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重述白蛇傳》:另一個故事,白蛇歷劫成人後卻想變回妖

2021-01-14 夜大看小說

近幾年,對傳統神話故事進行改編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對傳說、名著的加入個人見解的花式演繹也有番樂趣。李銳、蔣韻夫婦合作的這部長篇小說《人間:重述白蛇傳》就是在這潮流下應運而生的,對民間傳說《白蛇傳》重新編寫,於2009年出版。

《白蛇傳》初步定型於明代馮夢龍編輯的《警世通言》中第二十八卷的《白娘子永鎮雷鋒塔》 。再早的話,有源於唐朝《白蛇記》或源自《西湖三塔記》的說法。

《白娘子永鎮雷鋒塔》就是個寓言故事,沒有耳熟能詳的「盜仙草」,「水漫金山」這些情節,也沒有許仕麟中狀元後救娘親,單純就是白娘子坑了幾次許宣後,法海幫助他收服白娘子與小青,後蓋雷鋒塔鎮壓。白蛇就是個反派。

這麼一個原本比較枯燥的故事,經過了很多年,通過中國民間的集體創作,才成為了現在這個家喻戶曉的《白蛇傳》。如果從某一方面進行深入的話,還是能改編的有特點,但要全方面超越的話,感覺還是比較困難的。

李銳、蔣韻夫婦合作的這部《人間:重述白蛇傳》通過村民行為的前後矛盾描繪人性的惡與獸性的善。

白蛇生在峨眉山,年深日久,有了覺悟,幻想做個人,修行三千年,卻止於在兩千九百九十九年的一樁善舉之上,無法獲得人心。

師傅與身為貴妃的九尾妖狐同歸於盡,臨終前教育法海,「作為一個鐵面無私的除妖人,切記不可因小善而忘大義!」

故事的背景就交代到這,後續跟流傳較廣的1992年由趙雅芝、葉童等主演的《新白娘子傳奇》大體一致,一直到「許宣下雄黃使白娘子顯原型」、「白蛇盜仙草救許宣」才發生了變化。

