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長期穿墊高鞋子容易引發關節問題

2021-01-12 中國新聞網

  隨著天氣轉冷,穿松糕鞋、雪地靴的市民漸漸增多,然而你可能不知道,這些「墊」起來的美麗是有風險的。專家介紹,長期穿不合適的鞋,容易扭傷腳,甚至誘發關節炎。

  【案例】

  穿松糕鞋比其他高跟鞋更易扭傷

  日前,22歲的小萬一瘸一拐地來到市洪都中醫院骨傷科,原來,穿著松糕鞋的她扭傷了腳踝,醫生提醒她:「不要再穿這種松糕鞋了。」

  在銷售公司工作的小萬平時工作很忙,但是在愛美方面,她卻一點也不含糊。「松糕鞋的前後跟都是平的,穿起來不會累,而且可以增高四五釐米,顯得腿特別長,很好看。」小萬說,隨著天氣轉冷,她把家裡的松糕鞋都拿了出來,準備換著穿。然而,令她沒想到的是,穿正常高跟鞋都不會扭傷的她,卻穿著松糕鞋時「栽了跟頭」。

  洪都中醫院骨傷科黃主任告訴小萬,松糕鞋在設計時更多考慮的是美觀而不是對足弓保護,長期穿松糕鞋容易產生足弓畸形。比起其他高跟鞋,松糕鞋增加了腳踝關節扭傷和骨折的危險。「松糕鞋不是人們認為的『零跟鞋』,相反,厚厚的鞋底很容易讓膝關節保持緊張,走路時身體的平衡性也會下降。」

  【調查】

  10個女性中2個有髕骨軟化

  黃主任說,因為松糕鞋、雪地靴把腳弄傷的女孩近來比較多,她們多是不慎崴了腳,造成了韌帶拉傷,嚴重的還造成骨折。

  除了骨折受傷外,門診還接收過穿松糕鞋患髕骨軟化症的患者。黃主任說,這主要是因為長期穿松糕鞋,會減少膝關節的活動度,造成營養軟骨的滑液分泌減少,提前了骨關節炎發生的年齡,從而導致髕骨軟化。

  據介紹,髕骨軟化症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病變,不少市民都患有這種病症。根據臨床統計,平均每10個女性中就有2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髕骨軟化症。一般來說,髕骨軟化症多見於20~40歲的年輕女性。

  「雖然天氣變冷了,但是一些女性卻不注意保暖,穿絲襪、打底褲,膝蓋很容易著涼,造成髕骨軟化。」黃主任說,常年坐著工作的人,由於長時間保持腿部彎曲,血管受壓迫,使得膝蓋處溫度較低,也容易患上髕骨軟化症。

  【提醒】

  壞習慣會誘發關節炎

  「不少年輕人都有膝痛的經歷,但他們不把這種疼痛放在心上,久而久之問題就嚴重了。」省人民醫院運動醫學科李主任說,很多人認為關節炎是一種老年病,但在實際治療中,不少年輕人存在關節疼痛,這主要還是由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的。

  李主任說,除了穿鞋,年輕人生活中有很多壞習慣會誘發關節痛甚至關節炎。比如久坐或久站,會使得關節肌肉力量弱,對關節保護不夠,因此造成關節炎;年輕人喜愛海鮮、啤酒等高蛋白和高尿酸的食物,長期過量食用就會導致痛風關節炎;騎摩託車、穿得少,或者將膝蓋暴露在冷風中,對關節也是有傷害的。

  老年人群中常見的關節病,很大一部分就是年輕時留下的病根。年輕時長期泡在涼水中或對著空調吹冷風,都會增加年老後患關節病的機率。李主任提醒,適當進行運動,或者推拿按摩,對關節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相關連結◎

  五種鞋子不利於關節健康

  A。人字拖:人在行走時腳前部缺少力的支撐,腳趾要在行進中夾住鞋,慢慢蜷縮成爪形。弓關節過度受力,會導致腳部疼痛並發炎,嚴重者形成拇指外翻。

  B。綁腿高跟涼鞋:帶子下滑,很可能會將小腿緊緊綁住,行進過程中血液流通不暢。

  C。尖頭鞋:對足尖有塑型作用,容易形成拇指外翻。尖頭皮鞋對足的前半部形成壓迫,容易造成足部畸形。尖頭皮鞋前端又硬又瘦,腳趾嚴重受擠壓,容易誘發趾甲內嵌、雞眼。

  D。雪地靴:內部空間相對較大,穿上後腳在裡面會出現滑動,使腳弓受到較大的衝擊,從而對足部、腳踝甚至臀部造成傷害。

  E。超薄平底鞋:鞋跟過低時,腳著地的瞬間全身體重多達60%的重量都壓在後跟上,引起足踝、膝、髖關節和腰等部位的疼痛,加速足底韌帶和骨組織的退化,引起足跟痛。(記者 陳龍 實習生 鄒歡)

