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大秀鋼琴,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學鋼琴?

2020-08-28 陌藝凡


最近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太火了,所有相關話題幾乎佔據了娛樂新聞的半壁江山。共30位姐姐的首秀,其中就有五位姐姐選擇了鋼琴彈唱,個人獨特的音色再加上琴音的魅力,整場表演下來,非常精彩。

藍盈瑩的《別找我麻煩》簡直太棒了,太吸睛了,直接拿下本場冠軍!

雖然黃聖依在節目裡給人感覺挺作的,但是自彈自唱還是很驚豔眾人的。

袁詠琳的個人solo簡直不要太好了,引得張雨綺都驚呼:「這不是放的伴奏吧?!」

藝凡最喜歡張含韻的表演,她彈唱一首《wonderful u》,簡直引爆全場。

最讓人吃驚的應該就是製片人張萌了,沒想到還會彈鋼琴,並且改編的爵士風格《但願人長久》也很好聽,別具風格。

雖然許多觀眾在看這檔節目時,都只是在看熱鬧。但通過這檔節目,我們也能看出各位姐姐能在圈內有現在的高度和影響力,也與她們本身的努力和用心離不開。

佩內洛普•菲茲傑拉德在《離岸》中曾經說過:「你學過的每一樣東西,你遭受的每一次苦難,都會在你一生中的某個時候派上用場」。

幾千萬人在學鋼琴到底為什麼?

在這個滿街頭都是音樂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學習鋼琴來。而鋼琴被人們譽為「音樂皇冠上的明珠」,是樂器之王。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學鋼琴呢?學鋼琴有什麼意義嗎?今天藝凡就來和你聊聊。

一、心靈手巧

專家發現,如果想培養出智力發達、頭腦聰明的孩子,那就必須經常讓他活動手指。因為手指的活動能夠刺激大腦皮層中的運動中樞,進而促進全部智能的發展。

鋼琴的練習和演奏都是一種「生動的動態系統」,始終要求聽覺的專注、敏感,十個手指在各自獨立的前提下積極活動,雙手不同動作及全身肢體都要協調配合。可以說,沒有任何一個項目能像彈鋼琴那樣需要大腦協調起眼、耳、口、手、腳的同時參與。這種綜合性的活動不僅會鍛鍊大腦的複雜性,而且能激發人的想像力、創造力。在這樣生動的動態系統中持久鍛鍊,必然對孩子的生理、心理和思維的健康成長產生有益的影響。

人的一生有兩個重要的音樂才能發育期:一是學前的2——6歲,二是學生期的12——15歲。就學習鋼琴而言,4——5歲的兒童已經有了一定的手指綜合控制力,是開始學琴的最佳時期。大量事例證明:從幼年開始學習鋼琴的孩子,入學後,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等方面,都顯著高於一般孩子。

二、音樂是一所大學校

從最早的巴洛克時期的巴赫,到古典主義時期的貝多芬、莫扎特、海頓,再到浪漫主義時期的蕭邦、舒曼,無數的音樂巨匠為鋼琴寫下了數不盡的鋼琴獨奏曲,這是一筆無價的、具有永久魅力的精神財富。

學習鋼琴,就走進了這所完整的音樂學校,就可以親身接觸、直接領受這筆財富。同時,在這裡學到的將不是單一的、某一方面的音樂知識,而是構成音樂藝術最主要的基本元素,理解音樂思維所應用的基本語彙、語言和語法。不僅有旋律知識、和聲知識、復調知識和音樂史知識,還有音樂形象、音樂內容、音樂意境和音樂風格等音樂美學知識。實際上,在鋼琴學習中學到的,將不只是鋼琴,而是全面提高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和思維力。這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對室內樂、交響樂等非鋼琴的音樂作品,也會有更高的理解能力和鑑賞力。

三、陶冶情操鍛鍊毅力

演奏鋼琴需要絕對純熟的技術、技巧。掌握技術、技巧需要有規律的、正確的、持久的訓練,這種訓練需要毅力、耐力、決心和勇氣。所以,鋼琴學習對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頑強進取的品質以及踏實、嚴謹、科學的方法,都有很好的作用。有學生家長說:「自從孩子學習鋼琴以後,別的不說,起碼指甲知道剪了,不再像以前那樣又長又髒了。」也有家長說:「我女兒以前就是一個假小子,整天上竄下跳,比男孩子都要調皮,學了這幾年鋼琴,變得懂事、體貼人了,而且,在班裡還一直是班長。」

