售商品系北京「無印良品」生產,且該店是北京「無印良品」的加盟商,其在店鋪中的宣傳、裝潢等顯然是經過北京「無印良品」授意的,故日本「無印良品」將文某和北京「無印良品」告上法庭,認為二被告行為已構成共同侵權,要求停止對原告相關註冊商標專用權的侵害行為,停止使用相關店招和原木色裝修風格,並要求兩被告共同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321萬元。

對此,北京「無印良品」答辯稱,被告使用的24類無印良品商標,是棉田公司早於日本「無印良品」6年註冊並使用的商標。棉田公司早於2000年4月6日就申請註冊了第24類的「無印良品」商標。日本「無印良品」的註冊申請比棉田公司晚了2年,在中國大陸的使用比棉田公司晚了6年。

因此,北京「無印良品」表示,其所使用的第24類「無印良品」商標,是由棉田公司所有,主要使用在棉織品、毛巾、被罩、床罩等商品上。棉田公司許可北京「無印良品」使用第1561046號、第7494239號商標,並由其在部分網店中銷售24類的棉織品。

北京「無印良品」稱,此前,針對棉田公司持有的相關「無印良品」商標,日本「無印良品」提出了商標異議、異議覆審、行政訴訟、申訴再審等所有程序,最終被最高人民法院確認棉田公司所持有的商標在註冊時沒有惡意,可以註冊。

北京「無印良品」表示,其在門店招牌使用「無印良品」標識,目的是指示所售商品的來源,不是對35類服務商標的使用。

此外,北京「無印良品」認為,原告日本「無印良品」商業外觀沒有特有的裝潢,不享有專有權利,並表示北京「無印良品」歷經20年的發展,已成為國內知名的棉紡織品公司,其「無印良品」紡織品在全國範圍內有一定影響力,因此要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起訴。

法院經審理後認為,日本「無印良品」 經核准註冊德第4471277號「無印良品」商標,核定使用範圍為第35類商品,包括家庭日用品、醫藥製劑、化妝品、在線推銷(替他人);推銷(替他人)等,該商標已被相關部門認定為馳名商標。

2011年4月和7月,棉田公司經商標局核准分別註冊了第1561046號、第7494239號「無印良品」商標,核定使用商品範圍為第24類,並於2011年6月授權北京「無印良品」在指定地區使用「無印良品」第1561046號、第7494239號商標項下全部商品,並負責該品牌的生產、銷售及宣傳工作。

餘杭區法院判決:北京「無印良品」侵犯日方商標權 兩被告賠償10萬元

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認為,未經商標註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的商標以及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近似商標或在類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標且容易導致混淆的行為均屬於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鑑於涉案店鋪使用的上述「無印良品」、「無印良品」標識與日本「無印良品」第4471277號、第30514711號商標構成相同或近似商標,因此判斷二被告是否構成商標侵權的關鍵是二被告的涉案使用行為是否屬於在與第35類相同或類似服務上的使用行為,以及相關公眾是否會對其來源產生混淆誤認。

法院認為,涉案店鋪同時銷售床上用品、電器、廚具、服裝、食品、文具等各類商品,並通過貨架將其分類擺放,以便顧客瀏覽和購買,符合第35類零售商店服務特徵。此外,結合市場實際情況和業已成形的商業模式,二被告雖根據棉田公司授權享有「無印良品」或「無印良品」在第24類相關商品上的註冊商標使用權,但其使用範圍應以商標核定使用商品為限,不宜超出指示商品來源之所需。

因此,法院認定文某在其店鋪店招、牆體、陳列櫃、易拉寶、宣傳單、購物小票、購物袋、微信掃碼牌等上面使用「無印良品」、「無印良品」標識的行為,屬於在相同服務上使用與日本「無印良品」相同或近似商標,侵犯了日本「無印良品」涉案商標專用權。北京「無印良品」自認文某的上述使用行為系其授權使用,二者構成共同侵權。

法院最終判決,被告文某、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原告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第4471277號、第30514711號「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並於判決生效後十日內共同賠償原告經濟損失10萬元,駁回原告日本「無印良品」其他的訴訟請求。

此前日方曾因侵犯北京「無印良品」另一商標 被判賠62萬餘元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注意到,這並非兩家「無印良品」首次就商標權問題展開較量。

去年12月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決日本「無印良品」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此後,日本「無印良品」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掛出聲明,部分產品的名稱也從「無印良品MUJI」更改為「MUJI」。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在判決書中表示,該案所涉及的商標為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所有的第7494239號「無印良品」商標,核定使用在第24類「棉織品、毛巾、毛巾被、浴巾、枕巾、地巾、床單、枕套、被子、被罩、蓋墊、坐墊罩」商品上。與此次杭州餘杭區法院做出判決所涉及的日本「無印良品」第4471277號、第30514711號商標不同。

