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中寫茶文化,向來以《紅樓夢》居首,但其實《水滸傳》中也寫了一些有趣的茶文化,而且被作者用生動的語言表現出來,讓我們對宋朝時的閒暇茶話生活,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水滸傳》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茶」話描寫,主要發生在西門慶與潘金蓮的故事中,其中「茶話」的主角,是西門慶與王婆。
西門慶因被潘金蓮無意中打到腦袋,於是神魂顛倒,在王婆茶坊周邊來迴轉悠,並吃了王婆四盞特別的茶:
第一盞,是梅湯。西門慶因不知潘金蓮是誰家的媳婦,於是來到王婆店裡旁敲側擊,當王婆告訴他是武大家的,西門慶豔羨無比,王婆看出來了這種垂涎,便向他推薦梅湯。西門慶讓多加點酸,也足見他聽懂了王婆的暗示,其內心是酸溜溜的感覺,而「梅」與「媒」又同音,也暗示了王婆想要牽線的意願。
第二盞,是合和湯。這是一種甜茶,和合,取意於夫妻相愛、百年好合。西門慶立馬心領神會,表示讓多放點甜,這一次,王婆是在告訴西門慶,自己願意充當媒介,讓西門慶心裡得到甜頭。
第三盞,是薑茶。薑茶性溫,有些辛辣的味道,因西門慶來得較早,吃薑茶,一者可以避寒,二者也暗示了西門慶心內燥熱的情緒,這種垂涎欲滴的神態,被王婆看在眼裡,所以又請他吃了第四盞茶。
第四盞,是寬煎葉兒茶。這茶是讓西門慶放寬心,降一降內心的燥熱,只要西門慶誠意夠,自己願意做「中介」。
西門慶與王婆的對話,看似在討論茶,實則將兩個人的心理描繪得惟妙惟肖,以茶代言,既有趣又有味,俏皮可愛,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宋朝茶產業興盛,茶葉早已作為稅收的一項,是流通很廣的貨物,深受廣大百姓們喜愛,從王侯將相到普通百姓,飲茶之風,日益興盛,所以民間茶坊酒肆並行,茶,成為宋朝百姓喜愛的飲品。
《水滸》作為一幅風俗大畫卷,將底層社會描繪的豐富多彩,雖然梁山好漢都愛大口喝酒,大塊吃肉,但仍然有很多關於茶的描寫。第三回史進入城,也是先在一個小小茶坊中吃茶,還有專門精通茶藝的「茶博士」問他要什麼茶,最後,史進點了一個「泡茶」。茶博士,也是出現頻率很高的詞,由此足見,宋朝平民百姓們對茶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