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石穿空】絕對鮮知的四十五種文房器玩

2021-03-02 驚濤拍岸
【亂石穿空】

書房是讀書人的天地,是讀書人生產精神產品的地方,一個人即使再刻苦,再勤奮,也需要休息,需要調養,中國文化講究埋頭拉車,更講究抬頭望路和積蓄力量。

書房也叫文房,在文房裡休息,閒下來的時候玩點啥呢?文房器玩有多少種品類?早在明代就有一個叫屠隆的人寫過一本《考槃餘事》,他在書中記載了具有代表性的四十五種文房器玩。

筆格、硯山、筆床、筆屏、筆筒、筆船、筆洗、筆覘、水中丞、水注、硯匣、墨匣、印章、書匣、印色池、糊鬥、蠟鬥、鎮紙、壓尺、秘閣、貝光、靉靆、裁刀、、剪刀、途利、書燈、香櫞盤、布泉、鉤、簫、麈、如意、禪燈、詩筒葵箋、韻牌、五嶽圖、花尊、鍾、磬、數珠、缽、番經、鏡、軒轅鏡、劍。

讀完這些名稱,是不是至少有一半讓你一頭霧水?第一次聽說?結合圖片,我就說一說這四十五種文房器玩的用途,使用方法,以及和現代生活的關係。若有耐心,細細讀之、品之,定能感受到悠久的中國文化帶給你的知識性和趣味性。距離產生美,這句話用在古董上更為適合。

凡事皆有天機,請釋躁矜平,看一看這些歲月供養的器物。


筆格架筆之用,也叫筆山、筆架。有多種造型和多種材料。


硯山,指原石製成的硯,既能當硯,又能賞石。


筆床,擱放毛筆的專用器物,有瓷、翡翠、紫檀、烏木等多種。


筆屏,插筆與袖珍小屏風合體的專用文房用品。有多種造型和多種材料,一直沿用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並且較為普極。


筆筒,放置毛筆器物,各種材料,各種形狀都有。


筆船,用於橫放毛筆,以木、牙、銅、玉質材料製作。多作長方形,口沿外撇,內設筆擱。


筆洗,洗涮毛筆之用,多為陶瓷、石頭等製成。


筆掭,伺候毛筆的文玩,測墨的濃淡。


水中丞,就是指水盂,是置於書案上的貯水器。有多種造型和多種材料。


水注,原名硯滴,滴水磨墨之用。明宣德年間,受阿拉伯人影響,曾燒造出的較大的青花水壺瓷器,常用於淨手或澆花。


硯匣,又叫硯盒,安置硯臺之用,多為優秀木材製成,常刻銘文。


墨匣,也叫墨盒,安置墨塊之用,類似小箱子。


印章,包括姓名、閒章、肖形章等,過去讀書人大多有多枚,齊白石就有「三百印石富翁」之署。


書匣,用於存放書、書札、柬帖的小盒子。


印色池,就是用其蓄藏印泥器物,多為瓷器和漆器。


糊鬥,用來盛放漿糊的器具。


蠟鬥,古時文人用蠟之處很多,緘封必用蠟,而不用糊。糊鬥和蠟鬥作用相同。圖為五彩雙喜花卉,圖無蓋,應有蓋。


鎮紙,寫字作畫時用以壓紙的東西,多為長方條形。


壓尺,用於壓紙,與鎮紙類似。圖為老銀十二生肖。壓尺一般多為金屬,壓紙需要重量。


秘閣,也叫臂擱,寫字作畫時用於支撐腕臂,不能或不想懸筆時可以省力。


貝光,用來砑光紙張的。砑光意思就是壓實磨光的紙張,常常用於好紙。最初以貝殼所制,故稱之為"貝光"。


靉靆(àidài),詞義:雲彩很厚的樣子,形容濃雲蔽日。古代此詞也代指眼鏡。


裁刀,用於裁紙。主要有金屬刀、竹刀和象牙刀。


剪刀,古稱鉸剪或鉸刀,一種剪裁物件的工具。


途利,類似今天的美容美甲套裝。此圖含鑷子、掏耳、牙籤、剔甲刀。


布泉指東,西漢時王莾時期所指的古錢幣,此種古錢當時非常珍貴。


書燈,類似今天的檯燈。


鉤,用於探取、懸掛器物,古時鉤運用極廣。


簫,中國古老樂器。簫聲清悠曠遠,古時文人多愛此物。


麈(zhǔ),指鹿一類的動物,其尾製成拂塵。


如意,最早用民間用以搔癢,後來應其名吉祥漸成裝飾品。


禪燈,類似現在落地燈,古時以石材為主,有多種造型,查「百度」可知。圖為禪燈之一種,禪燈根據石材不同而制,石白點燈後發白光,石紅髮紅光,以此類推,也似現在的彩燈。


韻牌、韻譜,指工具書。古時沒什麼字典辭書,讀書人幾乎離不開《說文解字》。


五嶽圖,指地圖,類似現在的旅遊地圖。讀書累時可以讓思想行萬裡路。


花尊,插花的花瓶。


鍾,古代樂器。一系列銅製的鐘掛在木架上,可以用小木槌擊奏。


磬, 古代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用玉、石製成,可懸掛,可賞可奏。圖為刻龍紋玉磬邊架。