相關焦點

  • 鞋子不合腳、站立時間長,「雞眼」的痛你經歷過嗎?
    四處奔波、長時間站立以及華而不實的鞋子……這一系列的「因」往往會造就「雞眼」這個「果」。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醫師陳喜雪介紹,「雞眼」的學名為肉刺,是足部皮膚受到長期積壓或摩擦,導致皮膚局部圓錐形增厚所致,行走或穿鞋時易出現疼痛。
  • 腳後跟疼痛,常見的治療方法有哪些,提醒:找對病因更重要
    骨刺也稱為關節退行性病變,它會導致骨質增生,產生疼痛麻木的感覺。腳後跟有骨刺說明此處骨胳有問題,當骨刺長時間存在並負重過大的話,容易讓腳部充血紅腫發生炎症,從而刺激神經產生疼痛。2、跟腱炎。此類腳部疾病是因為超負荷勞作、過度運動、外傷造成肌腱組織損傷。
  • 大雨傾城,腿腳問題多多:下雨就穿果凍鞋、洞洞鞋,不是最佳選擇
    足癬中大醫院皮膚科主任王飛主任醫師介紹說,有些女孩喜歡穿塑料做的果凍鞋,既時尚又防雨,但是卻隱患多多。如果塑膠鞋是利用反覆回收的舊塑料製成的,有塑料臭味。穿這樣的膠鞋容易引起足部皮膚過敏,引發紅腫、瘙癢、起水皰等症狀。
  • 跗關節骨腫
    跗關節骨腫是一種嚴重的下肢畸形,可以引發跛足。這包括行走跛足和支跛。跗關節骨腫可能數月才出現,也可能突然或者在幾個禮拜內發生。患了跗關節骨腫的馬表現出輕微的跛足,但是幾天即可痊癒。過幾天後,跛足又出現了。這種間斷性的跛足會出現得越來越頻繁。喜歡躺下的馬兒,跛足出現得早一點,而且會越來越難站起來,這無疑加重了病情。這些馬兒早上起床行走會感到困難:步伐非常短。
  • 中醫揭秘奧登易受傷真因 定製足弓墊保駕護航
    在運動過程中,長期雙腿的受力不均,導致膝蓋在高強度比賽時容易受傷。在平躺時,奧登的右腿比左腿短了2釐米。據奧登自己講,波特蘭開拓者的隊醫對這個現象並沒有重視,也沒有做出針對性治療,長期的日積月累,導致奧登肌肉中心協調性出現問題,頻繁受傷與此不無關係。需要指出的是,由於開拓者隊過往球員傷病情況較多,被中國球迷戲稱為「波特蘭獸醫隊」。
  • 孩子有扁平足 8歲前可穿足弓墊矯正
    N本報記者 林寶珍 暑假裡,很多家長都會帶孩子出去旅遊,可李先生卻為此非常煩惱,因為他9歲的兒子有扁平足,平時上學走一點路就喊腳痛,聽說要出去旅遊便連連搖頭,聲稱「全程有車坐」或「走累了老爸背」才肯去…… 由於足弓塌陷,扁平足的人走路容易感到酸痛,體育運動能力也較差,嚴重的還會引起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等連鎖反應,發生炎症、變形。
  • 健康科普|長沙市中醫醫院:愛穿高跟鞋,穿出拇外翻?
    女性的發病率高,尤其是酷愛鞋頭較窄穿高跟鞋的年輕女性,更容易中招。 發病原因 遺傳因素:50%以上有陽性家族史,直系三代以內都可能發生。 發育異常:例如蹠趾關節形態又圓又小,第一蹠趾關節處向外偏移。
  • 專家提醒:冬季手足更易扭傷
    「冬季天氣寒冷,人們衣服穿得比較多,而且往往會選擇高幫或加絨的鞋子,導致四肢關節靈活度欠佳,運動時就容易出現肌肉拉傷或急性扭傷。」內江市中醫醫院骨一科主任何為衛介紹,有的患者滑倒時,本來只是扭傷了踝關節,但條件反射用手去撐地,因此引起「連坐反應」,手部也受傷了。「儘管冬季易出現運動損傷,但生命在於運動,運動不能因此止步。市民要注意的是運動前一定要熱身。」
  • 掰手指,會讓關節變大?7種行為傷關節,你中招沒?