這就是鋼琴在潛移默化中對人的積極影響。古人將「琴棋書畫」定為必修課,「琴」首當其衝,所以,懂音樂、會彈琴,更能增加一份靈氣。

四、學鋼琴的孩子不會「變壞」

「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本是一家琴行的廣告語,有其一定的道理。一個人所謂「變壞」,不外乎從貪圖吃喝玩樂一類物質享受開始,而經常參加藝術活動的人,追求的則是精神境界上的完美,對於物質的欲望,要淡泊許多。學習鋼琴,就是練習控制情緒的一門藝術,久而久之,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孩子也就練就了調控自己情緒的能力。

被稱為「交響樂之父」的海頓,青年時期因為貧困幾乎成為維也納街頭的流浪者,但在他棲身之處,碰巧有一架別人棄之不用的破舊古鋼琴,正是這架鋼琴,陪伴他度過了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光。多年後他回憶說,每當夜晚坐在這架鋼琴面前時,覺得世上最富有的國王也沒有他幸福。正是這精神的富有,使他終於戰勝了物質上的貧窮,成為偉大的作曲家。另一方面,學習鋼琴也是孩子學會審美的過程,他們有審美的能力後,也會有「審醜」的能力,也會進一步分善惡、辯是非,從而可以從容應對社會上的種種現象。同樣的,鋼琴學習還對鍛鍊孩子與人和諧相處有著很大的作用,特別站在舞臺上與觀眾交流時,能讓人克服膽怯,處事落落大方,從而充滿自信。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音樂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養音樂家,而是培養人。」學習鋼琴的意義不僅是學會彈奏技巧,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耐力、毅力和吃苦精神,培養孩子做事嚴謹、認真、完美的作風,培養孩子追求進取、向上的精神,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質。

為什麼要學鋼琴?不同的學琴者有不同的答案,但不論出什麼樣的目的,音樂素養不能忽略,用心去體會,認真去行動,終會有所收穫。鋼琴不是萬能的神物,但它的魅力和治癒性我們都不能否認,因此,既然選擇了它,就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理解。

每位學琴的人都會被音樂所包裹,開心時候彈琴可以助興,苦惱時候,彈琴可以治癒心情,在音樂的陪伴下,音樂素養便不知不覺的形成了。比起終日與手機為伍,一門才藝或者愛好會讓人的生活更加充實,因此,請不要輕易放棄你的愛好,無論是彈琴還是其他,因為它們的存在才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多彩。


我是鋼琴教師藝凡,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及轉發,以後會經常與大家分享音樂和教學方面的知識。歡迎大家和我一起交流探討。感謝您的支持,謝謝!!!❤❤❤