許宣被法海坑過一次後,發覺白娘子的真心,便隱居偏遠鄉村以求避禍。

注意在文中已交代「該隱居地點很早以前是罪犯流放之地,大部分村民為罪犯後代,捕蛇是當地一大產業」。

起先一直風平浪靜,直到「胡爹被五步蛇咬後,白娘子救活他,許宣一家便以治蛇傷出名」。

秋風起,山蛇美。在捕蛇季節,被毒蛇咬的日益增多,但均被許宣一家的神藥治好。

為了維持生態平衡,許宣的藥店就宣布蛇傷藥售罄。利益當前,胡爹命兒子偷師的蛇傷藥便補空缺開始出售。

沒有了蛇毒的顧慮,再加上利潤豐厚,村民對當地的蛇類進行了滅絕性屠殺。

周邊一帶的蛇類進行反撲,成千上萬的蛇聚集於此,村民被蛇咬後甚至連用蛇傷藥的時間都沒有就一命嗚呼。

這裡有伏筆交代,「蛇群已發覺白娘子成為異類並向其發動攻擊」。

人蛇戰爭結束,堆積成山的屍體又引發了瘟疫。

白娘子以自身的血做藥救治當地的患病村民,包括追殺到此的法海。

村民起初當然感恩戴德,但病好之後,將一切罪孽都推給白娘子,並請法海屠妖,說出與師傅一樣的話,「切記不可因小善而忘大義!」

1、小青發生了另外一段愛情故事,在這情況下被唱戲小生背叛而殺死。

2、白娘子抱著化為青蛇遺體的小青自殺而死,臨終前想變回妖卻不想早已變成一個真正的人,跟之前的異常對應。

3、許宣與其子被法海放跑。

法海以雷鋒塔作為白蛇與小青的墓碑。

許仕麟中狀元後,得知真相,不想再看這無情無義的世界,便與父親隱遁。

這篇《人間:重述白蛇傳》算是另外一個版本,至於這種演繹到底是好是壞,看讀者的喜好,但對原著進行補充總歸是好的。

在最後還有幾段文字是講白蛇與許宣的輪迴轉世的,在我看來是完全沒必要。

相關焦點

  • 白蛇傳故事的前世今生
    白蛇傳故事源遠流長,其起源一說來自唐代的傳奇《白蛇記》,一說源自南宋話本《西湖三塔記》,而最早比較完備的記錄白蛇傳奇故事的版本是明代馮夢龍
  • 《奇幻人間世》:兩個「美琪」同臺飆演技,故事類似白蛇傳
    不知道大家在早期有沒有看過TVB的《奇幻人間世》,這是一部類似於白蛇傳的故事,主要講述兩個蛇精與人相戀,但它並非是真正的白蛇傳,因為沒有水漫金山也沒有狀元祭塔,所以它算是個舊題材用新手法拍攝的,在這個故事裡還有大戰蝙蝠、人與妖精的多角戀情,娛樂性非常強,劇情內容跌宕起伏,使得觀眾被深深吸引,這部戲的結局更與一般的神怪片迥異,未至劇終
  • 《奇幻人間世》:兩個「美琪」同臺飆演技,故事類似白蛇傳
    不知道大家在早期有沒有看過TVB的《奇幻人間世》,這是一部類似於白蛇傳的故事,主要講述兩個蛇精與人相戀,但它並非是真正的白蛇傳,因為沒有水漫金山也沒有狀元祭塔,所以它算是個舊題材用新手法拍攝的,在這個故事裡還有大戰蝙蝠、人與妖精的多角戀情,娛樂性非常強,劇情內容跌宕起伏,使得觀眾被深深吸引,這部戲的結局更與一般的神怪片迥異,未至劇終,也難猜度出來。
  • 《白蛇傳》竟然改編成了成人向動畫電影?
    不同於以往我們耳熟能詳的《白蛇傳》白素貞報恩許仙的故事,《白蛇:緣起》的製作方以民間傳說為基礎,重新塑造了一個新的故事,主要講述了小白(白素貞)與許仙的前前前世許宣相識相愛的故事。電影以柳宗元的《撲蛇者說》中的部分故事情節作為劇情設定,捕蛇人許宣救起落水失憶的蛇妖小白,幫助她尋找回憶,共同對抗國師,在此間二人產生感情,最終許宣為救小白犧牲自己。
  • 白蛇傳故事千古流傳
    《白蛇傳》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源自於唐代洛陽巨蛇事件等,初步定型於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中,成熟盛行於清代,是中國民間集體創作的典範
  • 從古裝到動畫,「白蛇傳」故事背後不為人知的真相
    今天我們來講講關於白蛇的故事:《白蛇傳》原型是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恐怖故事。最早的白蛇故事發生在唐朝的《白蛇記》中,相較於現在的版本,它更像是一個恐怖故事。高僧法海,法海本是唐宣宗時的宰相裴休的兒子,他出家後,來到了金山的一個洞中修煉。一天他正在打坐,突然有一條白蟒出來盯著法海。法海和尚運用神通,將白蟒趕走。這便逐漸有了法海與白蟒鬥法的故事。
  • 白蛇傳|傳統故事
    《白蛇傳》傳說源遠流長,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其餘三個為《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牛郎織女》)。
  • 白蛇傳故事的真正起源與流傳
    寫隴西官宦子弟李黃在長安東市被一白衣美女引誘,與她同居數日後回到家中身體化成一灘血水。李家人找到那白衣女子住處, 發現只是一個空園子, 除了聽人說「往往有巨白蛇在樹下,更無別物」。這個令人毛骨悚然的蛇妖害人故事,被認為是後世《白蛇傳》的原型。白蛇已經幻化成女神般的美人,只不過這個白娘子沒有愛,是個惑人吃人的妖怪。青蛇已經有了,不過不是小青,是老青。
  • 《白蛇傳》故事探源
    對於這一傳奇故事的起源問題,目前學術界較為普遍的意見是,認為《白蛇傳》故事的雛形似成於南宋,明嘉慶時已經以「陶真」(彈詞)的形式在民間演唱,明代晚期馮夢龍編選的《警世通言》中所收《白娘子永鎮雷鋒塔》是留傳於世最早的一篇完整的《白蛇傳》[1]。