數珠,也叫念珠、佛珠。佛通弗,珠通誅,意思時刻提醒禁誅殺。每串為一百零八顆。


香櫞盤,類似今天的果盤。圖為蓮花荷葉脫胎漆器。


缽,洗滌或盛放東西的陶製的器具,也可研藥。


番經,指梵文經咒,古人有此喜好,類似現代人讀外國名著要讀原文。


鏡,指銅鏡。類似現在鏡子。

詩筒葵箋,其實是兩樣東西,一樣是指竹筒,另一樣指箋紙,古人把詩文寫好,裝進竹筒寄到遠方,這樣可以防潮防損。史上有「元白之交」的白居易和元稹,常常這樣把詩裝進竹筒,寄給對方。


軒轅鏡,古鏡名,古人謂用之闢邪,其形如球,主要懸掛在臥榻前。圖為故宮太和殿龍椅正上方有「盤龍藻井」,藻井上雕刻著一條龍,龍嘴下面叼著一個晶亮的圓球,即為「軒轅鏡」,傳說它是中國古代祖先「軒轅氏」製造的,可以分辨真假天子。現在城市廣場中有些地方,也有各種圓球,類似「軒轅鏡」的功能。


劍,古代兵器之一,有"百兵之君"的美稱,佩劍也代表君子之風度。書房掛劍,文武雙全。

相關焦點

  • 【亂石穿空】啟功:靜謐的河流
    【亂石穿空】導讀:2005年6月30日,著名書畫家啟功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今天是啟功先生逝世10周年紀念日,請讓我們一起緬懷這位受世人尊敬的國學大師。啟功先生趣聞軼事不花錢也行啟先生與一個朋友到無錫遊覽,朋友用高價買了條絲綢內褲穿,並對啟先生說:「雖然很貴,但穿著真舒服,真輕便,穿上就跟沒穿一樣。」先生應聲說:「我不花錢也能得到這樣的效果。」
  • 俗語: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是什麼意思?出山虎指什麼?
    這句話太有道理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經歷了迷茫,才能走向成熟,所以四十五歲正是一個人事業的巔峰時期。
  •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四十五歲的年齡,尷尬又兩難
    為什麼是四十五歲,而不是四十歲,也不是五十歲?因為四十五歲,作為一個人的一生來說,他一點也不尷尬,他和四十歲的年齡一樣,是一個黃金的年齡,成熟的年齡。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這個年齡的人 ,「老年」二字還離他們太遠。
  • 魏晉時期的文房器用:「一點如漆」的仲將墨與韋誕筆、紫紙
    本文從魏晉時期作為文房器用的筆、墨、紙、硯四個方面著手考略,表達了魏晉六朝雖為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痛苦的時代,在文房器用方面卻日趨精良,呈現新風尚。 文人追求書法美成為自覺的藝術實踐活動,此景之下,文房器用日趨精良,呈現新風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筆作為文人日常書寫工具,在魏晉時期工藝相當成熟。 一、魏晉時期的筆 提及魏晉毛筆不得不說此前毛筆的製作和使用情況。魏晉較之前有沿襲也有創新。
  • 四十五號老粗布鞋
    轉眼間到了1986年我上五年級了,我學習很好,但體育更好,我以本小學的一百米冠軍身份代表我校參加在墾利二中(現為黃河口鎮)舉行的鄉春季中小學運動會,在第一天的一百米預選時,我起跑晚了,跑了第二名,二百米預選是冠軍,看到許多學生是穿著球鞋跑的,我問他們穿球鞋跑得比穿布鞋還快嗎?在得知答案是球鞋時,一種心動的的感覺悠然爬上心頭。
  • 鳥山明致謝空知英秋:女兒因為《銀魂》去看《龍珠》
    前幾日,鳥山明為「大銀魂展」畫了賀圖,並且在感言中寫道:「我的女兒是《銀魂
  • 清瘦竹,小提蘭,區區小縣官鄭板橋:亂石鋪街的書法顛覆傳統
    他書於四十五歲時的《道情十首》長卷基本屬行草,但用筆狂放縱恣,結字奇險跌宕,章法上已初具「亂石鋪街」的特點,尤其是在行草中參進隸筆,與以前的書體大不相同。羞於言錢的假面具,他還將繪畫用筆融合到書法中去,一豎為畫竹竿的一筆,一撇用畫竹葉之法,簡直就是蘭花的葉子。
  • 女人過了45歲要會打扮,少穿這4種「媽媽裝」,顯老廉價掉氣質
    很多女人過了四十五歲覺得沒必要打扮自己了,穿衣服也不那麼講究,對穿衣搭配的期待值下降,日常穿搭圖個舒服隨意就好。但卻因為年齡逐漸增大,身材發福等原因隨意穿搭,時尚敏感度下降,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媽媽裝",就成為了別人口中的大媽。尤其是這4種"媽媽裝",顯老不顯氣質,廉價不上檔次。
  • 質地如絲般柔軟的中空戚風蛋糕,2種神秘食材加入,有愛才好吃
    今天,就給朋友們介紹一款新式的中空戚風蛋糕,關鍵今天的這款蛋糕可不是普通的戚風蛋糕。質地如絲般柔軟的中空戚風蛋糕,2種神秘食材加入,有愛才好吃。這款戚風蛋糕在傳統的中空戚風蛋糕的配方基礎之上,又添加了抹茶粉、蜜豆這2種神秘食材。一說起紅豆,人們一下子就想起了愛情,更何況是蜜紅豆,那一定是讓人相思的甜甜蜜蜜的愛情吧。抹茶粉的加入,絕對是點睛之筆,不管是色澤,還是口感,都是原味戚風蛋糕無與倫比的。下面,咱們就來做這款「有愛」的新款抹茶蜜豆戚風蛋糕。
