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塔諮詢:萬科、碧桂園、龍湖地產、龍光地產獲2019「均好」房企

2020-12-25 樂居財經

近日,由北京貝塔諮詢中心製作的《2019年度地產上市公司綜合實力排行榜》,聯合樂居財經、證券市場周刊首發。

綜合地產企業的規模、償債能力、運營效率、內生增長潛力、外生增長潛力指標,萬科、碧桂園、龍湖地產、保利地產、中梁控股、龍光地產、金地集團、新城發展、榮盛發展、中國海外、華潤置地、建發股份、濱江集團、世茂房地產、金科股份、中國奧園、招商蛇口、榮安地產、佳源國際、華僑城進入了2019年地產上市公司綜合實力排行榜的TOP 20。

正常情況下,規模、償債能力、運營效率、內生增長潛力、外生增長潛力這五個指標各20%權重;但當償債能力評分低於2分時,顯示企業面臨較嚴重的財務問題,此時,償債能力成為制約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最關鍵因素,相應的,償債能力評分的權重提高到40%,其他四項指標的權重比例調減到15%。

結果,133家地產上市公司綜合實力評分的均值為3.45分,中位數為2.79分。而合同銷售總額在百億以上的地產上市綜合實力評分的均值為5.31分,中位數為5.69分;其中,剔除規模因素後各項經營評分(償債能力、運營效率、內生增長潛力、外生增長潛力)均在2分以上、沒有顯著問題的公司有42家,佔銷售額百億以上的地產上市公司總數的51.2%;而各項經營評分均在5分以上、沒有明顯短板的公司有18家,佔銷售額百億以上的地產上市公司總數的22.0%;各項經營評分均在8分以上的「均好」公司只有4家,分別是萬科、碧桂園、龍湖地產、龍光地產;與之相對,銷售額百億以上的地產上市公司中有近五成企業都至少在一項經營評分上得分低於2分,即,面臨較嚴重的經營問題。由圖6.1可見,行業整體的經營狀況呈「金字塔」分布,處在頂端的「均好」企業佔比不到5%,而處在底層的「問題」企業佔比接近50%。

(備註:我們將各項經營評分均在8分以上的企業稱為「均好」企業;將各項經營評分均在5分以上,但至少有一項評分低於8分的企業稱為「良好」企業;將各項經營評分均在2分以上,但至少有一項評分低於5分的企業稱為「短板」企業;將至少有一項經營評分低於2分的企業稱為「問題」企業。)

綜合上述四項經營評分及規模評分,全體地產上市公司的綜合實力評分中,有11家公司的綜合實力評分在8分以上,佔地產上市公司總數的8.3%;有26家公司的綜合實力評分在5~8分之間,佔地產上市公司總數的19.5%;有46家公司的綜合實力評分在2~5分之間,佔地產上市公司總數的34.6%;有50家公司的綜合實力評分還不到2分,佔地產上市公司總數的37.6%。其中,萬科、碧桂園、龍湖地產、保利地產、中梁控股、龍光地產、金地集團、新城發展、榮盛發展、中國海外、華潤置地、建發股份、濱江集團、世茂房地產、金科股份、中國奧園、招商蛇口、榮安地產、佳源國際、華僑城進入了2019年地產上市公司綜合實力排行榜的TOP 20。

由表6.1可見,上述TOP 20公司平均的合同銷售總額為2,200億,平均的淨負債率為74.1%,中位數為66.2%,低於合同銷售總額在百億以上的地產上市公司的中位數水平(87.1%);平均面臨相當於總資產4.5%的中期資金缺口,中位數為-4.9%,風險頭寸也顯著小於銷售額百億以上的地產上市公司中期風險頭寸的中位數水平(-14.7%);在不擴張情況下,TOP 20公司平均的債務續借比例為18.4%,中位數為18.6%,顯著低於銷售額百億以上的地產上市公司債務續借比例的中位數水平(46.4%);結果,TOP 20公司平均的利息支出佔比為5.8%,中位數為6.1%,也低於銷售額百億以上的地產上市公司的中位數水平(10.6%);期限結構方面,TOP 20公司平均的低谷債務期限缺口僅2個月,中位數1個月,顯著低於銷售額百億以上的地產上市公司的中位數水平(14個月);相應的,TOP 20公司平均的償債能力評分為7.61分,中位數為7.76分,顯著高於銷售額百億以上的地產上市公司償債能力評分的中位數水平(4.07分);實際上,能夠進入TOP 20的公司,償債能力評分最低也有4.97分,即,TOP 20公司,在償債能力上幾乎都不存在短板。