此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表示,被告日本「無印良品」 在浴巾、面巾、浴室用腳墊等被控侵權商品及商品包裝上和商品宣傳推廣中使用與涉案商標相近似的標識,構成了對北京「無印良品」等原告享有的註冊商標專用權的侵權,遂作出上述判決。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屈暢)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Qnews

有線索請私信或發郵件(shehui@ynet.com)

【版權聲明】本作品著作權歸北京青年報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如何判定商標侵權
    為此,商標法去年第四次修正,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也出臺了《商標侵權判斷標準》,加強商標執法指導工作,統一執法標準,強化商標專用權保護。延續多年的「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即是判定商標侵權的典型案例。近年來,兩家公司的商標糾紛一直在持續,訴訟結果也是各有勝負。商標之爭背後,如何更好地保障商標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始終受到業界的關注。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如何判定商標侵權?
    為此,商標法去年第四次修正,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也出臺了《商標侵權判斷標準》,加強商標執法指導工作,統一執法標準,強化商標專用權保護。  延續多年的「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即是判定商標侵權的典型案例。近年來,兩家公司的商標糾紛一直在持續,訴訟結果也是各有勝負。商標之爭背後,如何更好地保障商標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始終受到業界的關注。
  • 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糾紛: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
    原標題: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糾紛: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來源:經濟日報商標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權糾紛案透析董 磊延續多年的「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即是判定商標侵權的典型案例近年來,兩家公司的商標糾紛一直在持續,訴訟結果也是各有勝負。商標之爭背後,如何更好地保障商標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始終受到業界的關注。
  • 商標搶註還是正當維權?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為此,商標法去年第四次修正,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也出臺了《商標侵權判斷標準》,加強商標執法指導工作,統一執法標準,強化商標專用權保護。延續多年的「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即是判定商標侵權的典型案例。近年來,兩家公司的商標糾紛一直在持續,訴訟結果也是各有勝負。商標之爭背後,如何更好地保障商標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始終受到業界的關注。
  • 日本「無印良品」VS中國「無印良品」,究竟誰在「偷梁換柱」?
    一年前,一件由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下稱「棉田公司」)註冊在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等商品類別上的「無印良品」商標,曾讓「日本『無印良品』敗訴中國『無印良品』」的輿論甚囂塵上。然而時間來到2019年,「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卻並未塵埃落定,形勢反而更加複雜。
  • 無印良品真的「丟了商標」,只因商標註冊不全面!
    導語: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判定日本無印良品在一起與中國公司發生的「無印良品」商標侵權糾紛訴訟中敗訴。相信很多人對日本的「無印良品「並不陌生,殊不知,中國也有一個「無印良品」品牌。而就在此前,中國「無印良品」把日本無印良品MUJI告上了法院,索賠金額高達六十餘萬元。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決認為「商標註冊有地域性限制,良品計劃方侵害了中國北京棉田公司的商標權利」,維持了良品計劃敗訴的一審判決。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一字之差,誰是正品?
    為此,商標法去年第四次修正,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也出臺了《商標侵權判斷標準》,加強商標執法指導工作,統一執法標準,強化商標專用權保護。延續多年的「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即是判定商標侵權的典型案例。近年來,兩家公司的商標糾紛一直在持續,訴訟結果也是各有勝負。商標之爭背後,如何更好地保障商標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始終受到業界的關注。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日本公司敗訴 部分產品只能叫MUJI
    原標題:無印良品商標之爭:日本公司敗訴 部分產品只能叫MUJI   近日,北京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被要求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
  • 北京「無印良品」悄然開業 MUJI:商標訴訟仍未結束
    官司沒打完 北京「無印良品」現身望京  提起無印良品,人們都會想起那個設計簡約樸素的日本老品牌。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北京也有一家本土無印良品店,實體店鋪已於一個月前問世。而中日間有關「無印良品」商標的糾紛已持續了17年。  提起無印良品,人們都會想起那個設計簡約樸素的日本老品牌。