  • 小慄旬演銀時…已被空知猩猩評論笑死
    據日本媒體報導,空知英秋所著《銀魂》確定將改編成真人電影,將於本月開拍,預計2017年上映。主人公坂田銀時將由小慄旬飾演。
  • 《銀魂》新劇場版最大彩蛋,空知英秋擔任角色聲優,參與動畫配音
    空知英秋親自配音,應該是《銀魂 THE FINAL》最大的彩蛋從漫畫家空知英秋繪製的《銀魂》故事看來,空知英秋生活中應該也是一個很有趣很放鬆的人。看一部作品的整體風格,就能看出原作者的性格和生活態度,也有著一定的道理。一直以來,《銀魂》漫畫劇情裡都隱藏著很多梗和彩蛋,空知英秋在玩梗方面運用自如,且毫無違和感。
  • 益周美景丨桃江有處亂石灘,亂石嶙峋真奇觀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桃江亂石灘航拍圖。(攝影:肖強)因灘上全是亂麻石,自古以來被稱為資江最兇險的河灘。(攝影:趙建坤)亂石或像熊掌、狗掌、貓掌。(攝影:趙建坤)亂石被資江水流衝刷出來的坑窪溝壑(攝影:溫建軍)。河水與亂石交融,依舊可見當年河流之氣勢。
  • 如「亂石鋪街」的鄭板橋書法,為何還被很多人讚美?
    如「亂石鋪街」的鄭板橋書法,歪歪扭扭、大小不一,為何還被很多人讚美?是醜書嗎?我們都知道鄭板橋是一位畫家,一位非常有個性的畫家,一生只畫「蘭、竹、石」3種畫,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尤其擅長畫竹子,畫竹子已經成為鄭板橋的代表,他通過長達四十多年的觀察和實踐,總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畫竹理論,正符合我們現在所說的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藝術理論。
  • 很是喜歡銀魂現在的結局,你會期待空知的下一部作品嗎?
    我個人很喜歡這樣的結局,今天在微博上看到 @銀坊通販 貼了一段空知英秋留給大家的話,旁白君引用過來。非常感謝大家購買銀魂最後的FAN BOOK廣辭苑。 單行本上怕劇透沒有說,但是看到這裡的讀者應該都是看過最終回了,那麼就讓我聊一聊銀魂的結局吧。
  • 穿搭 現在流行的露肚、牛仔襯衫!早在二十年前電視劇裡就全玩過了呢
    最近小編在翻看以前的美劇和電影,發現流行這玩意,就是會有一個規律的周期,現今我們所穿的經典牛仔襯衫、格紋裙,與近年辣妹最愛穿的炫腹神器-中空露肚上衣,還有高領無袖上衣與青春洋溢的吊帶褲等等現下的時髦單品,其實在 1994
  • 俗語「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是什麼意思,看完還真長見識
    孔子說過「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古人覺得人越老,越不能放棄年輕時的志願。現在有些年輕人,剛過三十、四十多歲就說自己老了,那讓五十多歲以上的人情何以堪。古人認為,人在四十五歲,是介於不惑之年和知天命年之間。是中年和老年的界限。古人說「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有什麼道理嗎?
  • 俗語: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講的是啥?老祖宗的肺腑之言
    古人在年歲方面也有許多鑽研,我國講究「以禮待人」,晚輩要懂得尊重長輩,兒女要知道孝順父母,於是就有「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也有人聽到「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非常不解,這講的是啥?老祖宗的肺腑之言。
  • 「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說的是什麼意思?人到中年該看看
    孔子就說過一句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而在老百姓中間也流傳著一句俗語:叫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那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古代人跟自然非常貼近,所以人們經常會用自然界的一些動物來形容人的狀態。三十如狼,狼是非常兇猛,非常的貪婪,勇往直前的一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