在效率和成長潛力上,TOP 20公司也更佔優。由下表可見,TOP 20公司2019年平均的並表存量資產周轉率為0.458倍,中位數為0.374倍,高於合同銷售總額百億以上地產上市公司的中位數水平(0.278倍);TOP 20公司2019年平均的淨營業利潤率為19.7%,中位數為20.9%,也顯著高於銷售額百億以上的地產上市公司的中位數水平(15.8%);考慮低谷周轉速度後,TOP 20公司平均的綜合效率評分高達9.25分,中位數為9.44分,評分最低的也有6.60分,顯著高於銷售額百億以上的地產上市公司綜合效率評分的中位數水平(5.81分)。由於效率水平較高,所以,TOP 20公司平均的內生增長率為12.5%,中位數為10.0%,顯著高於銷售額百億的地產上市公司的中位數水平(3.9%);結果,TOP 20公司內生增長潛力的平均得分為8.74分,中位數為9.18分,最低評分4.18分,也顯著高於銷售額百億以上的地產上市公司內生增長潛力評分的中位數水平(3.88分)。回報率方面,TOP 20公司2019年平均的投入資本回報率為15.0%,中位數為13.8%,高於銷售額百億以上的地產上市公司的中位數水平(11.3%);與高回報相對的是低融資成本,TOP 20平均的綜合債務融資成本為7.0%,中位數為7.1%,也略低於銷售額百億以上的地產上市公司的中位數水平(7.4%);結果,TOP 20公司平均的投入資本回報率與債務融資成本之間的利差空間為8.0個百分點,中位數為7.6個百分點,顯著高於銷售額百億以上的地產上市公司的中位數水平(3.3個百分點);由此確定的外生增長潛力評分,TOP 20公司平均得分7.38分,中位數為7.61分,最低評分2.88分,平均得分高於銷售額百億以上的地產上市公司的中位數水平(3.26分)。

綜上,平均來看,TOP 20公司在各經營指標上都具有明顯優勢;並且,能夠進入TOP 20的企業都不是「問題」企業;在償債能力和綜合效率指標上都至少要優於行業平均水平;而在成長潛力指標上則至少不應處於行業第四分位;與經營效率和財務狀況相比,規模指標的作用反倒不是那麼重要了。