  • 中日「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十年爭奪究竟花落誰家?
    中日「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十年爭奪究竟花落誰家?除了這個文青範滿滿的「日本雜貨鋪」,也許很少有人知道北京也有一個生產銷售家紡用品的「無印良品」,正是這個有些「默默無聞」的國產無印良品,以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為由,把日本無印良品告上了法庭。
  • 消費者抖音上買到「無印良品」後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而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在24類商標「無印良品」註冊商標, 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第5類、8類、17類等多種類別註冊了無印良品以及無印良品muji的商標。經查詢,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曾在2020年6月3日在其官方微信號上發布聲明,稱本公司為「無印良品」、「無印良品」的相關商標的在24類類別商品上的合法持有者,未授權任何企業或個人在網際網路平臺進行直播和銷售相關「無印良品」、「無印良品」產品,如在相關產品直播中發生產品質量問題及商戶投訴、侵權等問題,均與本公司無關,本公司將依法保留追究相關組織者和主播侵權責任的權利。
  • 日本「無印良品」再告中國「無印良品」,一文讀懂兩家十多年商標...
    「無印良品」商標花落兩家在天貓上以「無印良品」為關鍵詞搜索店鋪,會跳出來兩個選項。一家是「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另一家則是「無印良品旗艦店」。前者是日本無印良品開設的網店,後者則是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旗下店鋪。
  • 無印良品和無印良品,傻傻分不清,你買的東西是「山寨」嗎?
    河南商報記者 張晶晶 首席記者 孫科提到「無印良品」,你最先想到什麼——是琳琅滿目充滿文藝範的「日本雜貨鋪」?還是「默默無聞」,銷售家紡用品的國產店鋪?如今,中日「無印良品」之爭落下帷幕,法院認定日本無印良品對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構成商標侵權,判令其立即停止侵權,並賠償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等共計40多萬元。
  • 「無印良品」和「無印良品」,如何抉擇?
    日本無印良品和中國無印良品的官司打了十幾年,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知道,談到無印良品這家公司,其實大部分中國人都認為他是日本的品牌,所以更多人認為中國的品牌是抄襲了日本,是品牌侵權。但是兩家公司在中國十幾年的明爭暗鬥當中,打了大大小小不下於10場官司,卻各有勝負呢。
  • 「無印良品」相關商標申請近三百件,消費者買的到底是哪家?
    消費者買到「無印良品」,但卻和日本的無印良品有區別雙十一促銷活動期間,市民於女士刷抖音時看到有售賣「無印良品」床上用品的直播,順手點擊進去看了看。「寫的是『無印良品官方帳號』,粉絲有十幾萬,頭像商標也和實體店類似。」接著,於女士打開了其中一件被套套裝的產品介紹詳細查看,介紹中宣稱「官方正品,假一賠三」。
  • 真假「無印良品」傻傻分不清楚!杭州一「無印良品」店被起訴
    原告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下簡稱良品計畫)認為被告杭州餘杭區南苑街道文氏佳品百貨店(以下簡稱佳品百貨店)、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無印良品公司)侵害了商標權,構成不正當競爭糾紛。原告起訴:侵犯商標權,構成不正當競爭原告起訴稱,佳品百貨店經營的名為「無印良品NaturalMill」綜合性店鋪,銷售與原告類似的產品,在店鋪門頭、牆面、廣告等多處顯著使用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標識,銷售的產品上也多處使用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無印工坊」標識。此外,該店鋪員工還在宣傳中聲稱其為「日本無印良品紡織類產品的代工商」,欺騙誤導消費者。
  • 直播秒殺價買到「無印良品」,女子收貨後懵了…
    而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在24類商標「無印良品」註冊商標, 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第5類、8類、17類等多種類別註冊了無印良品以及無印良品muji的商標。經查詢,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曾在2020年6月3日在其官方微信號上發布聲明,稱本公司為「無印良品」、「無印良品」的相關商標的在24類類別商品上的合法持有者,未授權任何企業或個人在網際網路平臺進行直播和銷售相關「無印良品」、「無印良品」產品,如在相關產品直播中發生產品質量問題及商戶投訴、侵權等問題,均與本公司無關,本公司將依法保留追究相關組織者和主播侵權責任的權利。
  • 日本無印良品MUJI敗訴中國無印良品,日媒和網友都表示驚呆了!!
    「無印良品」商標侵害了北京棉田紡織品商標權,此後,「正品」(良品計畫株式會社、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需放棄使用「無印良品」商標,並向「山寨」(北京棉田紡織品公司、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賠償62萬元。
  • 無印良品破產保護是什麼意思 無印良品申請破產保護原因
    7月10日,據路透社報導,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yohin Keikaku Co)周五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已經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負債6400萬美元(約合67億日元)。不過,無印良品強調,在美申請破產不影響全球其它市場的正常運營。
  • 無印良品是時候「下行」了
    在無印良品眾多的中國追隨者中,或許確實有一部分人沉迷的是無印良品強調的「家」的品牌認知以及其主張環保、反對過剩包裝的思想理念、推崇的人文情懷,但不可否認,在品牌逐漸壯大之後,無印良品的追逐者也不乏「慕名而來之人」,他們或許更為看重品牌背後的象徵意義,這與星巴克、喜茶被追捧的道理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