  • 毀童年:《白蛇傳》中的小青是男的
    是以我更為喜愛直率無憂的小青,她總是遵循內心,如何使自己快活,她便如何做事,除了姐姐,從不顧及任何人所想。倘若說白蛇是一位端莊沉穩的少婦,小青則是那永遠生動明亮的少女。各有各的味道,我卻更愛少女的簡單與靈動,因青春不再來。可長大成人後,我才發覺許多事情,原非如我所想像的那般簡單——那個活潑靈動的小青,竟是「男兒身」!當你聽聞小青是「男兒身」之時,定是無法相信這個事實。
  • 你了解《白蛇傳》故事另外一種說法麼
    曾經的一部《新白娘子傳奇》電視劇深獲大家的喜愛,伴隨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長大,它讓白蛇傳的故事深入人心。前些日子,突然間看到一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這是一篇講解《白蛇傳》故事的另一種說法,令我眼前一亮。這篇文章說《白蛇傳》的傳說發生在河南省鶴壁市濬縣(現淇濱區)許溝村。
  • 從中國古代的「蛇圖騰」談起,追溯「白蛇傳」故事的形成和發展
    「白蛇傳」雖然出名,但這故事的起源在哪裡?為何能引起幾百年的民間共鳴?本文從中國古代的「蛇圖騰」談起,淺析「白蛇傳」的故事形成和發展。一、文化溯源:古代的蛇圖騰和民間信仰白蛇傳的故事主人公是白娘子和許仙,講述了一個人蛇相戀的傳奇故事。1910年,芬蘭人發明了「國際通用民間故事類索引」,簡稱AT分類法,按照AT分類法,白蛇傳應該被列為411型,即美女蛇故事類。
  • 國慶被00後萌娃圈粉 Q版《白蛇傳》秒了多少翻拍
    蛇傳》劇照萌娃版許士林、許仙和白娘子,把觀眾的心都萌化了 (記者戎鈺)一提到翻拍經典,你是不是就想翻個白眼? 昨日,該電視臺電視劇頻道總監、《小戲骨》總導演潘禮平接受楚天都市報記者時介紹,《白蛇傳》的火爆,「我們早就料到了。」 據悉,《小戲骨》這個欄目的內容模式就是由小演員翻拍經典影視作品,「之前我們主要做面向中老年觀眾的經典懷舊作品,比如《洪湖赤衛隊》、《白毛女》。沒想到推出後反響非常好,得到了中老年觀眾和很多老藝術家的喜愛,說明這種模式有很大的優勢。」
  • 《白蛇傳》中的小青,竟然是男的 毀童年
    作為一個成年人還想過兒童節?十五言在這裡奉上#毀童年特輯#,一起揭開兒時熟悉的故事的真面目吧!我們都知道,《白蛇傳》乃是中國民間四大愛情傳說之一。許仙與白素貞的愛情故事已流傳幾百年,人人口耳相傳,直至而今。
  • 探秘鎮江金山寺,白蛇傳《水漫金山》的故事發生地!
    今天來到了「水漫金山」的故事發生地~金山寺。說到「水漫金山」大家印象好像都在杭州,不經意間會把西湖斷橋、雷峰塔聯繫起來,因為我一直也是這麼認為的,直到我來到江蘇鎮江金山寺才恍然大悟!一聽鎮江這名字就感覺和長江分不開的,顧名思義鎮守長江麼。鎮江是江蘇省的一個地級市,與長江環抱,是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江南的委婉在這裡縈繞。
  • 「法海你不懂愛」川劇《白蛇傳》
    在真實的西湖之外,還有另一個虛構的西湖,超現實的西湖。後者比前者更美,更有人情味,也更有詩意,能帶給人更多的惆悵或驚喜。它實現了無數的可能性,又滋生了更多的可能性。西湖的傳說,吸納了千萬人的想像與演繹。又添加了古往今來聽眾的眼淚。斷橋,雷峰塔下。這兩個景點,都因為許仙和白娘子而出名的,蒙上一層夢幻的色彩。那兩位虛構的人物,卻給真實的西湖錦上添花了。
  • 古代四大民間愛情故事之白蛇傳,悽美感人流傳至今讓人潸然淚下
    白蛇傳講的是白娘子和許仙的故事,兩個人在西湖船上一見鍾情萌生愛情結為夫妻的故事。白素貞千年的修行,使她比人間的女子更美,只是沒有眼淚。只要集齊眼淚,她就可以成為真正的神仙。受觀音菩薩指點,白素貞為了成仙來到人間,收集人間的代表「生老病死愛恨離別」的八滴晶瑩眼淚。
  • 《白蛇傳》傳說發生在濟源?濟源文史愛好者提出大膽推論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巖 崔峰 《白蛇傳》傳說源遠流長,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濟源也有一個白蛇故事的傳說,傳說中有法海、許仙、白蛇、青蛇、西湖等人名、地名以及故事情節,與《白蛇傳》故事高度吻合,人們稱之為濟源版的《白蛇傳》。
  • 《白蛇傳》背後的那些故事……
    《白蛇傳》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1918年,小歌班藝人把它搬上了舞臺,在上海華興戲園演出了全本大戲《白蛇傳》。精彩的故事和精良的演出吸引了眾多觀眾,之後,經過幾代越劇人的去蕪存菁般的傳演,讓它成為了經典名劇,並常常在端午節演出。
  • 《白蛇傳》:傳統故事脈絡,全新愛情主題
    《白蛇:緣起》在創作層面的成功至少有兩個:一是承繼傳統故事《白蛇傳》故事脈絡和愛情主題,同時對主題進行了全新演繹,使之更符合現代人的愛情觀;二是對場景進行了符合動漫語言的想像,不僅搭建起故事的「中國風」場景,還通過情感敘事相互交織的創作手法,突破原有《白蛇傳》情感的單薄發展歷程,形成情感與現實呼應的張力,拓展了情感敘事的廣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