    但是這些粗暴的對待人體關節的行為,真的好嗎?有沒有想過會無形間導致關節受損呢?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骨科孫小平主任介紹:不少人染上掰手指的習慣後往往樂此不疲,雖然已被闢謠不會增加關節炎的發生率,但長期掰手指容易導致關節的牽拉損傷和增加關節面的摩擦,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手指關節變粗甚至變形。
  • 狗狗不能穿鞋子?這6種情況除外!
    因為穿上鞋子,狗狗腳掌更易打滑,為維持平衡,狗狗需用要其他部位的力量來維穩,長此以往,會造成骨骼問題。狗狗的爪子長期束縛在鞋裡不透氣,無法排汗,也無法磨損指甲,更會造成腳掌發育畸形,幼犬更是如此。那狗狗完全不需要鞋子嗎?
  • 骨科專家詳細說說骨刺的治療
    還有其他因素引發該病嗎?足跟骨刺是什麼原因?一、足部退行性病變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關節會出現退行性病變,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關節軟骨容易出現磨損、破壞,機體對於這種損傷會反射性地進行自我修復,出現骨質增生,即骨刺。足部作為日常行走常用關節部位,退行性病變高發,足跟骨刺容易出現。
  • 長期穿高跟鞋的女性,十年後,身體會變成什麼樣?是好是壞?
    長期穿高跟鞋,腳部皮膚很容易受損,特別是那些質量比較差的高跟鞋,可能更磨腳,磨破了還容易流膿、出血,很不利於腳部健康。腳可能還會變形,長期穿高跟鞋,身體重心會落在前腳掌上,前腳掌的肌肉就容易痙攣,而高跟鞋的鞋頭大多是比較尖的,就容易擠壓到大腳趾,容易外翻,還會疼痛。
  • 公認「最傷腳」的4種鞋子,高跟鞋險落榜,「第一名」男生也愛穿
    對於人們來說現在已經到達了22世紀了,生活條件早就不是當年以前那樣貧困了,自然對人身的健康也就開始關注了,尤其是鞋子,一雙合適的鞋子真的會影響到一個人的行走的,但是對於那些女生們來說,都是比較在乎是否好看,只要足夠的漂亮二話不說就會刷卡,但是這樣長期下去的話,對自己的腳也是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甚至還會變形,那麼,最傷腳的鞋子都有哪些呢
  • 鞋子一側磨損是啥問題?
    所以說,有可能是我們腳底筋膜的牽拉或者筋膜的損傷引起的,這樣的話應該減少活動,可以做一些輕輕的拉伸的動作,可以用一些外用的藥物,但是這段時間,儘量避免劇烈的活動,穿鞋的話,這段時間可以穿運動鞋。如果經過這些辦法不能好轉的話,最好是到醫院就診。
  • 黃曉明為增高,把皮鞋都墊變形了?然而事實卻是……
    然而在剛剛落幕的微博之夜上,有網友注意到,黃曉明所穿皮鞋鼓起一個大包,就此猜測他墊了增高鞋墊!難道黃曉明身高之謎要被解開了?手術後他的左腳被注入6粒鋼釘,恢復後導致腳背增生,所以穿鞋子會不自然。由於黃曉明本身腳背較高,再加上骨質增生,這樣的情況就更加嚴重了。原來是因為拍戲留下的舊傷,實力心疼曉明哥。
  • 專家提醒:兒童長期穿這種鞋增加致癌風險,12%的童鞋質檢不合格
    「鞋子好不好,只有腳知道」,鞋子對於人的意義超出你我的想像,更與我們健康息息相關。鞋子對於兒童成長來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在兒童鞋的購買上也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兒童處於生長發育期,對有毒物質體抗力較弱,如果長期穿含有甲醛過量的鞋子,會增加致癌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