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報記者 林寶珍
暑假裡,很多家長都會帶孩子出去旅遊,可李先生卻為此非常煩惱,因為他9歲的兒子有扁平足,平時上學走一點路就喊腳痛,聽說要出去旅遊便連連搖頭,聲稱「全程有車坐」或「走累了老爸背」才肯去……
由於足弓塌陷,扁平足的人走路容易感到酸痛,體育運動能力也較差,嚴重的還會引起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等連鎖反應,發生炎症、變形。
骨科專家提醒說,8歲以內的孩子,足弓彈性較好,可以通過穿足弓墊來矯正。
足弓可緩衝壓力走路不那麼累
據福建省矯形外科首席專家、省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韓大為介紹,我們正常人的雙腳,腳底並不是一個平面,而是腳掌的內側及中間部分隆起向上,形成了縱、橫兩個弓。足弓能緩衝來自腳底的衝力和壓力,減少對大腦的震蕩,從而發揮保護作用。扁平足失去了這種保護,維持足弓的小腿肌肉便容易感到疲勞和酸痛,走路乏力,運動受限。
扁平足是先天性的,孩童期基本沒多大影響,多數到中青年或比較肥胖後才會有症狀。除了走遠路乏力外,有的還伴有足外翻,走「鴨子」步等,嚴重的還會引起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等連鎖反應,發生炎症、變形等。因此,要對扁平足加以重視,及早矯正。
8歲以內孩子可穿矯形鞋墊
韓大為主任介紹,孩子有扁平足,可以定製足弓鞋墊,促使足弓在正常的姿勢下生長發育,鍛鍊韌帶,慢慢矯正過來,防止骨骼畸形。家長可以帶孩子到骨科做個評估,然後根據診斷結果和實際情況,到專門的廠家定製足弓鞋墊。從臨床來看,足弓鞋墊對扁平足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但8歲以上孩子的骨骼基本定型,彈性較差,這時開始穿矯形鞋墊效果就差了。
嚴重的扁平足,如步態改變厲害,走路腳特別疼,或者已經影響其他關節的健康,則需要手術才能矯正。
□延伸閱讀
嬰幼兒大多為扁平足
有的家長發現寶寶的腳底板平平的,就會擔心寶寶會有扁平足的可能。其實,寶寶的骨頭和關節仍然很有彈性,所以當他們站立時就會平足;同時,寶寶腳底堆積的脂肪也會使足弓變得不明顯。寶寶的這種「平足」會一直延續到6歲,直到他們的腳變得較硬,足弓才會顯現。
孩子平時應該多做一些運動,如足尖運動、腳趾抓玻璃球運動,以及跳繩、打籃球等彈跳性運動,以改善足部肌肉和韌帶的力量,促進足弓的發育。