相關焦點

  • 《乘風破浪的姐姐》五美大秀鋼琴,鋼琴為何是眾多音樂愛好者首選
    最近芒果臺的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太火了,相關話題幾乎佔據了朋友圈的半壁江山。30位姐姐的首秀,其中就有五位姐姐選擇了鋼琴彈唱,個人獨特的音色再加上琴音的魅力,整場表演下來,十分精彩。袁詠琳以一段華麗的solo引得一旁的張雨綺驚呼:「這不是放的伴奏吧?!」
  • 《乘風破浪的姐姐》開播,沒想到裡面隱藏了超級多鋼琴大師
    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一播出就引起了一陣熱議。裡面的各個姐姐擁有十八般武藝,但會彈鋼琴的人就有不少呢!袁詠琳是周杰倫的小師妹,聲線很好。在節目中,袁詠琳演唱了自己創作的歌曲《愛是黑白》,令人驚喜的是她的rap竟然唱的也不錯。
  • 中國那麼多孩子學鋼琴,但為什麼看鋼琴音樂會的人那麼少?
    我們學校旁邊有好幾個鋼琴班,我們學校老師的孩子大部分都在學鋼琴。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們的家長如此重視對孩子音樂的培養,不管是在小縣城還是大城市,我們發現學鋼琴的孩子越來越多。很多家長還花很多錢給孩子買了鋼琴。
  • 鋼琴界乘風破浪的姐姐,你pick哪一位?
    看熱播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一群年齡30+的姐姐們在舞臺上盡情揮灑汗水、追求自己無限可能的樣子,不禁想到如果鋼琴界要打造一檔《乘風破浪的鋼琴女神》,哪些美女鋼琴家的水平可以參加呢?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成年人開始學鋼琴?
    雖然彈琴能怡情養性、調劑身心,但就如你我所知,任何學習都需要日積月累的努力,才能看到成果,先做好心理準備,學琴才能更愉快,才不會讓浪漫的鋼琴夢變成壓力。1.確認需求和目標: 想學什麼曲目,攸關學習的方向,「古典音樂和好聽的流行歌曲,是兩種不一樣的學習,」正統的古典鋼琴,著重樂譜的完美呈現,重視紮實的技巧,不像流行樂曲可以看簡譜、好上手,且古典鋼琴對姿勢、手形、手指協調性要求精準,從零開始的大人易有挫折感。依過來人的經驗,學習自己熟悉、喜愛的曲子,會更有動力。
  • 為什麼要學鋼琴
    近幾年來,在我國兒童中出現了學鋼琴的熱潮,很多家長願意讓自己的子女從小受到音樂薰陶,對大部分初學的孩子來說,並不都是想當鋼琴家,也不可能都成為鋼琴家。也有許多成年人和老年人也開始學習鋼琴,有的是彌補小時候未完成的心願,有的是為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其實不管是什麼年紀,只要發自內心的喜歡,一切都不晚。學習鋼琴是作為培養我們的文化藝術修養,陶冶情操,開發智力的一種有效途徑。曾有著名教育學家說:要想成功幸福,從小熱愛藝術!
  • 學鋼琴為什麼越早學越好呢?
    鋼琴為什麼從小學起最好? 看會彈鋼琴的人是怎麼回答的! 就「鋼琴為什麼最好從小學起」這一話題,一些會彈鋼琴的人士依據自身學習鋼琴的親身經歷發表了看法。以下我們從「樂感的培養」、「手指的發育」、「可塑性」、「身體機能」、「時間」、「童子功」(基本功)等方面做出總結!
  • 我為什麼堅持讓六歲兒子學鋼琴?!
    但假如你和我一樣,希望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同時也有一技之長,平時聽到好聽的曲子,能配起和弦撫琴一曲悅己悅人,遇到喜歡的樂器不會覺得神秘,有現學現玩的自信,那咱倆算是志同道合,且聽我多叨叨幾句。當考慮讓孩子學樂器時,擺在父母們面前的選擇很多:個性的吉他、優雅的小提琴,甚至名族風的古箏……最後我選了鋼琴。
  • 黃磊:我為什麼堅持讓多多學鋼琴?
    再多的錢都代替不了爸媽在孩子成長中的陪伴和作用,黃磊的女兒黃多多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昨天寶藏女孩多多又雙叒上熱搜了!多媽孫莉在微博上曬出了多多得獎的照片,在多多第一次參加的正式鋼琴比賽中,她和音樂家呂思清的兒子Austin一起包攬了,鋼琴獨奏、四手聯彈、小提琴獨奏五個一等獎。
  • 學鋼琴,為什麼不彈巴赫永遠彈不好鋼琴?
    所以,真正想獲得雙手的獨立性,非學復調音樂不可。而雙手獨立自如的能力,正是鋼琴彈奏技術最重要 的基礎之一。    鋼琴音樂的優勢,鋼琴音樂的本質,鋼琴音樂語言、思維方式的最主要特點,就在於不同音樂因素的同時結合。