【關注百家號樂居財經,洞悉房產市場風雲變化。】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

相關焦點

  • 名校生稱霸地產圈!披荊斬棘的地產哥哥和他們的母校獨家盤點
    2004年7月至2012年8月任職於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區域投資運營管理部門總經理。於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彼獲委任為上海協信遠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副總裁及其上海區域總經理。2017年10月,佘潤廷加入新力控股擔任副總裁,2019年5月14日獲委任為新力控股執行董事。2020年佘潤廷加入協信,出任地產板塊總裁。
  • 疑似800萬買榜的龍光地產:不停歇的地王製造機
    今年前十個月龍光銷售額是966億,第一次衝進了行業前20名,超越了去年全年的銷售額。今年這種形勢,龍光仍然能實現這個數字,很不容易。這背後是龍光員工巨大的壓力。壓在他們肩上的,是一個看似無法完成的任務:拿地88天開盤。和這個速度比起來,宇宙第一房企碧桂園的高周轉真的不算啥。畢竟作為「地王製造機」,龍光的豪橫是骨子裡的。
  • 地產江湖反腐風暴:涉及萬達保利融創等十餘家房企,金額動輒過億
    房企的內部腐敗並不是偶發性事件,除了萬達以外,像萬科、恆大、龍湖、金科等房企,都長期設立內部監察部門。 知名地產分析師嚴躍進曾表示:" 地產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行情好的時候,某些崗位的人動動心思,輕輕鬆鬆便可撬動一座金庫,這使得地產圈貪腐案頻發成為一種常態。"
  • 房企高管的一次群體滑坡
    新世界來的陳觀展、招商商置來的毛偉東、龍湖的胡浩,高管一茬接一茬地換,短的入職1個月即撤,長的一年。 最近走人的吳劍,2019年8月加盟,2020年12月確定離職,待16個月算久的了。 狗蛋基友、地產江湖百曉生狗剩表示:應該是熬了16個月。
  • 激蕩四十年——地產風雲錄(上)
    這些房企大多發源於深圳,如萬科、金地集團、華僑城、龍光控股、中糧地產等,其次集中在廣州,如恆大地產、保利、富力地產、時代控股、雅居樂等。 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粵系房企綜合實力突出,具備較強的競爭力。
  • 假如失去地產,房企能搞「醫療」嗎?
    那時候老大萬科拋出「地產白銀時代論」,威力和「活下去」差不多,於是一群小弟們紛紛開始尋求多元化,又恰逢「醫改東風」迎面吹,所以就有了房企扎堆布局醫療大健康的現象。 頭部房企裡最先「求醫」的是萬科,那會萬科還是老王的時代。
  • 新增9家有6家來自大灣區 千億規模房企擴容至44家
    華發股份雖然沒有公布2020年銷售業績,但2019年銷售額達到922億元,距離千億僅有不到80億元的差距。根據克而瑞和中指院等第三方機構數據,新希望地產2020年銷售額為1033億元,首次實現千億規模。加上新希望地產,2020年新晉千億房企數量是9家,2018年共有13家房企首次進入千億陣營。
  • 昭萍地產|萍鄉人:地產圈有多亂?(二)
    叄 江西本土房企,黑馬,總部遷移上海,已上市的心例地產。 近日,心例地產在南昌舉辦2019年度人力資源供應商大會。 心例地產集團人力中心負責人、副總經理Y先生、集團組織發展總監B先生2人聯手操辦。
  • 新增9家有6家來自大灣區,千億規模房企擴容至44家 - 經濟觀察網...
    華發股份雖然沒有公布2020年銷售業績,但2019年銷售額達到922億元,距離千億僅有不到80億元的差距。根據克而瑞和中指院等第三方機構數據,新希望地產2020年銷售額為1033億元,首次實現千億規模。加上新希望地產,2020年新晉千億房企數量是9家,2018年共有13家房企首次進入千億陣營。
  • 深圳神秘地產二代:父親是「地王」,24歲成最年輕女富豪,入外籍
    除了國籍,根據龍光地產當時上市的招股書顯示,紀凱婷也已經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並且通過家族信託持有龍光地產85%的股份。 11月27日,胡潤發布的胡潤女企業家榜顯示,碧桂園39歲的楊惠妍以2250億元的身家連續四年蟬聯中國女首富。 而在這個榜單中,還有一個名字引人注目,那就是龍光地產創始人紀海鵬的女兒紀凱婷,父女二人以680億元的身家位列第八。
  • 低調的潮汕80後「龍光公主」紀凱婷:從不露面,坐擁600億地產帝國