  • 要不要堅持讓孩子學鋼琴?
    只要一說到學琴,估計每個琴童家長都有一肚子苦水要倒吧,因為陪孩子練琴的確是一件非常折磨人的差事。當然,這對於孩子來說應該也是一樣,他們估計也想不明白平時溫柔體貼的媽媽為什麼一到鋼琴陪練的時候就變得兇巴巴的。身為廣大琴童家長的一員,我就以自己身邊的例子聊聊陪孩子學鋼琴的那些事吧。
  • 學鋼琴的人大腦到底有多厲害?
    演奏鋼琴的人往往看起來有些神秘。為了達到完美的演奏水平,他們數百個小時反覆練習音階和樂章。在觀眾眼中,彈鋼琴與表演魔術一樣讓人驚嘆,技藝精湛,美妙絕倫,真是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聞。在這樣美妙的表演背後,除了辛勤的練習還有什麼呢?一定不只是運氣。聰明人學鋼琴,學鋼琴人聰明,學的不僅是一門藝術,而是練就最強大腦!
  • 那些學了鋼琴又放棄的孩子,是學了多久放棄的?
    從年齡上說,個人覺得五歲比較合適開始,而8歲才會有一個明顯的飛躍,但堅持下來的人十裡挑一,大部分放棄的孩子,是在中級階段,學到4-6級水平時放棄。承蒙越來越多點讚和關注,本篇回答呈現下筆千言,離題萬裡的姿態,主要說明的不是什麼時候容易放棄,而是關於「更好的堅持下去」的一些理由和方法。
  • 學鋼琴的小孩不會變壞!
    在各方面進步很大,每一次看到她肉肉的小手在鋼琴上,跳躍著,還有時會邊彈邊唱、自得其樂。我就在旁邊叫好、鼓掌、吹口哨和著音樂。有時也在旁跳舞、耍寶。她總是咯咯笑的像朵小花般。我知道她最喜歡爸爸坐在旁邊的沙發上聽她彈琴了。不管她彈的是好還是不好,我總是大聲的鼓勵她、讚美她。沒想到,利用鋼琴的平臺,我們的感情是越來越深了。
  • 人人可以學鋼琴~
    很多家長都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剛開始學琴的時候,熱情很高;可是一段時間以後,熱乎勁過去了,練琴越來越不用心,進度也不理想。
  • 一位專業鋼琴老師的「大白話」:小孩為什麼要學琴,怎麼開始學?
    上期的 「遊泳教練跟你說」 ,科班出身的帥哥教練回答了關於孩子遊泳的幾大焦點問題,得到很多讀者歡迎。今天咱們請的也是一位科班出身的專業老師,跟大家說說在小孩學琴這件事上爸爸媽媽們最關心的一些問題。這位美女鋼琴老師叫吳斯如,自幼學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研究生)專業,目前在上海、杭州兩地教鋼琴。雖然還很年輕,但前前後後教小孩學琴有十多年,不少學生還走上了專業音樂道路。
  • 鋼琴教育|學琴,電子琴能代替鋼琴嗎?
    常常聽人說道電子琴同鋼琴沒有大的區別,彈電子琴和彈鋼琴一樣。  由於普通的61鍵小型電子琴的價格比鋼琴便宜得多,有些孩子家長出於上面談到的表面知識,給孩子買了小型電子琴代替鋼琴進行練習,爭取以後讓孩子在鋼琴上有長足進步。電子琴能夠代替鋼琴來進行練指嗎?回答基本是否定的。
  • 中國幾千萬人學鋼琴90%不會伴奏,為什麼?
    如果你是一名學習古典鋼琴多年的人,你一定遇到過接下來的這種場景:過年的時候,家裡來了很多親戚,年夜飯桌上相談甚歡,你媽突然一時興起要求你為《難忘今宵》即興伴奏一曲,給大夥們助助興。沒有五線譜的你像是一個武功全廢的人,坐在琴凳上半天按不響一個鍵,場面一度尷尬到冰點。
  • 孩子學鋼琴怎麼找到靠譜的鋼琴老師?怎麼從網上找鋼琴老師?
    現在學鋼琴的孩子越來越多,孩子鋼琴學習的效果和老師有著很大的關係,一個好的鋼琴老師才能教出好的學生,但是鋼琴老師怎麼找?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現在大多數家長找鋼琴老師要麼是通過朋友介紹,要麼就是去琴行裡面找鋼琴老師,但是也有部分家長身邊的資源較少,對琴行或培訓機構裡的老師不太了解,大部分家長對於鋼琴是一竅不通,在試聽課的時候在琴房後面坐著也是兩眼摸黑,很難去判斷什麼樣的老師才是真正適合孩子的。別急,孩子學鋼琴如何判斷這個鋼琴老師是不是靠譜呢?
  • 鋼琴培訓課程費用多少?學鋼琴的步驟課程安排
    現如今,鋼琴其實已經非常普及了,嘗試學鋼琴的人也非常多,但為什麼這麼多人都沒能會彈呢?難道真的是因為學鋼琴很「難」嗎?其實並不是,鋼琴也和其他愛好一樣,可以自學,但在學習過程中只有一部分內容是可以自學就能「懂」的,可以看書看懂,看視頻看懂。只是就學習鋼琴而言,入門是一定需要有人指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