    引人注目的是,該榜的第8位——龍光地產的「千金」紀凱婷,她是前十中最年輕的一位,僅31歲。 聚光燈下的「龍光公主」 對於紀凱婷,相信許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了。
  • 灣區紅利發酵 房企搶地生猛
    惠州中原地產戰略研究中心高級經理葉玉定透露。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雖然土地成交量有了大幅提升,但結合成交總金額核算下來的成交樓面價卻有了明顯下滑。如2019年,全市經營性用地成交地面價9555元/平方米,成交樓面價3689元/平方米,但2020年的經營性用地成交地面價僅為8060元/平方米,成交樓面價為2472元/平方米,樓面價同比下跌33%。
  • 21屆雙非本科逆襲:投遞72家房企,斬獲5家地產offer
    實習經歷:一家top70房企實習和一段施工單位實習經歷;校園經歷:擔任學生會主席,拿過一些榮譽和獎學金。從2019年11月開始為加入地產做準備,到2020年11月拿到滿意的offer,期間的經歷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第一階段:了解地產,拓寬渠道(2019.11-2020.3)對雙非本科來講,學校幾乎是不可能有地產宣講會的。
  • 龍光地產開年不懼疫情勇猛拿地 多元化轉型不平坦
    而在此背景下,各房企的拿地政策也出現了明顯的分化,一些房企選擇謹慎等待伺機而動,而部分房企則選擇高溢價加倉,這其中有些項目的盈利空間堪憂,甚至有虧本賺吆喝的風險。新浪財經大眼樓管特推出「疫情之下土地市場升溫,誰在高價拿地」系列報導。
  • 萬達、龍湖、萬科商業地產平面廣告三大門派哪家強?
    然而,道本記者注意到,二十個房地產廣告中只有六個與商業地產有關。   難道商鋪只要蓋得好,就能賣得好?萬達廣場就不需要打廣告?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在開賣後的三個月裡,南沙萬達廣場的招商廣告已屢登廣州各大報紙。   所以,道本商業地產策略中心認為,商鋪要賣得好,「牛皮」必須吹得好,通過各種「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營銷手段將商鋪賣出去。而萬達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 五礦地產首次披露千億目標
    首個長租公寓項目「北京拾貳悅」預計明年面市  新京報訊 (記者段文平)發布重組計劃兩年之後,12月12日,五礦集團旗下公司五礦地產正式對外披露了公司的戰略布局,積極推進"4+X"的區域布局,在深耕環渤海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中部城市群的基礎上,積極拓展成渝城市群等其他國家級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 如果這46家房企做春晚,他們大概會唱這首歌……
    龍頭房企碧桂園這兩年在高科技領域一直有突破,致力於機器人的各種研發。老大萬科一直最努力,也最有憂患意識。2018年一句「活下去」至今仍然非常鮮活,2019很多中小房企"丟了性命",而萬科還是好好地活著。 中國恆大:《big big world》 大盤!大格局!大戰略!大規模!恆大就是大!造就一個大世界!
  • 盤點:萬科、保利等房企「洋氣又響亮」的英文名
    隨著房企紛紛遠洋海外開發,大到上市籤合同,小到銷售派名片,更加都得附上英文名帖。 房企們該如何保持原有的讀音,又不丟失中文的氣度神採?讓小編來給你扒一扒這些地產大亨們都是如何給自己起英文名的。   普通話音譯派   萬科   Vanke   不是凡客   房企大佬們大多喜歡直接走拼音派,比如萬達Wanda,世茂Shimao,越秀Yuxue,奧園Aoyuan,頤和Yihe,華遠Huayuan
  • 與萬科、保利為鄰 大發地產高溢價成都搶得宅地
    距今最近的一次供地,還是2019年初萬科聯手成都香投以底價1230元/平方米競得的一宗商業用地,位於三河街道龍伏社區12、21、22組,用於打造天府沸騰小鎮。 此次土拍一共吸引了逾15家房企報名,包括保利、龍湖、旭輝、金地、德商、中州、大發、領地、金科等。
  • 神秘家族劍指地產千億
    直到2019年,權力的遊戲大致有了結局,家族重臣紀建德辭去執行董事、行政總裁的權利。大量明星經理人加盟龍光的消息鋪天蓋地。 就像皇馬組建銀河戰艦一樣,龍光的陣容堪稱地產界的全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